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3三年中考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练习(济南专用)-31化学与环境保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3三年中考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练习(济南
专用)-31化学与环境保护
一、单选题
1.(2023·山东济南·统考二模)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2023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众生的地球”,长清区某学校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围绕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的下列倡议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推广使用脱硫煤B.生活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C.能源上少用化石燃料D.农业上作物秸秆露天焚烧2.(2023·山东济南·统考二模)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B.垃圾分类,利于资源回收
C.燃放烟花,增加节日气氛D.布袋购物,减少白色污染3.(2023·山东济南·统考三模)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食用加铁酱油预防缺铁性贫血B.焙制糕点时可加入适量氢氧化钠C.向食品包装袋充入氮气延长保质期D.家中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4.(2023·山东济南·统考二模)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对化学知识的运用正确的是
A.实验室中用液氮冷藏血液标本
B.农业生产中用铁桶盛放波尔多液
C.生活中的常用有机合成材料有塑料、合成纤维、合金等
D.室内火炉取暖时,在火炉旁放一盆石灰水预防止煤气中毒
5.(2023·山东济南·统考二模)我国2023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B.发展快速公交,减少私家车出行
C.回收利用废弃金属,防止污染
D.大力发展火力发电,满足工业用电需求
6.(2023·山东济南·统考二模)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化学与健康:将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止食品变质
B.化学与农业: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可提高肥效
C.化学与安全:冬天室内用煤炉取暖一定要严防煤气中毒
D.化学与环境:对燃煤进行脱硫处理可减少酸雨的形成
7.(2023·山东济南·统考二模)化学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下列观点中,不合理的是A.食品包装袋中可充入氮气延长保质期B.食用加碘食盐可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C.种植蔬菜时可喷洒大量剧毒农药杀虫D.制作面包时可加入适量小苏打作蓬松剂
8.(2023·山东济南·模拟预测)每年九月的第三个周日是世界清洁地球日。

某中学开展了主题为“为地球减负,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的宣传活动。

下列措施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A.绿色出行,积极践行“低碳生活”
B.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
C.植树造林,努力营造“绿水青山”
D.大量开采化石燃料,缓解“能源危机”
9.(2023·山东济南·统考二模)关于“舌尖上的化学”,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A.为了使西瓜更甜,大量使用增甜剂B.不能用工业盐亚硝酸钠(NaNO2)代替食盐烹调
C.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可在食品包装袋内充入氮气D.为了身体健康,必须均
10.(2023·山东济南·统考一模)建设美丽汕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人人有责。

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改善环境的是
A.禁止工业污水超标排放B.随意丢弃废旧的电池
C.治理建筑工地扬尘污染D.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11.(2022·山东济南·模拟预测)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将废旧金属回收,减少污染B.研发高效低毒农药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
C.焚烧农作物秸秆,做农田肥料D.为减少酸雨发生,将煤炭加入固硫剂制成型煤
12.(2022·山东济南·校考模拟预测)在济南市民的合力支持下,我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下列做法中,不符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要求的是
A.减少住户冬季燃煤供暖,采取集体供暖措施
B.关停多家烟花爆竹生产厂家,提倡售卖电子鞭炮
C.为出行方便,鼓励市民开车出行
D.超市不再免费提供塑料袋,大力提倡消费者自带购物袋或购买可降解塑料袋13.(2022·山东济南·校考模拟预测)2021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时指出“生态本身就是价值”,下列说法或做法中,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A.使用无磷洗涤剂,能有效减少水体污染
B.工业废水达标排放,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C.加高工厂烟囱,能消除有害废气对空气的污染
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能减少“白色污染”
14.(2022·山东济南·校考模拟预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家庭中可以用淘米水浇花,节约用水
B.被污染的空气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C.水体污染不仅影响工农业生产,还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
D.工厂排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都会污染空气15.(2022·山东济南·统考一模)6月5日是环境日。

2022年环境日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旨在促进全社会共建美丽中国,进一步体现中国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作用。

下列说法或做法中,与构建生态文明,保护自然环境
不相符的是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B.加强污水无害化处理,降低水体污染
C.就地焚烧秸秆,增加田间肥料
D.减少燃煤使用,开发新能源使用
16.(2022·山东济南·统考一模)近一年来,济南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7,首次进入“4+”时代,6项主要污染物均实现改善。

“泉城蓝”已经成为市民生活的背景和城市亮丽的底色,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发展轨道交通,提倡绿色出行B.随意焚烧秸秆,降低生产成本
C.督查工地扬尘,再现碧水蓝天D.取缔露天烧烤,美化城市环境17.(2022·山东济南·统考二模)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严禁焚烧作物秸秆B.发展沿街露天烧烤
C.植树造林防风固沙D.综合治理城市污水18.(2021·山东济南·统考一模)“十四五”规划中指出,要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动绿色发展,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

下列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A.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
B.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
C.少开私家车,倡导绿色出行
D.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纸杯
参考答案:
1.D
【详解】A、工业上推广使用脱硫煤,可减少燃烧产生的SO2,有利于环境保护,故选项倡议正确;
B、生活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可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从而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故选项倡议正确;
C、能源上少用化石燃料,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故选项倡议正确;
D、农业上作物秸秆露天焚烧,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烟尘,不利于环境保护,故选项倡议不正确。

故选D。

2.C
【详解】A、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能够增强植物吸收空气中有害气体与烟尘的能力,能够减缓空气污染,选项正确;
B、垃圾分类,能够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同时减缓污染,选项正确;
C、燃放烟花,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与烟尘,会加重空气污染,选项错误;
D、布袋购物,能够减少塑料的使用量,减少废弃塑料的数量,减少白色污染,选项正确。

故选C。

3.B
【详解】A、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所以食用加铁酱油预防缺铁性贫血,故A正确;
B、碳酸氢钠可以作发酵粉,所以焙制糕点时应加入适量碳酸氢钠,故B错误;
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向食品包装袋充入氮气可以延长保质期,故C正确;
D、家中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防止发生爆炸,故D正确。

故选B。

4.A
【详解】A、液氮能用作冷冻剂,故A正确;
B、波尔多液中有硫酸铜,铁和硫酸铜能反应,故不能用铁桶盛放波尔多液,故B错误;
C、有机合成材料有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C错误;
D、煤气中毒是指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不和氢氧化钙反应,所以在火炉旁放一盆石灰水不能预防止煤气中毒,故D错误。

故选A。

5.D
【详解】A、植树种花能够提高植物吸收空气中有害气体和烟尘的能力,能够减缓空气污染,做法符合这一主题,不符合题意;
B、减少私家车出行能够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排放量,能够减缓空气污染,做法符合这一主题,不符合题意;
C、回收利用废弃金属,可以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同时防止污染环境,做法符合这一主题,不符合题意;
D、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会增加空气中有害气体与烟尘的排放量,加重空气污染,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符合题意。

故选D。

6.B
【详解】A、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可以将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止食品变质,故A说法合理;
B、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氢氧化钙)混合会生成氨气,逸出,会降低肥效,故B说法不合理;
C、煤炭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所以冬天室内用煤炉取暖一定要严防煤气中毒,故C说法合理;
D、对燃煤进行脱硫处理,可减少SO2气体的排放,SO2气体是形成硫酸型酸雨的罪魁祸首,所以对燃煤进行脱硫处理可减少酸雨的形成,故D说法合理;
故选B。

7.C
【详解】A、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食品包装袋中可充入氮气延长保质期,故选项说法合理;
B、碘是人体内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因此食用加碘食盐可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故选项说法合理;
C、种植蔬菜时喷洒大量剧毒农药杀虫,会造成农药残留,影响人体健康,故选项说法不合理;
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且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制作面包时可加入适量小苏打作膨松剂,故选项说法合理。

故选C。

8.D
【详解】A、绿色出行,积极践行“低碳生活”,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措施与该主题相符;
B、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能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减少“白色污染”,故选项措施与该主题相符;
C、植树造林,努力营造“绿水青山”,能净化空气,故选项措施与该主题相符;
D、大量开采利用化石燃料,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会造成空气污染,故选项措施与该主题不相符。

故选D。

9.A
【详解】A. 为了使西瓜更甜,大量使用增甜剂,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此选项符合题意;
B. 工业盐亚硝酸钠有毒,不能用工业盐亚硝酸钠(NaNO2)代替食盐烹调,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在通常状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容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且氮气无毒,
对人体无害,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可在食品包装袋内充入氮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为了身体健康,必须均衡膳食,有利于身体健康,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B
【详解】试题分析:A、禁止工业污水超标排放,可以防止水污染,B、随意丢弃废旧的电池,会导致环境污染,正确,C、治理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可以减少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利于改善环境,D、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可以防止有害气体的排放,故选B
考点:环境污染
11.C
【详解】A.将废旧金属回收,可以减少污染,符合“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选项说法正确;
B.研发高效低毒农药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符合“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选项说法正确;
C.焚烧农作物秸秆会造成空气污染,不符合“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选项说法错误;
D.为减少酸雨发生,将煤炭加入固硫剂制成型煤,符合“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共生”的理念,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2.C
【详解】A、减少住户冬季燃煤供暖,采取集体供暖措施,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符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要求,不符合题意;
B、关停多家烟花爆竹生产厂家,提倡售卖电子鞭炮,有利于防止环境污染,符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要求,不符合题意;
C、为出行方便,鼓励市民开车出行,会造成空气污染,不符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要求,符合题意;
D、超市不再免费提供塑料袋,大力提倡消费者自带购物袋或购买可降解塑料袋,有利于保护环境,符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要求,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C
【详解】A、使用无磷洗涤剂,能有效减少水体污染,防止出现“水华”现象,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不符合题意;
B、工业废水达标排放,可以减少水体污染,保护水资源,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不符合题意;
C、加高工厂烟囱,并没有减少有害气体,只是排向了高空,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符合题意;
D、“白色污染”是大量的塑料制品丢弃后造成的环境污染,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能减少“白色污染”,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D
【详解】A、家庭中可以用淘米水浇花,节约用水,说法正确;
B、被污染的空气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说法正确;
C、水体污染不仅影响工农业生产,还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说法正确;
D、工厂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都会污染空气,二氧化碳是空气的基本成分,不会污染空气,说法错误。

故选D。

15.C
【详解】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有利于减少能源的消耗,符合构建生态文明,保护自然环境;
B、加强污水无害化处理,降低水体污染,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符合构建生态文明,保护自然环境;
C、就地焚烧秸秆,会污染大气,不符合环境保护的做法;
D、减少燃煤使用,开发新能源使用,有利于减少能源的消耗,符合构建生态文明,保护自然环境;
故选C。

16.B
【详解】A、发展轨道交通,提倡绿色出行,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减少空气污染,选项正确;
B、随意焚烧秸秆,会生成大量有害气体和烟尘,选项错误;
C、督查工地扬尘,再现碧水蓝天,减少烟尘,利于环境保护,选项正确;
D、露天烧烤,会生成大量有害气体和烟尘,选项错误;
答案为:B。

17.B
【详解】A、严禁焚烧作物秸秆,可以减少空气污染,故A不符合题意;
B、发展沿街露天烧烤,加重空气污染,故B符合题意;
C、植树造林防风固沙,可以减少空气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
D、综合治理城市污水,可以减少水污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D
【详解】A、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不会产生污染物,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不符合题意;
B、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能改善环境状况,不符合题意;
C、少开私家车,倡导绿色出行,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题意;
D、一次性木筷、纸杯的推广使用会增加森林的砍伐量,破坏生态环境,符合题意。

故选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