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不知道的五三农场早前史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您所不知道的五三农场早前史料
听说我到了农场,远在武汉东西湖区家里的农场第一批干部已过九旬
的雷振环爷爷也特高兴。

雷振环老人是五三农场第一任场长周季方场
长的秘书。

当时随中南局及省府派至农场工作的首批拓荒者之一。

杨少堂——原籍湖北省沔阳县人。

现年86岁,国营五三农场第一批机械手。

当年奠基仪式上,随着李主席在农场在第一作械区挥锹铲起第一锹奠基的土时,是他开着农场的美国拖拉机犁起第一片耕地。

那时,引起轰动,方圆数几十公里的湾子人都来看“稀奇”:从来都是人或牛来耕地,活了几辈子,真没见过这庞然大物竟然能犁田啊!
我们五三农场的相关文字介绍均无一例外的说到五三农场是新中国成立的省属最大的农场,为何是新中国成立后,而不是有史以来呢?据杨少堂老人介绍说:“日本投降后,1946年国民党救济总署与美国提供的大型机械就在湖北省开办有”合作农场“。

如阳新农场,襄北农场、吕堰驿农场、罗汉寺农场(属沙洋农场)。

1952年,中南局开始在现五三农场建农场时,省府从襄北农场、阳新农场、吕堰驿农场抽调大批机械及职工到五三。

五三农场最终也叫沙洋农场或者是与沙洋农场就合在一起的。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插花地特别多。

如苗子湖农场原就是五三的,罗汉寺农场是沙洋的。

)因沙洋农场国民党战犯及各类犯人众多。

当时湾子里的人或外人们也把农场的老职工称作‘劳改犯’啥的。

于是为了区分,五三农场的名也曾用名‘沙洋机械农场’“
据周季方回忆录中写道,五三农场并不是五三年成立的,而是五二年就已开始建场。

当时考察北大荒时,当地的农场用部队番号来命名,”沙洋机械农场“也改名为”五三机械农场“,后改为”五三农场“,这一点,杨少堂老人也证实了这一点。

嘿嘿,小时候上学时,就知道农场机械化特多。

有的同学爱说:“学习不好,了不起将来去种地”。

老师们还常爱讽刺这些不爱好学习的同学说“学习不好,莫说去参加工作,即便真是去种地,农场也未必收你”。

估计老师们说的话语中,也有透出“农场机械化多“之
意。

杨少堂老人说:五三农场建设成功后,省内及国内各地均来学习五三农场的建设模式及要求派出机械手和管理干部。

当时,中国农垦部有三大农场:北大荒农场;军垦农场(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五三农场;其中当时五三农场排前还相当有名。

其中1952年,传说国民党欲反攻大陆时,蒋介石就知道有五三农场和沙洋农场(当时两农场不分你我)。

蒋甚至还自豪的对外界称:”我们内陆有十万国军配合“。

意即当时沙洋农场关押有十万国军俘虏啥的。

也可以策反配合啥的。

因为这些劳改犯有时也参加五三农场的建设。

建场初始,刘台和潘台为农场第一作业区;吴家巷为第二作业区;苗子湖农场为第三作业区;蒋湖农场为第四作业区啥的。

随后的省内的东西湖农场,人民大垸农场,中洲农场、总口农场、太湖农场、草埠湖农场等省属农场都是后来五三农场派出的机械及管理干部而修建。

1955年,五三农场当时还派出职工与管理干部成立北大荒的国营友谊农场。

友谊农场地处三江平原腹地,东与宝清县为邻,西与集贤县接壤,南依双鸭山市,北邻富锦市,幅员1888平方公里,东西长56公里,南北宽44公里。

有耕地150万亩,人口12万(含友谊县),辖11个管理区,90个作业站。

友谊是一片神奇的黑土地,被誉为挹娄文化的发祥地、中苏友谊的见证地、北大荒精神的诞生地、朝鲜族风情的展示地。

友谊农场创建于1955年,是我国“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由原苏联援建,为纪念中苏人民的伟大友谊,国务院命名为“国营友谊农场”。

从此数万转业官兵、城市知青来这里开荒建设,以其艰苦卓绝的奋斗造就了著名的“北大荒精神”。

因此,北大荒的兴旺发达,五三农场人功不可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