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县第三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中英《某某条约》
1、战争过程 2、条约的签订
(合作探究)展示漫画,下图是19世纪中叶英国报章上刊登的一幅漫画,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从人物的服饰、发型、手中所持的武器等方面,分析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及战争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三、课堂小结:
(借助动态图示小结)鸦片战争引发了近代中国的生存危机,使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思想观念、清朝政局等方面开始发生全方位的变化。为下一节《鸦片战争的影响》埋设伏笔,承上启下。
①虎门销烟;
②倾销鸦片,烟毒肆虐;
③吏治腐败,军备废弛;
④“驰禁论”与“严禁论”。
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填写至图表内的空格内,填写时宜细心组织整个过程。
通过建立生活化的“历史人物小档案”,拉近学生与历史人物之间的距离,培养学习的兴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生讨论回答)虎门销烟在当时大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观察、思考,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自主探究
巡视,进行书)一、鸦片战争的起因
(提 问)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阅读与思考”材料题,思考:19世纪上半叶,主要的航海工具是帆船,当时,从英国航行到中国必须绕过非洲好望角,至少要四个月,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爆发战争呢?这场战争是由什么引发的?
发动侵略战争。
(设计意图)“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对于这一个问题,学生容易将它与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相混淆,通过影像资料和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设置争议问题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揭示战争爆发的必然性,让学生思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设计意图)教材并未详细介绍鸦片战争的经过,但它又是揭示中国战败原因的铺垫,利用同学熟悉的看电影的形式,让学生在排列电影场景顺序中回忆初中学过的内容,既节省了时间,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播放视频资料)纪录片《晚清悲歌》有关鸦片战争爆发前中英两国概况的介绍。
(设计意图)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教材没有详尽的介绍,留给学生一定的疑问和不解,为了让学生弄清这一问题,通过播放相关资料片,创设情境,烘托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提 问)鸦片战争是否可以避免?鸦片战争的中英双方的概况如何?
(提 问)在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的过程中,中国有位著名的人物,领导了一件功载史册的事,他是谁?领导了什么事?我们怎样评价他?
2、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某某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记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重点:林则徐虎门销烟、《某某条约》
难点:学生怎样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一、导入新课:
(屏幕展示)投影:“烂苹果的启示”。学生假设情境:如果十九世纪中期的中国就像这个腐烂了的苹果,同学们能想到它衰败的原因有哪些?又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由此引出中英鸦片战争爆发前的中英形势,从而导入新课。
(板 书)二、鸦片战争的进程
(活 动)以下是电影《鸦片战争》的几个片段,你熟悉这些场面吗?你可以将它们按一定的顺序准确排列吗?
(教师总结)鸦片战争的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某某条约》。
(板 书)三、鸦片战争的结果及中国战败的原因
提 问)有人说:鸦片战争的惨败,使昔日的“天朝上国”被打回了原形,在西方人的眼中,中国已经变成弱不禁风的纸老虎了。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2、讲课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学科意识,加强了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学法指导。
3、本课教学中,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实现的,这应该说是教学中的一个亮点。
板书设计:
第1课 鸦片战争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1、背景 2、概况 3、意义
四、巩固练习:
完成同步练习
学生活动
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阅读教材,依据教材内容完成同步探究与学习。
根据课前的布置,请中英两个调查小组的代表发言,介绍搜集的相关资料,着眼于中英双方国情的综合性比较,进一步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深刻背景。
(小组发言讨论)
(小组活动)巧填数字游戏:阅读教材,将下列选项:
某某省郯城县第三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
主备人
课型
新授
验收结果:
合格/须完善
时间
年月日
分管领导
课时
1
第周 第1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基本史实。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认识中英《某某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出示林则徐图片,让学生看书后共同完成其简单的个人档案,要突出民族英雄林则徐在禁烟运动中的作用。
(提 问)在禁烟运动中,作为中国人,你最感到扬眉吐气的事情是什么?
英国对于虎门销烟这个正义之举,采取了什么举措?
(设 疑)有人说,如果没有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也许不会爆发;如果林则徐不被革职,中国或许会取胜这场战争。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展示《鸦片战争形势图》,请同学指出图中A、B、C、D、E、F、G分别代表什么地点?在这里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
(设计意图)演示动态地图,巩固刚才学过的知识,尤其是鸦片战争两个阶段英军进攻路线和几个主要战场位置,强化学生的空间概念。
学生自由发言,突破重点
修改意见
小结(教学反思)
1、本课导入,结尾部分注意到了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衔接,体现了教师“学以致用”的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