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寒假作业(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知识梳理
【字词梳理】
《故都的秋》
息列索落:形容细小琐碎的雨声,拟声词。
平平仄仄:文中指推敲字的声韵。
《荷塘月色》
蓊蓊郁郁: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
弥望:充满视野,满眼。
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
袅娜:柔美的样子。
脉脉:默默,形容水没有声音。
《我与地坛(节选)》
亘古不变:从古到今,没有变化。
窸窸窣窣:象声词,形容细小的摩擦声。
急于求成:形容急着要取得成功。
心神不定:心里烦躁,精神不安。
声名狼藉:形容声望和名誉败坏到极点,不可收拾。
【内容梳理】
《赤壁赋》
1.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同“凭”,乘
(2)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同“缭”,盘绕、围绕
2.古今异义
(1)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
今义:失意的样子;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3)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指所思慕的人。
今义:美貌的女子。
3.一词多义
(1)歌①歌窈窕之章(唱)②歌曰“桂棹兮兰桨……”(歌词)③倚歌而和之(歌曲的韵律)④诗言志,歌永言(能唱的诗)
(2)望①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②西望夏口(向远处看)③日夜望将军至(盼望)④德高望重(名望,声望)⑤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希望,念头)
(3)如①纵一苇之所如(往)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如同,好像)
(4)属①举酒属客(劝请)②名属教坊第一部(隶属)③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④属予作文以记之(同“嘱”,嘱托)⑤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辈)⑥有情人终成眷属(家属,亲属)(5)于①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②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表被动)④强于百万之师(介词,比)⑤告之于帝(介词,向)
4.词类活用
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
②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占)
③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军)
④歌窈窕之章(名词用作动词,吟诵)
⑤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作状语,向南)
⑥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
⑦舞幽壑之潜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⑧泣孤舟之嫠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
⑨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
⑩正襟危坐(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
5.文言句式
①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③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句
④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句
⑤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
⑥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句
⑦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登泰山记》
1.通假字
(1)须臾成五采“采”同“彩”
(2)多平方,少圜“圜”同“圆”
2.古今异义
(1)至于泰安古义:到达。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
(2)多平方古义:平的方形的,指山石的形状。
今义:数学用语。
3.一词多义
(1)阴①其阴,济水东流(山的北面)②朝晖夕阴,气象万千(阴天,没有阳光)③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暗中)④树林阴翳,鸣声上下(阴影,树荫)⑤阴风怒号,浊浪排空(阴冷,寒冷)⑥穷予生之
光阴以疗梅也哉(光阴,时间)
(2)坐①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坐在)②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同“座”,座位)③王曰:“何坐?”曰:“坐盗。
”(因……而获罪)④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因为)
(3)及①及既上(等到)②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和)③其贤不及孔子(比得上)
(4)道①循东谷入,道有天门(道路)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义)③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政策,方法)④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⑤万户侯岂足道哉(称道)
(5)以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介词,在)②余始循以入(连词,表顺承关系)③回视日观以西峰(助词,表方位)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介词,因为)⑤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连词,表并列)⑥以刀劈狼首(介词,拿、用)⑦属予作文以记之(连词,来、用来)⑧皆以美于徐公(动词,认为、以为)4.词类活用
(1)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
(2)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名词用作动词,照)
(3)山多石,少土(形容词用作动词,多有;少有)
5.文言句式
(1)崖限当道者定语后置句
(2)此东海也判断句
第二部分巩固练习
【总分50】
一、基础知识测试(14分)
1.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七月既望.西望.夏口B.举酒属.客举匏樽以相属.C.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纵一苇之所如.D.当.其南北分者崖限当.道者
2.下列句子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散播着熨贴而微苦
的味道。
B.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
C.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D.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郁达夫《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从喻理的角度充分展开,赞颂了自然之秋、北国之秋,酣.
畅淋漓
...。
B.《荷塘月色》是一篇脍炙人口
....的写景抒情散文,通过对月下荷塘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C.《我与地坛》这篇散文,用恳切、优美的文字,把史铁生用全部生命感悟到的宝贵东西
传达给我,我读得出神入化
....。
D. 强调,领导干部想问题做决策,应该设身处地
....为群众着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并以此作为干事创业的根本动力。
4.下列选项对课文内容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故都的秋》中为了表现“故都的秋”,作者重点抓住秋槐、秋蝉、秋雨、秋枣等景物
进行细腻的描写,写出了“清”“静”“悲凉”的特点。
B.《我与地坛》中作者所谓的“宿命的味道”,就是指“我”与地坛有着相同的命运——
“园子”荒废,“我”残废。
C.《荷塘月色》中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的荷塘月色联想到古人采莲的盛况,继而引起对
故乡的惦念,这无非是想把自己从“颇不宁静”的心情中解脱出来,但现实又是无法超脱的。
D.《登泰山记》的写景角度灵活,做到了远近结合、动静结合,同时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使得泰山的景色更加形象生动。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两句描绘出秋江的爽朗和澄净,这也正是作者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内心写照。
(2)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语句是:“,”。
(3)在《登泰山记》中,“,”两句,从云雾障目和冰滑难登中突出了登山之艰险,把风雪中登山的特点进一步明朗了。
二、(三)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材料一:
“羊了个羊”为什么会火?主要因为以下几点:第一,“羊了个羊”利用反向营销。
游戏玩法并不新颖,是模仿而非创新。
但其并非以通关来激发玩家热情,而是通过卡关难题甚至“死局”激发玩家胜负欲。
第二,“羊了个羊”上线门槛低。
大型网游需要申请版号,而小游戏不需要
版号,当然小游戏也不能有充值接口,故而利用广告变现是小游戏的常规操作。
“羊了个羊”由此把运营重点都投放在社交媒体传播上。
所以,“羊了个羊”并非游戏内容上的创新,而是营销上的成功。
第三,“羊了个羊”利用社交媒体进行有效传播。
当前,微信对于小程序流量略有倾斜,小程序也的确更加容易诞生爆款。
综上所述,“羊了个羊”的确为小游戏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思路,利用用户群体心理和社交媒体传播力来吸引流量,并以广告实现流量变现。
但“羊了个羊”这个小游戏的火爆注定是短暂的。
一方面,“卡关”和广告让游戏玩家体验很差;另一方面,没完没了的社交媒体营销和各类广告,可能会让游戏面临违规风险。
首先,“卡关”有诱导营销的嫌疑。
游戏制作者一般会留下一条不用看广告就能通关的路径,如果看广告是游戏通关的必选项,那么游戏本身就不是游戏,而是诱导用户看广告,是诱导性营销行为。
其次,广告内容的合规性问题。
嵌入广告的内容本身需要严格审核。
对于广告监管部门,一方面,要及时发现游戏广告中的违规内容,防止违规广告、虚假广告嵌入其中;另一方面,要明确广告内容审核责任,当游戏广告出现问题的时候要能够及时找到相关责任人。
最后,防止小游戏利用社交媒体恶意营销。
社交圈传播可以很快导入用户流量,但要避免恶意营销和骚扰用户,要赋予用户选择权,广告推送要获得用户的授权。
“羊了个羊”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游戏作品,但它的确是一轮成功的营销。
在国外,类似的小游戏也在社交媒体大行其道,次数多了,用户审美疲劳很快产生,相似做法的小游戏“卷”成一片。
而对于社交平台来说,其也担心小游戏不
佳的口碑带来负面影响,故而国外很多社交平台正在不断降低这些小游戏的流量扶持权重。
笔者认为,游戏产业可以从中学到游戏营销的思路,利用群体心理和社交媒体扩大游戏影响力,但游戏产业不能在游戏制作上走“羊了个羊”的老路。
相信随着我国游戏版号发放正常化,更有新鲜感、制作更加精良的游戏“正规军”将重新占据用户终端。
(摘编自盘和林《营销“成功”难掩违规风险》,作者是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
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材料二:
对游戏行业而言,这种被定义为“超休闲游戏”的品类,往往都会伴随着社交网络上的病毒式传播。
当然,这不是“羊了个羊”的问题,而是“超休闲游戏”在设计之初就天然存在的问题:这类游戏所有设计的最终导向,都只是为了让你点开广告或分享链接,在获得收益的同时于社交网络进行更广泛的传播。
而“超休闲游戏”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与移动端游戏市场的发展息息相关。
“愤怒的小鸟”作为此类游戏的鼻祖,证实了其商业模式的可行性。
由于制作成本低、周期短、回报收益高等特点,“超休闲游戏”在国内游戏市场上出现也愈发频繁。
但对游戏行业来说,笔者认为这并不值得鼓励。
“超休闲游戏”的投入与产出比是畸形的,而无论是传统的主机游戏、独立游戏,还是常规的移动端游戏,从制作到发行层面,每一个环节都是充满风险的。
也正是因为有了它们,游戏行业才能拥有如今的盛况。
可惜的是,时至今日,我们早已对这些夹杂在信息流与
视频广告中的“超休闲游戏”习以为常。
因此,我国的游戏产业要向上发展,还需要监管的革新、游戏从业者和舆论共同努力。
(摘编自王瞾《“超休闲游戏”长盛不衰是怎么回事?》,作者是游戏门户网站
3DMGAME主编)材料三:
一款大概率无法通关的游戏,居然能够引发巨大的话题度,这背后的社会心理现象值得探讨。
笔者认为,从“羊了个羊”游戏本身的游戏规则来看,其吸引人的一点是“低门槛”,只需要玩家点点屏幕,没有复杂规则,一眼就能看懂的游戏设置,是让游戏具备全社会广泛传播的基础。
同时,游戏出现的“无规律性”也是激发玩家好奇心和持续探索的动力。
可以看到,游戏第二关出现了大量无规律的元素排布,一方面骤然提升了难度,但在另一方面也让游戏如同刮彩票一般,全凭运气,这满足了玩家猎奇和撞大运的心理,能让他们持续不断地投入和开始下一局。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完全随机也满足了当下社会公众期待的“公平需求”。
不少游戏大作,充值付费玩家或者愿意花时间和精力的玩家的实力肯定要远远强于新手,但是“羊了个羊”这类以随机性为爆点的游戏则不然,没有充值渠道也没有太多技巧,具备了让人们乐于分享的基础。
类似于这样的爆款小游戏,隔三差五就会出现一例,其满足了上述的需求之外,或许也因为满足了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即指“先入为主”印象带来的效果。
游戏内简单的三消和色彩搭配起到了对人们第一印象的美化作用,进而强化了其传播效果。
当然,随着游戏的广泛传播,自然也有不少人动起了歪脑筋,不少媒体报道
有人利用玩家迫切想过关的心理设置了一些诈骗手段,这些行为应当被及时制止和处罚。
但需要指出的是,因游戏而产生的违法犯罪并不一定是游戏创作者主观设置的结果,舆论切不可将罪责完全归咎于游戏创作者,对于负面的情况,如何正向引导才是关键。
(摘编自施钢《小游戏火了当心有人动歪脑筋》,作者是心理学家、中国农业大
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主任)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羊了个羊”的反向营销手段,是指用逼迫的方式让玩家去关注广告和进行社交圈传播,而不是用激励的方式去引导玩家做同样的事情。
B.“羊了个羊”有一个“永远都过不了”的第二关,所以,看广告就是游戏通关的必选项,在游戏中诱导用户看广告,就是诱导性营销行为。
C.“羊了个羊”游戏虽然爆火朋友圈,但它实质上只是一轮成功的营销,低成本的游戏制作以及较差的玩家体验使得它并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游戏
作品。
D.微信对于小程序流量略有倾斜的做法,是因为像休闲游戏这样的小程序更加容易诞生爆款,从而带来可观的收益,同时也并不担心小游戏不佳的口碑带来负面影响。
7.下列关于“超休闲游戏”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A.移动端游戏市场的发展给“超休闲游戏”的长盛不衰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而“超休闲游戏”在国内游戏市场上愈发频繁出现,才使得游戏行业能拥有如今的盛况。
B.“超休闲游戏”一般都具有制作成本低、周期短、回报收益高等特点,其
开山之作“愤怒的小鸟”的成功,证实了这是一种极具可行性的商业模式。
C.“超休闲游戏”的营销思路,是利用群体心理和社交媒体扩大游戏影响力,以用户流量的巨大规模,通过植入广告等手段来实现盈利,并不直接充值,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D.“超休闲游戏”的游戏设置一般都没有复杂的规则,操作简单,易于上手。
但这类游戏往往都善于暗中利用玩家的游戏心理,使其乐此不疲,欲罢不能。
8.下列说法不属于材料中所说的“社会心理现象”的一项是(2分)()A.为了强化人们的第一印象,而加强游戏的美化。
B.故意设置的难题更能激发游戏玩家的胜负欲。
C.利用玩家心理设置诈骗手段的违法犯罪行为。
D.完全随机的“无规律性”契合社会公众的“公平需求”。
9.三则材料都对“羊了个羊”爆火的现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的探讨中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各自不同的侧重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最近我读了《人体的秘密》这本书,本书从身体健康和医学的角度去分析那些关于人体说不出口的正经事。
说不出口是因为谈论这些问题的时候,① 。
比如有的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有口臭的人,或者我们自己就有这样的困扰,但这种话题是很难去和别人讨论的。
“我发现你有口臭”,这句话本身就是带有
一定攻击性的,也非常容易让别人觉得受到了冒犯,容易被误解,因此类似的谈话往往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
但我们也应该了解这些问题,因为这是与我们自己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事情。
从医学的角度,我们可能也能得到一些很好的解决办法。
引起口臭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是喝水太少,这二者听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关系。
实际上,如果喝水太少,嘴里发干,这种清洁作用就会变弱,② 。
晚上睡着的时候,我们分泌的唾液较少,③ ,因此,细菌就会利用这个时机无耻地大规模繁殖。
早上起床后,说话时各种可怕的口气就会一涌而出。
10.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我们”,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高考前夕,班主任在班会课上深情地说:“同学们,我们一定要赢得这场高考!”
B.父亲下班到家后对母亲说:“今天不用做饭了,朋友请我们一家吃海鲜。
”
C.明天我们旅行团的每个人都要按时到天安门广场集合!
D.如果我们能够勇敢地说出自己身体的秘密,或许能够发现有很多人和我们面临同样的问题。
1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白鹿原奏响一支老腔
陈忠实
我第一次看老腔演出,是前两三年的事。
朋友跟我说老腔如何如何,我却很难产生惊诧之类的反应。
因为我在关中地区生活了几十年,却从来没听说过老腔
这个剧种,可见其影响的宽窄了。
开幕演出前的等待中,作曲家赵季平也来了,打过招呼握过手,他在我旁边落座。
屁股刚挨着椅子,他忽然站起,匆匆离席赶到舞台左侧的台下,和蹲在那儿的一位白头发白眉毛的老汉握手拍肩,异常热乎,又与白发白眉老汉周围的一群人逐个握手问好,想必是打过交道的熟人了。
我在入座时也看见了白发白眉老汉和他跟前的十多个人,一眼就能看出他们都是地道的关中乡村人,也就能想到他们是某个剧种的民间演出班社,也未太注意,赵季平重新归位坐定,便很郑重地对我介绍说,这是华阴县的老腔演出班社,老腔是了不得的一种唱法,尤其是那个白眉老汉……老腔能得到赵季平的赏识,我对老腔便刮目相看了,再看白发白眉老汉,安静地在台角下坐着,我突然生出神秘感来。
轮到老腔登台了,大约八九个演员刚一从舞台左边走出来,台下观众便响起一阵哄笑声。
我也忍不住笑了。
笑声是由他们上台的举动引发的。
他们一只手抱着各自的乐器,另一只手提着一只小木凳,木凳有方形有条形的,还有一位肩头架着一条可以坐两三个人的长条板凳。
这些家什在关中乡村每一家农户的院子里,锅灶间都是常见的必备之物,却被他们提着扛着登上了西安的大戏台。
他们没有任何舞台动作,用如同在村巷或自家院子里随意走动的脚步,走到戏台中心,各自选一个位置,放下条凳或方凳坐下来,开始调试各自的琴弦。
锣鼓敲响,间以两声喇叭嘶鸣,板胡、二胡和月琴便合奏起来,似无太多特点。
而当另一位抱着月琴的中年汉子开口刚唱了两句,台下观众便爆出牚声;白毛老汉也是刚刚接唱了两声,那掌声又骤然爆响,有人接连用关中土语高声喝彩,“美得很!”“太斩劲了!”我也是这种感受,也拍着手,只是没喊出来,他们遵照事先的演出安排,唱了两段折子戏,几乎牚声连着掌声,喝彩连着喝彩,无
疑成为演出的一个高潮。
然而,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站在最后的一位穿着粗布对门襟的半大老汉找着长条板凳走到台前,左手拎起长凳一头,另一头支在舞台上,用右手握着的一块木砖,随着乐器的节奏和演员的合唱连续敲击长条板凳,任谁也意料不及的这种举动,竟然把台下的掌声和叫好声震哑了,出现了鸦雀无声的静场,短暂的静默之后,掌声和欢呼声骤然爆响,经久不息……
我在这腔调里沉迷且陷入遐想,这是发自雄浑的关中大地深处的声响,抑或是渭水波浪的涛声,也像是骤雨拍击无边秋禾的啸响,亦不无知时节的好雨润泽秦川初春返青麦苗的细近于无的柔声,甚至让我想到柴烟弥漫的村巷里牛哞马叫的声音……
我能想到的这些语言,似乎还是难以表述老腔撼人胸腑的神韵;听来酣畅淋漓,久久难以平复,我却生出相见恨晚的不无懊丧自责的心绪。
这样富于艺术魅力的老腔,此前却从未听说过,也就缺失了老腔旋律的熏陶,设想心底如若有老腔的旋律不进响动,肯定会影响到我对关中乡村生活的感受和体味,也会影响到笔下文字的色调和质地。
后来,有作家朋友看过老腔的演出,不无遗憾地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你的小说《白鹿原》是写关中大地的,要是有一笔老腔的画面就好了。
我却想到,不单是一笔或几笔画面,而是整个叙述的文字里如果有老腔的气韵弥漫。
直到后来小说《白鹿原》改变成话剧,导演林兆华在其中加入了老腔的演唱,让我有了一种释然的感觉。
从此老腔借助话剧《白鹿原》登上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舞台。
后来还想再听老腔,却难得如愿。
不过两年之后,我竟然在中山音乐堂再次过足了老腔的瘾。
那天,无论白毛老汉,还是其他演员,都是尽兴尽情完全投入
地演唱,把老腔的独特魅力发挥到最好的程度,台下观众一阵强过一阵的掌声,当属一种心灵的应和、纯正的观众东府地方的发音,观众能听懂多少内容可想而知,何以会有如此强力的呼应和感染力?我想到的是旋律,一种发自久远时空的绝响,又饱含着关中大地深厚的神韵,把当代人潜存在心灵底层的那一根尚未被各种或高雅或通俗的音律所淹没的神经撞响了,这几乎是本能地呼应着这种堪为大妹的民间原生形态的心灵旋律。
我在那一刻颇为感慨,他们------无论秦腔或老腔------原本就这么唱着,也许从宋代就唱着,无论元、明、清,以至民国到解放,直到现在,一直在乡野在村舍在庙会就这么唱着,直到今晚,在中山音乐堂演唱,我想和台上的乡党拉开更大的距离,便从前排座位离开,在剧场最后找到一个空位,远距离欣赏这些乡党的演唱,企图排除因乡党乡情而生出的难以避免的偏爱。
这似乎还有一定的效应,确凿是那腔自身所产生的震撼人的心灵的艺术魅力…在我陷入那种拉开间距的纯粹品尝的意境时,节目主持人濮存昕却做出了一个令全场哗然的非常举动,他由台角的主持人位置快步走到台前,从正在吼唱的演员手中夺下长条板凳,又从他高举着的右手中夺取木砖,自己在长条板凳上猛砸起来,接着扬起木砖,高声吼唱。
观众顿时沸腾起来。
这位声名显赫的濮存昕已经和老腔融合了,我顿然意识到自己拉开间距,寻求客观欣赏的举措是多余的。
12、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太斩劲了:非常给力
B.气韵弥漫:韵味充满(作品)
B.乡党:志同道合的同乡 D.哗然:因惊讶和赞赏而沸腾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作者产生神秘感的原因是看见演唱老腔的是白发白眉老汉等一群关中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