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第二学期测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试卷
鼎尚图文整理制作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测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姮.娥()kuì()赠颔.首低眉()
宽恕.()zèngl()亮的钢刀干hé()
2.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无可质疑黯然失色广袤无垠花团锦簇
B.油光可鉴翻来复去杳无消息藏污纳垢
C.冥思遐想胜气凌人不求甚解郁郁寡欢
D.龙吟凤哕沧海桑田即物起兴囊萤映雪
3.古诗词默写。

(5分)
(1)李白《行路难》中以,两句诗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2)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

(3)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描写早春的细雨蒙蒙,春色若隐若现的诗句
是,。

(4)李商隐的《无题》中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是,。

(5)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曾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是,。

4.根据下面的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3分)
只要拥有一颗纯真的心,就可以烦恼的枷锁,在欢乐的草坪上自由漫步;就可以失败的阴影,在胜利的阳光下大步前行;就可以冷漠的坚冰,在热情的海洋里扬帆远航。

A.驱散 B.融化 C.摆脱 D.照亮
5.名著阅读(2分)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孤独,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铸成欢乐,正如他那句豪言壮语说的,——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1)选文”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_____造就的伟人。

(1分)(2)通过阅读《名人传》,你感受到他身上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1分)
二.古诗文阅读。

(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6﹣13题。

(一)迎燕
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6、“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7、用自己的话描绘“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一句的画面。

(2分)
(二)
【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掇:(duō)拾取,采取。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
(1)佳木秀.而繁阴(2)遂书以名.其亭焉
而深秀者(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望之蔚然
..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2分)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
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11.从《醉翁亭记》、《丰乐亭记》中,你能体会出作者的一种高尚情怀,这种情怀可以用《丰乐亭记》中的四个字加以概括:。

(1分)
12.乙文中,作者为什么要取亭名为“丰乐亭”?(用文中词句回答)(1分)
13.甲乙两文旨趣相同,都表现了怎样的政治理想?(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飞机座位编号的秘密
静听花开
○1第一次乘坐飞机或是经常乘坐飞机却不留心观察的朋友,也许会在换登机牌时有些头脑发懵,看着那些座位号2A、12F、31K的编号不知所云,不知如何才能挑选到心仪的位置。

○2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飞机的座位是按数字(代表座位的排数)+字母(代表每一排从左至右的顺序)的方式编排的。

不同航空公司的不同机型的客机,宽度长短并不一致,因此座位的排数和过道两边的座位数也不尽相同。

比如说,只有一条通道的窄体飞机,如波音737-800,经济舱座位是同一排两边各三个座位的3+3模式,位置相对比较好区分;从左至右按字母A、B、C、D、E、F的顺序编排,A、B、C+D、E、F模式,那么A和F 是靠窗的位置,c和D就是靠近过道的位置。

○3但这种编排方式放在有两条或三条通道的宽体客机上显然就不适用了,例如在波音737-800的宽体客机上,它的座位模式是2+4+2,如上述方法类推,那么它靠窗的位置就是A和H。

如此多样的座位编排模式就会在航班临时更换机型时给乘务员和地勤值机人员带来很大的麻烦,天知道她们要如何在短暂的时间内换算出匹配的机型及位置,才能准确满足乘客的要求呢!
○4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A-K模式诞生了,也就是A和K永远是靠窗的位置,C和H永远是过道的位置,剩下的就好办了,按照排位依次填充好了。

例如遇到宽体豪华型客机AC/DEFG/HK,这样就搞定了。

考虑到将会有更加宽大的机型参与到排序中,有的航空公司采用了A-L模式,同排的坐席编号方式就是AC/DEFG/JL。

但是,不知细心的你发现没有,无论怎样排写座位,唯独缺少字母I。

因为这个字母长相单薄,没有特色,与阿拉伯数
字1如同双胞胎一样,容易迷惑大众,那就果断弃用罢了。

○5天上飞的介绍完了,再来说说地下跑的吧。

陆地上,人们长途出行,即安全又便捷的首选交通工具肯定是火车了。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行业交流也逐渐显示出其重要性来,在随着航空公司的行业技术与国际逐渐接轨后。

我国的动车组也摒弃了最初模糊不清单纯以数字排位的编排方式,现将座位按A-F模式编排,与飞机编排方式一致,其中A和F代表靠窗的位置,c和D代表靠近过道的位置,如果两边座位各是2个,那么同一排的就是AC/DF,如果两边座位一边是3个,另一边是2个,那么座位号便是ABC/DF。

因为至.动车还没有出现一排6个的座位,因此,我相信,细心的你又发现了动车座位没
目.前为止
...
有E的秘密。

14.飞机座位编号的秘密是什么?(2分)
15.选文第五段中,加点的短语“至目前为止”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6.选文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二)人生难活一份“静”
路来森
○1人生在世,俗事缠身。

为生活而忙碌,为名利而奔逐,再加上红尘喧嚣,“静”就成了一份难得的享受。

○2有时候,很羡慕乡下的那些老人。

冬春时节,农事不忙,他们喜欢篱下负暄。

拿一只脚凳,坐在篱笆下、南墙根、柴草垛前,老棉袄一揣,旱烟袋一端,一袋一袋地抽着。

闲话家常,或者就只是眯着眼,任煦暖的阳光照在身上,懒洋洋的,一蹲就是一个头午。

抬头望望太阳,午饭时间已至,于是拿起脚凳,姗姗归家而去。

生命里透着一份从容和潇洒。

○3其实,这些人并不富有,粗茶淡饭,布衣旧衫,可他们懂得顺乎自然,顺乎性情,不贪婪,不忮求,于是心中无欲。

无欲则心静,心静则体闲,晒晒太阳,便也成了一件心满意足的事情。

说到底,这些人终是因了心态正,不失真。

○4《菜根谭》的作者洪应明说:“人心多从动处失真。

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则悠然共逝,雨滴则冷然俱清,鸟啼则欣然而会,花落则潇然自得。

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生机。


○5心动,则物欲生;物欲生,则心愈难静;心难静,则杂念丛生。

若然心静,则自然万物皆成佳景。

看白云,则白云悠悠,心亦悠悠,一派悠闲;看新雨,则新雨冷然,一派清爽;看花开,则花开潇然,一派灿烂;听鸟鸣,则鸣声欣然,一派欢愉。

世间万物,皆成佳境;世间事情,俱成美好。

○6求诸文人,似乎尤其需要一份端正的心态,需要一份宁静的心情。

身边有一帮“文人”,特别喜欢聚会。

终日呼朋引伴,招饮欢谈。

餐桌上,喜欢议论是非,臧否人物,谈到兴处,则哗然,勃然。

似乎天下唯我独尊。

这些人似乎什么都“能”,就是不能坐下来认真地写写文章,就是不能写出上好的文章。

○7其实,真正的文人是耐得住寂寞的。

一向心如止水,安静得很。

在寂寞和安静中,用生命的火燃烧自己,照亮自己;在精诚进取中,创造着辉煌。

○8钱钟书,博闻强记,聪颖明慧。

他把自己的一生都沉浸在书山文海之中,聚沙成塔,
终成皇皇巨著《管锥集》。

此书,博雅通洽,包罗万象,渊深似海。

陈垣评价清人笔记曰:“清人笔记像奶粉一样,现代人拿水一冲,冲出一大碗,就是一篇论文。

”余英时则拿陈垣的这番话,比之钱钟书的《管锥集》,诚不虚也。

若非有一颗安静的心,怎会下得如此功夫?又怎会有如此辉煌成就?
○9晚年的孙犁,深居简出,粗茶淡饭,过得纯然是一介布衣生活。

人们见到的孙犁,也只是室内读书,户外散步而已。

可孙犁,就是在静默中阅读,在静默中思考,以一颗淡定平静的心,对抗着世俗的喧嚣。

看看孙犁晚年的那些作品吧,无论是《芸斋小说》,还是《乡里旧闻》,篇幅不长,都散淡得不得了,也真诚得不得了。

特别是他那套《耕堂读书记》,书海捞珠,发论深刻,篇篇都饱满得不得了,深邃得亦不得了。

孙犁太静了,静出一份寂寞,静出一份孤独。

可他却让自己的生命在孤独寂寞中,开出了芬芳的花。

花香,足以流芳百世。

○10人生难活一份“静”,谁守住了心中的那份宁静,谁就心中无碍,处世坦然;谁就生命如水,清澈明净;谁就光风霁月,万古清芬;谁就成为君子,就成为贤哲。

17.阅读全文,作者认为有哪些获得“静”的方法?(2分)
18.本文第○8○9段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用什么作用?(3分)
19.选文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20.下面对选文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人生在世,为生活忙碌,要想“静”实际是很难得的事。

B.选文先写了乡下老人的从容安静,然后阐述了“静”的原因。

C.作者在文中主张文人应该在“静”中锐意进取,创造辉煌。

D.《菜根谭》的作者洪应明认为心态正,不失真,就能“静”。

(三)乡村的炊烟
钱国宏
○1到了乡下,浑身上下便像松劲的弹簧,骤然间放松了许多———因为有了炊烟的润泽.
○2前几日到乡下看望年迈的父母,赶至老家的村外时,已是黄昏时分了.未进村子,便遥遥地望见了村落上空懒散飘荡的炊烟.浓重的,似丹青妙手随意的泼墨;轻淡的,如浣纱姑娘信手放飞的一缕白纱,萦绕在村子的上空,萦绕在稀疏的树冠之间.
○3炊烟,牵出了我多少美好的回忆啊!我生在农村,长在乡下.一年四季中,炊烟像永不凋谢的玫瑰,傲然开在庄户人的视野里、生活中.沐浴在炊烟中,我仿佛又回到了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童年,一组组美好而又难忘的画面争相出现在眼前:炊烟中,我挎着菜篮子去地里剜野菜,不知名的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唱个不停,嫩黄的野花与婆婆丁、苦麻菜一起,生机勃勃地点缀着星期天的晌午;水田里,稻苗青青、渠水泠泠,空气里弥漫着水的清凉和花的馨香……
○4早晨,曙色熹微,(A).于是,刚刚睁开惺忪睡眼的小村便有了生机和灵气.在冉冉升起的旭日中,狭窄的村巷,古朴的房舍,错落的树木以及泄闸般涌出圈栏的牛羊,便都在灰蒙蒙的炊烟中统统被诗意化了———故乡,也因此成了一幅水墨画,永远地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5中午,在放学村童们嘹亮的歌声中,炊烟又一次爬上树梢.炊烟中,依稀可以望见健壮的村姑们在高高的豆角架和黄瓜架间寻觅,采摘着蔬菜.收音机里又传出了单田芳那一波三折、扣人心弦的评书.骡马们拉着犁杖风尘仆仆地从垄间赶回来,闻着熟悉的炊烟的气息,它们在
槽头时不时地打着响鼻.(B)
○6傍晚,天地间一片静穆.炊烟再次从烟囱里钻出来,恋恋不舍地在青麻和青稞间游移,牛羊们驮着落日的余晖再次涌进巷口,晚归的牧童骑在牛背上,清脆的嗓音连同刚刚学会的儿歌,在乡间的小路上银币一般叮叮当当地跳跃;(C);衣着朴素的村姑们鬓插野花,裹着麦香飘进村口;年迈的老婆婆在炊烟的映衬下,拄着拐杖守在大门外,等候晚归的儿女……
○7乡村的早晨,因炊烟而令人迷恋;乡村的正午,因炊烟而令人流连;乡村的傍晚,因炊烟而令人陶醉.炊烟,是乡下女人在灶间孵化的梦,是乡下汉子放飞的鼾声,是乡下孩子嘴角溜出的童谣,是乡下老婆婆望归的真情……
○8有炊烟的日子是甜美、满足的日子,咋过、咋唱,都不过分,都不知足;有炊烟的巷子是神秘、多情的巷子,咋走、咋看,都不过瘾,都不愿离开;有炊烟的村落是真正的村落,咋描,咋画,都难显其中的灵性和韵味.那灵性是骡马在槽头咀嚼余晖的悠闲,那韵味是竹杖叩击石板路的清亮……
○9炊烟是乡村引以为豪的标志,炊烟更是村落的灵魂和旗帜.炊烟依附于村落,村落又呵护了炊烟;炊烟诠释了村落,村落又繁衍了炊烟.
○10缺少炊烟的乡下日子,孤独、落寞、苍白、无味;拥有炊烟的乡下日子,激情、喜气、浓烈、有神!
○11炊烟,是乡村这根笛管中吹奏出的一支最美的、最亮的、最响的、横亘古今的、形神毕肖的黄钟大吕!
21.下面的三个句子均是从选文中的(A)(B)(C)处抽出来的,请你将其还原。

(3分)
○1炊烟在无风的正午随心所欲地飘荡着,与灶间飘出的炒菜香气和锅铲叮当声一起,成为小村特有的旋律.
○2大人噙着烟斗,挽着裤角,披一身余晖款款而归
○3小村的轮廓渐渐在淡淡的晨雾中清晰起来,一柱柱炊烟慵懒地升上天空。

(A)(B)(C)
22.下列描写炊烟的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一年四季中,炊烟像永不凋谢的玫瑰,傲然开在庄户人的视野里、生活中。

B.炊烟中,依稀可以望见健壮的村姑们在高高的豆角架和黄瓜架间寻觅,采摘着蔬菜。

C.中午,在放学村童们嘹亮的歌声中,炊烟又一次爬上树梢。

D.乡村的早晨,因炊烟而令人迷恋;乡村的正午,因炊烟而令人流连;乡村的傍晚,因炊烟而令人陶醉。

23.第3段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24.选择恰当的角度赏析最后一段文字。

(4分)
四.写作(共40分)
25.请以“温暖荡漾在心头”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要求:○1立意自定;○2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3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否则扣分;○4在内容和表达上有创意者,可获得1—5分的加分。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hén 馈hàn shù锃涸
2.D
3.(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5)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4.C A B 5 、贝多芬痛苦和磨难言之成理即可二.古诗文阅读。

(15分)
6、表达了燕子与老百姓的深厚情谊,暗示诗人隐居生活的喜爱(答对前面一点即可)
7、天上飘着细细的春雨,燕子的小翅膀被淋得湿漉漉的,嘴上衔着的用来筑巢的泥土还带着落花的芳香。

8.(1)茂盛、繁茂(2)命名(3)茂盛的样子(4)领会9.既得斯泉/ 于山谷之间10.(1)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

(2)于是每天和滁州的人(一道)抬头观看山景,低头倾听泉水声。

11.与民共乐(本题2分,如答成“与民同乐”得1分)12. 乐其岁物之丰成,安此丰年之乐。

13. 与民共乐或与民同乐”
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
14、飞机的座位是按数字(代表作为的排数)+字母(代表每一排从左至右的顺序)的方式编排的。

(2分)
15.不能删去(1分),因为“至目前为止”限制时间,表明动车没有出现一排6个的座位只是目前的情况;删去后,表明动车不会出现一排6个的座位,说法过于绝对,与实际不符,加点短语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

16.打比方(1分),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航空公司排写座位,唯独缺少字母I的原因(2分)。

17、心态正,不失真(无欲则心静);耐得住寂寞孤独。

(2分)。

18、举例论证(1分)具体的论证了真正的文人耐得住寂寞,在精诚进取中创造辉煌的观点。

(2分)
19、总结全文(1分),突出中心论点:人生难活一份“静”,我们应守住内心的宁静(1分)。

20、D
21、(A)○3(B)○1(C)○2(3分)
22、B
23、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整个文段和下文的层层描写均有此句统领。

(2分)
24、这段文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乡村”比喻成奏乐的“笛管”,将“炊烟”比喻成庄严美妙的“黄钟大吕”,描写细腻、形象生动。

用这段文字作结,高度概括的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的讴歌和赞美之情。

(如选其他角度,意对即可)(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