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沪科版高中第三册第8章 遗传与变异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沪科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对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不正确的描述是()
A. 低温诱导出的染色体数目变化将引起可遗传变异
B. 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
C. 用根尖分生区作材料在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全过程
D. 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
【答案】C
【解析】
解 A.低温诱导出的染色体数目变化属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所以引起的是可遗传变异 A 正确
B.由于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处于不同的时期所以可以同时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 B正确
C.由于用根尖分生区作材料制作临时装片要进行解离细胞已失活所以在高倍镜下不可能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全过程 C错误
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都是在细胞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D正确
故选 C
2.赫尔希和蔡斯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若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代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分别用含\ ^32P和^35 \S 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 含有\ ^32P的子代噬菌体和含有^35 \S 的子代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1/4和0
C. 上述过程中噬菌体的遗传信息流动方向是RNA→DNA→RNA→蛋白质
D.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B
【解析】解 A.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存 A错误
B.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中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而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因此子代噬菌体中均不含^35 S 但由于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因此子代中含有 ^32P的噬菌体占总数的比例为\dfrac22^3= \dfrac14 B正确
C.噬菌体是DNA病毒其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是 C错误
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错误
故选 B
3.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I、II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III、IV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B. 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但I、II桶小球总数可不等
C. 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D. 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
【答案】D
【解析】解 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了遗传因子(D、d)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A正确
B、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但每只小桶内小球的总数不一定要相等 B正确
C 、III桶中的遗传因子是A、a 而IV桶的遗传因子是B、b 两者属于非等位基因所以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C正确
D、甲同学每次分别从I、II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其中Dd概率约为\dfrac12\times \dfrac12+ \dfrac12\times \dfrac12= \dfrac12 乙同学每次分别从III、IV 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其中AB组合的概率约\dfrac12\times \dfrac12= \dfrac14 D错误.
故选 D.
4.如图是细胞膜部分功能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功能①在生命起源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
B. 功能②表示进入细胞的物质对细胞都有利
C. 胰岛素调控生命活动可用图中③表示
D. 相邻的植物细胞可通过功能④进行信息交流
【答案】B
【解析】功能①是指细胞膜具有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的功能在生命起源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 A正确进入细胞的物质对细胞不一定都有利 B错误③表示细胞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的信号分子结合完成信息传递的过程胰岛素调控生命活动可用图中③表示 C 正确相邻的植物细胞可通过功能④(如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 D正确
5.如图表示六倍体小麦(42条染色体)的两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Ⅰ、Ⅱ表示染色体 A为矮秆基因 B为抗矮黄病基因 E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六倍体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让甲和乙杂交产生的 F_1自交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普通小麦与近缘偃麦草杂交获得的个体为六倍体
B. 若减数分裂中\ Ⅰ_甲与\ Ⅰ_乙不能正常配对 \ F_1形成的配子中最少含有20条染色体
C. 若减数分裂中\ Ⅰ_甲与\ Ⅰ_乙能正常配对 \ F_1自交后代中约1/2的个体表现为矮秆、抗条斑病
D. 在培育乙品系过程中由于基因重组导致了染色体Ⅰ上基因E和a的组合
【答案】D
【解析】
解 A.普通小麦与近缘偃麦草杂交获得的个体为六倍体 A正确
B.若减数分裂中Ⅰ_甲与Ⅰ_乙不能正常配对 F_1形成的配子中最少含有20条染色体 B 正确
C.若减数分裂中Ⅰ_甲与Ⅰ_乙能正常配对 F_1自交后代中约1/2的个体表现为矮秆、抗条斑病 C正确
D.在培育乙品系过程中由于染色体易位致了染色体Ⅰ上基因E和a的组合 D错误
故选 D
6.生物学是一门实验学科下列相关实验中涉及“分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盐酸能够使染色质中的蛋白质与DNA分离
B. 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
C. 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色素分离是因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D.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答案】B
【解析】解 A.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盐酸能够使染色质中的蛋白质与DNA分离 A正确
B.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可使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B错误
C.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色素分离是因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扩散得慢 C正确
D.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彼此分离开来 D正确
故选 B
7.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将甲袋子内的小球数量(D:d=1:1)总数增加到乙袋子内的小球数(D:d=1:1)的10倍之后进行上百次模拟实验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乙袋子分别模拟的是雄性和雌性的生殖器官
B. 该变化脱离了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实际情况
C. 最终的模拟结果是DD∶Dd∶dd接近于1∶2∶1
D. 袋子中小球每次被抓取后要放回原袋子再进行下一次抓取
【答案】B
【解析】解 A.甲、乙两个袋子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个袋子中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 A正确
B.每个桶中不同颜色(D、d)的小球数量一定要相等但甲内小球总数量和乙桶内小球总数量不一定相等所以将甲袋子内的小球数量(D∶d=1∶1)总数增加到乙袋子内的小球数(D∶d=1∶1)的10倍不影响实验结果 B错误
C.由于两个袋子内的小球都是D∶d=1∶1 所以最终的模拟结果是DD∶Dd∶dd接近于1∶2∶1 C正确
D.为了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在每次抓取小球时都应将桶内的小球充分混合D正确
故选 B
8.甲基磺酸乙酯(EMS)可用来创建突变体库 EMS主要通过鸟嘌呤烷基化后与胸腺嘧啶配对进而引发突变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利用EMS处理获得突变体是育种的重要手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EMS处理获得的突变大多是有利突变
B. EMS诱变处理导致基因中发生碱基对缺失
C. 应该用EMS处理愈伤组织以获得较多突变体
D. 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在分化时最易诱发突变
【答案】C
【解析】解 A.EMS处理获得的突变大多是不利突变 A错误
B.EMS诱变处理导致基因中发生碱基对替换 B错误
C.应该用EMS处理愈伤组织以获得较多突变体 C正确
D.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在分裂时最易诱发突变 D错误
故选 C
9.下列有关生物的变异和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突变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发生改变
B.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发生基因重组
C. 单倍体育种中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D. 基因工程育种能使不同物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同一个体中
【答案】D
【解析】A.基因突变指的是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所以基因突变不会导致
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发生改变
B.在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也可能发生交叉互换因而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有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C.单倍体植株矮小高度不育不能产生种子因此在单倍体育种中不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只能处理幼苗
D.基因工程可通过转基因技术将不同物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同一个体中
故选D
10.下列与育种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单倍体育种中通过花药离体培养所得的植株均为纯合的二倍体
B. 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自由组合
C. 诱变育种可提高突变率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D. 基因工程最基本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和基因的运载体
【答案】B
【解析】 A 、单倍体育种中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再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的植株每对染色体上成对的基因都是纯合的 A错误
B、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自由组合 B正确
C 、诱变育种可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但其优点不包括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C错误
D、基因工程最基本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基因的运载体不是工具酶 D错误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
11.科学家在实验过程中得到组氨酸缺陷型大肠杆菌突变株(his^﹣)继续培养该突变株时在个别培养基上得到了功能恢复型大肠杆菌(his^+)下表是 his^+和 his^﹣的相关基因中控制某氨基酸的突变位点的碱基对序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组氨酸 CAU、CAC 色氨酸 UGG 苏氨酸 ACC、ACU、ACA、ACG 终止密码UGA、UAA、UAG
A. 在his^+→his^﹣过程中基因中核苷酸的种类和数量均未发生改变
B. 个别培养基上长出了his^+菌落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低频性和不定向性
C. his^+菌株控制产生组氨酸所需的酶中一定含有苏氨酸
D. his^﹣菌株中控制有关酶的基因突变后导致翻译提前终止
【答案】A, B, D
【解析】
12.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瓣色素的形成途径如图所示酶①、酶②、酶③的合成依次受显性基因A、B、D控制对应的隐性基因不能控制酶的合成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已知当酶②存在时黄色素能全部转化为红色素蓝色素和黄色素同时存在时花瓣表现为绿色蓝色素和红色素同时存在时花瓣表现为紫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