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桩基检测工作现场的危害因素及应对措施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建筑桩基检测工作现场的危害因素及应对措施的分析
摘要:下文系统分析了建筑桩基检测作业中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加强从业人员安全培训、严格开工安全验收制度、加强检测过程的安全巡查等方面,解决建筑桩基检测作业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桩基检测;工作现场;危害因素;措施
0引言
随着基本建设和房地产业的发展,建筑用桩量越来越多,桩基检测工作量也随之增加。
由于建筑桩基检测工作现场环境较差,安全隐患较多,导致人身伤害事故时有发生,应当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
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经历和对建筑桩基检测作业现场、作业过程的检查、观察,浅述建筑桩基检测作业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对策。
1作业现场环境的危害因素分析
建筑业属于事故发生率较高的行业,其作业现场环境的危险、有害因素较多,而建筑桩基检测是在建筑工地现场进行,加之经常发生建筑桩基检测施工与建筑施工交叉作业的情况,导致建筑桩基检测作业现场环境的危险、有害因素增加。
具体表述如下:
(1)桩基钢筋头外露或隐蔽在浮土(砂)下。
建筑桩基检测工地的桩基钢筋头外露或隐蔽在浮土(砂)下的情况很多,作业人员如果未按规定穿(防扎)保护鞋行走、跳跃,极易造成扎伤。
(2)桩孔无遮盖或遮盖不当。
建筑桩基检测工地的桩孔无遮盖或遮盖不当且无警示标志,作业人员行走时未注意观察,跌入有钢筋笼的桩孔中或坠落到有水的桩孔中,有被钢筋笼扎伤、轧死和淹溺的危害。
(3)作业场所狭窄。
由于建筑工地的复杂性和局限性,导致建筑桩基检测的作业场所狭窄,作业人员的行走路线受到限制、作业人员不能及时退回安全区,易造成作业人员的意外伤害。
(4)作业场地杂乱。
作业场地材料堆放不安全,仪器设备放置不当,电线、管道随地拖拉,导致堆载物倒塌伤人、电线漏电伤人、人员被绊倒跌伤等危险、危害因素存在。
(5)夜间作业照明光线不良。
夜间进行建筑桩基检测作业的情况很多,由于
照度不足、作业场地烟雾尘弥漫或光线过强,造成视物不清;尤其是夜间进行吊装作业,极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6)地面滑。
地面有油或其他液体;冰雪覆盖;地面有其他易滑物(如泥浆等)。
地面滑易造成人员摔伤、滑倒后被桩基钢筋头扎伤等危害。
(7)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
建筑桩基检测多为露天作业,施工人员夏天要顶着烈日,冬天要冒着寒风、雪霜,作业人员极易造成中暑、冻伤。
(8)其他。
建筑工地护坡处理不牢,有滑坡伤人的危险。
2建筑桩基检测作业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目前,建筑桩基检测,主要应用以下方法:低应变法检测、高应变法检测、静载试验法、预埋箱法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岩基载荷试验等,参见(JGJ106-2003标准)。
这里,参照GB6441-86标准,对建筑桩基检测作业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
2.1起重伤害
指各种起重作业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物)物体打击。
建筑桩基检测除低应变法检测法、声波透射法检测等方法外,几乎全部使用起重设备。
建筑桩基检测过程中常见的起重伤害包括:
(1)翻倒:由于基础不牢、支撑架未能伸展,未能支撑于牢固的地面,超机械工作能力范围运行和运行时碰到障碍物等原因造成。
(2)超载:建筑桩基检测设备的吊装往往受建筑工地条件的限制,导致吊车需要升长臂杆进行吊装,超过工作载荷、超过运行半径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3)碰撞:由于起吊人员、吊装人员注意力不集中,吊钩、吊物与人员碰撞的情况也经常发生。
(4)操作失误:由于视界限制、技能培训不足、地面指挥错误等,导致吊车操作人员操作失误等造成。
(5)负载失落:负载从吊轨或吊索上脱落;高应变法检测时,脱钩器误脱钩,造成重锤失落,导致人员伤害。
2.2物体打击
基桩高应变法检测过程中,可能发生重锤撞击桩头时倾倒,(由于检测人员未能撤出危险地带)碰撞人体造成伤亡;重锤撞击桩头引起桩头破碎,飞溅物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2.3机械伤害
使用胶带输送机做堆载平台堆重物反力法竖向静载试验时,由于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防护距离不够等);不安全装束(穿过肥大服装、操纵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操作人员缺乏安全知识,跨越运转中的胶带输送机,易发生此类事故。
2.4触电
电器设备、手持电动工具、缆线未按规定使用漏电保护器,电气线路漏电、操作者缺少电气知识等造成触电事故(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2.5高处坠落
使用胶带输送机做堆载平台堆重物反力法竖向静载试验搭脚手架,从搭脚手架上坠落;在护坡边作业,不慎坠落坡下。
2.6坍塌
堆载平台堆重物反力法竖向静载试验过程中,由于平台基础不牢、堆载不平衡、千斤顶突然卸载等原因造成堆载物坍塌;使用胶带输送机做静载试验时,因脚手架连接不牢或承重(张力引起)过大等原因造成堆载物崩塌。
2.7超负荷劳动
使用人工搬运重物(搭建平台、背负沙(石)袋)、装卸设备,超负荷的推、拉重物等超负荷劳动均能造成人体受伤。
2.8其他伤害
长期打磨桩头未按规定配戴防尘口罩,引起的尘肺病等。
3预防建筑桩基检测作业中的危害因素的对策与措施
预防建筑桩基检测作业中的危险、有害因素有诸多对策与措施,这里,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预防建筑桩基检测作业中的危险、有害因素的对策与措施。
3.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是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的基本对策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操作规程,是建筑桩基检测作业安全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
安全制度健全,责任落实到人,是预防建筑桩基检测作业中的危
险、有害因素,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的基本对策与措施。
3.2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是防止各类事故的首要条件
新职工、转岗职工上岗前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且须经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操作岗位;特种作业人员(电工、焊工、起重工)须经有资质的培训单位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要特别重视对临时用工的安全教育,由于临时工对建筑桩基检测作业中的危险、有害因素了解甚少,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缺乏,因此临时工上岗前必须进行详细地安全操作规程的教育和安全交底。
3.3运用开工安全验收制度是防止和减少事故的有效措施。
建筑桩基检测作业面相对集中,便于开展开工安全验收,对建筑桩基检测作业现场情况进行开工前的检查、验收,是排除隐患,防止和减少事故的有效措施。
其开工检查、验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作业人员(尤其是临时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情况,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2)检查验收检测人员的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现场作业人员必须穿防扎伤的劳保鞋;有吊装作业的作业现场,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打磨桩头操作人员应配戴防尘面具。
(3)作业区域应划出警戒区域,挂出醒目的警示牌,防止闲杂人员进入危险区。
(4)检查验收使用的电缆是否破损,接头处绝缘、防水是否可靠,供电前端漏电保护开关是否能可靠动作;手持电动工具(手提磨光机)及电源引线的绝缘性能、磨光片防护罩的完整性是否符合要求等。
(5)检查外协运输设备、吊装设备、焊接作业的相关证件(含保险)、资质(含操作资格证书),原则上应有协作合同,并明确协作单位安全责任。
(6)作业现场的主要通道要保持整洁、畅通,不得有桩孔、钢筋头、管、线、油污、杂物等。
(7)几种典型检测方法的重点检查、验收:高应变检测应检查重锤脱钩器是否会误脱钩;锚桩反力法单桩竖向静载试验应检查大梁、次梁支承墩基是否满足承载要求,验算锚桩桩侧抗拔能力、锚桩锚固钢筋是否满足最大试验荷载要求,每根锚桩钢筋松紧程度应基本一致,确保试验时钢筋受力均匀,焊缝长度不小于10d、焊接抗拉能力大于钢筋本身的抗拉能力;堆载法静载试验应检查堆载承重墩基是否满足承载要求,验算堆载平台面积是否满足最大试验荷载要求。
3.4加强检测过程的安全巡查是防止和减少事故的重要保证
建筑桩基检测大多是在作业过程中发生事故,选派得力的安全员或兼职安全员,加强检测过程的安全巡查,是防止和减少事故必不可少的重要保证。
检测作业过程的安全巡查,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发现作业人员倒退行走、望天行走、跳跃行走、边操作仪器时边行走等违章行为,应立即阻止。
(2)起吊设备作业时,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a.起吊设备作业时应有专人(具有操作资质证书)指挥,且只有一名指挥;兼职安全员应在起吊作业区巡查。
b.认真巡查起吊设备的支撑架是否完全伸展;时刻检查支撑架的基础是否下沉,严防起吊设备翻倒,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
c.起吊作业过程中,应督促检测人员站在吊机大臂旋转半径以外的安全区域。
d.发现起吊作业人员有违章行为时,应立即制止。
(3)几种典型检测方法的重点巡查内容:
a.基桩高应变法检测时,应督促重锤脱钩器开启人员和周边作业人员站在重锤下落后可能倾倒、重锤撞击桩头引起桩头破碎飞溅伤人以外的安全区域。
b.锚桩反力法单桩竖向静载试验时,试验达到最大试验荷载的70%后,应随时观察锚桩上拔量、锚桩钢筋受力均匀程度、反力梁变形量,以确定是否继续施加下一级荷载;卸载时应观察大梁、次梁支承墩基的承受情况,以确定是否卸载至零。
c.堆载法静载试验在堆载配重过程中,应均匀地将配重堆放在荷载平台上,密切注意承重墩基的稳定性,防止因墩基不均匀沉降造成平台倾覆。
发现荷载平台有不稳定迹象,应提前进入试验程序,以减轻平台荷重对承重墩基的依赖;试验达到最大试验荷载的70%后,应随时观察堆载平台的上升量,在确保平台不完全离开承重墩基的前提下可继续施加下一级荷载,否则应添加配重或调整配重平台重心;卸载时应观察承重墩基的承受情况和平台稳定
性,以确定是否卸载至零,当有不稳定迹象时,应卸去部分配重后方可卸载至零。
d.使用小砂包配重时,应注意作业人员的负重不能超过50kg;使用大砂包配重,应注意防止砂包起吊带绊人;使用预制配重块,应交叉叠放。
e.需下井安放设备时,应先查明井中无有害气体,使用有防坠装置的辘轳下井作业;井中照明灯具必须使用安全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