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本章测试3 浙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钝市安居阳光实验学校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本章测试3(浙科版必修3)
一、选择题(共60分)
1.现有一幼鼠患先天性无胸腺疾病,则该鼠的免疫状况是( )
A.有全部的细胞免疫能力
B.丧失一切免疫能力
C.有全部的体液免疫能力
D.保留部分体液免疫能力
解析:鼠的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B淋巴细胞是不需要通过胸腺就能成熟的,而T淋巴细胞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

幼鼠先天无胸腺,说明没有任何T淋巴细胞,因此幼鼠丧失了全部细胞免疫的能力,但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仍然存在,这样就排除了选项A和B。

在体液免疫中,多数抗原经巨噬细胞的吞噬、处理和呈递,又因T淋巴细胞的不存在,此路径不通,这样就只剩下少数抗原对B淋巴细胞的直接刺激。

因此,该鼠只具有部分体液免疫的能力,选项C是错误的。

答案:D
2.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用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

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 )
A.刺激效应细胞毒T细胞分化成为记忆细胞B.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狂犬病毒抗体
C.可促进效应B细胞释放出淋巴因子
D.产生与狂犬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解析: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从而把可能侵入人体内的狂犬病毒清除掉。

这是主动免疫,也是体液免疫。

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是由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抗原再次刺激记忆细胞时会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效应细胞。

答案:D
3.SARS流行期间,一些医院为工作在第一线的医务人员注射胸腺素,以提高他们的免疫力。

胸腺素的作用是( )
A.促使B淋巴细胞的生成
B.促使T淋巴细胞的生成
C.促使B淋巴细胞转化为效应B细胞
D.促使T淋巴细胞转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
解析:胸腺素是由胸腺分泌的一种激素,胸腺是T淋巴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

胸腺素可使由骨髓产生的干细胞转变成T细胞,因而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选B。

答案:B
4.新华网达卡2010年8月22日电,孟加拉国政府22日证实一名30岁左右的妇女因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已死亡。

我国也曾有人患过此病,经治疗已康复。

治疗过程中医疗部门采集了两份甲流康复者血液,用于该甲流重症患者的治疗,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甲流康复者血液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 )
A.疫苗B.外毒素
C.抗原D.抗体
解析:SARS病毒是一种抗原,感染人体后产生一种相应的抗体来清除这种抗原。

所以患者甲的血清中肯定存在清除SARS病毒的抗体。

选项A的疫苗通常用做预防接种,外毒素是一种抗原,抗毒素是一种抗体,选D。

答案:D
5.免疫接种包括两种方法:①注射抗体;②注射抗原。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治愈者的血清进行的治疗属于方法②
B.方法①在接种对象体内引起B细胞的增殖、分化
C.方法②通过使人体患病从而获得免疫力
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预防一些传染病
解析:治愈者的血清中含有相应的抗体,故A项的治疗方法属于方法①;B项中应是抗原在接种对象的体内引起B细胞的增殖、分化,而方法①注射的抗体应是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C项中注射的抗原的量很少或经过减毒处理,因而不会使人患病,但却能使人体获得免疫力。

答案:D
6.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
B.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C.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体液免疫无法产生
D.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效应细胞毒T细胞和吞噬细胞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解析:A错: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并非全部丧失,而是大大降低。

C 错:少部分抗原可以不通过T细胞的呈递直接刺激B细胞。

D错:淋巴因子能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但吞噬细胞对靶细胞无特异性杀伤作用。

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其仍保持细胞免疫功能,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

答案:B
7.熊本大学研究小组开发出利用胚胎干细胞高效培育免疫细胞的新技术,一个干细胞能培育出100~200个树突状细胞(一种免疫细胞),其广泛存在于皮肤等
组织中,一旦病原体等外敌侵入机体,树突状细胞会及时通知T细胞等免疫细胞。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胚胎干细胞培育树突状细胞利用了其全能性
B.树突状细胞只能参与细胞免疫
C.培育出能识别癌细胞特有蛋白质的树突状细胞,有可能找到治疗癌症的新方法
D.能够识别抗原的有浆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细胞毒T细胞
解析: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为完整个体的潜能,树突状细胞不是完整个体。

免疫细胞在机体内既能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

浆细胞的功能是分泌抗体,不能识别抗原。

答案:C
8.下列各项与免疫功能无关的是( )
A.抵抗病原体侵袭,防御感染
B.维持内环境平衡稳定,清除体内衰老或受损细胞
C.监视识别并杀伤体内的癌变细胞
D.铜、铅等化合物被肝脏转化为无毒物质,随胆汁进入肠道排出
解析:D项属于肝脏的解毒功能,不属于免疫。

其他选项皆属于免疫。

答案:D 9.下列有关淋巴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是由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成C.具有免疫效应的是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和效应细胞毒T细胞
D.B细胞和T细胞产生的场所主要是骨髓
解析:淋巴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可分化成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发挥免疫效应和效应细胞毒T 细胞具有裂解靶细胞的免疫效应,B细胞产生的场所在骨髓,T细胞产生的场所在胸腺。

答案:D
10.某人因骨折需植入一颗钢钉固定断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抗体将会和它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并将其腐蚀
B.人体内相应的吞噬细胞会将它吞噬
C.因其没有MHC,所以此钢钉不能成为抗原
D.钢钉既不会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也不会使机体发生非特异性的排斥反应解析:因钢钉没有MHC,淋巴细胞不能识别它,所以钢钉不能成为抗原,不会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但会发生非特异性的排斥反应。

答案:C
11.如图所示为体液免疫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被的参与,⑤过程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
B.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可分化成B淋巴细胞,不能分化成T淋巴细胞
C.一种抗原往往具有多个MHC,一个效应B细胞可以产生多种相应的抗体D.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后,可在短时间内发生⑤反应,因为③过程可迅速完成
解析:①②过程都涉及细胞通讯,要靠细胞膜上糖被的参与;⑤过程抗体与抗原主要在内环境中发生反应,所以A正确。

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可分化成B淋巴细胞,也能分化成T淋巴细胞。

一种抗原往往具有一个MHC,一个效应B细胞只能产生一种相应的抗体。

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后,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快速产生抗体,所以可在短时间内发生⑤反应,因为④过程可迅速完成。

答案:A
12.如图所示为人患某病毒性疾病时,感染和免疫发生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情况。

下列对免疫产生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初次感染病毒后,干扰素在使疾病痊愈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B.初次感染病毒后,机体只是通过细胞免疫使疾病痊愈
C.再次感染后病症较轻,是记忆细胞被激活,产生了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D.再次感染后病症较轻,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解析:初次免疫过程中,干扰素(细胞免疫过程)是使病毒减少的主要原因。

同时机体也产生少量抗体(体液免疫过程),两种免疫过程共同作用,致使疾病痊愈。

再次感染时,抗体产生十分迅速且产量高。

这与记忆细胞的激活有关,由体液免疫阻止病毒在体液中的散播,由细胞免疫将之彻底清除。

答案: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22分)10月,海南省部分市县发生了霍乱疫情。

霍乱是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霍乱弧菌主要通过污染水源或鲜鱼、贝壳类食物而引起烈性肠道感染,它产生的霍乱肠毒素导致小肠液过度分泌,严重者上吐下泻,导致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甚至休克死亡。

患过霍乱的人可获得长久的免疫力,再感染的较为少见。

有研究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向健康正常的实验小鼠注射毒性弱霍乱菌苗,这些小鼠感染后没有发病。

四天后,对实验小鼠注射毒性极强的霍乱弧菌制剂,一段时间后实验小鼠全部正常生活。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毒性弱的霍乱菌苗进入小鼠体内,使体内产生了相应的免疫活性物质,该过程曾出现图________(填A或B)所示的现象。

(2)写出与图B中5的产生有关的所有细胞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向实验小鼠第二次注射毒性极强的霍乱弧菌制剂后没有发病,但会在实验小鼠体内发生一系列重要的生理反应,其中主要的是________。

你认为要
使实验更具说服力,应补充的实验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要防止霍乱病的发生和传染,你可做到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5)霍乱弧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者,其细胞内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

解析:(1)分析题图,B细胞中核糖体、内质网丰富,为浆细胞,可以产生抗体。

A图为效应细胞毒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并激活靶细胞中的溶酶体酶,使之裂解死亡,释放抗原。

(2)在体液免疫中,巨噬细胞处理抗原并暴露其抗原决定簇,依次呈递给T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3)向实验小鼠第二次注射毒性极强的霍乱弧菌制剂,会使体内原有的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快速形成大量抗体。

为使实验更有说服力,可以设置对照实验,将未经免疫的、大小、体质大致一致的小鼠注射等量的毒性极强的霍乱弧菌制剂,观察其存活状况。

(4)由题干信息“霍乱弧菌主要通过污染水源或鲜鱼、贝壳类食物而引起烈性肠道感染”可知,我们可以通过不吃未煮熟的鱼类和贝壳类食物来预防,当然也可以接种霍乱疫苗。

(5)霍乱弧菌营寄生生活,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其细胞内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结构有拟核、质粒、核糖体。

答案:(1)B
(2)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效应B细胞)
(3)体内快速产生大量抗体将未经免疫的大小、体质大致一致的小鼠注射等量的毒性极强的霍乱弧菌制剂
(4)不吃未煮熟的鱼类和贝壳类食物(或不生吃)或接种霍乱疫苗
(5)消费拟核、质粒、核糖体
14.(18分)某科研所为了开发痢疾疫苗,利用鼷鼠做了一系列生理实验。

实验的主要过程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1)与甲组相比,乙组体内抗体合成程度明显高于甲组的原因是:鼷鼠第一次接种时产生了一定量的________,当第二次接种时,其就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新的______,进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2)戊组与丁组对照,说明抗痢疾杆菌抗体的合成过程需要________细胞的帮助。

与乙组相比,丁组抗体合成程度较低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若将题目中病原体由痢疾杆菌换成病毒,接种病毒后正常鼷鼠往往先通过________途径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散播,再通过________途径来彻底消灭它。

(4)为验证T细胞是细胞免疫的细胞,请补全实验设计思路和结果:切除鼷鼠的胸腺后,移植异体器官,移植器官易保留在小鼠体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解析:(1)乙组鼷鼠第一次接种时产生了一定量的记忆细胞,当第二次接种时,就会在体液免疫的反应阶段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更多的浆细胞,进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2)戊组摘除胸腺后又注入T淋巴细胞,结果抗体的合成程度较高,说明抗痢疾杆菌抗体的合成过程需要T细胞的帮助。

在体液免疫的过程中,需要T细胞在抗原呈递过程中起作用,而丁组摘除胸腺后,体内的T细胞大量减少,抗原呈递受阻,所以丁组抗体合成程度与戊组相比较低。

(3)病毒首先是进入体液中,所以接种病毒后正常鼷鼠往往先通过体液免疫途径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散播,当病毒进入细胞后,再通过细胞免疫途径来彻底消灭它。

(4)实验组:切除鼷鼠的胸腺后,移植异体器官,结果是移植器官易保留在鼷鼠体内。

设置对照组:只做切除手术操作,但不切除胸腺,结果是移植器官被排斥;这样可以说明胸腺在细胞免疫中的重要作用,但还不能说明就是T 细胞的作用,所以还要对实验组做进一步的实验。

实验组再输入T细胞后,如果移植器官又被排斥,这就能充分地说明是T细胞在细胞免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答案:(1)记忆细胞浆细胞
(2)T 摘除胸腺后,体内的T细胞大量减少,抗原呈递受阻
(3)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4)对照组做切除手术操作,但不切除胸腺,移植器官被排斥;实验组再输入T细胞,移植器官又被排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