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原则
一、背景介绍
污水处理是指对废水进行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污染物质,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或
可再利用的水质要求。
在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污水特性、处理效果、处理成本、操作维护难度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工艺选择的原则和相关内容。
二、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原则
1. 污水特性
在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时,首先需要对污水的特性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这包
括污水的流量、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SS(悬浮物)、氨氮、总磷等指标。
根据不同的污水特性,选择适合的处理工艺,如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等。
2. 处理效果
处理效果是评价污水处理工艺是否合适的重要指标之一。
不同的工艺对不同的
污染物质有不同的去除效果。
在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时,需要根据污水特性和排放标准要求,确定所需的处理效果。
比如,如果要求对COD去除率达到90%,则需要
选择具有较高COD去除率的工艺。
3. 处理成本
处理成本是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处理成本包括投资
成本和运营成本两部分。
投资成本包括设备购置费用、土地费用等,而运营成本包括能耗、化学药剂费用、人工维护费用等。
在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时,需要综合考虑处理成本和处理效果,选择经济合理的工艺。
4. 操作维护难度
操作维护难度是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不同的工艺对操作
人员的要求不同,有些工艺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经验,而有些工艺相对简单易行。
在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评估操作维护难度,确保工艺能够稳定运行。
5. 可行性和适用性
在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时,需要考虑其可行性和适用性。
可行性包括技术可行性
和经济可行性,即该工艺是否能够实现所需的处理效果,并且是否经济合理。
适用性包括工艺适用于不同的污水特性和规模,以及是否适合当地的环境和资源条件。
三、案例分析
以某污水处理厂为例,该厂需处理日均污水流量为5000立方米,COD浓度为500mg/L,BOD浓度为200mg/L,SS浓度为150mg/L,氨氮浓度为30mg/L,总磷
浓度为10mg/L。
根据以上污水特性和处理要求,可以采用以下工艺组合进行处理:
1. 初级处理:采用格栅和沉砂池进行初步固液分离和沉淀,去除大颗粒悬浮物
和沉积物。
2. 活性污泥法生物处理:将初级处理后的污水引入活性污泥法生物处理系统,
通过好氧和厌氧反应槽,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质降解为无机物质,达到去除COD、BOD和氨氮的目的。
3. 深度处理:采用滤池和活性炭吸附池进行深度处理,去除残余的悬浮物、有
机物质和微量污染物。
以上工艺组合能够满足该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要求,具有较高的处理效果和较低
的处理成本。
同时,该工艺组合操作维护相对简单,适用于该厂的规模和资源条件。
四、结论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是一个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过程。
在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时,
需要全面分析污水特性、考虑处理效果、处理成本、操作维护难度等因素,并结合可行性和适用性进行综合评估。
通过合理选择工艺组合,可以实现污水的有效处理,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