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份八年级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秋季期八年级12月份月考试卷
语文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只需将答题卷交回即可。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选项标号涂黑。

3.非选择题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一、识字写字、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殉.职(xùn) 倔.强(juè) 喧.嚣( xuān ) 矢.志不移( shǐ)
B、砭.骨( biān ) 分泌.(mì) 星宿.( xiù) 咄.咄逼人(duō)
C、逡.巡(qūn) 自诩.( xǔ) 恁.地( nèn ) 循规蹈矩.(jù)
D、瞥.见(biē) 阿.谀(ē) 豢.养( huàn ) 娓娓
..动听(wěi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灰烬摄取老态龙中与日具增
B、招徕忌讳耿耿于怀按步就班
C、聒噪眼棱泰然处之首当其冲
D、绰号圩堤不言而谕适得其返
3.请你在答题中认真书写,评卷老师将根据你全卷书写情况评分。

(3分)
4.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作为地球的主人,就应该好好保护地球。

桃李中学准备组织开展一次“保护地球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

除了召开主题班会外,请你再给学校提出一项活动建议。

(含标点限15个字内)(3分)
5.在“保护地球从我做起”主题班会上,大家推荐你做主持人。

请你写出开场白。

(限60个字内)(3分)
二、古诗文与名著阅读(25分)
6.根据课文和要求默写出下面空缺的古诗文名句。

(每小题2分,共10分)
(1)力尽不知热,。

(白居易《观刈麦》)
(2),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3)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4)古往今来,成就大业的仁人志士往往经受过艰难困苦的磨练。

当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感觉痛苦疲惫时,不妨用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里的名句“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____,劳其筋骨……”来激励自己。

(5)开发大西北,我们实施了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绿色生态战略。

可以料想,不久的将来,孟浩然在《过故人庄》吟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良好生态环境必将在我们的身边重现。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7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中的“一经”指儒家经典,“干戈”指兵器。

这两句的意思是:我艰苦的生活经历从读书开始,以微薄的兵力与元军苦战了四年。

B.颔联诗人以“风飘絮”比喻破碎的国家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

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C.颈联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兵败被俘后害怕、惊恐的心情。

D.尾联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文天祥的民族气节。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曹刿请.见/战则请.从B.可以
..为师矣
..一战/可以
C.又何间.焉/中间.力拉崩倒之声D.乃.入见/ 乃.尔寂饮
9.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3)
A.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一些臣子。

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译文:猪、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增加,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文: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也一定要依据实情处理。

D.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译文:(齐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怕的是有埋伏。

10.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A.在鲁庄公提出的“可以一战”的条件中,曹刿认为最关键的是要取信于民。

B.“夫战,勇气也。

”强大的齐国军队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在战场上缺乏勇气。

C.国难当头,匹夫有责。

曹刿在鲁国有难时,自请入宫,献谋划策,并随庄公指挥作战,体现了他爱国的情怀。

D.文章主要采用人物对话的方式来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人物的性格。

11.下面对《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三部名著的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悟空的名字是菩提老祖起的。

B.诸葛亮为了顾全大局,只好挥泪斩马谡。

C.“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黑旋风斗浪里白条”是《水浒传》中的一个回目,其中“浪里白条”
是指张顺。

D.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涉及到诸葛亮和周瑜两个主要人物。

三、现代文阅读(21分)
另一种疼痛在灵魂中
王族
⑴那个加拿大女孩是从雾中走到我跟前的。

⑵我没想到西藏的早晨会有雾。

大雾像一层浮动的乳汁,充满了整个旷野和山谷。

雪山变得恍恍惚惚,似乎已经被大雾浸软,要坠落下来。

⑶我想起一位朋友说,在新疆的大沙漠和西藏的雪山跟前,任何一个傻瓜使用任何一种傻瓜相机,照出来的都是好照片。

我能想象出他所说的那种好照片是什么样子。

但我却认为,好照片应该是在人人都能照出来的地方照出人人都不能照出的东西。

⑷那个加拿大女孩从雾中走出来的时候,我首先看见了她被雾水浸湿的头发。

我有些吃惊,她的头发都湿成这样了,肯定在荒野中呆了一晚上。

⑸她走到我跟前,我才看清,她用左手托着右胳膊,脸上有痛苦状。

⑹大家下车,询问她的伤情,并拿出了药品和包扎带。

没想到她摇了摇头,只示意乘车即可。

①上了车,她用英语向大家解释,她在加拿大买了保险,现在不能治疗,要等到了拉萨,打国际长途,与保险公司谈妥保险费后,才能治疗。

⑺她一路就那么用手托着胳膊。

⑻后来路颠,大家找来一根柳枝,把她胳膊固定住。

其实她的胳膊已严重骨折,如果需要治疗的话,车子一拐,走不了多远,就可以到阿里首府狮泉河去,那里的医疗条件尽管不怎么好,但治疗骨折一类的病还是可以的。

⑼一路上,大家一再劝着她,但她一直惋言谢绝着大家。

⑽让大家惊奇的是,她从来没有发出过呻吟声。

⑾我们的车子在急驰中忽然抛锚。

为了修理,大家去搬石头。

我和她留了下来,我卸螺丝,她蹲在一边看。

卸到一个镙丝时,我发现自己拿错了板手。

这时候,就见一把板手递到了我面前。

我回头一看,是她用左手在给我递东西,骨折的右胳膊搭在腿上。

我看了一眼她的眼睛,接过扳手干了起来。

⑿她一直蹲在一边,不停地给我递着东西。

我不时地扭着头看看她的眼睛,我看见了那里的沉静与幽蓝,我想起了大海。

⒀车子整整折腾了四个小时,修到最后,有好几个人都不耐烦了,但只有她依然显得很从容。

大家注意到了她的神情后,便都安静下来,认认真真地修起车子,直到修好。

⒁再次上路,大家都已经很在意她的这种沉静了,②似乎她的状态原本也是朝圣路上最重要的东西。

车子往前行驶着,谁也不说一句话,好像身边坐着的她是更多的人,有着更多的东西在撞碰着大家的心。

这种感觉在西藏是很多见的,但此时与一个加拿大女孩联系在一起,就让人觉得非同一般了。

⒂后来,雪山出现了。

⒃她一下子兴奋起来,满脸喜悦,用生硬的汉语说:③“雪山。

坚强的雪,爬了上去。

”她一直喃喃自语着这几句话。

我在一旁听着,如同在听她朗诵一首精美的诗。

后来我觉得这就是两
句好诗。

⒄我们都不说话,④一种更强烈的东西在撞击着我的心。

一个加拿大女孩在受伤之后的坚强,以及看到雪山时的欣喜,已经是一种圣典的过程,深深地感染着我们的心灵。

⒅夕阳慢慢落下,夕光把雪山映照得更加明净。

一股肃穆和圣洁的气息似乎从雪峰上飘散出来,进入了车内。

⒆车子快速向前驰去。

(选自《西藏文学》,略有改动)12.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句表现了女孩的坚强,以及对伤情的不可思议的态度。

B.第②句中的“状态”指小女孩的沉稳与坚强。

C.第③句讴歌了小女孩的坚强不屈以及她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D.第④句中“更强烈的东西”指加拿大小女孩在受伤后的坚强以及看到雪山时的欣喜。

13.下列对文章标题“另一种疼痛在灵魂中”的含义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A.看到加拿大女孩受伤这么严重,我们都感到十分疼痛。

B.加拿大女孩受伤后虽然没有呻吟,但心里一定很疼痛。

C.加拿大女孩受伤后不及时治疗而是想到保险,这是唯利是图的做法,作者对此感到伤痛。

D.由加拿大女孩的沉稳与坚强,让我们这些大人们都感到羞郝和惭愧,联想到我们的“小皇帝小公主”现状,心情非常沉重。

14.下列对文中描写的情节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看见在荒野中呆了一晚上的加拿大女孩时,感到“吃惊”的原因是:一个异国女孩,竟然孤身一人前来旅游,其精神和勇气实在可嘉。

B.我们劝女孩治疗已严重骨折的胳膊,但她一直婉言谢绝。

表明她看不起当地的医院和医生。

C.修车时,女孩竟然忍着伤痛给“我”当助手。

这一情节充分体现了她的沉稳与坚强。

D.整个修车过程中,女孩那从容不迫的神情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让烦躁不安的我们心平气和地修好了车。

15.文中说“好照片应该是在人人都能照出来的地方照出人人都不能照出的东西”,请你就作者的这一观点写上简洁的批注,表达你的评价和看法。

(含标点不超过40字,3分)
两个鸡蛋
下午柱子就要返校了,父亲却歪在床上睡着了。

母亲要叫醒他,被柱子拦住了。

“让他多睡一会儿吧,爹太累。


母亲便不再说什么,
收拾好柱子的东西,母亲照例出去借钱。

看着母亲的背影远了,柱子打开包袱,拿出两个鸡蛋,进了里屋,来到父亲的床前。

①经过岁月无情的冲刷,父亲的头发早已花白;杂乱无章的皱纹,横七竖八地卧在他脸上,像黄土高原上沧桑的沟壑;一双眼睛仿佛承担了太重的压力,已深深地陷了下去;额头上汗珠点点,青筋隐约可见……
父亲老了,是他在顽强地支撑着这个家呀。

柱子鼻子一酸,两颗泪珠滚下脸庞。

轻轻地把鸡蛋放在父亲床头,又看看他没什么动静,柱子悄悄出去,坐在矮凳上等母亲。

院子里似乎发出一阵响声,柱子以为母亲回来了,连忙跑了出去。

没有人,只有几只麻雀在觅食。

柱子就驻足四望。

②不远处贫瘠的土地上是绿色的庄稼,在太阳的照耀下泛出青黄的光。

四周黛青色的大山连绵不断,像一条锈得发黑的铁链,把这里的人世世代代牢牢地锁住。

柱子突然想起父亲的话:儿子,将来你要走出大山。

是的,我一定要走出大山。

柱子在心里默默地说。

太阳大毒,皮肤被晒得火辣辣地痛,柱子只好回到闷热的小屋。

看到桌子上打满补丁的包袱,柱子突然意识到应该检查一下,以免带回来的书落到家里。

打开包袱,几件旧衬衣,一罐咸菜,五本书,没错。

咦?
手触到两个圆圆的东西,掏出来,是两个鸡蛋。

柱子纳闷了:家里只有两个鸡蛋,全给煮了,怎么又冒出两个,怎么回事?
走进里屋,父亲依然打着微鼾,而床头的鸡蛋不见了。

我记得好像已经拿出来了呀?难道——难道我记错了?
柱子对自己的记忆力产生了怀疑。

在校期间高强度的学习和严重的营养不良,早已使他患上了神经衰弱症,这点他是知道的。

于是,他又把那两个鸡蛋放在父亲床头,然后立在那儿想,还是有点不大明白。

脚步声由远而近,柱子连忙跑出去,果然是母亲,满头是汗。

又数了一下,母亲把那几张皱巴巴的票子递给柱子。

“好好读,别惹事。


“嗯。

”柱子擦去了泛滥而下的泪水,回屋拿包袱。

二十多里的山路,柱子走惯了。

天没黑透,就到学校了。

打开包袱拿书,柱子触电一般呆住了,里面赫然躺着两个鸡蛋!
当天晚上,柱子跑到校外痛痛快快地大哭了一场。

天亮的时候,他又异常平静地翻开了书页。

(选自《小小说选刊》2002年第3期)16.下列对这篇小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篇小说的叙事线索是:两个鸡蛋。

B.这篇小说的写作目的是为了揭示柱子家乡的贫穷落后。

C.这篇小说表现了柱子爹默默无闻的父爱。

D.文中“在校期间高强度的学习和严重的营养不良,早已使他患上了神经衰弱症”一句表现了柱子读书的勤奋努力。

17.下面对题目“让情感的森林永远青葱”的各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写了母亲去给柱子借钱、送别叮嘱等内容,因而母亲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

B.文中两处写柱子把鸡蛋放在父亲床头,表现了柱子对父亲的关爱、体贴。

C.①处划线句子通过父亲的外貌描写反映出了柱子窘迫的家庭境况,更能反衬出父亲为了撑起这个家的劳苦和对柱子深沉的爱。

D.②处划线句子是景物描写,交代出柱子的生活环境,突出了柱子家乡的贫穷落后,更能表现出父母对柱子努力学习、走出大山的期望。

18.结合全文,分析课文最后一段中柱子“哭”的原因是什么?柱子“平静地翻开了书页”
表现他要怎样做?(含标点不超过60个字,3分)
四、写作与修改(59分)
(一)文章修改(9分)
告别悲观
①桌上有半杯水——这是事实。

②桌上只有半杯水——说得没错。

③桌上还有半杯水——我看到了你的微笑。

④因此,不易改变的是这个世界,可以改变的是你的心态。

面对同一扇门,有人悲观于门内的黑暗,有人却乐观于门内宁静;(A)有人悲观于门外的风雨,有人却乐观于门外的自由。

⑤悲观与乐观,不同的心态。

所以我要说:告别悲观。

⑥实验失败了,有人说:1000次的惨败,你该收手了吧!(B)爱迪生却告别悲观:(C)1000次的失败起码告诉我1000种材料不能制作灯丝。

终于在他的坚持下,灯泡发明成功了!他若没有告别悲观,那人类不知还要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年?(D)
⑦细胞衰竭老死了,有些人悲观地躺在床上自怨自艾,等待别人的照料。

霍金却告别悲观,独自坐上轮椅,用僵硬的手敲打鼠标,探索着那未知的世界。

他若没有告别悲观,又何来一位用意志创造奇迹呢?
⑧小草被狂风压弯了腰,可它告别悲观,风雨后重新振作,面向朝阳;鱼儿被江流冲离了港湾,可它,逆流而上,告别悲观,最终在故乡快乐的生活;云朵被风儿吹散,可它告别悲观,重新聚拢,为大地降下甘霖……
⑨受到别人嘲笑与羞辱了,有人独自停留在角落默默哭泣,而李阳却顶着骄阳大声地喊“英语”。

他告别悲观,用这种近乎疯狂的行为创造了“疯狂英语”。

正如杜甫在《望岳》中说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⑩面对同一扇门,你会再懦弱地无从选择、犹豫不前吗?你会再悲观得恐惧、不安吗?告别悲观吧!也许你无法改变世界,但你可以摈弃悲观的心态,直面挑战与磨练。

桌上还有半杯水,我们告别悲观吧!
19、文中ABCD四处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0、下面对文中划线词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⑦段划线句表述的意思不完整,应在“奇迹”后加上“的伟人”。

B、第⑧段划线句语序不当,应把两句位置对调。

C、第⑨段划线句引用不当,与文章表现的主题没有关联,应删去。

D、第⑩段划线的“也许”一词,改为“虽然”更合适。

21、下列对文章的修改意见,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段写桌上的半杯水与文章谈的告别悲观没有联系,应删去。

B、第④段开头划线的“因此”与上文衔接不紧,应改为“由此可见”。

C、第⑧段与第⑨段排列顺序不合理,应把第⑨段放在第⑧段前。

D、文章最后一段的划线句改为“我们微笑吧”更好,显得含蓄而有韵味。

(二)写作(50分)
22.题目:动力来自____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并抄写在作文纸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2012年秋季期八年级12月份月考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B
2.B
3.根据全卷的书写情况好、中、差、很差评3、2、1、0分。

4.示例一:环境日街头宣传活动示例二:开展节约能源,低碳生活活动
5.今天,保护地球不再只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责任与义务。

让我们立刻行动起来,为保护地球献计献策,共建我们美好的家园。

6.(1)但惜夏日长(2)折戟沉沙铁未销(3)化作春泥更护花(4)必先苦其心志(5)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7. C
8.B
9.B
10.B
11.D
12. A
13 D
14.B
15.的确,只有做到“人有我无,人无我有”,才能表现出自己的特质。

16.B
17.A
18.原因:被父爱深深地感动;做法:用努力学习的实际行动回报的厚爱,实现父母对他的期望。

19.D
20.D
21.A
22.2012年玉林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