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管理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管理措施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为确保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安全,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安全组织措施
项目经理部应成立安全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安全员担任副组长,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并设立质量安全办公室,具体执行安全检查的督导工作,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

二、安全保证措施
1.认真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及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进一步提高技术、安全、劳动卫生、宣传教育的综合水平,保护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安全优质的完成本工程任务。

2.建立健全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项目经理对本工程安全生产全面负责,坚持“管理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落实各部门、各岗位责任制,做到人人重视安全生产,人人关心安全生产。

项目经理部设专职安全员,班组设兼职安全员,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消除事故隐患。

3.加强安全教育
本工程开工前及部分工程施工前,技术部门人员必须向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安保部门定期向职工上安全技术课,研究安全操作规程,讲解各类事故的危害,组织干部和工人研究上级和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文件、指示,教育干部、职工严格施工纪律,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

4.加强安全检查
在施工过程中,除正常的安全检查外,公司每月检查一次,工程部每半月检查一次,项目部每周检查一次,发现问题落实到人,限期整改,消除隐患,确保施工安全。

5.认真做到“五个”坚持
1)坚持“三工”制度:工前安全交底、工中安全检查、工
后安全评比。

2)坚持周一安全研究活动。

3)坚持“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责任者和群
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没有制订今后的防范措施不放过。

4)坚持“持证上岗”:特殊工种必须经过专门培训,经考
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5)坚持“五同时”: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
产的同时,进行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三、安全管理措施
1.土方开挖、基坑支护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公司和项目部分别成立安全领导小组,统筹管理,施工现场设专职安全员,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对现场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隐患及时组织人员整改。

在专项方案实施之前,由该方案编制人员、项目技术负责人和安全科管理人员,对所有参与工程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和安全教育。

公司安排专人对基坑支护的实施情况进行现场监督和实际检测,确保施工安全。

安全科和项目部在开挖期间每天进行巡查,等正常使用期间每两天巡查一次,并做好记录。

每道工序施工完毕后,组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有关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各方签字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应带安全帽,操作人员应精神集中,遵守有关安全规程。

各种设备应处于完好状态,机械设备的运转部位应有安全防护装置。

电气设备应设接地、接零,并由持证人员安全操作。

加强开挖支护过程中的监测,发现问题立即停止开挖施工、撤离基坑内施工人员,采取加固措施。

脚手架工程方面,开工前应根据工程情况编制脚手架工程专项方案,经过审批、交底后,严格施工班组按方案要求进行搭设,搭设完成后须经验收挂牌后方可使用。

在搭设过程中应划出工作标志区,禁止行人进入,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严禁在无人指挥下作业。

定期检查脚手架,发现问题和隐患,在施工作业前维修和加固,以达到坚固稳定,确保施工安全。

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得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

结构施工阶段外脚手架每搭设完一层,经公司安全管理部协同项目部安全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任何班组和个人,未经允许不得任意拆除脚手架部件。

严格控制施工荷载,脚手架不得集中堆放,施工荷载不得超过2KN/㎡,确保较大安全储备。

脚手架拆除时必须经过审批,并派人专门管理。

应建立应急预案,保证体系运行畅通。

1.在拆除现场必须设立警戒区域并张挂醒目的警戒标志,
严禁非操作人员在警戒区域和脚手架下方进行施工。

地面监护人应履行职责,确保安全。

2.在进行吊装作业前,必须仔细检查吊运机械及索具是否
安全可靠。

3.如遇强风、雨、雪等特殊气候,应停止进行脚手架的拆除。

夜间拆除应向有关人员申请批准并配备足够的照明和人员。

4.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高空作业规定执行和遵守
安全纪律、拆除工艺及方案要求。

5.所有清理物应安全输送到地面,禁止高空抛掷。

6.在拆除过程中,应按照搭设的反程序进行拆除,不允许
分立面拆除或上下两步同时拆除。

一步一拆,一杆一清,认真做好安全措施。

7.输送到地面的所有钢管和扣件,应按类堆放整齐。

3、临时用电技术措施
1.本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配电TN-S接线保护系统。

电缆
干线采用埋地敷设,直埋深度大于600mm,并在电缆上下各
均匀铺设50mm厚的细砂,然后复盖一层砖,过路、通道处
用钢管深敷设。

2.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作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
线路中间处和末端增做重复接地,不少于三组。

塔吊防雷接地,其阻值均应小于4欧姆。

3.室内配线采用穿阻燃管敷设,距地高度大于2400mm,
铜线截面不小于1.5mm²,室外灯具距地面不低于3000mm,
室内灯具不得低于2400mm。

4.配电箱和开关箱必须铁制防雨、防尘固定在易操作维修
地方,距地面高度大于1300mm。

移动式配电箱距地面高度应
大于600mm。

5.配电系统采用“三级配电”、“二级保护”开关箱为一机一
闸一箱一保护。

漏电保护器应设在开关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配备,开关箱内漏电开关的额定漏电动作不应大于30mA,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潜水泵和手持
电动工具使用的漏电开关,其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动
作时间应小于0.1S。

6.临时用电接地电阻值每季度进行一次复测,漏电保护器
定期每周检测一次,值班电工做好检查维修记录。

7.所有配电箱采用铁板或优质绝缘材料制作,开关电器按
规定紧固在电器安装板上,不得歪斜、松动,箱内不得有杂物。

8.配电室应自然通风,电箱四周必须有1米通道并应采取
防止雨雪和动物出入措施。

9.建立健全防火制度,成立义务防火队,建立定期培训和
检查制度。

10.在配电室及木工加工区,应合理配置灭火器具,并设
专人负责制度。

4.1、起重吊装工程
1.在进行吊装作业前,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
术交底。

During the lifting process。

a warning area must be set up。

with dedicated safety n managers on site to supervise and specialized signalers to direct。

No one is allowed to stand under
the crane boom.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maintenance and upkeep of equipment.
4.2 n and Removal of Tower Cranes
1.Qualified nal teams must be subcontracted for n。

removal。

adding ns。

and n.
2.Special n plans for n。

removal。

adding ns。

and n must be developed and approved by the subcontractor and the parent company.
3.Safety n and technical briefing must be provided to the workers involved in n and removal.
4.A warning area must be set up during n and removal。

with dedicated safety n managers supervising.
5.Workers involved in n and removal must hold valid certificates and pass a physical n。

They must also wear appropriate protective equipment during work.
6.Unloading platforms。

protective doors。

n devices。

and other requirements must be set up as required.
After n。

the tower crane。

elevator。

and other equipment must be inspected and tested by legal n agencies and regularly maintained.
4.Safety Management Principles
1.Modern Safety Management Principles
Modern safety management principles are developed and improved based on nal management。

They use modern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to study and analyze inherent and potential safety factors in n systems and ns。

They conduct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ns of safety and reliability an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control risks。

eliminate hidden dangers。

and effectively predict。

forecast。

and prevent safety risks to achieve the best safety n results.
2.n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n is a complex task with us ined factors。

making management difficult and prone to safety accidents。

Safety management in n is essential to ce accidents and promote n。

The causes of safety accidents are multifaceted: technical。

managerial。

direct。

indirect。

human。

and material。

They are also constantly changing。

Therefore。

n safety management is a comprehensive and dynamic concept and a complex system engineering.
2.1 Elements of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The three main elements of safety management are people。

machines。

and the environment。

so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s divided into three subsystems。

These three subsystems are interrelated and independent。

and only when they are coordinated can the overall n be optimized.
2.2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Model
Work ns and operating res are legal ns and rules that constrain people。

safety technology level reflects social practices。

environmental interference is the effect of surrounding factors on people。

and psychological r comes from 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s themselves.
2.3 Content of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2.3.1 Safety Analysis
This is the premise for predicting and preventing accidents。

It involves analyzing and determining the basic elements。

ns。

ns。

environment。

and reliability indicators of the safety system。

as well as the potential dangers of the system。

Analysis is the basis
for n。

and only with correct analysis can accurate ns be obtained。

Analysis should focus on personnel。

environment。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人是起关键作用的主体。

各种指令由人发出、接收、执行,因此,做好人员的管理是实现安全管理的中心环节。

为了实现人员的安全管理,需要根据人员的个体心理、年龄、教育程度、社会经济背景、安全意识、疲劳程度等因素进行管理。

环境分析主要针对的是工作环境。

不良的工作环境容易造成分心、烦恼、紧张、反应力差等。

不安全的工作环境因素主要有通风不良、噪音过大、物料储放不当等几方面。

施工安全管理系统的评价可以从数量上说明分析对象的安全程度,使人们得出可供比较的概念。

它能够准确地提示系统存在的危险性,对危险进行大致的分类,并针对系统的缺陷采取相应的措施,完善规章制度。

评价的主要指标有:人的生物节律、人的精力、人的条件失误率、人的意识状态可靠系统、设备故障率,以及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等。

安全事故控制技术是通过各种安全技术措施来实现的。

当找出或预测出发生事故的原因后,要根据对象和条件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局部控制方法。

事故控制方法大致有:消除法、保护法、控制法、隔离法、保留法和转移法等六类。

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操作中,可通过采取预测各个施工阶段、施工环节存在的危险源;制定危险源控制方式;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检查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好班前安全生产交底工作等一系列安全技术措施,来达到消除安全隐患的目的。

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生产经营管理子体系、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子体系、安全技术管理子体系和专业检查管理子体系。

生产经营管理子体系由项目经理组织,主要负责按安全技术措施和有关规定组织生产;经济合同中安全指标的确立;
安全设施和劳保用品的进场与检测,涉及到工程部、材料部和安全部。

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子体系由书记组织,主要负责后勤工作和思想工作,消除职工的心理负担等。

安全技术管理子体系由工程师组织,主要负责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安全施工;分部分项工程的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等。

专业检查管理子体系则负责对施工过程中的危险因素进行检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