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集体建设:从心理环境塑造出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篇誗班级管理
在校门口,我们有时候会看到有的孩子在校门口不愿意上学。

孩子厌学情绪产生的根源是什么?一是学生在学科学习中找不到乐趣。

二是由于缺乏归属感,学生在班集体中毫无存在感。

班集体心理环境其实就是指对班级成员的心理世界发生实际影响的观念环境。

班集体心理环境是社会心理环境的缩影,它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无形之中起着巨大的影响。

如何创建良好的班集体心理环境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创设氛围,让班集体生活有“向心力”
班集体心理环境渗透于班集体的各项活动之中,班级所处的外部物质环境和人文氛围都有可能产生心理影响力。

教室里的一面墙、一张字画、一块黑板都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在担任班主任时,就曾针对学生的特点,在班级里放置了易碎的金鱼缸、难养的小动物,以此来培养学
生细心、谨慎的习惯和品性。

因此,笔者充分利用教室这一方寸之
地,和学生共同经营属于我们的温馨家园。

1.布置“家庭树”,建立集体归属感。

班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
家庭,有的甚至来自不同的城市。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适
应班集体生活,笔者和学生一起在班里布置了一棵超大的家庭树,收集所有老师和学生的照片,把它们贴在“大树上”,并写上了“爱的宣言”———“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欢迎回家”。

这种形式感的建立,让家人这一概念植入人心,让学生的心安定下来,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爱、相互包容、相互帮助,帮助学生建立了归属感和安全感,班级成员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2.打造“梦想地”,构建群体动力。

在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有一
个美丽的梦想,他们渴望被认同、渴望被鼓励。

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想法,欣赏学生的创意,及时给予他们鼓励,给予他们展示交流的机会。

不管是精致的、粗糙的、成功的,还是不成功的,只要是学生用心的作品和有创意的表现,只要学生愿意分享,都应该郑重其事地展示出来,给予他们信心和肯定,让他们敢于梦想,敢于行动,敢于创新。

3.照照“小镜子”,形成群体规范。

班集体生活中,学生总会发生一些小事故或犯一些小错误。

为了防微杜渐,时刻督促提醒学
生,我在班里创设了照照“小镜子”项目。

利用它来反映班级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面“小镜子”,用画面或文字的形式呈现出学生的好习惯、好品行。

通过榜样的力量,督促学生反观、反思自己的言行,改变自己的行为。

看似简单的班级环境布置和项目设计,却在无形中影响着教师和学生。

创建良好的班级外部环境和人文氛围对学生产生着积
极的心理影响力。

班集体良好的心理环境一旦形成,这个班集体将会成为学生所依恋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巨大的教育力量。

二、履职体验,让班集体生活更有“生长力”
班集体是学生承担角色责任、获得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

良好的班集体心理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发现自己的个性与价值。

要想学生建立正确的、积极的自我意识,我们就应该通过民主的管理、丰富的班集体活动,让学生经历各种考验,获得不同的生活体验,在班集体生活中不断发掘自己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让学生在班集体健康、向上的氛围中快乐成长。

1.“海选”干部,让学生建立自我意识。

班集体生活就是社会
生活的一个缩影,为了让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竞争机制,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善于展现自我的能力,笔者积极为学生搭建锻炼的舞台,在班里实施了小干部定期轮换及“海选”制度。

每一位学生都可以通过自我推荐、民主选举的方法,获得施展才能、展示自我的机会。

在换届选举的过程中,学生必须经历拉票、就职演说、才艺展示等环节,即使最后没有竞选成功,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也磨炼了自己的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心理品质。

2.岗位体验,让学生获得自我认同。

丰富的班集体活动能够让学生获得体验,增长能力。

因此,班主任要创造机会,注重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班级管理与建设中来。

通过各种角色体验,满足学生自我表现、自我成长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

作为班主任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岗位体验的机会。

在设置岗位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层次,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

在分配岗位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自己的能力选择合适的岗位,积极参与岗位服务活动。

在完成岗位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合作,他们获得了心理投入的体验,也产生了心理认同。

综上所述,班主任要根据班级学生的特殊性和班级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创建良好的班集体心理环境,通过营造温馨的物理环境和积极向上的人文氛围,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真正发挥班集体的育人功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体验成长的舞台,让学生在安全的氛围中,学会交往,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参考文献:
傅宏.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操作[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要:班集体心理环境的建设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创建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发挥
班集体的育人功能,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履职体验的舞台,让学生在班集体生活中学会交往,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关键词:班集体;心理环境;氛围;履职
班集体建设:从心理环境塑造出发
陈亚敏
(无锡市隆亭实验小学,江苏
无锡)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