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语文冲刺20天特训(5).pd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高考语文冲刺20天特训:(5)
第卷(选择题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5分。
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绚(xuàn)丽 丰腴(yú) 倩(qiàn)影 乳臭(chòu)未干
B.赦(shè)免 嗜(shì)好 逡(qūn)巡 弱不禁(jīn)风
C.游说(shuì) 愤懑(mèn) 逶迤(yí) 不见经传(chuán)
D.泅(qiú)渡 坍圮(pǐ) 恐吓(xià) 否(pǐ)极泰来
答案:B(A乳臭(chòu)未干:臭xiù ,气味的总称。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
对年轻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C不见经传(chuán):传zhuàn,解说经义的文字。
经传:指被古人尊崇为典范的著作。
经传上没有记载。
后常指人没有名声或论述没有根据。
D恐吓(xià):吓xià,使害怕;吓hè,用于复合词或叹词,表示不满。
恐吓:威胁人,使害怕;吓唬。
亦“恐赫”,以要挟的话或手段威胁人。
)
具体的操作步骤是:先把握整体意义。
推测个别位置的字该是什么意义。
看现有的字意义是不是符合。
如不符合,联想同音字、形似字。
2、追本溯源,明了典故或出处。
3、根据语法,判定词语搭配是否正确。
错别字复习最终还是要以积累记忆为本,立足课本和资料汇编。
在积累过程中要讲究一些记忆方法。
如:逐步“缩小包围圈”,即每次复习时都动笔将自己已掌握的排除掉,下次复习时再集中火力对准自己没掌握的。
科学安排复习时间,分散反复记忆。
汉字量很大,不要认为一两天就能弄好,要做好长期识记的准备,分散复习效果要比集中复习好。
建议根据个人实际,建立复习卡片,集中近体字词。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想当初,慈禧太后的陵寝造得多么坚固,曾几何时,还是禁不住军阀孙殿英的火药爆破,落了个一片狼藉。
B.导演冯小刚把《集结号》中最重要的角色给了谷志鑫,其他演员几乎成了举重若轻的人物。
C.上届冠军挪威队以全胜战绩出线,表现十分出色,其卫冕雄心及雄厚实力令人刮目相看。
D.露卡在美国算是穷人,经常得到政府机构的接济和帮助,但她并不总是拾人牙慧,而是主动为社会做些好事。
备考提示:今年高考主要考查了成语运用应注意的三个方面:1.形相近而义不同的。
如“举重若轻”与“举足轻重”。
2、意义相近而又有细微差别的。
如“刮目相看”与“另眼相看”。
3.弄清使用范围和使用对象。
成语有具体的适用对象、范围,或人或事,不能张冠李戴。
如“拾人牙慧”。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素有“庐山第一景”之称的石门涧,是庐山的西大门。
这里一年四季泉水叮咚,鸟语花香,青松翠柏,云蒸雾绕。
B.某文化局长因工作需要调任交通银行行长,收入提高了十几倍;后改任财政局长,收入又降到了行长任上的十几分之一。
C.10月份以来,江东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银杏树叶飘舞,满地金黄,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慕名而至的游客。
D.为了使这项住房政策真正受惠于低收入家庭,香港政府制定了非常严格的申请程序,一旦发现诈骗,处罚极其严厉。
答案:BA“这里”“青松翠柏”主谓搭配不当。
C“来自”“慕名而至”杂糅,可改为“全国各地的游客游客慕名而至”或“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D“受惠”的对象不正确。
可修改为“为了让这项住房政策真正使低收入家庭受惠”。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它表达了一种探索精神。
人总有一个信念:宇宙是有秩序的
可是,离开了这种探索精神,数学是无法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
因此人应该去探索这种深层的内在的秩序,以此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
数学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
数学家更进一步相信,这个秩序是可以用数学来表达的
A. B.C. D.
答案:A本题素材来自高中第六册《数学与文化》一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解题思路:从横线前的“探索精神”联系选项中的“这种探索精神”来照应,选项中没有以开头的选项,那么,可以退而求其次,从A、C中选择选项。
在这两个选项中在一起,可以不用思考,只需思考的位置。
中有“因此”和“这种秩序”,显然放在句末更恰当。
7.下列对原
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确立自己在道德和文化方面的优越地位,基督徒和罗马人在祭祀活动中只用牛羊献祭,将活人献祭视为野蛮民族的愚昧行为。
B.为了展示国家强力,罗马民族上至皇帝、元老院议员,下至身无分文的城市贫民,都热衷于观看血腥表演。
C.崇尚仁慈虽然一直是罗马人的道德准则,但是在古罗马文化中,它与欣赏娱乐性的血腥表演是并行不悖的。
D.罗马知识分子担心,尽管血腥表演没有触动罗马人的道德底线,但密集、强烈的暴力表演会对道德产生腐蚀作用。
答案:CA项相关信息在第二段,注意文中说的“通常”。
B项相关信息在第四段,“屠杀行为竟会演变成娱乐节目,则与罗马人纵容和欣赏的态度有密切关系”。
并不是“为了展示国家强力”。
D项相关信息在第五段,“他真正担心的是如此密集、强烈的暴力表演对观众道德的腐蚀作用”。
只是西塞罗个人的担心,他不能代表知识分子。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罗马人在祭祀中很少使用人牲,并以此作为自身“文明性”的表现,这就表明罗马人已经具有敬畏生命的情怀。
B.罗马所有阶层都对血腥表演极为痴迷,把人兽搏斗、集体处决和角斗士对决当作娱乐节目,可以说对人类的屠杀符合他们的道德准则。
C.罗马社会通常只用牛羊献祭,而且往往将活人献祭视为野蛮民族的愚昧行为,因此,很难将竞技庆典中的屠杀理解为一种宗教行为。
D.罗马知识分子没有在原则上否定血腥表演,甚至对此称赞有加,可见他们普遍缺乏社会良心。
答案:CA、“具有敬畏生命的情怀”无中生有。
B、“可以说对人类的屠杀符合他们的道德准则”错了,文中说的是“被处死的人主要是战俘、罪犯和奴隶,他们被称为‘有害之人’”。
D、“可见他们普遍缺乏社会良心”错了。
文中说“双方都互相指责对方以活人献祭,以此确立自己在道德和文化方面的优越地位”,可见他们还是有社会良心的。
三、(12分。
每小题3分)A.
B.
C.
D.
C.由于御史中丞孔道辅的建议,王德用被天子外放为地方官。
但是当孔道辅去世时,他反而感伤朝廷失去了一位忠臣,表现出一种博大的胸襟。
D.王德用为人宽厚忠实,淡泊名利,平和处世,得到广泛爱戴。
文章运用生动的叙述描写,多角度地展现了他令人景仰的人格魅力。
答案:B.太后并没有赞赏王德用。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要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
总体把握文意。
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
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
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
个别选项是对原文中的某一句中的一个词翻译得不对。
参考译文:
他效力。
与士大夫交往,大家也大多佩服他的度量,认为他没有值得窥伺的地方。
(选自王安石《临川文集·卷九十·行状》之《鲁国公赠太尉中书令王公行状》,有删节。
)第卷(共114分)
注意事项:
第卷共4页,须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
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军人敢挟诏以干军制,后不可复治。
(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因以为人言如此,公不宜典机密,在上左右。
(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平生少玩好,不以名位骄人。
(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见参考译文。
陈与义亦擅词作。
〔临江仙〕中的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虞美人〕中的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等名句都为人称诵,胡仔、黄□等人对他也有较高的评价。
总的说来,他的词作以清婉秀丽为主要特色。
陈与义集原为其学生周葵编,共10卷,早佚。
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胡□笺注《简斋诗集》30卷(附《无住词
》1卷)刊刻问世,《四部丛刊》即据此影印,并附印元刊《陈简斋诗外集》。
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陈与义集》即以胡本为底本.
诗歌简析:门外子规鸟叫个不停,日落时分在山村中幽梦不断。
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
诗中有寄托、感慨、讽喻之意,有伤离感乱之情,对于现实表现了强烈的不满。
15.文学常识与诗文填空。
(5题限选4题)(8分)
(1)小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与___________,并列称为小说的“四大家族”。
玛蒂尔德是小说《
____________》中的女主人公。
(2)岂曰无衣?_________________。
王于兴师, _____________,与子偕行!(《诗经·秦风·无衣》)
(3)《离骚》中屈原自述出生年月日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或取诸怀抱,___________________;或因寄所托,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
(5)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
答案:(1)长篇小说、《项链》。
(2)与子同裳、修我甲兵(3)摄提贞于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4)悟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5)雕栏玉砌应犹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饮一口汨罗江
熊召政
(选自《问花笑谁:熊召政美文精选》,有删改)
16.结合文意,概括“汨罗江”的两种主要含义。
(每种不超过15个字)(6分)
答:
②
答案:1、忧国忧民者的精神寄托;2、忧国忧民者苦难的象征;3、屈原殉国之处。
17.从文中看;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6分)
答: 答案:愤世嫉俗(愤怒)、惆怅、索然(失望)
解析:此题难度不大,这些表情感的词均能在文中找到。
18.“渔翁”在文中有何寓意?其作用是什么?(5分)
答:
答案:寓意指只关注眼前物质利益的人;指明哲保身的遁世者。
作用:与愤世嫉俗的屈原形成对比,以凸显屈原的高尚,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感慨。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