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苏武传》(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武被幽禁在大窖中,“卧啮雪,与旃毛 并咽之”;流放北海,“掘野鼠去草实而 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等。文章运用这些细节,刻画人物入骨三 分,将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较好地结合起 来。
找出文中详写和略写部分, 并品味其用意。
详写苏武宁死不降、卧雪牧羊等;
略写武为於靬王赏识及牛羊被盗等。
04 作品:
史书: 《汉书》 辞赋: 《两都赋》 诗: 《咏史诗》
《汉书》(《前汉书》)
作者——东汉班固撰写,班固去世后,由其妹班昭和 同乡马续完成。
性质——《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古 代传记文学名著。其中还收录了西汉大量的辞赋和散 文,有总集的性质。
内容——记录了汉高祖元年(前206)至王莽新地皇四年共 230年的历史,共100篇,八十余万字。分为十二帝纪, 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 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贫贱 不移”的铮铮铁汉苏武。苏武之所以能如此,源自于他内 心那份火热的爱国情感,源自于他高尚的思想品德。家是 自己的,国是我们大家的,如果每一个人都有源自于内心 的爱国情感,我们的民族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我们 的国家必定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⑨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古义: 送给
今义:丢失、落下
⑩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古义:正当、适逢 今义:聚会、集会
意动用法
使动 用 法
单于壮其节。
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壮。
诚甘乐之。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乐。
欲因此时降武 空以身膏草野 反欲斗两主 单于愈益欲降之 何久自苦如此 王必欲降武
斯人已逝,精神长留。流逝的只是岁月,长留的是不屈的 精神,是爱国的情怀。
苏武是我们炎黄子孙永远的丰碑。
周瑜:赤胆忠心一代良将
【颁奖词】权力的巅峰,他触手可及;忠 诚的信条,他永生不忘。他火烧赤壁, 血战南郡,以自己短暂的生命,成就他 人的王者霸业。一颗忠心,东吴元老, 他深谋远虑,助吴天下三分。何谓贤谋, 何谓良帅,何谓能臣,公瑾是也。
. 探究写作艺术
文章如何从环境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的?
苏武出使匈奴,被扣幽禁。在冰 天雪地廪食不至的北海牧羊,几 乎被置之死地。这些典型的环境 描写,让苏武的性格得以淋漓尽 致地展示。
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并说出其作用。
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温火之上, “蹈背出血,气绝复苏”,充满悲壮色彩。 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律惊,自抱持 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 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衬托 出苏武的铮 斗:使……争斗 降:使……投降
苦:使……受苦 降:使……投降
名词活用
天雨雪 羝乳乃得归 杖汉节牧羊
雨:名做动,下 乳:名做动,生子 杖:名做动,拄着
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网、檠:名做动,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惠等哭,舆归营
舆:名做动,抬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做状,向上
【颁奖词】三十年拼搏不息, 几代人热泪盈眶。在低谷中奋 起,从不放弃,面对强敌出手, 永不言败。你们的身影是民族 性格的缩影,你们的脚步是一 个国家成长的历程。奏国歌, 升国旗,你们超越了体育,是 国家的英雄。
苏 武 精 神 的 历 史和 现 实
意
义
钟南山、李兰娟带领人民抗击 新冠肺炎;中印边境冲突中牺 牲的战士,牺牲自己,护卫了 国境……所有这些,都是中华 民族的守护者,都是苏武爱国 情怀的传承者,他们都是最可 敬的炎黄子孙。
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降,明日复然。
表现苏武强烈的爱国意识。
表现苏武威武不屈、不为富贵改变的节操。
“女为人臣子,不顾恩 义,畔主背亲,为降虏 于蛮夷,何以女为见? 表现苏武忠贞不渝的高 尚品德。
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武卧啮雪,与 旃毛并咽之。廪食不至,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表现苏武的坚强意志和 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
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 钺汤镬,诚甘乐之。臣 事君,犹子事父也;子 为父死,亡所恨。 表现苏武对民族忠诚的 崇高的民族气节
苏武精神解读
苏武精神具体表现为:
无论环境多么艰苦,无论 敌人使用何种手段,都拥 有崇高的民族气节、强烈 的爱国意识、艰苦卓绝的 斗争精神,以及伟大的信 念、坚强的意志;始终保 持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诚。
有人说,苏武是炎黄子孙 的骄傲,是后人的楷模; 但也有人疑惑,苏武孤身 一人,被扔在荒漠,是什 么支撑他度过如此艰难岁 月?我只能说,是信念, 是精神,精神的强大,可 以克服一切困难,可以创 造奇迹。今天我们讨论到 底是什么让苏武如此强大。
苏武在匈奴坚持十九年,靠的是什么?
“见犯乃死,重负国!”“屈节辱命, 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富贵如此!苏君今日
价值——史学价值: 作者能尊重客观实际,揭露统治阶级 的残暴,赞扬清廉的官吏,流露了对人民的同情。
文学价值: 叙事详明,详赡严密,语言典雅繁复,富 于文采,有骈体化倾向,对后世散文发展影响很大。
史书体例
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
《春秋》(孔子)——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01
《左传》(左丘明)
《资治通鉴》(司马光)
这样写的作用是:突出苏武崇高的 民族气节、强烈的爱国意识、艰苦 卓绝的斗争精神。
01
02
03
张胜的贪生 怕死苏武的
大义凛然
卫律的卖国 求荣苏武的
高风亮节
李陵的计较 个人苏武的
忠君报国
写作艺术
在典型环境下表现人物性格 特点; 用语言、行动、细节等描写 方式来刻画人物;
详略得当;
对比中凸现人物性格。
苏 武 传
导入
塞外飞沙,冷风拂面,有这么一 个人,他远离故国山河,却不移 心中那份守望的精神;他北海牧 羊,饮雪吞毡,在冰天雪地中苦 忍19载,一颗赤胆忠心如烈火般 未曾冷却。洗腥膻,得凯旋,满 头风雪白盈巅,持节还乡十九年。 这个人就是苏武,那个载于史册 又流传于民间的苏武。今天,我 们一起走近苏武。
钟 南 山:最 美 逆 行 者
【颁奖词】八十余载风华,挡不住您的 耀眼;十七年前的浩劫,止不住您的风 骨。非典面前,您与人民站在一起,众 志成城,一如那定海神针,攻坚克难, 百折不挠。而今风云突变,您依旧亲赴 武汉,带来的不止是希望更是景仰。悬 壶济世,医者仁心,是您的本分更是毕 生的信念。悠悠岁月,静好因您常驻。
王 昭 君:最 美 使 者
【颁奖词】你海棠般娇羞的容 颜,你菊花般孤傲的风骨,你 柳絮般飘飞的思念,你桃花般 红消香断的泪痕,都在茫茫大 漠中消隐。你默默地随清风而 去,为了那永世的安宁,你的 英姿,是漠北最美丽的剪影。
岳 飞:爱 国 英 雄
【颁奖词】金戈铁马, 驰骋沙场,一代名将, 精忠报国。他用沥泉 神矛撑起半壁江山, 他用热血赤诚铸就不 败神话。他是奔跃在 中原大地上的雄狮。
02 动作描写: 欲自杀 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掘野鼠去草
实而食之 不动 不应 骂
03 细节描写: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04 自然环境: 天雨雪 北海上无人处 廪食不至
05 社会环境: 张胜屈降 卫律逼降 李陵劝降 单于掌握生杀大权
苏武性格特点
01 忠君爱国 02 威武不屈 03 贫贱不移 04 忠贞不渝 05 坚韧不拔
班固
01 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
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 学家,文学家。
03
家庭情况: 父亲: 班彪
弟弟: 班超(投笔从戎)
妹妹: 班昭(续写《汉书》
少年时就能作文诵诗赋,长大
02 后博览群书。和帝永元元年
(89)初,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出 征匈奴,为中护军。后来,班 固因窦宪专权受到株连,死于 狱中。
作业
1 写一个关于苏武的人物短评。
2
请同学们找出古今“苏武”式的英雄 ,并仿照“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
奖词,写一段简洁的人物评论。
.人 物 短 评 示 例
苏武,他是铁骨铮铮的爱国志士,不畏强权,不辱使命,不放弃坚 守的方向。他以他的青春年华,以他的苍颜白发,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 见证了他高洁的灵魂;用他顽强的生命力,用他坚定的意志力,在中原 大地上,树立起一座不倒的丰碑——永远不死的爱国心。
B 虞常谋反,祸及苏武;
C 舍生取义,以死明志; 卫律逼降,威武不屈;
D (5-6)饮雪吞毡,矢志不渝; (7-8)李陵劝降,忠贞如一;
E 汉匈和亲,请还苏武;
F 历尽磨难,白发归汉。
赏析形象
请找出本文中出现的人物,并根据文中内容概括各人物性格特点
01 张胜
提示:概括人物性
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
袁 隆 平:毕 生 梦 想 消 除 饥 饿
【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 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 名满天下的时候,却荏苒只是专注 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 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 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 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中 国 女 排:为 国 著 功 成
通假字
① 畔:通,叛 ② 旃:通 毡 ③ 去:通 弆 ④ 亡:通 无 ⑤ 见:通 现 ⑥ 亡:通 无 ⑦ 衿:通 襟 ⑧ 决:通 诀 ⑨ 以:通 已 ⑩ 决:通 诀
背叛 毛织品 收藏 没有 显现 没有 衣襟 诀别 已经
古今异义
① 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 抵押
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② 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 提拔
今义:业绩
③ 我丈人行也。 古义: 老人,长辈 今义:岳父
④ 欲因此时降武。 古义: 趁这时 ⑤ 独有女弟二人 古义: 妹妹
今义:相当于所以 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⑥ 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 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⑦ 武等实在
古义:
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老实
⑧ 稍迁至栘中厩监 古义: 渐渐
今义:稍微
01 听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缘由 奉命出使匈奴;
结局 释放回国;
第二部分(2~8) 三次招降,苏武不屈。 (出使匈奴中)
遭遇 被扣在匈奴19年;
第一部分(1) 出使匈奴,以求通好。 (出使匈奴前) 第三部分(9~10) 汉匈和亲,白发归汉。 (出使匈奴后)
再读课文,给文章分层并加小标题
A 出使匈奴,以通和好;
十九年的执着,十九年的信仰,换来的是十九年的永垂不朽!苏武的 执着,李陵不懂,卫律不懂,单于不懂。那执着是对爱国一种伟大的诠 释!
.人 物 短 评 示 例
在他的生命里,国家为重,生命私利为轻。十九年的苦难 与折磨,他的头发白了,胡须长了,但他依旧手持汉节,但 他依旧心存家国。一颗坚贞不屈的爱国之心温暖了无边的荒 野,富贵不动心,威武不屈膝,他用行动捍卫了民族的尊严。
格特点,要根据文
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
章情节和文中人物 02 卫 律
的语言、动作、细
卖国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
节、环境等描写及
可一世。
他人评价等方面。 03 李 陵
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
赏析形象
01 语言描写:“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屈节辱命,
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以国家为编排顺序记载史事的史书
《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02
《战国策》(刘向编订)
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的史书 《史记》(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03
《汉书》(班固)——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后汉书》(范晔)——纪传体断代史
苏武出使背景
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 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 区。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 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 结盟,指望通过恩威兼施之策 来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 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 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 使与匈奴修好。
找出文中详写和略写部分, 并品味其用意。
详写苏武宁死不降、卧雪牧羊等;
略写武为於靬王赏识及牛羊被盗等。
04 作品:
史书: 《汉书》 辞赋: 《两都赋》 诗: 《咏史诗》
《汉书》(《前汉书》)
作者——东汉班固撰写,班固去世后,由其妹班昭和 同乡马续完成。
性质——《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古 代传记文学名著。其中还收录了西汉大量的辞赋和散 文,有总集的性质。
内容——记录了汉高祖元年(前206)至王莽新地皇四年共 230年的历史,共100篇,八十余万字。分为十二帝纪, 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 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贫贱 不移”的铮铮铁汉苏武。苏武之所以能如此,源自于他内 心那份火热的爱国情感,源自于他高尚的思想品德。家是 自己的,国是我们大家的,如果每一个人都有源自于内心 的爱国情感,我们的民族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我们 的国家必定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⑨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古义: 送给
今义:丢失、落下
⑩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古义:正当、适逢 今义:聚会、集会
意动用法
使动 用 法
单于壮其节。
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壮。
诚甘乐之。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乐。
欲因此时降武 空以身膏草野 反欲斗两主 单于愈益欲降之 何久自苦如此 王必欲降武
斯人已逝,精神长留。流逝的只是岁月,长留的是不屈的 精神,是爱国的情怀。
苏武是我们炎黄子孙永远的丰碑。
周瑜:赤胆忠心一代良将
【颁奖词】权力的巅峰,他触手可及;忠 诚的信条,他永生不忘。他火烧赤壁, 血战南郡,以自己短暂的生命,成就他 人的王者霸业。一颗忠心,东吴元老, 他深谋远虑,助吴天下三分。何谓贤谋, 何谓良帅,何谓能臣,公瑾是也。
. 探究写作艺术
文章如何从环境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的?
苏武出使匈奴,被扣幽禁。在冰 天雪地廪食不至的北海牧羊,几 乎被置之死地。这些典型的环境 描写,让苏武的性格得以淋漓尽 致地展示。
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并说出其作用。
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温火之上, “蹈背出血,气绝复苏”,充满悲壮色彩。 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律惊,自抱持 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 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衬托 出苏武的铮 斗:使……争斗 降:使……投降
苦:使……受苦 降:使……投降
名词活用
天雨雪 羝乳乃得归 杖汉节牧羊
雨:名做动,下 乳:名做动,生子 杖:名做动,拄着
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网、檠:名做动,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惠等哭,舆归营
舆:名做动,抬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做状,向上
【颁奖词】三十年拼搏不息, 几代人热泪盈眶。在低谷中奋 起,从不放弃,面对强敌出手, 永不言败。你们的身影是民族 性格的缩影,你们的脚步是一 个国家成长的历程。奏国歌, 升国旗,你们超越了体育,是 国家的英雄。
苏 武 精 神 的 历 史和 现 实
意
义
钟南山、李兰娟带领人民抗击 新冠肺炎;中印边境冲突中牺 牲的战士,牺牲自己,护卫了 国境……所有这些,都是中华 民族的守护者,都是苏武爱国 情怀的传承者,他们都是最可 敬的炎黄子孙。
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降,明日复然。
表现苏武强烈的爱国意识。
表现苏武威武不屈、不为富贵改变的节操。
“女为人臣子,不顾恩 义,畔主背亲,为降虏 于蛮夷,何以女为见? 表现苏武忠贞不渝的高 尚品德。
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武卧啮雪,与 旃毛并咽之。廪食不至,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表现苏武的坚强意志和 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
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 钺汤镬,诚甘乐之。臣 事君,犹子事父也;子 为父死,亡所恨。 表现苏武对民族忠诚的 崇高的民族气节
苏武精神解读
苏武精神具体表现为:
无论环境多么艰苦,无论 敌人使用何种手段,都拥 有崇高的民族气节、强烈 的爱国意识、艰苦卓绝的 斗争精神,以及伟大的信 念、坚强的意志;始终保 持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诚。
有人说,苏武是炎黄子孙 的骄傲,是后人的楷模; 但也有人疑惑,苏武孤身 一人,被扔在荒漠,是什 么支撑他度过如此艰难岁 月?我只能说,是信念, 是精神,精神的强大,可 以克服一切困难,可以创 造奇迹。今天我们讨论到 底是什么让苏武如此强大。
苏武在匈奴坚持十九年,靠的是什么?
“见犯乃死,重负国!”“屈节辱命, 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富贵如此!苏君今日
价值——史学价值: 作者能尊重客观实际,揭露统治阶级 的残暴,赞扬清廉的官吏,流露了对人民的同情。
文学价值: 叙事详明,详赡严密,语言典雅繁复,富 于文采,有骈体化倾向,对后世散文发展影响很大。
史书体例
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
《春秋》(孔子)——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01
《左传》(左丘明)
《资治通鉴》(司马光)
这样写的作用是:突出苏武崇高的 民族气节、强烈的爱国意识、艰苦 卓绝的斗争精神。
01
02
03
张胜的贪生 怕死苏武的
大义凛然
卫律的卖国 求荣苏武的
高风亮节
李陵的计较 个人苏武的
忠君报国
写作艺术
在典型环境下表现人物性格 特点; 用语言、行动、细节等描写 方式来刻画人物;
详略得当;
对比中凸现人物性格。
苏 武 传
导入
塞外飞沙,冷风拂面,有这么一 个人,他远离故国山河,却不移 心中那份守望的精神;他北海牧 羊,饮雪吞毡,在冰天雪地中苦 忍19载,一颗赤胆忠心如烈火般 未曾冷却。洗腥膻,得凯旋,满 头风雪白盈巅,持节还乡十九年。 这个人就是苏武,那个载于史册 又流传于民间的苏武。今天,我 们一起走近苏武。
钟 南 山:最 美 逆 行 者
【颁奖词】八十余载风华,挡不住您的 耀眼;十七年前的浩劫,止不住您的风 骨。非典面前,您与人民站在一起,众 志成城,一如那定海神针,攻坚克难, 百折不挠。而今风云突变,您依旧亲赴 武汉,带来的不止是希望更是景仰。悬 壶济世,医者仁心,是您的本分更是毕 生的信念。悠悠岁月,静好因您常驻。
王 昭 君:最 美 使 者
【颁奖词】你海棠般娇羞的容 颜,你菊花般孤傲的风骨,你 柳絮般飘飞的思念,你桃花般 红消香断的泪痕,都在茫茫大 漠中消隐。你默默地随清风而 去,为了那永世的安宁,你的 英姿,是漠北最美丽的剪影。
岳 飞:爱 国 英 雄
【颁奖词】金戈铁马, 驰骋沙场,一代名将, 精忠报国。他用沥泉 神矛撑起半壁江山, 他用热血赤诚铸就不 败神话。他是奔跃在 中原大地上的雄狮。
02 动作描写: 欲自杀 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掘野鼠去草
实而食之 不动 不应 骂
03 细节描写: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04 自然环境: 天雨雪 北海上无人处 廪食不至
05 社会环境: 张胜屈降 卫律逼降 李陵劝降 单于掌握生杀大权
苏武性格特点
01 忠君爱国 02 威武不屈 03 贫贱不移 04 忠贞不渝 05 坚韧不拔
班固
01 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
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 学家,文学家。
03
家庭情况: 父亲: 班彪
弟弟: 班超(投笔从戎)
妹妹: 班昭(续写《汉书》
少年时就能作文诵诗赋,长大
02 后博览群书。和帝永元元年
(89)初,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出 征匈奴,为中护军。后来,班 固因窦宪专权受到株连,死于 狱中。
作业
1 写一个关于苏武的人物短评。
2
请同学们找出古今“苏武”式的英雄 ,并仿照“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
奖词,写一段简洁的人物评论。
.人 物 短 评 示 例
苏武,他是铁骨铮铮的爱国志士,不畏强权,不辱使命,不放弃坚 守的方向。他以他的青春年华,以他的苍颜白发,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 见证了他高洁的灵魂;用他顽强的生命力,用他坚定的意志力,在中原 大地上,树立起一座不倒的丰碑——永远不死的爱国心。
B 虞常谋反,祸及苏武;
C 舍生取义,以死明志; 卫律逼降,威武不屈;
D (5-6)饮雪吞毡,矢志不渝; (7-8)李陵劝降,忠贞如一;
E 汉匈和亲,请还苏武;
F 历尽磨难,白发归汉。
赏析形象
请找出本文中出现的人物,并根据文中内容概括各人物性格特点
01 张胜
提示:概括人物性
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
袁 隆 平:毕 生 梦 想 消 除 饥 饿
【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 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 名满天下的时候,却荏苒只是专注 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 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 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 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中 国 女 排:为 国 著 功 成
通假字
① 畔:通,叛 ② 旃:通 毡 ③ 去:通 弆 ④ 亡:通 无 ⑤ 见:通 现 ⑥ 亡:通 无 ⑦ 衿:通 襟 ⑧ 决:通 诀 ⑨ 以:通 已 ⑩ 决:通 诀
背叛 毛织品 收藏 没有 显现 没有 衣襟 诀别 已经
古今异义
① 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 抵押
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② 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 提拔
今义:业绩
③ 我丈人行也。 古义: 老人,长辈 今义:岳父
④ 欲因此时降武。 古义: 趁这时 ⑤ 独有女弟二人 古义: 妹妹
今义:相当于所以 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⑥ 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 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⑦ 武等实在
古义:
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老实
⑧ 稍迁至栘中厩监 古义: 渐渐
今义:稍微
01 听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缘由 奉命出使匈奴;
结局 释放回国;
第二部分(2~8) 三次招降,苏武不屈。 (出使匈奴中)
遭遇 被扣在匈奴19年;
第一部分(1) 出使匈奴,以求通好。 (出使匈奴前) 第三部分(9~10) 汉匈和亲,白发归汉。 (出使匈奴后)
再读课文,给文章分层并加小标题
A 出使匈奴,以通和好;
十九年的执着,十九年的信仰,换来的是十九年的永垂不朽!苏武的 执着,李陵不懂,卫律不懂,单于不懂。那执着是对爱国一种伟大的诠 释!
.人 物 短 评 示 例
在他的生命里,国家为重,生命私利为轻。十九年的苦难 与折磨,他的头发白了,胡须长了,但他依旧手持汉节,但 他依旧心存家国。一颗坚贞不屈的爱国之心温暖了无边的荒 野,富贵不动心,威武不屈膝,他用行动捍卫了民族的尊严。
格特点,要根据文
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
章情节和文中人物 02 卫 律
的语言、动作、细
卖国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
节、环境等描写及
可一世。
他人评价等方面。 03 李 陵
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
赏析形象
01 语言描写:“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屈节辱命,
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以国家为编排顺序记载史事的史书
《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02
《战国策》(刘向编订)
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的史书 《史记》(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03
《汉书》(班固)——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后汉书》(范晔)——纪传体断代史
苏武出使背景
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 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 区。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 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 结盟,指望通过恩威兼施之策 来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 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 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 使与匈奴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