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映前广告的发展现状及传播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屏世界2021/2
经营全方略
广告在线
电影映前广告的发展现状及传播策略研究
阴邬佩希
摘要:映前广告经过多年的发展,有着良好的传播效果。

国内外诸多学者也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大部分的研究方向都集中在营销效果,在传播策略方面并没有太多的研究。

基于此,文章以映前广告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映前广告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侧重探讨商业贴片广告的传播优势和劣势,在归纳总结之后,就如何提高商业贴片广告的传播效益,提出了针对性的传播策略,旨在对现实生活中电影映前广告的实际投放问题能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映前广告发展现状传播策略
基本概念简述
影院映前广告的概念。

关于映前广告的概念,在国内的研究中已经比较完善了,很多学者都提出了相关的见解。

解立群,金洪申(2015)提出映前广告有以下三种分类:即影院映前广告、电影预告以及贴片广告,其中电影预告是不带商业性质的免费广告。

映前广告经过多年的发展,有着良好的传播效果。

胶片和数字共同组成了映前广告的形式,
细分为3D 或者2D 的格式,可以交给专业的映前广告公司,根据广告要求,进行相应的制作,最终形成在电影院里播放给观众的版本。

魏宏(2015)认为,在规定时间里,在规定的区域里,在电影放映之前进行播放的带有广告性质的视频就叫作映前广告。

映前广告的时长通常为10分钟,在电影正式放映之前播放,不足的位置用预告片填充。

观众入场时间都会选择放映前5-8分钟到达影厅,这个时间段进入的每个观众都会看到映前广告。

影院映前广告的发展现状。

一、目标客户群体。

映前广告的目标受众群较为特别,
教育层次较高,进入影院的时间性和聚集性较为集中,看电影的目的性也较强。

一份央视CMMS 2019年春季提供的数据调查显示:在中国院线观影的人群中,25-45岁年龄段的群体是主力军,占比达到了86%。

这类人群由公司高级白领、企业的中高级管理层以及知识分子等群体组成,人均月收入在五千元以上,学历在大学及以上居多,普遍接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

选择到院线观看电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因为电影院的环境氛围可以给他们带来心理认同感,他们的购买动机有一定的显贵心理类型。

这类群体目前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文化地位,他们在消费上比较感性,喜欢高品质的艺术追求。

二、盈利情况。

东方证券研究所2019年10月调研数据显示:以分众、中影为代表的四大广告运营商在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四大运营商在国内院线的覆盖比例达到了52%,覆盖的屏幕数更是接近60%,毫不夸张地说占据了国内映前广告的半壁江山。

以万达为例,万达的票房占比接近12%,依托的是8.2%的屏幕占比,
达到以小博大的效果。

根据普华永道的最新预测数据显示,中国的电影市场日益瞩目,2020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电影市场。

报告中提到,2020年中国有机会创造120亿美元的票房成绩。

目前中国的票房市场已经可以同美国相抗衡,2020年有很大的机率可以超越美国市场。

因此,在中国电影市场一片利好的情况下,未来电影映前广告的市场还有很多挖掘的空间,呈现的是蓝海市场。

影院映前广告的传播优势分析
放映环境独特,传播效果有保障。

2019年百威啤酒敬真我系列作为商业贴片广告,
呈现了非常好的荧幕效果。

百威联合春夏、郑云龙、屈楚萧拍摄了一支商业大片,呈现了绝不退而求其次、绝不走捷径、绝不妥协三个主题。

在短片中以一系列来自自己的灵魂拷问
“逼迫”着他们做出回答,通过快问快答间透露出他们对职业、
梦想、人生的真我态度。

三个主题下来,这部广告的时长为2分钟12秒,在电影院的映前,有充分的时间对观众进行循环播放,
同时电影院有专业的音响设备,环绕的音响效果逼真震撼,有助于让观影人群更加立体形象化地理解映前广告的呈现内容。

电影在播放的时候,空间是相对密闭的,而且随着播放的开始周围会陷入一片漆黑,在这样安静的环境下,
观影人群的注意力更加集中,百威广告的内容
2021/2上
经营全方略
广告在线
传播可以做到更加深入人心。

放映时间充分,能更好展示创意。

影院的映前广告的效果普遍较好,不受档次与排片的限制,且会随着观影人群规模与观影频次的不断突增,投放价值日益提高。

以苏宁横店为例,日均60场,月均观影人次10万+。

映前广告一般循环播放3次左右,保证每条广告的传播效果。

相较于传统的电视媒体,以电影院为终端的映前广告在视觉冲击力、广告记忆度和品牌体验度方面均是其6倍之多。

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通过映前广告来打造品牌和宣传产品优势。

与其他媒体相比,映前广告在视听效果上具有压倒性的胜利。

观众接受度高,传播成本更低廉。

从观众的角度来看,他们有很大的消费潜力,
因为观众的接受度很高,具有“中等和高等教育”“中等和高收入”“年轻”的个性关键词,更具有情感、文化消费群体意识的特征。

大多数看电影的人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去电影院看电影是一种积极的消费行为。

由于看一场电影,目前基本消费在50元左右,这就已经对客户进行了一次精确筛选,搭建一个基本消费能力平台,即看电影的观众都一定是有消费能力、中高端收入的人群或者渴望生活质量得到提升的人群。

影院映前广告的传播劣势分析
广告播放时长有限。

对于院线来说,有义务要提前告知观众映前广告所播放的时间长度。

映前广告的时长也是很有考究的,合理的时长才能带来优质的传播效果。

因为如果映前广告过长,就会引起观众的抵触心理,进而激发观众和影院的矛盾,也不利于广告商的品牌形象,而广告时长过短,也不能合理地表达广告主的品牌诉求,不完整的广告也就达不到广告的效果。

笔者在2020年1月在万达影城观看了《宠爱》,与大部分观众一样提前10分钟入场,
除去电影预告,出现了至少5支不同的广告,涉及品牌有汽车、珠宝、饮品、APP 等,平均下来单品牌的视频播放次数不超过5次。

在短时间里,留给笔者的广告印象并不深刻。

对广告内容质量要求更高。

受到影院映前广告的传播渠道及传播方式的影响,
为了达到良好的广告效益,对于广告内容的质量要求就更高了。

人们进电影院看电影,追求的是放松身心从而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如果在映前广告的过程中忽视对广告内容质量的把控,就会让很多低俗粗鄙的画面呈现在大屏幕上,从某个程度来讲,这是品牌负分的传播。

例如,在观影前播放2019年伯爵旅拍《想去哪拍就去哪拍”系列》的魔性广告,重复洗脑性的文案虽然有助于提高记忆点,但是由于广告内容缺乏创意、
宣传内容单一,并不能给观影人群留下很好的品牌印象。

而映前广告的传播又具有强制性,
观众消极被动的接受硬广传播,难免会产生排斥心理,从某个程度来说不利于伯爵广告品牌形象的塑造。

广告效果易受电影质量影响。

电影的受欢迎程度是商业贴片广告主所不能提前预知的,因为投放计划必须在上映之前,根据对这部电影的判断,提前做决策是否进行投放。

院线并不是对所有的电影宣传都一视同仁,如果是一些没有明星阵容做支撑,没有高成本投入保证质量的小成本电影,影院就不会主动进行排片做宣传。

场次的时间点设置和上座率紧密相连,越是排在后面的电影,上座率越低。

虽然可以延长映前广告的长度及播放周期,但是传播效果并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

对优化影院映前广告传播策略的发展建议
从观众需求出发,适当规避抵触情绪。

从观影人群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话,大部分的人群去电影院是花钱看电影的,而不是花钱看广告。

映前广告播放时间过长,会消磨掉他们观影的耐心,并且破坏他们对于电影本身的期待感,从另一个程度来说其实已经损害了他们的观影权益。

此外,受众和院线以及发行方看待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可能院线也好,广告发行方也好,他们认为反正观众已经坐下来了,只是给他们看广告而已,并没有影响他们的经济收益,而观众则会认为过长的广告占用了他们的时间,增加了他们的时间成本,从而造成损失。

结合电影类型,加强关联营销。

马小娟、苏涛(2013)提出了如果映前广告的功利性和商业性过于明显,对观众的欲望和需求缺乏必要的关注,就会导致观众被动而无奈地接受映前广告,因此很有必要对这种不利局面进行改变。

因此,为了优化广告的传播效益,有必要将广告内容与不同类型的影片特点进行遥相呼应,实现关联营销。

一是动画电影。

电影院播放的动画电影都是根据小朋友的兴趣爱好,结合中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而改编拍摄的影视作品,院线的动画电影深受4-12岁小朋友的喜欢,这类观影人群一般都有家长陪同,
对周边新鲜的事物充满着好奇感。

而陪同的家长目前以80后为主力军,
他们身为人父人母,他们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同时对新鲜事物有较强的接受度。

因此,针对此类影片例如《熊出没》《冰雪奇缘》等动画作品,所投放的映前广告可以侧重在:
儿童教育领域、乐高玩具、游乐园、亲自互动等。

从而通过电影播放前的密集传播,让品牌植入潜在客户的脑海里。

二是爱情电影。

爱情电影的观影人群百分之九十的人群集中在90后情侣,他们青春时尚,追求潮流,经济独立的同时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愈加强烈。

这类90后的观影人群里,有的已经步入婚姻的殿堂,
即将迎来婚姻爱情的结晶,有的正在感
声屏世界2021/2
经营全方略
广告在线
受爱情的美好,有的对爱情充满着憧憬。

因此,在播放这类青春爱情片时,映前广告主可以选择婚纱摄影行业、汽车品牌、房地产品牌、母婴用品等,这可以大大提高广告的传播效率。

三是文艺电影。

文艺片的商业气息不强,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它通过导演的艺术拍摄手法和演员的艺术表演,使观众深刻地感受人类的美好情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文艺片同时又是集文学与艺术于一体。

文艺电影的目标观影人群以高知女性为主,文化程度在本科以上,同时这类人群具备独立的经济能力和个性化的思想,
他们追求自身的成长进步,热爱文学作品和生活艺术,
同时又有自己理性的判断。

所以,文艺电影的映前广告可以集中在以下领域进行针对性的广告传播:快时尚品牌、手机品牌、
轻奢品牌、化妆品行业、艺术培训等。

强化映前广告的投放模式,打造全覆盖的精准传播。

传统的院线映前广告的投放是比较粗犷的,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往广告精准、透明、全覆盖的传播方式走,才有利于映前广告的传播,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一、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精准映前广告投放。

可以大数据的筛选打破投放门槛,通过匹配品牌、影院、商圈、影片等用户消费关键词对消费人群进行画像分析,
为客户精准匹配品牌的受众用户、选择投放地域,达成以受众需求为导向的精准投放,为广告主带来更有效的触达效果和投放转化。

同时,区别于传统的按场次粗犷付费方式,未来映前广告可以尝试按观看人次结算的精准付费方式,广告投放触达多少广告主就支付多少。

二、定时定量数据检测,让广告效果可以落地评估。

现在映前广告的一个短板是对于广告效果还没办法进行有效评估,例如本场映前广告向多少人进行传播,又带来哪些效果,在传统模式下,还做不到即时评估。

所以,在传播策略上,应为广告主提供人群画像、播放人次及播放场次等信息,并针对每个客户及时提供监播视频;努力做到透明监控投放效果。

三、扩大传播范围,深耕三四线城市。

目前国内的映前广告在投放区域上主要以一二线城市为主,其实随着经济的发展,三四线未来的发展潜力也是无穷的。

所以,在广告的传播范围上,除了守住一二线城市的传播范围,还可开发深耕三线~五线影院市场,极大地扩充了整个映前广告的市场体量,为有下沉需求的广告主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投放机会。

随着时代与市场的发展,映前广告投放模式必将重新洗牌。

利用大数据技术的优势顺势而为,秉承着精耕细作的投放模式,让映前广告精准、透明、全覆盖投放,进一步提高影院映前广告的市场投放性价比及传播精准度,为电影产业带来更多的市场收益。

注重广告创意和品质,提高广告整体格调。

陈培爱(2008)提出:好的广告创意和广告品质,可以吸引观众的欣赏目光,
从而促进产品信息的传播能力。

影院作为观众放松娱乐的场所,在视觉和听觉上有着电视以及户外广告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提升广告的整体格调就显得尤为重要。

优秀的电影映前广告,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讲故事,讲好故事,为产品营造有创意力的情节和氛围,使浓厚的商业信息被创意力的情节淡化。

结语
我国影院映前广告市场才刚刚起步,方兴未艾,需要完善利用。

本文在根据分析了映前广告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侧重探讨商业贴片广告的传播优势和劣势,在归纳总结之后,就如何提高商业贴片广告的传播效益,从结合受众消费需求、提高广告创意和制作水平、强化映前广告的投放模式、打造全覆盖的精准传播、强化弱胜制,整合营销方式等方面提出映前商业贴片广告传播优化策略。

(作者单位:浙江树人大学)
参考文献:
[1]解立群,金洪申.影院映前广告的发展策略[J].传媒,2015,(06):70-71.
[2]Jack.W.Brehm.A Theory of phycological Reluctance[J].Academic Press,1966.
[3]魏宏.如何使电影映前广告效益最大化[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05):140.
[4]林徐,谢振宇.抗拒理论视角下映前广告投放策略之我见[J].新闻知识,2016,(06):65-67.
[5]薛万庆,谢方方.新媒体环境下电影映前广告的异军突起[J].青年记者,2017,(02):113-114.
[6]马小娟,苏涛.受众视角:映前广告的观看情境研究[J].新闻界,2013,(05):3-8.
[7]斯莱沃斯基等.发现利润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8]魏炜,朱武祥.发现商业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9]李岚.电视产业价值链:理论与个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0]陈培爱.广告学原理(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