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高考2023年高考物一轮复习(新人教新高考) 第3单元 第4课时 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345
消耗相同质量的葡萄糖,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ATP比有氧呼吸少,A 错误; 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B错误;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都会产生丙酮酸,C正确; 适当提高环境中的O2浓度会抑制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量会减少,D 错误。
12345
4.(2018·全国Ⅲ,5)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 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
黄豆干种子浸水萌发的过程中,自由水的含量大量增加,结合水的 含量增加的幅度较小,代谢加快,A错误; 黄豆种子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消耗的O2量与产生的CO2量相等,在无氧 呼吸过程中不消耗O2、有CO2产生,据此可推知:若CO2释放量与O2 的吸收量之比显著增大,说明此阶段无氧呼吸较强,B正确; 黄豆干种子浸水萌发的过程中,细胞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增多, 酶的种类会有所变化,但并非是酶的活性均显著增高,C错误;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因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明显大于分裂期,而染 色体出现在细胞分裂期,所以若在显微镜下观察胚细胞,会发现少 部分细胞中存在染色体,D错误。
√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
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
12345
植物体的细胞呼吸在有光或无光条件下都可以进行,氧气充足时进行 有氧呼吸,氧气缺少时进行无氧呼吸,A项正确; 在食物链中,输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用于此营养级生物自身 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另一部分则通过细胞呼吸以热能的 形式散失,B项正确; 有氧呼吸的产物是水和CO2,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或者是乳酸, C项错误; 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有ATP产生,光合作用的 光反应阶段有ATP产生,D项正确。
第4课时
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课标要求
1.通过曲线分析认识O2浓度、温度、水分等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2.通过种子储藏、酒精发酵等了解细胞呼吸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梳理归纳 夯实必备知识
1.内部因素 (1)遗传特性:不同种类的植物呼吸速率不同。 实例:旱生植物小于水生植物,阴生植物小于阳生植物。 (2)生长发育时期: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呼吸速率不同。 实例:幼苗期呼吸速率高,成熟期呼吸速率低。 (3)器官类型: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呼吸速率不同。 实例:生殖器官 大于 营养器官。
到保鲜作用
12345
南方稻区早稻浸种后催芽过程中,“常用40 ℃左右温水淋种”可以 为种子的呼吸作用提供水分和适宜的温度,“时常翻种”可以为种 子的呼吸作用提供氧气,A正确; 种子无氧呼吸会产生酒精,因此,农作物种子入库贮藏时,应在低 氧和零上低温条件下保存,贮藏寿命会显著延长,B错误; 油料作物种子中含有大量脂肪,脂肪中C、H含量高,O含量低,油 料作物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需要消耗大量氧气,因此,油料作物种 子播种时宜浅播,C正确;
12345
柑橘在塑料袋中“密封保存”使水分散失减少,氧气浓度降低,从 而降低了呼吸速率,低氧、一定湿度是新鲜水果保存的适宜条件,D 正确。
12345
2.(2021·湖北,10)采摘后的梨常温下易软化。果肉中的酚氧化酶与底物 接触发生氧化反应,逐渐褐变。密封条件下4 ℃冷藏能延长梨的贮藏期。 下列叙述错的是 A.常温下鲜梨含水量大,环境温度较高,呼吸代谢旺盛,不耐贮藏 B.密封条件下,梨呼吸作用导致O2减少,CO2增多,利于保鲜
性降低 D.实验结果说明温度越高,果肉细胞有氧呼吸速率越大
果肉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其产生 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A错误; 50 h后,30 ℃条件下果肉细胞没有 消耗O2,是由于此温度条件下酶的 活性较高,有氧呼吸已将O2消耗殆尽,以后仅进行无氧呼吸,故密 闭罐中CO2浓度会增加,B正确、C错误; 由于酶具有最适温度,若超过最适温度,有氧呼吸速率会降低,D错误。
(2)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12~30 h之间, 细胞呼吸的产物是_酒__精__、__水_和CO2。若 种子萌发过程中缺氧,将导致种子萌发 速度变慢甚至死亡,原因是_缺__氧__时__,__种_ _子__无__氧__呼__吸__产__生__的__能__量__不__能__满__足__生__命___ _活__动__所__需__,__且__种__子__无__氧__呼__吸__产__生__的__酒__精__对__细__胞__有__毒__害__作__用__。 (3)与种子萌发时相比,胚芽出土后幼苗的正常生长还需要的环境条件包括 _适__宜__的__光__照__、__C_O__2_和__无__机__盐__等__。
2.外界因素 (1)温度 ①原理:细胞呼吸是一系列酶促反应,温度通过影 响 酶的活性 进而影响细胞呼吸速率。 ②应用:储存水果、蔬菜时应选取零上低温 (填“高 温”“零上低温”或“零下低温”)。
(2)O2浓度 ①原理:O2是有氧呼吸所必需的,且O2对 无氧呼吸过程有 抑制 作用。 ②解读:a.O2浓度低时, 无氧 呼吸占优势。 b.随着O2浓度增大, 无氧 呼吸逐渐被抑制, _有__氧___呼吸不断加强。
(3)CO2浓度 ①原理:CO2是细胞呼吸的最终产物,积累过多会 _抑__制__(填“促进”或“抑制”)细胞呼吸的进行。 ②应用:在蔬菜和水果保鲜中,增加CO2浓度可抑 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4)含水量 ①解读:一定范围内,细胞中自由水含量越多,代 谢越 旺盛 ,细胞呼吸越强。 ②应用:粮食储存前要进行晒干处理,目的是降低 粮食中的 自由水 含量,降低细胞呼吸强度,减少储 存时有机物的消耗。水果、蔬菜储存时保持一定的 湿度。
素,增加了茶叶中单糖、二糖的含量 D.湿度、温度、通气情况可能会影响渥堆过程,进而影响普洱茶的品质
4.中耕松土是农作物栽培的传统耕作措施,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松土可以促进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促进光合作用 B.松土可以促进硝化细菌的代谢活动,合成更多的有机物
√C.松土使土壤中无机物含量减少,有机物含量增加
CO2释放相对值 2 4 21 28 42 56 56 56 56 56 59 62 O2吸收相对值 0 0 12 16 17 17 18 21 42 56 60 70
时间(h)
0 2 6 10 14 18 24 30 36 40 46 52
CO2释放相对值 2 4 21 28 42 56 56 56 56 56 59 62 O2吸收相对值 0 0 12 16 17 17 18 21 42 56 60 70
归纳
总结
种子萌发时吸水和呼吸方式的变化曲线
(1)在种子萌发的第Ⅰ阶段,由于(吸胀) 吸水,呼吸速率上升。 (2)在种子萌发的第Ⅱ阶段,细胞产生 CO2 的 量 要 比 消 耗 O2 的 量 大 得 多 , 说 明在此期间主要进行无氧呼吸。 (3)在胚根长出后,由于胚根突破种皮, 增加了O2的进入量,种子以有氧呼吸 为主,同时胚根大量吸水(渗透吸水)。
√C.冷藏时,梨细胞的自由水增多,导致各种代谢活动减缓
D.低温抑制了梨的酚氧化酶活性,果肉褐变减缓
12345
常温下鲜梨含水量大,环境温度较高,呼吸代谢旺盛,细胞消耗的有 机物多,不耐贮藏,A正确; 密封条件下,梨呼吸作用导致O2减少,CO2增多,抑制细胞呼吸,有 氧呼吸减弱,消耗的有机物减少,故利于保鲜,B正确; 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越多,则细胞代谢越旺盛,C错误; 酶活性的发挥需要适宜的温度等条件,结合题意“果肉中的酚氧化酶 与底物接触发生氧化反应,逐渐褐变,密封条件下4 ℃冷藏能延长梨的 贮藏期”可知,低温抑制了梨的酚氧化酶活性,果肉褐变减缓,D正确。
6.干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量(QCO2)和O2吸收量(QO2)的变化趋势如图 所示(假设呼吸底物都是葡萄糖)。回答下列问题:
(1)干种子吸水后,自由水比例大幅增加,会导致细胞中新陈代谢速率明显 加快,原因是_自__由__水__是__细__胞__内__良__好__的__溶__剂__;__许__多__生__物__化__学__反__应__需__要__水__的___ _参__与__;__水__参__与__物__质__运__输__(至少答出两点)。
考向突破 强化关键能力
考向一 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分析 1.(2022·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三模拟)下表是某植物X在适宜条件下,从开始 播种到长出两片真叶期间CO2释放速率和O2吸收速率相对值的变化。其 中胚根长出的时间是在30 h,两片真叶在50 h开始长出。
时间(h)
0 2 6 10 14 18 24 30 36 40 46 52
12345
3.(2020·浙江7月选考,6改编)下列关于细胞的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叙 述,正确的是 A.细胞的无氧呼吸产生的ATP比有氧呼吸的多 B.细胞的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嵴上进行
√C.细胞的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中都会产生丙酮酸
D.若适当提高苹果果实贮藏环境中的O2浓度会增加酒精的生成量
重温高考 真题演练
1.(2021·湖南,12)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南方稻区早稻浸种后催芽过程中,常用40 ℃左右温水淋种并时常翻
种,可以为种子的呼吸作用提供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氧气
√B.农作物种子入库贮藏时,在无氧和低温条件下呼吸速率降低,贮藏
寿命显著延长 C.油料作物种子播种时宜浅播,原因是萌发时呼吸作用需要大量氧气 D.柑橘在塑料袋中密封保存,可以减少水分散失、降低呼吸速率,起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植物种子含水量的快速增加发生在6~18 h B.18~24 h呼吸作用的产物有CO2、H2O和乳酸 C.40 h时,形成ATP的能量全部来自有氧呼吸
√D.46~52 h,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不全是糖类
0~2 h细胞呼吸强度很弱,从6 h开始细胞呼吸强度迅速增加,说明 自6 h开始含水量已经显著提高,含水量的快速增加应发生在6 h之前, A错误; 在没有O2消耗的0~2 h仍有CO2释放,说明该种子细胞进行的是产物 为酒精和CO2的无氧呼吸,而18~24 h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则细胞呼吸产物中没有乳酸,B错误; 从46~52 h细胞呼吸的O2消耗大于CO2释放分析,该种子萌发过程中 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中存在氧含量低于糖类的有机物,则不能确 定40 h时形成ATP的能量全部来自有氧呼吸,C错误、D正确。
2.科研人员探究温度对密闭罐中水蜜桃果肉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 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 h内,果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B.50 h后,30 ℃条件下果肉细胞没有
消耗O2,密闭罐中CO2浓度会增加 C.50 h后,30 ℃的有氧呼吸速率比2 ℃和15 ℃慢,是因为温度高使酶活
D.松土能加速土壤中残枝败叶、动植物遗体的分解,生成更多的二氧 化碳
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的空气,促进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释放更多能 量,有利于矿质元素的吸收,促进光合作用,A正确; 松土能增加土壤中的空气,从而促进硝化细菌将氨态氮转化为硝态 氮,有利于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增加土壤的肥力,B正确; 松土促进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使土壤中有机物含量减少,无机物含 量增加,C错误。
考向二 细胞呼吸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普洱茶渥堆为普洱茶的发酵过程,由于黑曲霉、青霉、根霉、酵母菌 等微生物的活动,使茶叶发生了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促成了普洱 茶风味及良好品质的形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黑曲霉、青霉、根霉、酵母菌的DNA都存在于细胞核内
B.渥堆过程容易闻到酒香,这是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结果 C.普洱味回甘,可能是因为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能降解茶叶中的纤维
c.当O2浓度达到一定值后,随着O2浓度增大,有氧呼吸不再加强(受呼吸 酶数量等因素的影响)。
③应用 a.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抑制 破伤风芽孢杆菌等厌氧细菌的无氧呼吸。 b.作物栽培中及时松土,保证根的正常 细胞呼吸。 c.提倡慢跑,防止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 乳酸 。 d.稻田定期排水,抑制无氧呼吸产生 酒精 ,防止 酒精 中毒,烂根死亡。
考向三 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呼吸的变化分析 5.将黄豆干种子浸水30小时,期间黄豆胚细胞发生了一系列生理变化, 下列对此描述正确的是 A.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含量均大量增加,代谢加快
√B.CO2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之比显著增大,说明此阶段无氧呼吸较强
C.酶的种类没有变化,但酶的活性均显著增高 D.若在显微镜下观察胚细胞,会发现大部分细胞中存在染色体
消耗相同质量的葡萄糖,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ATP比有氧呼吸少,A 错误; 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B错误;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都会产生丙酮酸,C正确; 适当提高环境中的O2浓度会抑制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量会减少,D 错误。
12345
4.(2018·全国Ⅲ,5)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 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
黄豆干种子浸水萌发的过程中,自由水的含量大量增加,结合水的 含量增加的幅度较小,代谢加快,A错误; 黄豆种子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消耗的O2量与产生的CO2量相等,在无氧 呼吸过程中不消耗O2、有CO2产生,据此可推知:若CO2释放量与O2 的吸收量之比显著增大,说明此阶段无氧呼吸较强,B正确; 黄豆干种子浸水萌发的过程中,细胞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增多, 酶的种类会有所变化,但并非是酶的活性均显著增高,C错误;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因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明显大于分裂期,而染 色体出现在细胞分裂期,所以若在显微镜下观察胚细胞,会发现少 部分细胞中存在染色体,D错误。
√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
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
12345
植物体的细胞呼吸在有光或无光条件下都可以进行,氧气充足时进行 有氧呼吸,氧气缺少时进行无氧呼吸,A项正确; 在食物链中,输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用于此营养级生物自身 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另一部分则通过细胞呼吸以热能的 形式散失,B项正确; 有氧呼吸的产物是水和CO2,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或者是乳酸, C项错误; 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有ATP产生,光合作用的 光反应阶段有ATP产生,D项正确。
第4课时
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课标要求
1.通过曲线分析认识O2浓度、温度、水分等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2.通过种子储藏、酒精发酵等了解细胞呼吸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梳理归纳 夯实必备知识
1.内部因素 (1)遗传特性:不同种类的植物呼吸速率不同。 实例:旱生植物小于水生植物,阴生植物小于阳生植物。 (2)生长发育时期: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呼吸速率不同。 实例:幼苗期呼吸速率高,成熟期呼吸速率低。 (3)器官类型: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呼吸速率不同。 实例:生殖器官 大于 营养器官。
到保鲜作用
12345
南方稻区早稻浸种后催芽过程中,“常用40 ℃左右温水淋种”可以 为种子的呼吸作用提供水分和适宜的温度,“时常翻种”可以为种 子的呼吸作用提供氧气,A正确; 种子无氧呼吸会产生酒精,因此,农作物种子入库贮藏时,应在低 氧和零上低温条件下保存,贮藏寿命会显著延长,B错误; 油料作物种子中含有大量脂肪,脂肪中C、H含量高,O含量低,油 料作物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需要消耗大量氧气,因此,油料作物种 子播种时宜浅播,C正确;
12345
柑橘在塑料袋中“密封保存”使水分散失减少,氧气浓度降低,从 而降低了呼吸速率,低氧、一定湿度是新鲜水果保存的适宜条件,D 正确。
12345
2.(2021·湖北,10)采摘后的梨常温下易软化。果肉中的酚氧化酶与底物 接触发生氧化反应,逐渐褐变。密封条件下4 ℃冷藏能延长梨的贮藏期。 下列叙述错的是 A.常温下鲜梨含水量大,环境温度较高,呼吸代谢旺盛,不耐贮藏 B.密封条件下,梨呼吸作用导致O2减少,CO2增多,利于保鲜
性降低 D.实验结果说明温度越高,果肉细胞有氧呼吸速率越大
果肉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其产生 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A错误; 50 h后,30 ℃条件下果肉细胞没有 消耗O2,是由于此温度条件下酶的 活性较高,有氧呼吸已将O2消耗殆尽,以后仅进行无氧呼吸,故密 闭罐中CO2浓度会增加,B正确、C错误; 由于酶具有最适温度,若超过最适温度,有氧呼吸速率会降低,D错误。
(2)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12~30 h之间, 细胞呼吸的产物是_酒__精__、__水_和CO2。若 种子萌发过程中缺氧,将导致种子萌发 速度变慢甚至死亡,原因是_缺__氧__时__,__种_ _子__无__氧__呼__吸__产__生__的__能__量__不__能__满__足__生__命___ _活__动__所__需__,__且__种__子__无__氧__呼__吸__产__生__的__酒__精__对__细__胞__有__毒__害__作__用__。 (3)与种子萌发时相比,胚芽出土后幼苗的正常生长还需要的环境条件包括 _适__宜__的__光__照__、__C_O__2_和__无__机__盐__等__。
2.外界因素 (1)温度 ①原理:细胞呼吸是一系列酶促反应,温度通过影 响 酶的活性 进而影响细胞呼吸速率。 ②应用:储存水果、蔬菜时应选取零上低温 (填“高 温”“零上低温”或“零下低温”)。
(2)O2浓度 ①原理:O2是有氧呼吸所必需的,且O2对 无氧呼吸过程有 抑制 作用。 ②解读:a.O2浓度低时, 无氧 呼吸占优势。 b.随着O2浓度增大, 无氧 呼吸逐渐被抑制, _有__氧___呼吸不断加强。
(3)CO2浓度 ①原理:CO2是细胞呼吸的最终产物,积累过多会 _抑__制__(填“促进”或“抑制”)细胞呼吸的进行。 ②应用:在蔬菜和水果保鲜中,增加CO2浓度可抑 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4)含水量 ①解读:一定范围内,细胞中自由水含量越多,代 谢越 旺盛 ,细胞呼吸越强。 ②应用:粮食储存前要进行晒干处理,目的是降低 粮食中的 自由水 含量,降低细胞呼吸强度,减少储 存时有机物的消耗。水果、蔬菜储存时保持一定的 湿度。
素,增加了茶叶中单糖、二糖的含量 D.湿度、温度、通气情况可能会影响渥堆过程,进而影响普洱茶的品质
4.中耕松土是农作物栽培的传统耕作措施,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松土可以促进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促进光合作用 B.松土可以促进硝化细菌的代谢活动,合成更多的有机物
√C.松土使土壤中无机物含量减少,有机物含量增加
CO2释放相对值 2 4 21 28 42 56 56 56 56 56 59 62 O2吸收相对值 0 0 12 16 17 17 18 21 42 56 60 70
时间(h)
0 2 6 10 14 18 24 30 36 40 46 52
CO2释放相对值 2 4 21 28 42 56 56 56 56 56 59 62 O2吸收相对值 0 0 12 16 17 17 18 21 42 56 60 70
归纳
总结
种子萌发时吸水和呼吸方式的变化曲线
(1)在种子萌发的第Ⅰ阶段,由于(吸胀) 吸水,呼吸速率上升。 (2)在种子萌发的第Ⅱ阶段,细胞产生 CO2 的 量 要 比 消 耗 O2 的 量 大 得 多 , 说 明在此期间主要进行无氧呼吸。 (3)在胚根长出后,由于胚根突破种皮, 增加了O2的进入量,种子以有氧呼吸 为主,同时胚根大量吸水(渗透吸水)。
√C.冷藏时,梨细胞的自由水增多,导致各种代谢活动减缓
D.低温抑制了梨的酚氧化酶活性,果肉褐变减缓
12345
常温下鲜梨含水量大,环境温度较高,呼吸代谢旺盛,细胞消耗的有 机物多,不耐贮藏,A正确; 密封条件下,梨呼吸作用导致O2减少,CO2增多,抑制细胞呼吸,有 氧呼吸减弱,消耗的有机物减少,故利于保鲜,B正确; 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越多,则细胞代谢越旺盛,C错误; 酶活性的发挥需要适宜的温度等条件,结合题意“果肉中的酚氧化酶 与底物接触发生氧化反应,逐渐褐变,密封条件下4 ℃冷藏能延长梨的 贮藏期”可知,低温抑制了梨的酚氧化酶活性,果肉褐变减缓,D正确。
6.干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量(QCO2)和O2吸收量(QO2)的变化趋势如图 所示(假设呼吸底物都是葡萄糖)。回答下列问题:
(1)干种子吸水后,自由水比例大幅增加,会导致细胞中新陈代谢速率明显 加快,原因是_自__由__水__是__细__胞__内__良__好__的__溶__剂__;__许__多__生__物__化__学__反__应__需__要__水__的___ _参__与__;__水__参__与__物__质__运__输__(至少答出两点)。
考向突破 强化关键能力
考向一 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分析 1.(2022·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三模拟)下表是某植物X在适宜条件下,从开始 播种到长出两片真叶期间CO2释放速率和O2吸收速率相对值的变化。其 中胚根长出的时间是在30 h,两片真叶在50 h开始长出。
时间(h)
0 2 6 10 14 18 24 30 36 40 46 52
12345
3.(2020·浙江7月选考,6改编)下列关于细胞的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叙 述,正确的是 A.细胞的无氧呼吸产生的ATP比有氧呼吸的多 B.细胞的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嵴上进行
√C.细胞的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中都会产生丙酮酸
D.若适当提高苹果果实贮藏环境中的O2浓度会增加酒精的生成量
重温高考 真题演练
1.(2021·湖南,12)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南方稻区早稻浸种后催芽过程中,常用40 ℃左右温水淋种并时常翻
种,可以为种子的呼吸作用提供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氧气
√B.农作物种子入库贮藏时,在无氧和低温条件下呼吸速率降低,贮藏
寿命显著延长 C.油料作物种子播种时宜浅播,原因是萌发时呼吸作用需要大量氧气 D.柑橘在塑料袋中密封保存,可以减少水分散失、降低呼吸速率,起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植物种子含水量的快速增加发生在6~18 h B.18~24 h呼吸作用的产物有CO2、H2O和乳酸 C.40 h时,形成ATP的能量全部来自有氧呼吸
√D.46~52 h,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不全是糖类
0~2 h细胞呼吸强度很弱,从6 h开始细胞呼吸强度迅速增加,说明 自6 h开始含水量已经显著提高,含水量的快速增加应发生在6 h之前, A错误; 在没有O2消耗的0~2 h仍有CO2释放,说明该种子细胞进行的是产物 为酒精和CO2的无氧呼吸,而18~24 h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则细胞呼吸产物中没有乳酸,B错误; 从46~52 h细胞呼吸的O2消耗大于CO2释放分析,该种子萌发过程中 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中存在氧含量低于糖类的有机物,则不能确 定40 h时形成ATP的能量全部来自有氧呼吸,C错误、D正确。
2.科研人员探究温度对密闭罐中水蜜桃果肉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 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 h内,果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B.50 h后,30 ℃条件下果肉细胞没有
消耗O2,密闭罐中CO2浓度会增加 C.50 h后,30 ℃的有氧呼吸速率比2 ℃和15 ℃慢,是因为温度高使酶活
D.松土能加速土壤中残枝败叶、动植物遗体的分解,生成更多的二氧 化碳
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的空气,促进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释放更多能 量,有利于矿质元素的吸收,促进光合作用,A正确; 松土能增加土壤中的空气,从而促进硝化细菌将氨态氮转化为硝态 氮,有利于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增加土壤的肥力,B正确; 松土促进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使土壤中有机物含量减少,无机物含 量增加,C错误。
考向二 细胞呼吸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普洱茶渥堆为普洱茶的发酵过程,由于黑曲霉、青霉、根霉、酵母菌 等微生物的活动,使茶叶发生了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促成了普洱 茶风味及良好品质的形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黑曲霉、青霉、根霉、酵母菌的DNA都存在于细胞核内
B.渥堆过程容易闻到酒香,这是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结果 C.普洱味回甘,可能是因为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能降解茶叶中的纤维
c.当O2浓度达到一定值后,随着O2浓度增大,有氧呼吸不再加强(受呼吸 酶数量等因素的影响)。
③应用 a.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抑制 破伤风芽孢杆菌等厌氧细菌的无氧呼吸。 b.作物栽培中及时松土,保证根的正常 细胞呼吸。 c.提倡慢跑,防止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 乳酸 。 d.稻田定期排水,抑制无氧呼吸产生 酒精 ,防止 酒精 中毒,烂根死亡。
考向三 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呼吸的变化分析 5.将黄豆干种子浸水30小时,期间黄豆胚细胞发生了一系列生理变化, 下列对此描述正确的是 A.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含量均大量增加,代谢加快
√B.CO2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之比显著增大,说明此阶段无氧呼吸较强
C.酶的种类没有变化,但酶的活性均显著增高 D.若在显微镜下观察胚细胞,会发现大部分细胞中存在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