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高基础分坑
分坑复测作业指导书
一、路径复测施工测量前,必须对所有的仪器和测量用量进行全面检查和核对,并熟悉有关图纸和说明。
为保证工程质量,必须由持有操作证的测工对所有桩位进行测量。
(一)在路径复测过程中,当发现有下列情况时,应查明原因并予以纠正:(1)以设计钉立的两个相邻直线桩为基准,顺线路方向偏差大于50㎜时;(2)当采用经纬仪视距法复测距离时,顺线路方向两相邻塔位中心桩间的距离与设计值的偏差大于设计档距的1%;(3)转角的角度值,用方向法复测时对设计值的偏差大于1度30分。
(二)施工测量时,应对下列几处地形标高进行重点复测:(1)地形变化较大,导线对地距离有可能不够的地形凸起点的标高;(2)杆塔间被跨越物的标高;(3)相邻杆塔位的相对标高,复测与设计值比偏差不应超过0.5M,超过应上报设计单位查明原因予以纠正。
施工测量时,应根据杆塔位的中心桩位置订出必要的辅助桩,作为施工及质量检查的依据,应尽量保留杆塔位的中心桩,施工时留不住的杆塔位中心桩,心须对其定点的辅助桩位置作记录,以便恢复该中心桩。
各塔位的各腿地形高差也应复测,与设计不符的应通知技术部门和设计单位,以便复核接腿的长度和基础配置等。
(三)杆塔位中心桩移桩的测量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采用钢卷尺直线量距时,两次测量之差不得超过量距的1%;(2)当采用测距法测距时,再次测量之差不得超过量距的5%;(3)当采用方向法测量角度时,两测回测角度之差不得超过1度30分。
全线路径复测过程必须填写记录和关键工序把关卡,关键工序把关卡应带到施工现场填写。
填写必须认真,谁操作谁填写,作为施工检查资料。
二、杆塔定位与分坑1、杆塔定位的工具与资料经纬仪 1台标杆 2支木桩若干大木锤或8磅铁锤 2只圆钉(1.5寸)若干钢尺(30―50m) 1盘指挥旗 2面小旗若干望远镜 1架细铅丝(22#)若干红漆 1桶毛笔若干杆塔明细表杆塔一览图杆塔定位图线路走向图线路平、断面图2、杆塔定位的要求与方法(1)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线路平、断面图和杆塔明细表,核对现场导线桩,从始端杆桩位开始安置经纬仪,向前方逐基定位。
输电线路术语
输电线路术语杆塔高度:杆塔最高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杆塔高度。
呼高:杆塔最下层横担(横梁)至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杆塔呼称高度,简称呼高。
架空地线保护角:架空地线和边导线的外侧连线与架空地线铅垂线之间的夹角,称为架空地线保护角。
水平档距(风载档距):相邻两档距之和的一半,称为水平档距,计算杆塔所承受的横向(风)荷载。
垂直档距(重力档距):相邻两档距间导线最低点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垂直档距。
代表档距:把大小不等的一个多档距的耐张段,用一个等效的假想档距来代替,称之为代表档距。
不等高档:两相邻杆塔导线悬挂点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档。
等高档:两相邻杆塔导线悬挂点几乎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档。
斜档距:两相邻杆塔导线悬挂点之间的距离。
悬挂点高度:导线悬挂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导线悬挂点高度。
耐张段:为了控制线路断线事故的范围,需要用耐张杆塔将线路分成若干段。
相邻两杆塔自成区间,成为耐张段。
高差:不等高档内,通过导线悬挂点的两个水平面间的垂直距离。
弧垂:一档架空线内,导线与导线悬挂点所连直线间的最大垂直距离。
对于水平架设的线路来说,导线相邻两个悬挂点之间的水平连线与导线最低点的垂直距离,称为弧垂或弛度。
线间距离:两相导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线间距离。
线路转角:杆塔处线路方向改变的角度(θ)。
塔位中心桩:铁塔基础的中心桩,中心桩为自然地面高程。
根开:两电杆根部或塔脚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根开。
基础降基面值:塔位中心桩至铁塔最长腿基础顶面的垂直高度。
长短腿按降基面后配置,并非按此值开方。
正值表示塔位中心桩在铁塔最长对的下方,负值表示塔位中心桩在铁塔最长腿的上方。
基础埋深:是基础抵抗上拔力所需要的基础埋置深度。
基础图中埋深为计算埋深,即必须满足的最小埋深。
长短腿:也就是接腿,接在塔身下面。
长短腿直线塔基础分坑:基础施工时,应按照基础根开表中所列每个腿的基础半根开进行分坑,再按中心桩基础降基高度和各加腿高度,求出基础顶面的位置。
DLT5168-2016-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8-2016施行日期:2016年7月1日目录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1)DL/T5168-2016 (1)表2.0.1 架空输电线路工程类别划分表 (3)表3.0.3 架空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范围划分表 (4)表A.0.1 路径复测记录表(线记1) (6)表A.0.2 普通基础分坑及开挖检查记录表(线记2) (7)表A.0.3 岩石、掏挖基础分坑及开挖检查记录表(线记3) (8)表A.0.4 施工基面及电气开方检查记录表(线记4) (9)表A.0.5 交叉跨越检查记录表(线记5) (10)表A.0.6 OPGW现场开盘测试记录表(线记6) (11)表A.0.7 OPGW接头损耗测试记录表(线记7) (12)表A.0.8 OPGW纤芯损耗测试记录表(线记8) (13)表B.0.1 现浇铁塔基础(含插入式)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基1) (14)表B.0.2 杆塔拉线(含锚杆拉线)基础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基2) (15)表B.0.3 预制装配式基础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基3) (16)表B.0.4 混凝土杆预制基础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基4) (17)表B.0.5 现浇铁塔基础(含插入式)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基5) (18)表B.0.6-1 灌注桩基础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基6-1) (19)表B.0.6-2 灌注桩基础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基6-2) (20)表B.0.6-3 灌注桩基础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基6-3) (21)表B.0.7 灌注桩基础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基7) (22)表B.0.8 自立式铁塔组立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塔1) (23)表B.0.9-1 拉线铁塔组立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塔2-1) (24)表B.0.9-2 拉线铁塔组立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塔2-2) (25)表B.0.10 混凝土杆组立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杆1) (26)表B.0.11 钢管电杆组立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杆2) (27)表B.0.12导线、地线含(OPGW)展放施工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线1) (28)表B.0.13 导线、地线直线压接管施工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线2) (30)表B.0.14 导线、地线耐张液压管施工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线3) (31)表B.0.15 导线、地线(含OPGW)紧线施工检查及评级记录表(耐张段线线4) (32)表B.0.16 导线、地线(含OPGW)附件安装施工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线5) (33)表B.0.17 接地装置施工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地1) (34)表B.0.18 线路防护设施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防1) (35)表C.0.1 分部工程质量评定统计表(线统1) (36)表C.0.1 分部工程质量评定统计表(线统1) (37)表2.0.1 架空输电线路工程类别划分表表3.0.3 架空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范围划分表续表3.0.3注:а设计单位参加由业主组织的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质量检验表A.0.1 路径复测记录表(线记1)监理:专职质检员:施工负责人:检查人:表A.0.2 普通基础分坑及开挖检查记录表(线记2)表A.0.3 岩石、掏挖基础分坑及开挖检查记录表(线记3)表A.0.4 施工基面及电气开方检查记录表(线记4)表A.0.5 交叉跨越检查记录表(线记5)表B.0.1 现浇铁塔基础(含插入式)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基1)表B.0.2 杆塔拉线(含锚杆拉线)基础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基2)表B.0.5 现浇铁塔基础(含插入式)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基5)表B.0.6-3 灌注桩基础检查及评定记录表(线基6-3)桩号基础编号桩基型式塔型基础型式桩孔号成孔方式钻孔直径钻孔深度浇制温度℃灌注日期:年月日时起~年月日时止混凝土强度等级试块强度MPa坍落度cm材料用量(kg/m³)水水泥砂子石子掺和料外加剂水泥品种砂子规格石子粒径mm 钢筋骨架直径m钢筋骨架长度m箍筋间距m 主筋规格、数量及间距Φ × :间距:mm加强筋间距护筒顶标高m孔底沉淀层厚度m漏斗体积m³导管截面积m²导管编组情况导管总长m 封水方法首批压浆后导管埋设深度(>800mm)m灌注时间拆管混凝土灌注量孔内混凝土标高(m)拆管长度(m)埋管深度(m)图例时/分次序罐数折算量//////////////合计混凝土量m³注:此记录每根桩填一份。
高低腿分坑作业指导书
全方位高低腿分坑作业指导书2003年月日发布 2003年月日实施
编制说明
1.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220-500kV全方位高低腿基础的分坑作业施
工。
为精确找正各腿砼中心,一般应进行两次测量分坑:第一次初步分坑后,降基面、平整施工面,然后再测量找正砼中心并复核。
2.全方位高低腿基础,即基础四个腿全方位不等高(四个腿高差不尽
相同),四个腿的根开尺寸不尽相同。
分坑及降基面时,对四个腿分开进行处理,以减少对丘陵山区的边坡基面开方,尽量保持原地形地貌,最大程度地减少水土流失。
3.全方位高低腿基础分坑进行土石方开挖时,须根据铁塔不等高腿的
配置情况,结合现场实际地形慎重进行,切不可贸然开方,只要降基面至基础主柱中心至塔位边坡临空面的距离符合设计基础稳定点要求即可,否则将会造成降基面错误而难以弥补。
基础边坡稳定保护范围应遵循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
4.若发现现场的实际地质、地形条件与设计不符(尤其地形与铁塔不
等高腿配置不适应),应停止分坑,及时通知设计工地代表会同监理工程师现场处理。
5.有关分坑作业的验收检查,是指由工程施工队和项目部施工人员进
行的工作。
附图1:
附图
第9 页。
角度法分坑在输电线路矩形铁塔基础施工中的应用
次移动经 纬仪 ,分别 钉 出四条 辅 助桩 ① 、② 、③ 、④ ,使
0、 。 0 都是关键桩,在基础施工时经常要用到,因此应该
采取保护措施 ,且施工中应经常复查其位置是否正确 的。
0① 、 。 、 : 、0④ 连线分 别与横 线路方 向 的夹角 为 0 ② 0③ :
40 5 ;即可将 四个基础腿的分坑转化成按 正方形基础 分坑。 ( )剩下 的操 作与等高铁塔基础分坑相类 同。 3 分坑施工计算采用下式来确 定 0i ,的尺寸 ,并 以此来 确 定对应地脚螺栓 中心点 位置 :
_1
. 1 1 一
费时,对全方位 不等 高的基 础 。稍 不 留神就 容 易 出错 造成
经 济损 失。本文推介 一种 在 实践 中摸 索总 结 出来的 既简单
快 捷 又精 确 实 用 的 分 坑 施 工 方 法— — 角 度 法 分 坑 ,供 广 大
2 角 度法 分坑 在矩 形等 高铁 塔基 础施 工 中的应 用
b
J
C 5 4
剑
—
oo,5 lV 。  ̄
C B
. — 一
J
司
Ⅱ I 1
\
au
一
使 用角度法对矩 形等高 铁塔 基础 进行 分坑 、施 工方 法
如下:
.
8i . n
1 、经纬仪架 于 中心 桩上 ( 钉 ) 对 ,根 据线 路 方 向桩 , 在横线 路方 向定 出两条辅 助 中心桩 O 、O ,使 O 。 O 。 O :O
维普资讯
施 我摩 : 1 1 . : :l 曩 :誉 薯l : l : §| 蓦 一 i - :
【 文章编号】17 4 1(07 0 — 19 0 : 2— 0 120 )5 02 — 2 6
输电线路高低腿分坑作业指导书
全方位高低腿分坑作业指导书2003年月日发布 2003年月日实施
编制说明
1.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220-500kV全方位高低腿基础的分坑作业施
工。
为精确找正各腿砼中心,一般应进行两次测量分坑:第一次初步分坑后,降基面、平整施工面,然后再测量找正砼中心并复核。
2.全方位高低腿基础,即基础四个腿全方位不等高(四个腿高差不尽
相同),四个腿的根开尺寸不尽相同。
分坑及降基面时,对四个腿分开进行处理,以减少对丘陵山区的边坡基面开方,尽量保持原地形地貌,最大程度地减少水土流失。
3.全方位高低腿基础分坑进行土石方开挖时,须根据铁塔不等高腿的
配置情况,结合现场实际地形慎重进行,切不可贸然开方,只要降基面至基础主柱中心至塔位边坡临空面的距离符合设计基础稳定点要求即可,否则将会造成降基面错误而难以弥补。
基础边坡稳定保护范围应遵循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
4.若发现现场的实际地质、地形条件与设计不符(尤其地形与铁塔不
等高腿配置不适应),应停止分坑,及时通知设计工地代表会同监理工程师现场处理。
5.有关分坑作业的验收检查,是指由工程施工队和项目部施工人员进
行的工作。
附图1:
附图。
不等高塔腿及中心位移转角塔基础分坑测量(课堂PPT)
20.07.2020
15
有位移的转角杆塔分坑:
▪ 引起的原因:
▪ 有位移是由于转角、横担宽度、 不等长横担以及直线杆塔换位等 原因引起的。
▪ 当转角杆塔的转角较大时,导线 的横担较宽或不等长时,使导线 挂线后,会引起线路实际角度的 变化,当直线杆塔换位时,由于 导线的位置变化而引起直线杆塔 及其绝缘子串上的附加水平力, 为了消除这一影响,必须由塔位 中心向设计确定的位移方向上平 移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就是杆塔 的位移。
▪ 根据设计图纸给定的各塔 腿施工基面与塔位中心桩 地面的相对高差、各塔腿 的半根开值,计算出各塔 腿基础45°分角线与通过 中心桩的横线路方向线的 交点与塔位中心桩的距离 (即右图中OE、OF、OM、 ON)。
20.07.2020
14
▪ 1.将经纬仪置于塔位中心桩,对准横线路方向,定 出各塔腿基础45°分角线与横线路交点即45°分 角桩(即E、F、M、N四点)。
一般方形塔塔腿方向确定:
20.07.2020
3
分坑测量步骤:
有如下六步:
设计图纸计算
桩位复测
初步分坑
降低基面、平整基础施工面
砼中心找正
检验
20.07.2020
4
设计图纸计算:
▪ 1、认真阅读图纸资料 ▪ 2、根据设计图纸及说明计算各腿的半根开、
半对角线根开等。
20.07.2020
5
桩位复测
▪ 根据线路复测时所钉立的顺线路方向横线 路方向辅桩,检查塔位桩的位置是否正确, 如有偏差应重新钉立塔位桩。(直线塔及 转角塔横线路方向桩确定)
20.07.2020
8
变通井字法:
电力工程基础
电力工程基础知识总结一、电力系统概述:1。
1 电力系统定义:电力系统是电能生产、变换、输送、分配、消费的各种设备按照一定的技术和经济要求有机组成的一个统一系统的总称。
简言之,电力系统是由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用电设备组成的网络,它包括通过电的或机械的方式连接在网络中的所有设备。
1.2 动力系统的构成:动力系统是由锅炉(反应堆)、汽轮机(水轮机)、发电机等生产电能的设备,变压器、输电线路等变换、输送、分配电能的设备,电动机、电热电炉、家用电器、照明等各种消耗电能的设备以及测量、保护、控制乃至能量管理系统所组成的统一整体。
1。
3 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额定电压:通常取线路始末电压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用电设备以及电力网的额定电压。
由于用电设备的允许电压偏移为±5%,而延线路的电压降落一般为10%,这就要求线路始端电压为额定值的105%,以保证末端电压不低于95%.发电机往往接于线路始端,因此发电机的额定电压为线路的105%.通常,6.3KV 多用于50MW及以下的发电机;10。
5KV用于25~100MW的发电机;13。
8KV用于125MW的汽轮发电机和72.5MW的水轮发电机;15.75KV用于200MW的汽轮发电机和225MW的水轮发电机;18KV用于300MW的汽轮发电机。
变压器的一次额定电压:升压变压器一般与发电机直接相连,故与发电机相同降压变压器相当于用电设备,故与线路相同.变压器的二次额定电压:考虑到变压器内部的电压降落一般为5%,故比线路高5%~10%。
只有漏抗很小的、二次测线路较短和电压特别高的变压器,采用5%。
习惯上把1KV以上的电气设备称为高压设备反之为低压设备。
◇ 500、330、220KV多半用于大电力系统的主干线;◇ 110KV既用于中小电力系统的主干线,也用于大电力系统的二次网络;◇ 35、10KV既用于大城市或大工业企业内部网络,也广泛用于农村网络。
◇大功率电动机用3、6、10KV,小功率电动机用220、380V;◇照明用220、380V。
不等高基础腿分坑方法计算
不等高基础腿分坑方法计算1. 什么是分坑?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一个不太常见的话题,那就是不等高基础腿分坑的方法计算。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复杂?别急,慢慢来!首先,分坑这个词,听上去像是挖个大坑来埋宝藏,其实它的意思是用来支撑和稳定建筑物的基础,尤其是在地势不平的地方。
就好比盖房子,基础得稳,不然一震就可能塌。
这就像咱们搭积木,底下不稳,越搭越高就越危险了。
1.1 为啥要用分坑?那么,为什么我们要用分坑呢?想象一下,你在沙滩上挖一个坑,旁边有人在你挖的地方跳舞,结果沙子四处飞溅,坑的形状也乱七八糟。
这就是基础不均匀的后果,可能导致整个建筑物不稳。
用分坑的办法,就像是在地面上打个根基,让整个结构更稳固,免得上面再加点重物就翻了。
1.2 怎么算分坑?接下来咱们来聊聊计算分坑的方法。
其实就是把坑分成几个小部分,逐个计算它们的深度和面积。
这样就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案,确保每个部分都能承受应有的压力。
听上去可能有点枯燥,但其实就是把难题拆开来,逐个击破。
想想玩拼图,先找到角块,再找边块,最后把中间的拼上去。
这样,整个图案才会显得完整美观。
2. 不等高基础的挑战好啦,接下来的问题是,不等高基础的计算究竟有什么挑战呢?首先,最头疼的就是地形复杂。
有时候,某个地方一片平坦,下一步突然就变成了小山丘。
就像走路时,有时踩到平地,有时却要攀爬陡坡,真是让人抓狂。
而这些起伏不定的地形,也就意味着我们的分坑计算得越精细越好。
要不然一不小心,可能就会出现误差,造成根基不稳,后果可是相当严重的。
2.1 计算方法至于计算方法呢,通常得使用一些数学公式,像是计算面积和体积的。
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拿出你的计算器,别忘了给自己加点鼓励,“加油,我可以的!”很多时候,分坑的计算需要考虑不同深度的土壤承载力,以及这些土壤的密实程度,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让人头疼?别担心,慢慢来,一步一步算,就能找到答案。
2.2 现场实测再者,现场实测也很重要。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理论计算出来的结果就一定没问题,但现实往往会给你上课。
送电线路工程高低腿分坑作业指导书
全方位高低腿分坑作业指导书XXX年XX月XX日发布 XXX年XX月XX日实施编制说明1.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220-500kV全方位高低腿基础的分坑作业施工。
为精确找正各腿砼中心,一般应进行两次测量分坑:第一次初步分坑后,降基面、平整施工面,然后再测量找正砼中心并复核。
2.全方位高低腿基础,即基础四个腿全方位不等高(四个腿高差不尽相同),四个腿的根开尺寸不尽相同。
分坑及降基面时,对四个腿分开进行处理,以减少对丘陵山区的边坡基面开方,尽量保持原地形地貌,最大程度地减少水土流失。
3.全方位高低腿基础分坑进行土石方开挖时,须根据铁塔不等高腿的配置情况,结合现场实际地形慎重进行,切不可贸然开方,只要降基面至基础主柱中心至塔位边坡临空面的距离符合设计基础稳定点要求即可,否则将会造成降基面错误而难以弥补。
基础边坡稳定保护范围应遵循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
4.若发现现场的实际地质、地形条件与设计不符(尤其地形与铁塔不等高腿配置不适应),应停止分坑,及时通知设计工地代表会同监理工程师现场处理。
5.有关分坑作业的验收检查,是指由工程施工队和项目部施工人员进行的工作。
序号工艺流程要求与标准管理点1 施工准备1-1 计算1.认真阅读设计图纸资料。
2.根据设计图纸及说明计算各腿半根开,并核对无误。
R 1-2 桩位复测根据线路复测时所钉立的顺线路方向及横线路方向辅桩,检查塔位桩的位置是否正确。
如有偏差应重新钉立塔位桩。
2 初步分坑对基础进行第一次初步分坑,并按设计要求确定降基的范围和深度。
确定降基深度时应同时结合考虑基础的边坡保护范围。
当边坡不稳定或保护范围不够,实际基面降低值大于设计图纸中注明的基面降低值,请设计工代现场解决。
2-1 斜距控制法1.根据设计图纸给定的各塔腿施工基面与塔位中心桩地面的相对高差、各塔腿的半根开值,计算出各塔腿基础45°分角线与通过中心桩的横线路方向线的交点与塔位中心桩的距离(即下图中OE、OF、OM、ON)。
超高压输电线路全方位不等高斜柱式基础施工
3 2 基 础 支模 测 量 .
斜柱 基础的模板筒顶 面尺寸控 制均采 用对角 线方 向丈量 , 井
注 : 为底盘 中心 对角半根 开 Ⅱ
d为 底 盘 宽 度 + 坡 ; 边
字校 核的方法 , 如下 步骤操作 : 按 1 根据 图纸及 高差计 算模 板顶 端及 底端 内角点 及外 角 点至 ) 中心桩 的半对 角线对应 的斜距 。 2 经纬仪架 于中心桩处 , ) 按线 路前 进方 向的 4 。 5 方位 设 置对
昆凝土 中心的水 平距离 L :L —L ; 钢尺 从 A , o 用 2桩 4 直线 塔基础分 坑 : 中心桩 支经 纬仪 , ) 在 取线 路方 向为基 准 铁钉 至基 础} 方 向 , 4。 转 5 分坑 , 图 1 见 。 上铁钉沿 细铁 线量取 长度的距离 即可在 细铁线 上找 准 O 点 ,
超高压输 电线路全 方位不等高斜柱 式基 础施 工
李 道 新
摘 要: 以具体 工程 为例 , 详细介 绍了超 高压输 电线路全 方位 不等 高斜 柱式基础施 工方法, 结合斜柱 式基础 的特点 , 分别
阐述 了基础分坑和基础 支模测量 两方面操作要点 , 并指 出相关 注意 事项 , 为今后 同类工程 积 累了宝贵经验 。
3 1 基 础 分坑 .
前视方 向设为经纬仪水 平度 盘 0 , 目镜顺 时针旋 转 4。 。将 5 后在 坑
口钉立 A / 两对 角 桩 , :B 两桩 严 格 进 行 操 平 , 高度 不 得 超 过 其 用细铁线将两桩上 的铁钉 连接在一 起 , 点的 连线 可视 为 两 1 分坑前应认 真核 对基 础形 式及 根开 、 角线 尺寸 、 ) 对 各立 柱 4mm, 水平线 。 高差 。 b 将经纬 仪 目镜十 字丝 对准 角桩 A . 上 的铁钉 , 钢 尺直 接 用 2 分坑 时要明确 线路方 向、 角方 向 , 有位 移 的转 角塔要 ) 转 对 : 并读取此 时的竖 分清位 移方 向 , 。 角方 向桩 的位 置及塔 基基 坑的大 小根 开 、 4 分 5 方 丈量 出仪器 中心至角桩 A 上铁钉之 间的斜距 £,
输电线路各分部工程施工监理质量检查内容及要求
输电线路各分部工程施工监理质量检查内容及要求1送电线路路径、塔位复测监理1.1线路路径、塔位复测工作由施工承包商进行,监理工程师可随机抽查其结果。
当发觉超过允许偏差时,请其重测,如确超过允许偏差则应扩大抽查范围。
如在一个工程处施工段内三处超差,则令其全段重新复测,监理工程师再行抽查。
线路路径复测质量要求及检查方法见下表。
序号性质检查(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1关键转角桩角度偏差1′30″经纬仪复测2关键档距偏差≤1%L经纬仪复测3关键被跨越物高程偏差0.5m经纬仪复测4重要杆(塔)位高程偏差0.5m经纬仪复测5重要地形突出点高程偏差1.5m经纬仪复测6重要直线桩横线路睡偏差50mm经纬仪定线、钢尺量偏7重要被跨越物与邻近杆(塔)位距离≤1%L′经纬仪复测8重要地形空出点风偏点与邻近杆(塔)位距离≤1%L′经纬仪复测注:L为档距;L′为被跨越物或地形突出点与邻近杆(塔)位水平距离。
1.2基础分坑及开挖工程监理。
1.2.1一般铁塔基础分坑时应留意设计给定的施工基面及坑位四周的地形条件,保证基础的边坡稳定。
1.2.2分坑时要特殊留意不等高腿,尤其是四腿皆不等高的基础间的高差及根开,依据施工承包商编制的分坑手册(或作业指导书)进行检查。
1.2.3分坑时,基础中心桩位必需明确、稳固,无论等高或不等高腿基础,都必需掌握单腿及整基基础的扭转。
1.2.4基坑开挖时,监理工程师应依据不同的基础形式,不同的地质条件进行巡察检查,基坑开挖结束时进行验坑。
1.2.4.1一般土坑开挖时应按土质留有坡度,坑外土应有组织堆放,不得随便扬弃、占用田地。
当设计允许底盒采纳土模时,则坑底可不留操作裕度。
1.2.4.2地下水很高或流砂坑开挖时,应实行降低水位、挡土板、投石压砂等措施完成基坑开挖工作。
监理人员应强调平安施工,防止坑壁坍塌伤人。
当挖掘工作实在困难,不能达到要求坑深,施工承包商要求削减坑深或转变设计时,监理人员应视状况准时向总监理师报告。
不等高斜柱基础施工测量方法
2 基 础砼 中心 的找正 : 方位 高低 腿 的铁 塔 基础 , ) 全 由于各塔 腿基础 高 差较 大 , 塔腿接 腿 高度 亦 不 相 同 , 各 则各腿 基 础根开 值也不 相 同 。因此 可采 用 打坑 口对 角
桩 的方法 进行基 础 中心 的找正 。
() 坑 时要 明确 线 路 方 向 、 角 方 向 , 有 位 移 2分 转 对
图 1 直 线 塔 基 础 分 坑 示 意 图
在 主柱根 部 引起 的双 向弯矩 , 改善 了主柱受 力性 能 , 减
少 了基 础 钢材 用量 , 在地 形 较 陡的环 境 中 , 故 多采 用 全 () 6 全方 位高低 腿基 础施 工测 量
方位 不等 高 基础 形式 。
1 2 基 础 分 坑 .
L ; 钢 尺 从 A。 上 铁 钉 沿 细 铁 线 量 取 L 长 度 的 距 用 桩 。 离 即 可 在 细 铁 线 上 找 准 0 点 , 用 垂 球 吊 中 的 方 法 即 2 采 可找 正基 础立 柱 的 中心点 。
. ) I
…| }
示 意见 图 4 。
将 水平 距换 算 到斜距 上 的计 算方 法 为 :
维普资讯
诗
不 等 高 斜 柱 基 础 施 工 测 量 方 法
高 歌
( 西 送 变 电 工 程 公 司 , 西 西 安 7 0 1 ) 陕 陕 1 0 4
[ 摘 要 ] 介 绍 了不等 高斜柱 基础 在 工程 中的主要 测量 方 法 , 简要 阐述 了分坑 方 法 、 量检 查 方法 。 并 质
由于输 电线 路 塔 位 多 设 计 在 山坡 比较 陡 的地 方 , 为 了保护 环境 、 少 土 方量和 对生 态环 境 的破 坏 , 减 故采 用 4个 或 3个不 同标 高 的铁 塔 基 础 , 柱 基础 是 指 主 斜 柱 与铁 塔 主材坡 度 相 一 致 的基 础 , 于斜 柱基 础 轴 心 由 与铁 塔 主材 方 向一 致 , 而减 少 或 消 除 了 由于水 平 力 从
GB50233-2014普通基础和拉线基础分坑及开挖检查记录表(线记2)
表A.0.2 普通基础和拉线基础分坑及开挖检查记录表(线记2)
桩号塔
号
杆塔型基础型施工日期年月日
呼称高施工基面检查日期年月日
序
号
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检查结果备注
1 转角杆塔角度
设计值:
允许偏差:1′30″实测值:实测偏差:
2 整基基础中心位
移(mm)
顺线路:转角塔30
横线路:30
实测偏差:
3 基坑根开及对角
线尺寸ª(mm)
设
计
值
AB: BC:
CD: DA:
AC: BD:
AB BC
CD DA
±0.2%
AC BD
4 基础坑深(mm)设计值: A B C D
普通基础:+100, -50
拉线基础:+100, 0
5 拉线基础坑底尺
寸(mm)
设计值:
6 拉线基础坑
位置(mm)
设计值:
±1%L b
A B C D
7 拉线基础坑深
(mm)
设计值:
+100, 0
8 拉线坑马道坡度
及方向
符合设计要求
注:a不等高基础以两个半根开和两个半对角线表示。
b L为拉线基础坑中心至拉线挂点水平距离。
监理:专职质检员:施工负责人:检查人:。
特高压架空线路工程全面不等高基础的分坑测量技术
特高压架空线路工程全面不等高基础的分坑测量技术摘要:送电线路工程所经地区为多为山地,尤其是高大山大岭、地形险恶地段塔基地形起伏大。
若在山坡处采用等长腿,基路础施工就需要大幅度降基,将塔基范围开挖成一个法大平台。
为了将塔位的土石方开挖量和对自然地貌的破坏减到最小程度保护环境,在设计时往往根据地形情况大量采用了全方位的不等高基础。
不等高基础施工的分坑及尺寸的控制,目前还没有形成文字的统一方法,现场施工方法各异,存在易出错、施工混乱等问题。
一旦出现错误,将对质量、工期、经济造成重大影响。
本文介绍在±1100kV昌古线路工程中宁夏段不等高基础的施工测量技术。
关键词:输电线路不等高基础分坑测量1 引言昌吉-古泉(准东-华东)±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起于新疆准东将军庙换流站,终止于安徽皖南换流站,沿线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安徽等六省区,线路全长约3319.2km。
由我宁夏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宁2标段,线路总体呈西北至东南走向,沿线海拔高程在1500~2000m,沿线地形比例为:山地87.7%、高山12.3%。
新建铁塔基础159基,广泛采用了不等高基础,且基础的顶面高差最大处可达10m,基础顶面与中心桩高差可达7m,给基础的测量控制提出的很大的挑战。
2 复测定位复测是指施工前核对设计部门提供的杆塔明细表、平断面图与现场是否相符,设计标桩是否丢失或移动。
主要工作有:直线杆塔、转角杆塔中心桩复测;档距和标高的复测:丢桩补测;施工基面的开挖测量。
本工程主要采用正倒镜分中法复测直线杆塔桩位,采用测回法复测转角杆塔桩位。
填写复测记录。
3 分坑测量考虑篇幅有限,本文主要讲述直线杆塔、正方形、各基础中心都在横线路方向45°对角线上的全面不等高基础的分坑测量技术。
其它型式的基础可参照进行。
3.1分坑前准备3.1.1工器具准备经纬仪(或全站仪,精度等级不低于2″)、50m钢卷尺、5m钢卷尺、塔尺、标杆、锤、木桩、小钉子、可编辑计算器、细白灰(划线用)。
基础施工保证措施
基础施工技术保证措施一、线路复测:1、施工前必须复测线路直线、转角度数、档距、塔位间高差、地形地物、ABCD 四个塔脚与中心桩的高差、塔基断面的远近点与中心桩的高差等,其结果应与《平断面路径图》《杆位明细表》《基础配置表》相同后方可开挖;2、为保证施工无误,在基础施工前,应根据塔位现场地形和地貌校核塔基剖面及长短腿配置,如有不符,应写出书面报告并附现场地况简图,及时通知技术科尽早申报设计单位处理;3、在复测塔基断面时,要特别注意不能让基础成型后陷在凹坑内如可能出现此情况时,应联络技术人员申报设计单位处理;4、如发现基面及基面附近地形有裂纹、滑坡等不稳定地质现象,以及根据现场地形地势需新增基础保护措施的塔位也应及时申报处理;5、要复核沿线路的交叉跨越物是否与设计相符,线路通道内是否有新增设的跨越物,同时要将各跨越物相对最近塔位中心桩的距离、与线路方向的交叉角度以及对标高作精确测量并作记录。
二、测量与计算相配合,进行分坑找正:1、相对于中心桩,高腿高差不超过+1.5米,低腿高差不超过-3.0米;(1)仪器支于中心桩N,在45°分坑线上钉辅助桩C1、C2,并读出视距和高差(镜头竖直角90°)。
用钢卷尺测出C1桩到中心桩N的斜距M,那么H1=i-h1,S1=M2-H12。
通过仪器测出视距与计算水平距S1相比,就可以检查出C1桩至中心桩的水平距离是否准确。
校正准确后,即可在辅助桩C1、C2桩方向上分坑或挂线找正。
(2)、将仪器倒镜,钉出低脚侧辅助桩C3、C4、C5,并读出视距和高差。
用钢卷尺测出C3桩到C5桩斜距R,C3桩至中心桩N水平距离S2,那么H2=h2-i,S3=R2-H22,中心桩N到C5桩水平距离S=S2+S3。
通过仪器测出视距,与计算水平距S相比,可以检查出C5桩到中心桩N的水平距离是否准确。
经校正准确后,即可在辅助桩C3、C4、C5桩方向上分坑或挂线找正。
2、相对于中心桩,高腿高差超过+1.5米,低腿高差超过-3.0米;(1)、仪器支于中心桩,在45°分坑线上钉辅助桩C1、C2、C3、C4、C5、C6、C7,并测出视距和高差。
高考赋分标准是怎样的?新高考赋分制缺陷究竟在什么地方
高考赋分标准是怎样的?新高考赋分制缺陷究竟在什么地方如今关于新高考的政策已经在多地区的试点开始逐渐实施,而很多地区的人关于高考的赋分制还是有很多的不清楚,那么关于高考赋分制的标准究竟是怎样的呢?在这里也一起看下关于新高考的赋分制缺陷究竟在什么地方吧!首先等级赋分就是将所有的考生成绩按照从高到低排序好,然后将排序好的分数划分等级以后,在进行不同等级的分数进行赋分;一般情况下赋分标准都大概都是差不多的,而赋分的总分是为100分,多数都是以40分为赋分起点,其中3分是为分差,一般是有5等21级。
高考赋分的标准大多数是根据分数来计算在全省这一学科的排名比例是多少,在有赋分规则找出赋分比例,然后加以赋分分数,在计入高考成绩,比如甲同学选科物理考了80分,但是这次的物理试卷难度比较高,所以在全省的排名下就达到了5%,然后在根据赋分的规则,得算出5%的赋分应该是94分,所以最后计入高考的分数就是94分。
而另一位乙同学选科化学,并且考了93分,但是由于试卷比较简单,导致在全省的化学排名就只有11%,所以在相同赋分规则情况下,相对应的被计入高考的分数就只有88分;所以赋分主要是根据原始分数在全省的排名来计算的。
这样来说,新高考的出台确实是一种更公平的一种现象,更是一个很好的初衷,但依旧是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赋分制的缺点也渐渐的显现出来了,比如物理不小心就成为众人弃选的科目,因为难度较大,所以在考试的过程中,像这种科目因为学生选考太少,导致实际高分就会出现低赋分的情况,这样就会显得有一点不公平的现象。
还有一点就是在初始选科的时候,大家都会选科字比较擅长的科目,或者轻松应战高考的科目,从而不被选的科目就会逐渐薄弱,到大学以后,因为专业的不同和需要,薄弱的学科现象就会逐一体现出来,所以,对于未来的未知性也是会有所影响的可能,你们觉得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电线路知识
分坑测量、跨越测量、交叉角测量、弧垂测量及计算
分坑测量
定义:根据定位的中心桩位,根据基础类型依照设计图纸规定的尺寸进行坑口放样工作,称为分坑测量。
也就是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各塔杆腿基础砼中心及设计基准面高(包括基础尺寸)。
分为:
带拉线直线单杆的分坑;2.直线双杆分坑;3.带拉线双杆(转角双杆)的分坑;4.方形塔基础分坑;5.矩形塔基础分坑;6.不等高塔腿基础分坑;7.中心点位移的转角塔分坑;主要就是6、7进行说明一下。
一般方形塔塔腿方向确定:
分坑测量步骤:设计图纸计算->桩位复测->初步分坑->降低基面、平整基础施工面->砼中心找正->验证
设计图纸计算:1、认证阅读图纸资料。
2、根据设计图纸及说明计算各腿的半根开、半对角线根开等。
桩位复测:根据线路复测时所钉立的顺线路方向的横线路方向的辅桩,检查塔位桩的位置是否正确,如有偏差应重新钉立塔位桩。
(直线塔及转角塔横线路方向桩确定)
初步分坑:
基础一般为矩形(正方形)基础。
目的:按设计要求确定降基的范围及深度。
不等高基础的根开一般分四个腿分别给出正侧面根开,分坑时候进行单腿分坑,按照具体情况选择以下3种分坑测量方法:
方法1:变通井字形分坑法
当铁塔有减腿设计时,基础各腿的半根开控制桩不重合,应采用变通井字形分坑法,分别对各腿单独钉桩控制,操作方法同普通井字发。
变通井字法:
在中心桩设站,以线路前进方向为零,度盘顺时针转(180°-Θ)/2,并在方向上定出与C、D腿的正面半根开距离相等的辅助桩位点,即OC1=C腿的正面半根开、OD1=D腿的正面半根开、反方向定出OA1、OB1,度盘顺时针转90°,定出与侧面半根开距离相等的OD2、0A2,同样倒镜定出OC2、OB2。
在C1、C2、D1、D2、A1、A2、B1、B2上设仪器,以中心桩方向为零,根据转向角度关系定出C3、C4、D3、D4、A3、A4、B3、B4等辅助桩。
然后根据各腿辅助桩位定出各塔腿中心点及基础尺寸位置。
下图为不等高基础无位移转角塔。
此种方法较复杂。
仪器设站较多,容易出错,但能解决在中心桩看不到各塔腿中心的问题。
变通井字法
在以上所说变通的井字法中,距离为水平距离,在实际中,由于地形原因,采取的是钢尺距离,是斜距。
因此需要计算丈量的斜距。
公式中S1为斜距,S为水平距离,h为两点之间的高差,可用经纬仪求得:S1=根号(s²+h²)
h1=v1-i,h2=v2-i,h1-2=v1-v2
角度法分坑
角度分坑法可适用于任何基础,但测量水平距离时必须方便,操作方法如下:首先在中心桩O上架仪器,确定分坑十字基准线后一次旋转45°,分别按各腿的半对角线根开钉出洞中心桩A、B、C、D,以及方向桩a、b、c、d。
角度法分坑要求能通视,测量距离现场条件在初次分坑时难以满足。
斜距分坑法(方法一)
当采用角度法分坑测量水平距离比较困难时,可结合采用斜距分坑法。
其操作方法与角度分坑法相似,只是由斜距来控制。
该分坑法可适用于任何基础,操作方法如下:首先在中心桩O上架仪器,确定分坑十字基准线后依次旋转45°定出各腿的方向桩;然后用钢尺测量斜距PQ和用经纬仪测量的垂直角Θ,通过计算当PQ*CosΘ等于半对角线根开时钉出洞中心桩Q。
见上图中。
使用斜距法进行分坑时,会产生一定的操作误差。
为了提高精度必须注意:(1).钢尺必须丈量两次,两次测量值偏差不大于4mm;(2).用经纬仪测量垂直角时必须用正倒镜进行读数,闭合差不大于30’’;(3)对以上测量数据取中进行运算。
斜距分坑法(方法二)
根据设计图纸给定的各塔腿施工基面与塔位中心桩地面的相对高差、各塔腿的半根开值,计算出各塔腿基础45°分角线与通过中心桩的横线路方向线的交点月塔位中心桩的距离(即图中OE、OF、OM、ON)。
1.将经纬仪置于塔位中心桩,对准横线路方向,定出各塔腿基础45°分角线与横线路交点即45°分角桩(E、F、M、N四点)。
2.将经纬仪移至45°分角桩,对准横线路方向,转角45°。
钉出45°方向桩。
3.以45°分角桩为起点,在45°分角线方向水平拉尺,以该腿侧面的半根开,初步确定该腿中心位置。
4.初步确定该腿中心位置后,测量各腿自然地面与塔位中心桩之间及相邻塔腿自然地面之间的相对高差。
并在其测点位置拉尺测量斜距,所测斜距应符合设计计算值。
测量时,如尺无法拉直,应将中间突起点开沟,以保证测量精度。
能解决中心桩设站看不到塔腿中心情况,使用较高。
有位移的转角杆塔分坑:
有位移是由于转角、横担宽度、不等长横担以及直线杆塔换位等原因引起的。
当转角杆塔的转角较大时,导线的横担较宽或不等长时,使导线挂线后,会引起线路实际角度的变化,当直线杆塔换位时,由于导线的位置变化而引起直线杆塔及其绝缘子串上的附加水平力,为了消除这一影响,必须有塔位中心向设计确定的位移方向上平移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就是杆塔的位移。
等长宽横担:
位移值S1为转角桩O至O1之间的距离。
S1=(b/2+c)tg(Θ/2)
B为横担宽度,c为绝缘子金具挂线板长度,Θ为转角。
具体操作:
1.将仪器置于O点上,以前视杆塔方向为零,顺时针测设(180-Θ)/2,并正倒镜钉辅助装C1、D1,在线路转角内角(小于180°)OC1上量取OO1=S1,钉立转角塔中心O1.
2.将仪器设立在O1上,以C1方向为零,水平转90°,再正倒镜方向上钉A1、B1方向桩。
3.其分坑按上述风坑步骤及实际情况选择。
不等宽横担转角塔基础分坑:
其公式为:S=S1+S2
S=(b/2+c)tg(Θ/2)+(L2-L1)/2
其中S2位为悬挂点设计预偏距离,L1、L2分别为转角杆塔、短、长横担长度。
以上是三相导线水平排列,且横担等宽度转角塔的位移值,按上述公式计算。
当三项导线的横担宽度或悬挂点设计预偏距离各不相同时,其位移方向和数值,以应两侧直线杆塔上的控制相的转角最小原则进行位移,或以各相转角最小为原则作平均位移,位移值计算后,其位移桩、辅助桩的测量方法与上述等宽横担转角塔的施测方法完全相同。
一般设计会给出这一数值。
砼中心找正:
根据初步确定的腿中心位置,各腿地脚螺栓之间的小根开尺寸、基础立柱顶面断面尺寸和基础底板尺寸等。
确定降基的范围及深度后,进行降基面,开出基础坑施工基面并整平。
找正同初步分坑步骤相同,精度要求更高。
最好示意其不要移动,采用角度法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