浅议议论文的思辨性思维写作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议论文的思辨性思维写作培养
新课标从核心素养、课程目标、学习任务群三个方面对学生们的思维发展作
了一些要求。

其次,在社会发展中,高中生应该具备思辨性思维,同时高中阶段
也是抽象逻辑思维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最后,语文高考的作文题,不仅仅是要
求学生们能够为国家、为英雄们唱赞歌,更考查学生们对生活,对社会的思辨能力。

关键词:高中议论文;思辨性思维;写作培养
议论文中思辨性思维培养不仅使学生的作文符合文体需要,锻炼学生的思辨
能力,同时思辨性思维特点也能帮助学生们清晰有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为理性
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生的心智水平已经和成年人相近,思维发展愈发成熟,在议论文写作中发展思辨性思维,有利于高中生成为一个理性的人,透过现象看
本质,清新明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形成缜密的思维逻辑,全面深入地思
考问题。

一.思辨性思维写作培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当代社会,国家的发展与国际地位的巩固都离不开高质量的人才,而思辨性
思维,是人才培养的方向,也是我国振兴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同时也是高中生
思维特点的要求。

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培养具
有思辨性思维、全方位思考角度、团队合作意识等重要核心素养的人才成为世界
各国基础教育改革关注的重中之重。

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者面对的问题是
复杂多样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综合运用自身所具备的能力,实现问题的有效解决。

思辨性思维在议论文写作课程中的培养要充分重视语文学科教学活动的育人
功能。

对于身心不断发展的青少年来讲,学习和生活不是对立的两面,教师要让
学生逐步认识到智力发展和人格发展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要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全
面发展的现代公民,重视学生当下需求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二.思辨性思维写作培养的原因
首先,长期应试考试的负面作用。

由于高中写作课程长时间处于零散状态,议论文写作教学缺乏系统性与理论性。

从高考的考察方向上来看,新课标之前的高考作文更注重语文人文性的培养,而理性思维、思辨性思维是在最近几年才开始受到重视。

作文虽然是语文高考中分值比重最高的部分,但是作文却是最难提高分值的部分。

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有明显效果的。

同时,思维能力的提升难度更大,它不同于古诗词背诵和阅读理解,只要能够记忆和掌握答题技巧就能够在试卷上获得分值,因此议论文思辨性思维写作,教师们常常是“摸着石头过河”,在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探索。

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写作知识、写作技巧、思维方式以最浅显易懂、最能够让学生接受的方式来教学。

长此以往,议论文思辨性写作教学就逐渐偏向了简单化、刻板化、模式化,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学生写出主题相对集中、内容比较分散、模式痕迹较重的文章。

其次,语文教学忽略了“思维方式”的培养。

当写作教学单纯强调写作技术时,就会造成学生的作文表面化。

主要原因是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在作文上除了积累词句之外,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分数,因此对于思辨性思维的写作训练往往被忽略。

在平时写作的练习中由于大量的结构模仿和词句堆砌,学生根本不能发现自己写作时的逻辑漏洞。

一些教师和学生认为词语华丽,与题目中的任意一个观点有关的作文,就是好作文,教师在批阅作文时就会给很高的分数。

作文不合理之处,逻辑链条不完整,材料与观点契合度不高,这样是日常评卷过程中不太注重的失分点。

学生在日常的写作练习中会形成认知上的错误——“只要作文格式是对的,语言是美的,就是好作文”。

这样的认知是片面的。

在学生的作文上只能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却很少体现语文的工具性——语言是思维的外现,体现思维的价值。

最后,高中议论文写作评价往往流于形式。

近些年来,语文人文性的潮流一波接着一波席卷而来,语文承载的文化、道德、传统越来越多,内涵也越来越丰富。

学生作文的评价主体往往是教师一人,在评点学生作文时,教师较为重视学生摘抄作文里的好词好句,这使学生的作文慢慢走向不切实际的方向“走”去,
颇有一副“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架势。

有了这样的导向,学生
在写作的过程中,追求辞藻华丽,语言优美,因而有不少作文越来越有向散文化
方向发展的趋势,他们想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但是往往由于人生经历有限,无法领悟那些深刻的道理以及阅读量的浅薄,所用之词也未必能表达所思所想。

因此,这些散文化的作文就变成了“四不像”——不像议论文、不像小说、不像
记叙文、也不像散文,它们只是作者内心的独白,没有读者,没有范围,没有思路,没有逻辑。

在这样一种“堆砌词句就是有文采”、“满篇素材就是高分”的
舆论引导下,学生的思维得不到锻炼,在学生的作文中看不到学生作为当代青年
的理性思考。

三.思辨性思维写作培养的方法
首先,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事件。

思辨型作文的材料来源于生活,通常是
充满争议性和矛盾性的社会现象或者时事热点事件,这些事件虽然贴近我们的生活,但由于高中生学习压力较大,他们很少会拿出时间主动的关注社会上发生的
这些事,因此,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上发生的时事热点。

在生活中,要养成看新闻、关注时事热点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必
要的引导,挖掘学生思维的深度,使学生能够透过新闻素材看到问题本质。

其次,利用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离不开阅读,作文写作能力的提高必须
坚持阅读与思辨同行。

当前,高中生的阅读现状令人堪忧,在“量”上,绝大多
数的学生仅仅阅读教材上的文本而很少阅读经典名著、长文等,在“质”上,学
生阅读呈现出了肤浅、缺乏思考的特点。

高中阶段是学生辩证思维、理性思维、
逻辑思维、批判思维高速发展的时期,思辨性的阅读有利于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

同时,阅读是一种资源,合理运用阅读资源能够帮助高中生积累高质量的写作素材,使作文脱颖而出。

高中阶段,学生阅读最多、阅读最细的就是教材中的文本,这些文本涵盖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优秀文
化等主题,都是文质兼美、带有正能量和时代特色的经典篇章,是文学中的精华。

因此,鼓励学生积累课内素材并将其应用到作文的写作中不失为一种提高写作水
平的好方法。

最后,多读时评,阅读经典名著。

时评是指对近期发生的新闻、事件或者潜
在的问题发表自己观点的一种新闻文体,通常比较短,涵盖的领域非常的广阔,
包括政治、文化、生态、科技、百姓生活等各个方面,容易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读时评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社会万象,开阔眼界,积累作文素材,还能极大地锻
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习作者思考问题的方法,增强学生思辨的能力,且时评
类文章的写作思路大多是层层递进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很强,学生在对比之后更
易找出自身的不足,逐渐改变逻辑混乱的现状。

学生读时评读的多了,自然而然
的就会提高思考的深度。

在读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思考,也就是进行思辨性的阅读。

参考文献:
[1] 李建生.高中作文一哲学思辨与议论文写作二十课[M].上海:上海教育出
版社,2016.
[2] 马正平.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 余党绪.说理与思辨—高考议论文写作指津[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
社,2017.张婷183****4260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华都花园b区(2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