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红霉素治疗40例鼻咽炎疗效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红霉素治疗40例鼻咽炎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并探讨罗红霉素治疗鼻咽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确诊收治的80例鼻咽炎患者,按数字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鼻朗冲洗鼻腔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口服罗红霉素的方法進行治疗,疗程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用药后显效快,痊愈22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相比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口服罗红霉素是治疗鼻咽炎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起效快,患者预后较好,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标签:鼻咽炎;罗红霉素;疗效观察
鼻咽炎是鼻炎黏膜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和常见病。
但是,由于发病的位置较深且患者的临床表现并不典型,常常被邻近器官或是全身疾病的症状所掩盖,鼻咽炎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1-2]。
为了能够找到针对鼻咽炎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组研究,笔者就对我院收治的部分鼻咽炎患者采用口服罗红霉素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研究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确诊收治的80例鼻咽炎患者,其中男44例,女36例,年龄13~49岁,平均(24.4±3.9)岁。
患者的临床症状为:发生持续性咳嗽,白天咳嗽较为严重,夜间症状减缓,鼻后滴漏以及咽后壁有较强的黏液附着感,临床检查可见粘液附着,CT检查排除了鼻息肉、鼻窦炎以及咽囊炎等病症[3]。
研究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入院时间以及病理状况等方面相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鼻朗冲洗鼻腔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口服罗红霉素的方法进行治疗,疗程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3疗效评估患者治疗2个月,以患者治疗1w、1个月以及2个月的症状改善情况作为评估标准,症状改善主要为主观症状的改善。
1.4统计学处理研究选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组间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配对χ2检验,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用药后显效快,痊愈22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用药后的短期效果较好,停止用药后症状出现反复,痊愈9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0%,两组相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比较详见下表1。
3 讨论
鼻后滴漏综合症主要指的是鼻咽等部位疾病所引起的上气道分泌物增多,甚至是反流入声门导致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4],常见的病因为:慢性鼻窦炎、变应性鼻炎、鼻息肉、泪囊炎、鼻咽炎以及腺样体增生等,主要的发病机制是炎症反应,炎症反应会导致患者的局部炎症介质以及炎症细胞高度聚集,杯状细胞反应性增生,引起局部粘液的分泌增加。
以往研究中多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但治疗时间较长,患者起效慢,且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肾功能损害[5-6]。
本组研究采用罗红霉素进行鼻咽炎的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在2个月的治疗过程中并未发现任何肝损,罗红霉素治疗鼻咽炎并非依靠药物的抗菌作用,而是依靠落类激素的作用,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所采用的鼻朗冲洗的鼻腔的治疗方法,见效更快,对患者的损害较低,采用鼻朗冲洗鼻腔虽然起效快,但其减少分泌以及减轻炎症的作用较低,在后期停药后病症出现反复。
综上所述,口服罗红霉素是治疗鼻咽炎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起效快,患者预后较好,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宏辉,陈文文,李荧.联合应用莫米松治疗鼻后滴漏综合征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1):111-113.
[2] 谷庆隆,陆颖霞,庞冲,等.儿童难治性咳嗽128例病因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45(01):28-31.
[3] 邓燕飞,郭永清,杨海斌,等.鼻后滴漏综合征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22(14):660-662.
[4] 周微.分析探讨口服小剂量罗红霉素对支气管扩张长期治疗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01):184-185.
[5] Lu Lei. Bronchodilator efficacy of low-dose roxithromycin treatment[J].Medical information ,2014,05:456-457.
[6] 李荣凯,杨艳霞,王宇.长期低剂量罗红霉素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支气管扩张稳定期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