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东北农业大学网考 宏观经济学 考前练兵.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题
1.以下内容不是宏观经济学研究范畴的是()。

A.总产出
B.失业
C.国际收支
D.企业利润
答案: D
2.消费函数表示的是消费支出与下面哪一项之间的关系()
A.利率
B.物价水平
C.收入
D.偏好
答案: C
3.根据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的原因是
A.消费减少
B.储蓄减少
C.消费增加
D.MPC上升
答案: A
判断题
1.稀缺性仅仅是市场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
T.对
F.错
答案: F
2.如果收入增加,消费支出与储蓄都增加,所以,随着收入增加,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都提高。

()
T.对
F.错
答案: F
3.当宏观经济均衡时,总支出等于总产出。

()
T.对
F.错
答案: T
计算题
1.在2001年,某个经济生产100个面包,每个售价为2元。

在2002年,这个经济生产200个面包,每个售价为3元。

计算每年的名义GDP、实际GDP和物价指数(2001年为基年)。

从一年到下一年这三个统计数字分别提高了多少百分比?
答案: 2001年名义GDP=2×100=200(元)
2002年名义GDP=3×200=600(元)
2001年实际GDP=2001年名义GDP =200(元)
2002年实际GDP=2×200=400(元)
2001年物价指数=100
2002年物价指数=100*600/400=150
名义GDP变动百分比=(600-200)/200×100%=200%
实际GDP变动百分比=(400-200)/200×100%=100%
物价指数变动百分比=(150-100)/100×100%=50%
2.已知货币供给为500亿元,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为350亿元,投机需求函数为L2(r)=400-10000r。

求:(1)均衡利率水平
(2)假定其它条件不变,货币供给由500亿元减少为450亿元,均衡利率有什么变动?
答案: (1)由货币供求平衡,有M=L1+L2(r)
500=350+400-10000r 则r=0.025
(2)当货币供给从500亿元减少为450亿元,均衡利率会提高
450=350+400-10000r 则r=0.03
论述题
1.试述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答案: 联系:(1)它们是整体与其构成的个体之间的关系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者是互为前提互相补充的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可以使用同样的分析方法
(4)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区别:(1)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

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

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4)基本假设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5)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福利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理论等。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人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

简答题
1.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有什么区别?
答案: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由本国公民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2.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分别取决于哪些因素?
答案: (1)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基础货币、准备金-存款比率、通货-存款比率
(2)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
3.导致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1)消费需求的变化(2)投资需求的变化(3)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变化
(4)净出口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