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 鲁科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物理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共30分。
) 1.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词句:“满眼风光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A .船和山
B .山和船
C .地面和山
D .河岸和流水 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 .初中生的平均身高约为1.65 ×105
μm B .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5m/s C .新的2B 铅笔的长度为30mm D .电动自行车的最高速度为20m/s 3.图1中是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4.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之比是3:1,其路程之比是2:3,则甲、乙两物体的时间之比是( )
A .1:2
B .2:1
C .9:2
D . 2:9 5.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我们听到的声音通常都是靠空气传来的。
B .将要上钩的鱼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说明声音在水里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
B .
C .
D .
A .
图1
C .深夜我们耳朵贴近地面可听到远处的脚步声,说明固体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D .15˚C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6.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 .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 B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C .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
D .听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要下雨
7.如图2所示,是我市城区到龙洞堡机场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
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途径中实现的
A .噪声的产生
B .噪声的传播
C .噪声的接收
D .以上三种均是
8.过度晒太阳会损害皮肤,是由于阳光中的( )造成的
A.红外线 B .紫外线 C .红光 D .紫光
9.海上或沙漠上,有时会看到高楼大厦,热闹市场,实际大海、沙漠上并没有这些楼市,这种现象叫“海市蜃楼”,出现“海市蜃楼”的原因是
A .光在海面上反射的缘故
B .光在云层上反射的缘故
C .光沿直线传播的缘故
D .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中折射的缘故 10.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B .平面镜所成的像就在平面镜上,我们看到自己的像是实像。
C .平面镜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 .当物体比平面镜大时,物体不可能在平面镜中成一个完整的像。
11.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走近平面镜时
A. 像变大,像离人的距离变大
B. 像变大,像离人的距离变小
C. 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大
D. 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小
图2
12.如图3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B C D
13.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舞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红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的
A.上衣呈白色,裙子呈红色
B. 上衣、裙子都呈绿色
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D.上衣、裙子都呈黑色
14.在学习了平面镜成像的有关知识后,四位同学画出了小丑玩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4所示,四幅图画中的物、像关系符合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是
15.渔民在空气中看水中的鱼,在图5中能正确地表示其光线传播的大致路径的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6.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约8.2µm,合__ ____m 。
如图6所示,如果尺子的单位是cm ,木板的长度 是______cm 。
A
D
C
B
图
5
图
3
图4
图6
17.一位男低音歌唱,为他轻声伴唱的是位女高音,两人当中____________的音调高,__________的响度大。
赛龙舟时,阵阵鼓声是鼓面的___________而产生的,小明同学背朝鼓面,他却能够准确判断出鼓声的方向,这种现象称为 。
18.运动会上王老师为小红记录的百米赛跑成绩是15s ,由于指针没有回零,继续记录小明同学的成绩是35s ,小明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相当于 km/h
19.池中水的深度是2 m ,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3.8×105
km,则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 米。
夏天在树下经常看到圆形的光斑,它们实际是由于 形成的。
20.有一条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30º,反射角为________。
若入射角增大10º时,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____。
21.晚上,小李在桌子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白纸上,用手电筒照射,如图7所示,若手电筒从上面照射平面镜,人从一侧观看,可观察到平面镜较_______。
(填“暗”或“亮”),平面镜发生的反射类型是 ,白纸发生的发射类型是 。
22.如图8所示,甲图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图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如图9所示,是“千手观音”的剧照,观众看不见邰丽华(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她舞蹈者,这是因为光的_____ __ 的缘故。
(2)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我们虽然没有看到乐队却能分辨出是何种乐器发声,这主要是因为不同乐器所发声音的____ ____是不同的。
(3)电视观众看到莲花座上的千手观音身披绚丽霞光,这些光是由__ ____、______、______三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
三.作图题(24、25、26题各4分,共12分) 24.图10中AO 是一条与平面镜成60°的光线, 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度数.
图
9
图7
图8
图10
25. 如图11所示是自行车尾灯的结构示意图,请完成图中光线经自行车尾灯反射后的光路图 26.如图12所示,S /
为点光源S 在平面镜MN 中的像,SA 为光源S 发出的一条光线,请画出平面镜MN ,并完成光线SA 的光路。
四、实验与探究(27、28题每空2分,29题每空1分,共17分)
27.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下表: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请写出二条:
(1) _______ 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 ____ ____ 。
28.一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 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
(1)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 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图13中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决上面的问题后,蜡烛B 与蜡烛A 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1
图12
图13
(3)图13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们发现,旁边一组同学是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进行实验的.你认为选择白纸和方格纸哪种做法更好?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为了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芳一起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14所示,小芳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对此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____________。
(2)小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观察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
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小明、小芳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 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 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东西做媒介; ② 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如图15所示,将一门铃放入玻璃罩中,当逐渐抽出玻璃罩中的空气时,结果发现门铃声越来越____(选填“大”或“小”)。
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_ __是正确的。
(4)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
A 、猜想假设;
B 、得出结论;
C 、分析归纳;
D 、实验研究;
E 、提出问题。
你认为小明他们的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 五、计算题(30题9分,31题10分,共19分)
30.如图16是列车时刻表,请根据表中提供数据计算出从马棚到洪山嘴的平均速度。
图14
图15
31. 火车行到某桥附近时鸣笛,6s后在桥头的人听到火车的笛声,若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火车运行的速度是108km/h。
问:再过多长时间火车可以到达桥头?
八年级物理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共30分。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6.8.2×10-6m 3.20cm. 17.女高音、男低音、振动、双耳效应 18.5m/s 18km/h 19.3.8×108m,光沿直线传播 20.60°、140° 21.暗、镜面反射、漫反射。
22.透明物体颜色通过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的反射的色光决定。
23、光沿直线传播,音色、红、绿、蓝
三、作图题。
24、25、26题4分,共12分。
24题画对一线1分,角度2分。
25题。
画对一线1分,不平行扣2分。
26辅助线、镜面、反射,箭头,各1分
四、实验与探究(27、28题每空2分,29题每空1分,共17分)
27.光从空气中射入其他介质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8.(1)玻璃板没竖直放置(2)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3)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分别测量两点到镜面的距离
(或将纸沿镜面所在位置对折判断像与物两点是否重合)
说明:不说处理过程,只答出像与位置关系不得分.
(4)方格纸可以直接在纸上判断物体与像之间的位置关系(答出更容易判断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亦可)
29.(1)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2)在桌面上放一些碎纸屑(其它答案合理正确亦可)(3)小①⑷ EADCB
五、计算题(30题9分,31题10分,共19分)
30.解:t=11h25min-9h13min=2h12min=2.2h……3分
s=85km-19km=66km……3分
v=s/t=66km/2.2h=30km/h……3分
31.解v1=108km/h=30m/.s……2分
s2=v2t2=340m/s×6s=2040m……2分
s1=v1t1=30m/s×6s=180m ……2分
s=(s2-s1)/2=(2040m-180m)/2=930m……2分
t=s/v=930m/30m/s=31s……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