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干预后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血管干预后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干预后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对策[1]。

选择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睡眠质量量表(PSQI)、问卷调查分为睡眠无障碍组60例(对照组),睡眠障碍组(观察组)60例,分析
影响睡眠质量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2]。

结果:经数据分析,影响睡眠的主要原因
为老年、术后心理压力、术后疼痛、嘈杂环境、姿势不当、尿潴留,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 <0.05)。

结论:影响心血管干预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很多,应根据不同
年龄、不同情况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3]。

关键词:心血管介入;睡眠障碍;护理对策;
睡眠障碍是心血管介入治疗后常见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多梦、嗜睡、无睡意等。

术后患者出现肢体僵硬、排尿困难、腰酸背痛、病情恶化等睡眠障碍。

充足
的睡眠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身体的耗氧量,迅速恢复体力,促进康复。

因此,分
析睡眠障碍的原因,找到合适的护理对策是非常重要的。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信息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我们医院接受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120例为
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0例,女性50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52.54±5.16岁。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30例,射频消融术70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19例,永
久性人工起搏器1例,睡眠障碍60例,无睡眠质量障碍60例。

1.2入选标准
所有患者都在匹兹堡接受了睡眠质量评估。

所有患者均具有良好的心理沟通能力,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
术前有睡眠障碍的患者包括服用安眠药的患者、有失眠史的患者、有沟通障碍和
精神疾病的患者。

1.4研究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分析,采用自制的问卷对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原因进
行分析。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分析影响术后睡眠的性别、年龄、体位不适、环境、心理压力、尿潴留、术后疼痛等因素。

1.5观察指标
睡眠障碍评分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

本表共有7项指标,每项指标在21项
中占3分。

分数越高,睡眠质量越差。

15分被认为是对睡眠质量的干扰。

患者入院时睡眠质
量评分,术后3d评分。

1.6统计方法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数
据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
有统计学意义[4]。

2结果
通过对影响患者睡眠质量因素的数据分析,影响患者睡眠的主要原因为老年、术
后心理压力、术后疼痛、嘈杂环境、姿势不当、尿潴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讨论
睡眠是身体恢复的重要生理过程,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身体功能,促进康复。

患者采用心血管
介入手术进行侵入性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较为强烈,因此会引起恐惧、疼痛等问题,导致
失眠。

本研究发现影响睡眠的主要原因为老年、术后心理压力、术后疼痛、嘈杂环境、姿势
不当、尿潴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据了解,老年患者由于自身功能差、睡眠质量差、术后虚弱、身体耐力差,更容易出现睡眠障碍。

心理学指出,人在紧张的情绪下会形成消极的暗示,继续扩大自己的抑郁、恐惧等情绪,进
而影响患者的睡眠。

研究发现,安静的环境更容易促进睡眠。

其中部分患者对睡眠环境要求
较高,会被仪器的声音和嘈杂的噪音所干扰。

同时,病房环境的陌生感也会影响睡眠质量。

术后疼痛引起睡眠障碍的问题已被广泛研究。

疼痛引起的生理疼痛是影响睡眠的主要原因,
疼痛引起的心理负面情绪也是影响患者睡眠的重要原因。

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应尽量减少
伤口,以保持导管的稳定。

同时,姿势限制和尿潴留也是影响睡眠的重要因素,必须降低手
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

在医学发展中,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也是公认的,这是改善生理指标的重要一步。

确保病人
有积极的情绪可以促进康复。

与此同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负面情绪更加严重,疼痛的影响
会加重这种情绪。

因此,应该采取心理干预来减少负面情绪。

可以引导患者家属进行更多的
亲情护理,通过亲情激励患者克服消极情绪。

鼓励患者合理表达情感,提供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坚持患者聆听,有针对性地开展的救助。

2)保持病房环境。

环境是影响睡眠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设备噪声和环境噪声应尽量降低,对比度是必不可少
的事先通知,可以播放柔和的音乐掩盖噪声。

所有护理人员应保持动作轻柔,并在工作期间
穿轻便的鞋子,以减少步行的风险。

医护人员应在办公区域内沟通,必须使用手语,并在病
房内沟通时尽量压低声音。

同时在病房也可以根据患者喜欢的物品摆放,调整床铺。

3)疼痛护理。

帮助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解释术后可能出现的疼痛程度,以便患者提前做好适应的准备。

对于疼痛较轻的患者,可以保持姿势帮助患者移动肢体,也可以进行按摩和热敷来缓解疼痛。

同时,对于剧烈疼痛的患者,他们可以使用药物来缓解疼痛。

鼓励病人培养兴趣,转移对疼
痛的注意力。

4)尿潴留的护理。

手术前应解释尿潴留的方法,并鼓励排尿。

可帮助患者进行腹部热敷和膀胱按摩,帮助患者
排尿。

5)肢体制动。

心血管疾病患者术后需卧床休息24小时,并在手术一侧应用加压绷带,切口位置应保证沙
袋压缩时间达到6小时后才能取下。

当有动脉鞘的患者需要延长卧床休息时间时,轻微活动
会加重病情。

据调查分析,肢体固定是睡眠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时,要做好对患者及其
家属的知识教育,引导他们不要弯曲患者的侧枝,而是在患者感到不适时进行移位。

伤口至
少7小时后要保证没有出血,可适当为病人更换体位,以获得一个舒适的体位。

还可以用绷
带固定侧体,保证患者身体的舒适,消除紧张,帮助患者快速入睡。

对于老年患者,可以采
取个性化护理。

此时可以进行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也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帮助患者进行按摩[5]。

总结:综上所述,心血管介入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有很多:年龄、术后心理压力、术后疼痛、
嘈杂的环境都会导致患者睡眠障碍。

因此,护理干预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患者提高睡眠质量。

参考文献:[1] 韩加琴. 护理干预对心内科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研究[J].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7(A01):26-26.
[2]乔树新, 柴志勇, 唐理胜,等. 四维度睡眠干预策略在心脏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
学杂志, 2017, 36(13):1765.
[3]班玲玲, 王昌玲.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要点[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7, 34(3):335-336.
[4]视交叉上核血管活性肠肽神经元突触的电生理特性[D]. 安徽医科大学, 2017.
[5]范文梅. 康复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 v.6(7):1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