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传热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华中科技大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传热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第一章测试
1.传热学是研究温差作用下热量传递规律的科学。
()
答案:
对
2.传热系数与导热系数的单位不同。
()
答案:
对
3.物体的导热系数越大,热扩散率就一定越大。
()
答案:
错
4.导热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案:
表明材料导热能力的强弱。
5.以下材料中,导热系数较大的是()
答案:
纯铜
6.物体不论()高低,都在相互辐射能量,只是辐射能量的大小不同。
答案:
温度
7.工程中常遇到热量从固体壁面一侧的高温流体,通过固体壁面传递给另一侧
低温流体的过程,称为()。
答案:
传热过程
8.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为()
答案:
热传导
;热对流
;热辐射
9.下列哪几种传热方式不需要有物体的宏观运动?()
答案:
热传导
;热辐射
10.下列各参数中,属于物性参数的是?()
答案:
密度
;热导率
;热扩散率
第二章测试
1.下列哪些种传热过程是由于物体的宏观运动导致? ( )
答案:
对流
;复合传热
2.热流密度方向与等温线的法线方向总是处在同一条直线上。
( )
答案:
对
3.通过长圆筒壁导热时,圆筒壁内的温度呈分布规律。
( )
答案:
对数曲线
4.在稳态导热中,已知三层平壁的内外表面温度差为60℃,三层热阻之比
Rλ1 :Rλ2 :Rλ3=1:3:8,则各层的温度降为。
( )
5℃、15℃、40℃
5.若已知某种气体的密度为0.617kg/m3,比热为1.122kJ/(kg K),导热系
数为0.0484W/(m K) ,则其导温系数是89.9 错10-6m2/s。
( )
答案:
错
6.稳态温度场中温度处处均匀。
( )
答案:
错
7.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边界条件分别可以用下列哪些数学表达式表达。
①②
③
( )
答案:
①②③
8.已知平壁的两个壁面的温差是30℃,材料的导热系数是50W/(m K),
通过的热流密度是600W/m2,则该平壁的壁厚是多少? ( )
2.5m
9.通过圆筒壁的一维稳态导热时,单位面积上的热流密度是处处相等的。
( )
答案:
错
10.通过一个拥有内热源(定值)的大平壁的导热,稳态情况下其内的温度分布以
及热流密度为。
( )
答案:
曲线,非常数
11.当采用加肋片的方法增强传热时,最有效的办法是将肋片加在哪一侧? ( )
答案:
传热系数较小的一侧
12.固体壁面上敷设肋片后,其实际散热量与假设整个肋表面处于肋片平均温度
下的散热量的比值为肋片效率。
( )
答案:
错
13.工程上一般采用乘积法求解多维稳态导热结果。
( )
答案:
错
第三章测试
1.下列哪个是非稳态导热的表达式? ( )
答案:
;
2.忽略物体内部导热热阻的分析方法称为集总参数法( )
答案:
对
3.集总参数法的物体有何特点?( )
答案:
物体内部的温度仅是时间的函数,而与位置无关。
;物体内部在同一时刻均处于同一温度
4.当非稳态导热过程进行到一定深度时,物体中不同时刻温度的分布主要取决
于初始温度分布,此时为第二阶段,即正规状况阶段。
( )
答案:
错
5.毕渥数的物理意义是物体表面的对流热阻与物体内部的导热热阻之比。
( )
答案:
错
6.Fov越小,热扰动就越深入传播到物体内部,物体的温度就越接近周围介质
的温度。
( )
答案:
错
7.下列哪个参数是使用Heisler需要知道的条件变量?( )
答案:
Bi
;Fo
;
8.在非稳态导热过程中,当Fo ___ 以后虽然任意点的过余温度及中心点的过余
温度均与时间有关,但其比值却与时间有关。
( )
答案:
>0.2
9.对集总参数法使用的时间常数进行分析,当下列哪一项增大时,
也随之变大。
( )
答案:
物体比热容
;物体密度
;物体体积
10.半无限大物体的非稳态导热不存在正规阶段( )
答案:
对
11.集总参数法的数学处理的特点是由偏微分方程转化为常微分方程、大大降低
了求解难度。
( )
答案:
对
12.在用热电偶测定气流的非稳态温度场时,怎样才能改善热电偶的温度响应特
性( )
答案:
选择比热容小的材料
;强化热电偶表面的对流换热
;采用密度小的热电偶测温元件
;降低热电偶体积和表面积的比
13.计算圆柱体的非稳态温度分布时,可采用乘积法,这个乘积法的含义是将圆
柱视作无限长的圆柱与无限大平板相交所得的几何体。
( )
答案:
对
第四章测试
1.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是导热、对流换热和热辐射。
()
答案:
错
2.确定表面传热系数h及增强换热的措施是对流换热的核心问题。
()
答案:
对
3.对流换热问题的完整数学描述应包括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和单值性条件。
其
中单值性条件包括哪些条件?()
答案:
其他都是
4.Nu数和Bi数的定义式是一样的,它们的物理意义也是一样的。
()
答案:
错
5.相似原理研究的是相似物理现象之间的关系。
()
答案:
对
6.凡同类现象、单值性条件相似、同名特征数相等,那么现象必定相似。
据此,
如果两个现象彼此相似,它们的同名准则数必然相等。
()
答案:
对
7.Nu数表征了给定流场的惯性力与其粘性力的对比关系,也就是反映了这两
种力的相对大小。
()
答案:
错
8.流量为0.2Kg/s的冷却水,在内经为12mm的铜制冷凝器中流过,水的进
口温度为27℃,出口温度为33℃,则定性温度为多少?()
答案:
30℃
9.管内流体流动的对流换热过程选择垂直于流动方向的管外直径为特征尺寸。
()
答案:
对
10.数量级分析指比较方程中各量或各项的量级的相对大小;舍去量级___的项,
方程可以大大简化。
()
答案:
较小
第五章测试
1.强制对流的表面传热系数一定大于自然对流的表面传热系数。
()
答案:
错
2.内部流动的表面传热系数一定大于外部流动的表面传热系数。
()
答案:
错
3.对于外掠管束的换热,整个管束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在流动方向管排大于一
定值后与排数无关。
()
答案:
对
4.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水平管外的凝结换热一定比竖直管强烈。
()
答案:
错
5.对某一管内强制对流换热,平均的表面传热系数一定小于入口区段的表面传
热系数。
()
答案:
对
6.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叉排管束的表面传热系数小于顺排管束的表面传热系数。
()
答案:
错
7.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珠状凝结的表面传热系数一定大于膜状凝结的表面传热
系数。
()
答案:
对
8.同种液体模态沸腾时的热流密度可以大于核态沸腾时的热流密度。
()
答案:
对
9.对于同一液体在同一壁面外的沸腾,壁面温差越大时,表面传热系数约大。
()
答案:
错
10.对于同一液体在同一壁面外的沸腾,热流密度可控及壁面温度可控两种换热
情形下的沸腾曲线相同。
()
答案:
错
第六章测试
1.灰体是指光谱吸收比与波长无关的理想物体。
()
答案:
对
2.普朗克定律是描述黑体表面辐射能量按空间方向的分布规律。
()
答案:
错
3.气体辐射和吸收对波长具有强烈的选择性并且都是在整个容积中进行的。
()
答案:
对
4.在同等温度条件下的全波谱辐射和吸收,物体的辐射能力越强其吸收比越大。
()
答案:
错
5.在同等温度条件下的全波谱辐射和吸收,物体的吸收比越大其反射比越大。
()
答案:
错
6.在同等温度条件下的全波谱辐射和吸收,物体的吸收比越大其黑度越小。
()
答案:
错
7.在同等温度条件下的全波谱辐射和吸收,物体的吸收比越大其辐射透射比越
大。
()
答案:
错
8.下列哪个定律可用来计算黑体光谱辐射力?()
答案:
普朗克定律
9.影响物体表面黑度的主要因素是()。
答案:
表面状况
;物质种类
;表面温度
10.热辐射过程中涉及到的理想物体是()
答案:
透明体
;黑体
;灰体
;镜体
第七章测试
1.辐射传热的空间热阻主要与两个表面之间的角系数及辐射换热面积有关。
()
答案:
对
2.角系数的可加性用公式可写成X1,1+X1,2+X1,3+X1,4+…+X1,n=1。
()
答案:
错
3.有效辐射力是物体表面自身的辐射力与其对投入辐射力的反射部分之和。
()
答案:
对
4.在两块平行的黑度相同的大平板之间插入一块同样黑度的遮热板后,两平板
之间的辐射传热量与未加遮热板时相比减少了()。
答案:
0.5倍
5.某一封闭系统只有1、2两个表面,A1=2A2,X1,2=0.25,则X2,1及 X2,2
各为多少?()
答案:
X2,1=0.5,X2,2=0. 5
6.一金属块的表面发射率为0.4,温度为227℃,它的表面热辐射力是多少?
如果表面氧化后发射率变为0.9,其表面热辐射力将如何变化?()
答案:
1417.5W/m2,增大
7.在保温瓶内胆上镀银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削弱辐射换热
8.下列关于辐射传热的表面热阻的表达方式中正确的是()?
答案:
9.黑度分别为0.3和0.8相距甚近的两块大平行平板之间进行辐射换热,试问
当其中设置黑度为0.04的磨光铝制遮热板后,传热量减小为原来传热量的百分比最接近()?
答案:
5%
10.在辐射表面之间增设辐射屏可以有效减少表面间的辐射换热,如果所有平板
的黑度相同,在平板间加设n块辐射屏,则辐射换热量将变为原来的()?
答案:
1/(n+1)
第八章测试
1.固体壁面上敷设肋片后,其实际散热量与假设整个肋表面处于肋基温度下的
散热量的比值为肋化系数。
()
答案:
错
2.增加圆管外的保温层,管道热损失一定增大。
()
答案:
错
3.高温换热器为了避免出现较高壁温,常优先考虑顺流形式。
()
答案:
对
4.当采用加肋方法来强化传热时,肋片应该加在()会更有效。
答案:
传热系数较小的一侧
5.在相同的进出口温度下,换热器采用哪种流动形式有可能获得最大平均温差?
()
答案:
逆流
6.临界热绝缘直径是指()?
答案:
管道热损失最大时的热绝缘直径
7.已知敷设在圆管外的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08W/(m·K),管外环境介
质的传热系数为8 W/(m2·K),其临界热绝缘直径为()。
答案:
0.02m
8.在某一传热过程中,热流给定,若传热系数增加一倍,冷热流体间的温差将
是原来的多少倍?()
答案:
0.5倍
9.对于换热器的顺流与逆流布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
冷流体出口温度逆流可大于顺流
;逆流的平均温差大于等于顺流
;换热器最高壁温逆流大于等于顺流
10.下列哪些是增强传热的有效措施?()
答案:
波纹管
;板翅式换热器
;逆流
第九章测试
1.对于一些复杂的流动与换热问题,可以利用数值分析的办法来进行求解。
()
答案:
对
2.用有限差分法来进行流动与传热问题的数值求解时首先需要将研究区域离散
化。
()
答案:
对
3.控制体的形状是随着坐标系的不同而改变的,其中网格的步长在每一个方向
上一定是要均匀划分的。
()
答案:
错
4.选用不同的步长和不同的划分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节点数,而随着步长的不
断减小,节点数目将()。
答案:
增加
5.建立内节点方程时,显式差分格式的稳定性判据的条件是()?
答案:
Fo<=1/4
6.以下说法正确是的()?
答案:
网格毕渥数体现控制体和环境间的换热性能与其导热性能之间的对比关系。
;网格傅里叶数表征控制体的导热性能与热储蓄性能之间的对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