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衔接问题与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衔接问题与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现代化事业单位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事业单位作为
公共服务领域的主要机构,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其财务管理的要求也日
益提高。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制度变革的缘故,我国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着新旧衔
接问题,严重影响了其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透明化。
本文将针对该问题提出相关对策。
1.新旧会计制度的概述
(1)旧会计制度:旧会计制度是指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实行的会计制度。
该制度以“设立公私分账, 记实记账, 末笔必查, 卡片为证”为核心,强调了对财产和负债的完全核算,并按资金运动规律进行记录。
(2)新会计制度:新会计制度是指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推出的会计制度。
该制度与国际会计准则高度一致,强调经济事项的真实性和公允性,可比性,以及连续性。
(1)受理事务的不同:旧会计制度只涉及行政事务,而新会计制度不仅包括行政事务,还包括商业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规范。
(2)会计要素的不同:旧会计制度强调资金运动规律,重点是对财产和负债的完全核算。
新会计制度强调企业经济活动的全面反映,涉及财务报表的全部要素。
(3)核算方法的不同:旧会计制度自上而下地核算管理,其核算方法决策、预算和决算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新会计制度逐步建立了财务预测、成本管理、绩效评估和风险管理
等制度。
(1)旧有会计完成了计量标准化,标准也有一些局限性。
例如,由于物价上涨,资产负债表条目单价显得过份简化,很难反映真实价值。
(2)新会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遗留了旧会计制度的不足,如在受理行政事务中有时不如旧会计制度严密,财务报表中还存在一些过度缩减、简化地方。
4.对策
为了解决新旧会计制度衔接问题,以下是几个有效的对策:
(1)完善会计准则的流程,通过逐步规范和优化,将旧会计制度与新会计制度完全吻合。
(2)进一步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培训,提高会计人员对新会计制度的理解和应用。
(3)积极推行新会计制度,尽快实现新旧衔接,避免新旧制度并举,导致会计混乱和财务透明度下降。
(4)各级财政部门应加强制度建设,压紧约束力度,严格按照财务制度,严禁财务资源混乱、篡改、违法。
(5)新旧财务报表的核算方法应该改变。
即按新准则进行记录,底稿采用旧线路方式呈现,这样会降低会计处理的难度和财务工作的风险。
综上所述,新旧会计制度衔接问题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环节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如何有效解决新旧衔接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完善会计准则、加强人员培训、推行新会计制度、加强制度建设、改变核算方法等多种对策,可以有效解决问题,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透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