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二专题一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单元测试-最新学习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欧洲的名人说:“国王完全有理由被尊称为神……国王是神在人世间带着呼吸的翻版。

”这人最可能是()
A.阿奎那
B.詹姆斯一世
C.马基雅维利
D.霍布斯
2、以下思想家的思想受洛克的影响较大的有()
①伏尔泰②孟德斯鸠③卢梭④斯宾诺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有学者认为: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而亡于孙文。

原因之一是如右图的三把利剑,三剑一击,清王朝就完了。

其史论、史观和史料反映出( )
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②英雄创造历史③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合流④领导阶级的先进与否,是革命事业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写道,妇女们应该在家中劳动,永远不要到需要讲话的公共集会上去……难道世界上还有比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的母亲更感人、更让人尊敬的吗?这表明卢梭反对妇女()
A.拥有教育权 B.获得劳动权C.争取人身自由权 D.享有政治参与权
5、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机能。

”在这方面与他相似的启蒙思想家是()A.洛克 B.孟德斯鸠 C.伏尔泰D.卢梭
6、“新君主国”的形成反映了当时欧洲历史发展的潮流是()
①近代早期西方君主权力上升的潮流②民族国家形成的潮流
③自由民主的潮流④以法治国的潮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卢梭说:“行政权力受任者决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决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

”这体现他主张()
A.制定契约限制官吏滥用职权B.个人意志凌驾于公权之上
C.反对用暴力手段解决官民对立D.官吏行使权力需接受人民监督
8、康梁维新派继承和发展了早期维新派的思想。

康梁维新派最大的创新表现在()A.主张“君民共主” B.对洋务运动有所批评
C.出版书刊,宣传维新思想D.开展变法运动
9、17世纪中期以来, 英国流传着一句民谚“风能进, 雨能进, 国王不能进(我的破茅屋)”, 这一民谚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统治宇宙万物的只有一个上帝 B.君主的权力要受到限制
C.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D.蔑视世俗君主国
10、关于“君权神圣”和“君权神授”思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的内容是一致的B.前者继承和发展了后者
C.后者继承和发展了前者D.两者的主要目的是一致的
11、下列人物中,主张“中体西用”的是()
①冯桂芬②郑观应③康有为④张之洞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阿奎那神权政治思想主要内容是()
A.教会与国家的关系 B.教会与臣民的关系
C.国家与臣民的关系 D.教皇与教会的关系
13、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产生和基本确立的时间大体为()
A.6世纪上半叶和11世纪前后 B. 6世纪下半叶和11世纪前后
C. 6世纪上半叶和12世纪前后
D. 6世纪下半叶和12世纪前后
14、18世纪兴起于欧洲的思想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那么下面哪个选项最能体现这一影响()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新航路的开辟
15、导致近代欧洲民主思想兴起的根本原因在于()
A.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B.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C.欧洲资产阶级力量的进一步发展壮大D.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
16、19世纪60年代以后,早期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
①主张进行“商战”,发展民族工商业②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③提倡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④提出了维新变法的施政纲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他们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国家,他们都曾让世界震惊,一个是因为他的文学作品,一个是因为他的音乐作品,他们的作品都与拿破仑有关。

他们分别()
A.列夫托尔斯泰和贝多芬 B.伏尔泰和凡高
C.莎士比亚和达芬奇 D.达芬奇和凡高
18、“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

”这一思想最早体现在下列哪部作品中()
A.《新青年》 B.《奏定学堂章程》 C.《天演论》 D.《海国图志》
19、下列各项观点属于阿奎那的是()
①否定理性②理性高于神学③“君权神圣”④主张“自然法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20、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我们越是加以思索,就越会在这里面发现自由国家与国君制国家之间的不同。

在前者之中,一切都是用之于共同的利益;而在后者之中,则公共力量与个别力量二者是互为倒数的,一个的扩大乃是由于另一个的削弱。

”这不能说明卢梭()
A.批判任何形式的国家的统治者B.主张建立合理的国家
C.认为国家应为多数人服务 D.反对君主专制国家
21、阿奎那“宇宙秩序论”理论特点是()
A.用“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
B.明确提出“君权神授”说
C.强调国家应保护人的自然权利
D.强调教皇权力至高无上
22、英王詹姆士一世提出“君权神授”说,推行极端君主专制,主要原因是()
A.詹姆士一世不了解英国的基本国情B.英国尚未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
C.新兴阶级力量与专制王权矛盾激化D.詹姆士一世不是英格兰王室的正统
23、在英国复辟王朝统治时期,詹姆士二世推行的政策比查理二世更加反动的是()
A.不经议会同意擅自征税
B.要求国家公职人员按国教仪式进行宣誓
C.用恐怖手段镇压革命者
D.在英国全面恢复天主教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如何处理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中日两国改革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他们由于自己的官位和既得利益,只需要“传统范围内的改革。

”他们仍然认为,改
革中国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

这种观点的著名代表人物是激进的广东学者康有为,他以其论著《孔子改制考》而震惊同僚。

这部反传统观念的著作将孔子描写成人民权利而不是帝国权力的维护者。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涩泽荣一(1840~1931年)被誉为“日本实业之父”。

他提倡“《论语》加算盘”。

强调“要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帮助大家过好日子,就得有钱”,也就是说不能丢开经济来空谈政治。

他又强调“孔子之教与富是一致的,为富不仁是不对的,实行仁义才能得到真富”。

——《涩泽子爵·话论语》(1)就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概述材料一、材料二的观点,并指出其相似之处。

(2)有西方学者认为:“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

”请简要评述这一观点。

答案
1、B
2、A
3、C
4、D
5、B
6、A
7、D
8、D
9、C10、C11、D12、A13、B14、B15、B16、A17A 18、D19、C20、A21、A22、C23、D
24、(1)材料一主张传统范围内的改革,认为对儒家文明进行改造,就可以满足现代化的需要。

材料二主张发展经济的同时倡导儒家伦理,仁义与财富并重。

传统文化可以和现代化并存。

(2)角度一:西方科学是近代文明的产物,儒家文化是农耕文明的反映,两者对立等。

角度二:西方科学与儒家文明可以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