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2020年上学期巩义市京师杜甫公学高一历史第一次周测试题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2020年上学期巩义市京师杜甫公学高一历史第一
次周测试题答案
1.解析:选 A 根据题干中的信息“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再根据“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的现象可知,公有制逐渐被私有制取代。

因此,“大道”是指禅让制和公有制,故选A项。

2. 解析:选B。

根据所学,西周主要封国有燕、鲁、晋、卫、齐、宋等。

齐、鲁等相当于今天山东地区,晋相当于今天的山西。

结合材料山东简称“鲁”、山西简称“晋”可知,来源于西周分封制,武王伐纣、春秋争霸、山川地形与材料无关,选择B项符合题意。

3. 解析:选C。

禅让制是夏朝以前的王位继承制度,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世袭制与材料中信息无关,故B项错误;由题目中的文字信息“合家团圆”“自我认同”可知是与血缘关系相关的宗法制,故C项正确;分封制与材料中信息不符,故D 项错误。

4. 解析:选A。

解答本题注意题干中的“宗法观念”。

宗法观念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并形成严格的等级秩序,体现长幼有序,据此可以判断长辈应居住在甲处。

故A项正确。

5. 解析:选C。

从材料中“率乃师……伐夙夷”,可知周王命令诸侯出征作战,A、B、D项虽然是诸侯应尽的义务,但与材料不符,选择C项符合题意。

6. 解析:选 B.本题考查宗法制对当今中国的积极影响,即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有利于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安定和祖国的统一,故B项与题意相符。

7. 解析:选D。

秦朝中央集权政治制度主要表现为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都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有效控制,故D项正确。

A项是在经济领域的措施,不符合政治制度的设问;B项是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措施,不符合政治制度的设问;C项主要是体现专制主义,即皇权的强化,而不是中央集权。

8. 解析:选C。

“废分封、立郡县”属于地方制度,没有涉及皇权至上,故A项错误;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秦始皇确立的一系列包含中央和地方制度的体系,是措施不是目的,故B项错误;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秦始皇实行郡县制主要是为了巩固国家统一,故C项正确;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需要不是材料反映的主要目的,故D项错误。

9. 解析:选D。

御玺专属于皇帝,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皇帝之玺、天子之玺、信玺、行玺等区分表明有内外两套系统,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任命国家官员和任命四夷的官员的大权总揽于皇帝,是中央集权的体现,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三公九卿制提升效率,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10. 解析:选B。

据材料“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可知该官员执掌监察机构,丞相掌握行政权,故A项错误;御史大夫行使监察百官之职,故B项正确;太尉掌握军权,故C项错误;郡守为地方行政长官,故D项错误。

11. 解析:选 C.依据材料分析,春秋时期的诸侯兼并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减少,统一的趋向日益明显,由此可知C项正确;春秋时期是中国奴隶制度逐步瓦解的时期,而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逐渐形成的时期,各国通过变法加速封建化进程,由以上分析可知,B、D两项错误;中国处于分裂状态仅是对当时社会状态的描述,不属于对中国发展进程产生的推动作用。

12. 解析:选C.题干强调的是秦王朝对后世封建国家“基本模式”,即国家结构的影响,就是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故选C项。

13. 答案:(1)政治制度:分封制。

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

(2)关系:诸侯为周王臣下,服从周王命令。

义务:保护周王室;忠于职守;保卫封地;定期朝见天子,向天子述职。

(1)变化:王室衰微,诸侯不尊天子。

原因:在分封制下,诸侯在自己领地内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一些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王权衰微,无力再控制诸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