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美文:陪伴着父母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生感悟美文:陪伴着父母老
对于渐渐老去的父母,更多要做的是陪伴,他们需要的只是你而已,不要让父母感觉到孤单,这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幸福,下面是本文库带来的人生感悟美文:陪伴着父母老,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汽车在新S225省道上行驶,扑入眼帘的是路边的绿树和田野里泛黄的谷穗,车载音响里正播放着歌曲《常回家看看》。

这是一条从城里通向老家的路,每每沿着这条路回乡下父母身边,我心中总盛着满满的暖意,而父母每次都会因我的归来而欣喜万分。

看着已经年迈的父母,我总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就会涌动出:你养我大,我陪你老。

父亲今年八十六岁,母亲八十三。

两个老人在家还种着几亩地,养了一群鸡鸭和几只猫狗,为我守着一个爱巢。

父母不仅生养了我和两个妹妹,还从路边捡回一个刚出生就被遗弃的男婴。

在那个年代,收养后一度还分不到粮草,父母依然把他视如己出。

靠在生产队里做工分,含辛茹苦地把四个孩子拉扯大。

在我们成长的背后,他们的艰辛付出难以言表。

时光荏苒,现在他们到了耄耋之年,在岁月的侵蚀下白了头发弯了腰。

农村有句老话:养儿防老。

"你养我小,我养你老"一直被称道和传承。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子女们离家工作,过去的"养"已经远远不够,老人除了物质上的基本需求,更需要我们践行"你养我大,我陪你老",这是我们做儿女义无反顾的责任和担当。

"长大"和"变老"是漫长的过程,但"养"和"陪"却有着天壤之别。

陪是多方面的,正如《常回家看看》歌词所言:"哪怕给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

我曾看到过这样的两个小报道:一位85岁的母亲患上老年痴呆症,只认自己的儿子,在大学做教授的儿子就带着病母上课四年。

他说不是请不起看护,只是母亲特别依恋自己。

是啊,小时候父母是我们的依靠,如今我们是他们的依靠。

在xx的街头,每天有两位老人挽扶着蹒跚前行,他们是对母子,儿子65岁,母亲87岁,因为母亲患了腿关节病,需要多走动,儿子就陪她每天走几里路。

其实,有时候,简单而平凡的举动就包含着孝意。

二十多年前,我到城里打拼。

那时父母身体硬朗,我事业刚刚起步,有时
1
忙,会拖到两周或者更久才回去看看。

但后来发现,自己想多挣钱让父母生活丰裕的节奏,赶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而且父母想要的并不是你给他们多少物质上的富足,而是希望子女常在身边。

我有个千万资产的朋友,母亲一人独守家园,最后不忍孤独投河自尽。

钱,能买到亲情、换回生命?于是我后来严守:宁可放弃一些赚钱的机会,每周至少回去一次陪陪父母。

回家,陪老父亲喝杯酒。

父亲不抽烟、不打牌,一生劳碌,一生清苦,唯好杯中之物,酒是他劳动之余最好的慰藉。

每天中午、晚上就着一些简单的家常菜,喝几两白酒或者来上两碗自酿的米酒。

有了酒,父亲是乐观的。

我只要不马上开车,就会陪着父亲喝上两杯,父亲则高兴得直点头。

酒还是一样的酒,菜还是平凡的家常菜,但是父子相对,却多了一份亲情与豪迈。

平时寡言的父亲在这时情绪变得高涨,话也多了起来,常常要多喝上一两杯,带着些微醺和笑容。

想来,这是老父亲最幸福的时光。

回家,陪老母亲唠唠家常。

母亲过去是生产队里特别能干的妇女队长,但现在佝偻着腰,腿关节疼痛行走不便,而且变得说话有点唠叨。

老父亲不愿听她唠叨,两人偶尔还会为此争吵一番,我每次回去就成了母亲倾诉的对象。

耐着性子听母亲说完,再陪她唠上几句,几乎是我的例行公事。

有个人说说话,母亲心情也好像特别舒畅,而我也在她的唠叨中会忆起很多。

回家,陪父母在地里干干活。

三、四亩责任田,说大不大,耕地、播种、收割有机器,但除草、治虫、施肥、管理等都是老父亲独自完成的。

每到收麦、插秧、打油菜、割稻子,我都会及时赶回去,揽下重活。

当我把一袋袋粮食运回家,待他们扬净晒干,我再拖去卖掉,把钱交给他们时,他们脸上露出的不只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更有儿子帮助他们的欣慰。

就是平时回去,哪怕陪他们去田间地头看看种的田禾,回城时再拿点他们长的瓜果蔬菜,一种成就感已写满他们的脸上。

回家,陪父母一起走亲戚。

我家亲戚比较多,人情交往也很频繁,常有婚嫁、祭祀、贺梁、祝寿等邀请。

过去是父亲用自行车带着行走不大方便的母亲前往,这些年老父亲自己骑车也不太灵便了,于是回去带他们走亲戚成了我一项新任务。

每每坐着我的车到亲戚家,父亲总显得有些得意自豪,常会向人多说上一句:"坐儿子车来的。

"在这句质朴的"炫耀"里,我也收获着一份亲情的温暖。

2
我的钱包很"瘪",但我的精神很富。

自己已经走过了花甲年轮,能上有父母健在,下又儿女双全,有一个完整的家,我的心里是满满的幸福。

父母从不埋怨我这做儿子的挣钱少,生活条件改善不大,倒是常常教诲我做人要善良,不要贪财。

看着有的人换了新房、买了豪车,我心里也痒痒的,但发现有人为了这种奢华的体验,掏空了父母一辈子的积蓄,而到了父母年迈病重,需要儿女付出时,却相互推诿,更不会卖车卖房来给父母治病养老。

我心中的"痒"自然止住,化作不屑。

说到养老,又有多少父母是靠"养"而终的?勤劳是他们的本色,生命尚有一丝余力,就会不停地劳作,哪怕是轻微的家庭服务。

用自己沉甸甸的、无止境的爱来浇筑儿女心灵的城墙,直到生命的尽头,无怨无悔。

我父母就是这样的劳碌命,我曾劝他们不要种田了,安心养养老,可他们总是说:"我是一个农民,不种田吃什么?""我们做一点,也能减轻一点你的压力。

"所以,我在感恩父母的同时,也深深反省着自己。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我不能改变,但我可以让父母过得心里踏实一点,让他们知道始终有儿女陪伴左右,不会孤单。

"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父母因我陪伴而多了笑颜,这比金钱更珍贵。

你用爱温暖我成长,我愿将自己换你岁月长留。

你养我大,我陪你老,是承诺,是不离不弃,我会一直守诺到底。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