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府庙导游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府庙导游词
【篇一:水府庙导游词】
湖南水府庙旅游区地处湘中,以湖南水府庙水库为主体,位于湘江
支流涟水的中游,规划面积177.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44.3平
方公里,库容量6亿立方米。

处于韶山、南岳、张家界三大旅游区
中心,南临南岳,北接岳阳楼、韶山,西靠张家界,东近井冈山,
湘黔电气化复线铁路依区而过,上瑞高速横跨其中,水陆交通十分
便利,具有极好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

旅游区内生态环境良好,
常年生长着近千种珍贵物种和多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沿库的历史
遗存也给水府旅游区带来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区内有多处国家级、
省级文物古迹,造就了曾国藩、陈庚、萧三、黄公略、宋希濂、罗
辀重、杨昌浚等历史名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宋窑遗址的挖掘,填
补了南方无宋窑的历史空白。

区内有一级景点5个,二级景点9个,三级景点5个。

大小岛屿星罗棋布,“水府石林”、千年古藤,万年
古石,水清、山静、石奇、洞幽、岛秀、库叉幽曲,构成一幅美妙
绝伦的生态乐园图。

水府庙地处湘乡的湖南水府旅游区库横截涟水,以大坝居湘乡、双
峰与娄底交界处的水府庙而得名。

于1958年建成,湖面面积44.6k ㎡,在正常蓄水位94m时,库容量达5.6亿m3,库面最窄处约
10m,最宽地段3.5km,碧波荡漾,烟雾缥缈,山峦倒影,令人心
旷神怡,水中有岛,岛上有景。

有一级景点5个,二级景点9个,
三级景点5个,大小岛屿星罗棋布,地下奇观雄伟壮观,洞内绝景
丛生,人们赞之为“融漓江之旖旎,怀西湖之温馨”,被誉为“湖南西湖”,是水上娱乐运动、休闲度假、赏历史文化风情与山水风光的理
想宝地。

水府庙水库岸线长达430多,有100多个大小库叉,百十个大小岛
屿镶嵌其中,全岛、半岛如珍珠一散散落水面,库中岛屿则成为数
十万只白鹭、灰鹭和苍鹭的乐园。

水面碧波万顷,湖光山色,构成
一幅幅瑰丽多姿的美妙画卷,风和日丽,晴空万里,湖面清风徐来,似入人间仙境。

该水库还是韶山灌溉区灌溉几万公顷农田的主要水源,灌溉本市面积达104万h㎡,并建有总装机容量为30000kw的
电站,是一个灌溉、发电、航行、养殖、旅游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

湖南水府旅游区现拥有对外开放的人文景点七个,其景点已形成风
格炯异、具有多种民族文化特色的人文景观,斗牛场为贵州苗族风
情特色,蛇岛形成了傣族与苗族合一的西南风情,锁岛成为具有阿
拉伯、欧美风情的温馨乐园,而鳄鱼岛、凤凰岛成为了一道观赏惊
险刺激的鳄技表演和开心有趣的鸟技表演的亮丽景观,真让您感受
到快乐人生,回味无穷。

在这里,有神秘宋窑的灵光在闪烁,有湘
军水师的呐喊在回荡,有文人骚客的诗词在吟诵,有抗日将士的故
事在传颂,有高僧诵经的声音在缭绕,更有诸如神农盗种、天鹅孵蛋、桃花仙子等种种神话传说。

“天下水府,人间瑶池” 神奇水府,
生命绿岛,健康阳光,天然氧吧,度假胜地。

在天门的红旗村与天
门小学交界地方有一座人工岛叫桃花岛,上面种植了各种花草有八月桂花月月桂桃树等每到春夏之交争先斗艳美不胜收!
另外还有闻名遐迩的水府庙火焙鱼更是人间美味,不可不尝。

另有
水府土鸡驰名全国,水府土鸡是完全以绿叶和虫草养殖的纯天然土鸡,不量产,只接受提前预定,有婚宴寿宴等大型活动,水府土鸡
都是不二之家。

水府土鸡创办人曾艳也是因养殖绿色生态土鸡而发
家致富。

【篇二:邵阳导游词】
邵阳导游词
邵阳,史称宝庆。

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南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

总面积20829平方公里,全市辖3个市辖区、7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

市人民政府驻大祥区。

是一座拥有2500多年历史
的古城。

地形以丘陵为主,南、西部多山地,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

主要
河流有资江、邵水。

气候温润,年降水量1200~1500毫米。

年均气温16.1℃~17.1℃,1月均温4.7℃,7月均温28.2℃。

特产有雪峰
蜜桔、宝庆三辣(辣椒、黄姜、大蒜)、猪血丸子、新宁脐橙等。

森林
资源丰富,是全省四大林区之一。

有娄邵铁路与湘黔、京广线相接,沪昆高速、320国道横贯东西,
二广高速、207国道纵贯南北。

资江水运可达洞庭湖。

名胜有世界自然遗产崀山风景区、北塔、水府庙、昭阳侯国故城址、武冈法相岩等。

邵阳人以热情豪爽而闻名,善于经商的邵商遍及海内外。

邵阳气候
舒适,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安逸。

邵阳这个名字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为什么又叫宝庆呢?
春秋战国之际,楚大夫白善在邵阳筑城,史称白公城。

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西汉高祖五年置昭陵县;三国吴后主宝鼎元年分零
陵郡北部置昭陵郡;西晋第一个皇帝司马炎,为了避父亲晋文帝司马
昭之讳,于太康元年,也就是公元280年,改昭陵郡为邵陵郡、昭
陵县为邵陵县、昭阳县以在邵水之北改为邵阳县,邵阳之名由此开始。

邵阳,唐宋为邵州。

南宋理宗赵昀做太子时,曾被封为邵州防御使,公元1225年,他登基做了皇帝,改元,年号宝庆。

因邵阳曾是自己
的潜龙之地,故将年号命名封地,邵州升格为宝庆府,始有宝庆之名,距今776年。

邵阳地处湘中腹地,是资水上游的水路要冲,向为大西南陆路交通
咽喉,上控云贵,下制长衡,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三国时,张飞取零陵,曾率部到过邵阳,并相传在这里射箭、卸甲,所以邵阳市有张飞庙、卸甲坊、箭落门。

蜀汉丞相诸葛亮兴师南征
时也曾据兵邵阳,留下了一系列的历史古迹和历史景点,如祭旗坡
的祭旗坛和棋盘石等等。

而发生在邵阳的最著名的战役则要数:太
平天国石达开围攻邵阳、抗日战争雪峰山会战、解放战争衡宝战役。

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在天京杨、韦事
变后,受天王洪秀全猜忌,率部出走。

由江西南安进入湖南,四月
围攻宝庆府,所过人马连行六日夜,湖南震恐。

石达开号称二十万
大军,三面包围宝庆府,遍扎营垒,连营数十里。

时城内仅3万新
军凭险固守不出。

战事旷日持久三月有余,石达开久攻不下,湘军
各路援军纷纷从四面八方赶到,内外夹击,太平军损失惨重。

眼见
宝庆城坚不可破,石达开长叹一句真是铁打的宝庆,率残部往郴州、永安方向溃退。

铁打的宝庆自此名闻天下。

如今邵水与资江的交汇处仍残留丰庆(北门)、临津门两座城门和犀
牛塘、西外湾各一段,全长约700米古城墙,古色古香,任由人们
去凭吊、去回忆、去遐想。

宝庆府古城墙位于资、邵二水汇合处,始筑于汉,原为土垣,宋以
后改用砖石修筑。

明洪武六年经全面改造,形成五门、七楼、十二
炮台的格局,全长4370米,高8.3米,城墙为青石和红砂石垒筑,
门洞为砖石券顶结构,清至民国初年基本保留了明代形制。

古城墙
东濒邵水,北临资江,西、南凿池,固若金汤。

2002年,湖南省人
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已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邵阳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辖区内现有国家级
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崀山;国家a级景区武冈
云山、隆回高洲温泉、新邵白水洞;国家森林公园云山、舜皇山、黄
桑、雪峰山、城步两江峡谷;省级风景名胜区南山、云山、黄桑、白
水洞、花瑶;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塔、魏源故居、蔡锷故居和蔡
锷公馆、塘田战时讲学院;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滩头木版年画、花瑶
挑花、邵阳布袋戏、宝庆竹刻、花瑶呜哇山歌、邵阳花鼓戏、苗族
四八姑娘节、蓝印花布印染技艺;28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小景区
景点300余个。

邵阳古城旧有宝庆十二景:双清秋月、龙桥铁犀、六岭春色、洛阳
仙洞、佘湖雪霁、桃洞流香、神滩晚渡、山寺晓钟、莲池古香、白
云樵隐、石门献翠、岳平云顶。

双清古建筑群亭阁相映,曲径通幽,云带钟声穿树去,月移塔影过
江来;东塔、北塔隔江相望,相得益彰;水府庙坐拥双江,飞檐翘角,
妙手空空,一弹秋水一弹月;余音袅袅,半入江风半入云。

还有一大
批具有邵阳地域特色的小街小巷、小村落、小民居,以及留下了邵
阳人居民生活、社会风俗与文化艺术的亭台楼榭、水井牌坊、佛寺
道观、巷弄人家,无不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大祥区有一条街叫曹婆井,是以同名的一口古井命名的。

到这儿喝
水的人总会问及井名的来历,久居此地的老人会绘声绘色地给您讲
述它的故事。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曹婆的人曾以此井之水酿酒开店。

八仙
之一的铁拐李经常化装成一个道士,来店饮酒。

曹婆待他甚好。


开邵阳前问曹婆现在过得怎么样?生意好不好?
曹婆叹了口气:唉,我每天这么辛苦,可是也只够一家用的,到现
在酒坊还是租的。

要是不这么辛苦,又能多赚些钱,那多好呀。

铁拐李说:那也容易,你明天起来,不用煮酒了,你挑出来的井水
就是酒。

曹婆立即说:要能这样,我这一辈子也心满意足了。

第二天,曹婆去井里挑水,挑出来后,真是酒香四溢。

于是曹婆不
用辛苦,就有好酒卖,生意越做越火。

几年后,成了当地一大富婆。

后来,铁拐李重来邵阳。

问曹婆是不是过得很开心,曹婆皱下眉头说:这井水当酒卖好是好,只可惜,我原来每年都可以用酒糟喂几
头猪,如今可没糟了,少喂了好多猪,真是可惜。

铁拐李大笑几声,边走边说:天高不算高,人心节节高。

井水当酒卖,还说猪无糟。

那曹婆看着铁拐李走了,当时倒也没当回事。


二天,她再到井里挑水当酒卖,可挑出来的水,再没酒香了......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

大家知道北宋理学创始人周敦颐,也就是濂溪先生,以及他写的《爱莲说》的肯
定不少,但知道这篇文章在邵阳写的和邵阳的爱莲池的,也许并不多。

据邵阳市志记载:爱莲池故址在城北路6号市政府院内。

北宋
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周敦颐五十一岁那年以永州通判权摄邵州事。

在邵阳呆了三年之久,居邵期间,在此辟池种莲。

池方形,广
十余亩,与江水通盈涸。

池周砌石为墙,环植垂杨。

池内莲花叠瓣
重楼,香幽而不实,亦不藕。

周常在池边欣赏莲花,并写下传世名
作《爱莲说》,因之称为爱莲池。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此言流传至今,已成
为许多文人墨客的人生格言!其蕴含的人生哲理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异曲同工之妙。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是邵阳佘湖山佘湖道观的一副对联,形象生动地展示了
道家学派对世界的认识。

佘湖道观,相传为祭祀唐人申泰芝而设,
位于建设路生态公园佘湖山上。

佘湖山,素有宝庆十二景佘湖雪霁
之誉。

山势较高,比邻市区,闹中取静。

冬雪积岭时,白雪皑皑,
明烛四万。

一旦放晴,素裹红妆,登高放眼,邵阳胜景,尽收眼底。

湖南道教协会,携手地方大德贤士、十方善信,发心在邵阳道教圣
地佘湖仙山下,花费三年时间,修建南岳圣帝道场及诸天尊宝殿玉
清宫,2009年已正式落成并举行了开光祈福法会。

玉清宫占地40
余亩,整体建筑布局为宫殿式六进九重院落,依山而建,整个工程
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建筑工艺精湛,宛若天宫。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

英国的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先生也说过:
中国如果没有道教,就好像大树没有根。

道教文化充满着至善至美
的人文精神和思想智慧。

巧夺天工、气势雄伟、庄严神圣的道教神
府玉清宫与秀丽的邵阳交相辉映,为邵阳增添吉祥灵气,也为四方
的信男善女提供了一个休闲、结缘于一体的精神栖息地。

邵阳人文荟萃,俊采星驰。

从睁眼看世界的魏源,到再造共和的蔡锷;从人民音乐家贺绿汀,到血洒皖南的共和国先烈袁国平;从历史学
家蒋廷黻,到抗日名将廖耀湘,他们不仅是桑梓的精英,更是民族
的脊梁。

李尚卿字子仁,人称李蛮牛。

清光绪年间,曾任邵阳知县。

为官清廉。

至今邵阳仍流传很多他的故事。

有一年夏初,正值青黄不接,
有位差管来邵巡视。

李平时吃麦子饭,差官来了,亦如此招待。


官见是麦子饭,喝的是葱汤,大怒,顺手将桌上餐具摔于地上。


蛮牛并不动气,只是笑着邀钦差上楼台,指着居民房舍感叹地说:
麦饭葱汤君莫嫌,瓦缸粗碗亦可怜。

请君抬头四处望,多少人家未
生烟。

钦差大人无话可答。

县人有谚曰:水淹状元洲,清官不久留。

要想清官到,只有李蛮牛。

状元洲,位于城西资江河中,经常被洪水淹没,可见自古清官也很
难得。

离邵阳不远的隆回县司门前镇学堂湾沙洲上,1794年我国近代史
上著名的爱国主义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家魏源诞生于此,1996年,其故居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说到湖南近代名人,湖南人口口相传的常常只有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魏源却很少
被提及。

魏源不是湖湘籍晚清重臣,一生也没做过大官,平生担任
最大的官职也只不过是江苏高邮知州,知之者不多。

不信你上街随
便问一青年,他可能会答是不是和刘德华、张学友一样出名的歌星?
透过历史的烟云,我们可以看到,如果说要数湖南历史上最具智慧
和学识的三个人,那么魏源完全可以与王船山、曾国藩并列在一起。

魏源,名远达,字良图,号默深。

是与龚自珍齐名的一代学者。


人著作等身,代表作是穷十载心力独立写成的《海国图志》。

这部
百科全书式的煌煌巨著,共100卷,破天荒第一次向中国人全方位
地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情况。

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让国人正
确认识了世界,改变闭关锁国,对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戊戌
变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正如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
大势》中指出:《海国图志》对日本明治维新起了巨大影响,认为
它是不龟手之药。

魏源早慧,少怀大志。

坊间流传关于他的故事几乎都与读书有关。

一是偶尔下楼,家犬追咬,说是魏源经常在楼上读书很少下楼,偶
尔下楼,却连家里的狗都不认得他了,追上来咬他;另一个故事叫读
书入了迷,粽子蘸墨吃,说是有一天,家人给正在楼上读书的魏源
送去粽子和白糖,而读书着迷的他却用粽子蘸了桌上的墨水误以为
是白
【篇三:古城导游词】
凤凰古城导游词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凤凰古城做客。

现在大家所在的地方,是被新西兰著
名作家路易艾黎先生称赞为中国两座最美丽的小城之一的湖南凤凰
古城。

这里与风景名胜区湘西猛洞河、贵州梵净山毗邻,是湖南怀化、吉首和贵州铜仁三地间的必经之地,是著名作家沈从文的故乡。

凤凰风景秀丽,名胜古迹很多,历来是人们游览的胜地,自古就有
东岭迎辉、南华叠翠、龙潭鱼火、山寺晨钟、奇峰挺秀、溪桥夜月、兰径樵歌和梵阁回涛等八大景。

城内,古代城楼、明清古院和石板
小街现在仍是风采依然;城外,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唐代修建的
至今仍保存完好的黄丝桥古城,地下艺术宫殿奇梁洞和神奇的风动岩、壮观的尖多朵瀑布、神秘的高达不峡、三门洞将军岩以及如画
的屯粮山、凤凰山、象鼻山、天星山、腊乐山都在向您招手,《边城》、《湘女萧萧》、《湘西剿匪记》、《乌龙山剿匪记》、《血鼓》、《粟裕大将》等十多部影视剧也曾在这里拍摄。

凤凰不但风景秀美,而且人杰地灵。

浙江处州镇总兵郑国鸿、贵州
提督田兴恕等民族英雄和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著名作
家沈从文和著名画家黄永玉都是凤凰人。

沈从文故居
现在沿着石板小路,来到中营街10号,这里就是我国著名作家和考古学家沈从文先生的故居。

沈从文故居是他的祖父沈洪富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6年)所建。

1902年12月28日,沈从文先生就诞生在这座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
四合院里,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

1917年,沈先生
15岁时,因家道中落,参加湘西土军,离开了家乡,辗转于沅、澧、酉水流域,亲历了如火如荼的战争,从而激发了创作欲望。

1919年,沈先生只身来到北京,开始了他从文的艰苦生涯,创作了《边城》、《湘西》等一系列文学作品,不久就蜚声中国
文坛,几乎与年长他20多岁的鲁迅先生齐名。

20世纪50年代之后,沈先生潜心于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写出了惊世之作——《中国古
代服饰研究》。

沈先生的作品与人品表现出了强烈的一致:自然、厚朴、谦逊、勤奋、博大而凝重。

沈先生一生所创作的500多万字的作品,是世界
的文学瑰宝,给后人研究旧中国和旧湘西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欣赏和研究沈先生的作品,在欣赏他故事清新的同时,不要忽略那
背后蕴藏的热情;在欣赏他文字朴实的同时,不要忽略那背后隐伏
的悲痛。

现在大家一起去寻觅沈先生作品中的温馨甜美,去体会喧
哗后面的那片宁静,去游览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边城。

陈氏宗祠
现在到达的地方是朝阳宫,又叫陈家祠堂,是凤凰24家宗族祠堂的代表之一,它坐落于古城区内的西门坡,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由乡绅陈氏发动族人所建,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湘西王陈渠珍又率族人扩建整修,那时,每年的祭祖族议均在此聚会。

陈家祠堂分为正殿、戏台、左右包厢等,组成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的四合院,尤其是进门处的古戏台,更是别具特色。

一副‘?数尺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千秋人物有贤有惠有神仙”的旧对联和戏台上的八幅戏曲壁画,是不是令大家生出一丝的怀古之情呢?熊希龄故居
顺着小巷的砂石板小道,从大成殿——即孔子庙的挑檐下经过,然后来到文星街10号,这里是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先生的故居。

熊希龄,号秉三,1870年7月23日出生在这间小平房里。

熊先生少年时就有湖南神童之称,15岁中秀才,21岁中举人,24岁中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俗称点翰林)。

熊先生少年时期就具有忧国忧民之心,9岁时,他的私塾教师出了一副上联:“栽数盆花,探春秋消息;”熊先生立即对出了下联:“凿一池水,窥天地盈虚。

”一时传为佳话。

中举后,新科举人熊先生作画以言志,他画了一幅不起眼的棉花,并题词“此君一出天下暖”令四座皆惊。

熊先生成名后,积极主张维新变法,曾创办《湘报》、时务学堂和常德西路师范学校,是湖南与谭嗣同齐名的维新派中坚。

我国的一些著名革命家如向警予、林伯渠、腾代远、国民党左派宋教仁、武昌起义总指挥蒋翊武等都是熊先生的学生。

后来,熊先生出任东三省财政监理官、热河都统、财政总长等职,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政府总理,当时的这一任政府被舆论界称为“才子内阁”。

后来,因熊先生反对袁世凯独裁,被袁世凯逼迫解散内阁,辞去总理职务。

从此,熊先生转而献身实业和慈善事业,并开办香山慈幼院,收养了一大批孤儿。

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凤凰县遭大旱,绝大部分田土无收,熊先生知道消息之后,送来赈灾款大洋10万元(其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捐大洋4万元),救助了很多灾民。

晚年,熊先生就任中华民国红十字会会长,积极
投身抗日战场战地救护,其功德可昭日月。

1937年12月5日,熊
希龄先生病故于香港,享年67岁。

城楼及古城墙
凤凰县城所在地原名镇竿,元明两朝为五寨长官司所在地,当时建
有土城,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改土城为砖城。

清康熙年间,凤凰直隶厅,厅通判、总兵和辰沅水靖兵备道衙门设在这里。

康熙
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建石城。

石城周长2000米有余。

开设四座
城门,东门叫升恒门,南门叫静澜门,西门叫阜城门,北门叫壁辉门。

各有巍峨的城楼。

1940年,国民党第九战区司令兼湖南省政府
主席薛岳以“城堡一旦落于敌手,反攻不易,而不利于空袭疏散”为由,通令所属各县将所有城墙拆除。

凤凰东、北二门因防水需要,
仅拆除城垛碉楼,其他城门城墙全部拆除。

所以,现在只能看到东、北二门连接其间的半壁城墙。

现在各位看到的是北门,门外的一道
小木桥和码头上有捣衣女的身影等景象,想必大家在电影《湘西剿
匪记》、《边城》、《湘女萧萧》、《血鼓》以及电视剧《乌龙山
剿匪记》
里已经见到过好多次了,不知大家是否还有印象?
沿着半壁旧城墙,出东门,是旅游商品——条街。

这里的六色坊有
很多苗族的民间工艺品供大家选购和参观,获得联合国颁证的民间
工艺美术大师吴景莲(吴花花)女士的扎染工艺品和东门内熊氏的蜡染
国画更是别具一格,曾受到著名画家张仃先生的好评。

虹桥及沙湾风景区
现在来到虹桥,这座桥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加修,桥面上原有吊脚楼亭,亭内设有32家店铺,1956年因修
公路,原楼亭和两侧牌坊均被拆除,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桥下,可以看到一排有百年历史的旧吊脚楼。

吊脚楼下是凤凰传统
体育节目一一赛龙舟的地方。

每到端午节,人们就将两只运货的木
船捆扎起来,在这个小河湾里一争高下,在沈先生的作品里,翠翠
不就是在这祥的吊脚楼下看龙舟吗?
下了桥,步入沙湾,可以看到凤凰县旧时八大景中的“溪桥夜月”、“龙潭渔火”、“奇峰挺秀”三大景。

现在看到的是万寿宫,又叫水府庙,因为是江西商人所建,大家习
惯叫江西会馆。

万寿宫占地4000多平方米,是凤凰最大的民间建筑物。

宫内的遐昌阁仍然保留完整。

三王庙
现在到达的地方是三王庙,又叫天王庙、三侯祠。

相传北宋时有三个叫杨应龙、杨应虎、杨应豹的同胞兄弟,武艺超群,在湘鄂西一带保边卫民,立下赫赫战功,所以被皇上一起封侯
并立庙祭祀。

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凤凰厅同知傅鼐为实行其
对少数民族的“剿”、“抚”兼施的政策,修建三王庙,三王庙建成后,人们常常在此地祭祀,求子乞福,一些墨客骚人也常在此地吟诗作画。

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十一月,凤凰绅士田应全、唐力臣等
人在此地召开大会,响应辛亥革命,誓师起
义,并在此地庆祝辛亥革命的胜利。

三王庙正殿供奉的就是三王。

后殿供奉的是苗家的始祖——傩娘。

相传在原始洪荒时期,这里发生过一场特大洪水,只有一对兄妹逃
脱性命。

为了繁衍苗家人群,兄长提出与妹妹成亲,妹妹认为兄妹
不可成,于是二人从高山上各甩出一叶磨盘,求天地作公断。

两叶
磨盘滚下山后,鬼使神差地合成了一副,于是兄妹两人拜堂成了亲,将苗家繁衍了下来。

因此,在千里苗山,流传着一句歇后语:兄妹
拜堂,地久天长。

当然,那只是过去特殊时代发生的故事。

这里现
在还广为流传着傩棠戏和傩舞,也是从祭祀傩公傩娘的仪式中发展
起来的。

沈从文墓地
大家沿着当年官道,到达沈从文墓地。

这条官道,是明清时期凤凰
惟一通向外界的大道,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湖广总督林则徐
曾从这条官道来到凤凰视察,然后向朝廷奏呈:“苗疆田土瘠薄,刀
耕火种,终年勤劳所获不多,丰岁仅供口食,一遇歉收,辄形匮乏”,建议将道光十——年至十四年所欠屯租5000余担全数减免,将历年
被水冲刷损坏的屯田223亩报废,体现了这位民族英雄忧国忧民的
情怀。

再上几步,看到的是黄永玉先生为纪念表叔沈从文而题写的铭文:“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就是回到故乡。


沈先生的墓地没有隆起的土堆,只有一块原始状态的五色石矗立其间;这里没有雕栏玉砌的装饰物,只有一条放牧、打柴的石板小路
横贯其间,象征着沈先生永远与普通民众在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