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信息化建设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可实现数据共享 ❖ 数据的冗余度少。 ❖ 数据的独立性高。 ❖ 数据实现集中控制。 ❖ 数据的一致性和可维护性。
第15页,共57页。
档案管理软件的基本要求
❖ 符合标准规范要求 ❖ 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 ❖ 具有较高的数据处理和检索性能。 ❖ 开放性和易用性 ❖ 安全性和可靠性 ❖ 数据的相对独立性和可迁移性
❖两种途径:一是存量档案的数字化 ,二是增量 档案的电子化 。
第28页,共57页。
传统载体档案的数字化
❖ 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存储在传统载体上 的、以模拟形态存在的档案信息转化为数字形 态存在的、计算机可识别和处理的信息,并加 以存储、组织、检索和维护的过程。
第29页,共57页。
档案数字化的基本原则
系统构架,一般应包括以下五个层次:应用界面层、 信息服务层、元数据存储层、异构资源集成整合层 和分布式资源存储层 。
开展档案数字化的需求调研 制订档案数字化工作计划 组建队伍,配备相关条件。 监控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开展。 评估数字化工作成果。
❖ 业务流程
包括前处理、数字化加工、信息组织、信息存储、 信息服务、信息维护等过程。
第31页,共57页。
档案数字化的推荐格式和技术参数
❖略
第32页,共57页。
纸质档案的数字化*
第18页,共57页。
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的建设原则
❖ 符合国家信息化和档案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 ❖ 符合国情并适合国家和不同地区之间的标准衔
接。 ❖ 优先采用国际标准。 ❖ 具有综合性和可操作性。 ❖ 具有导向性。 ❖ 区分不同情况,科学、有序地制定档案信息化
标准体系。
第19页,共57页。
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的体系构成
第4页,共57页。
档案信息化的概念和内涵
❖ 档案信息化是一个过程,一个动态概念,是指 应用信息技术生成、管理、开发利用档案的过 程。
❖ 档案信息化是以国家信息化建设和档案事业发 展的要求为导向,以档案网络建设为基础,以 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扩大档案信息资 源开发利用为目标,以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为 依托,以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制度等为 保障的信息化工作体系。
❖ 根据档案数据库的数据形式和数据类型,可分 为档案目录数据库、档案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 档案数据库
第23页,共57页。
档案数据库的特点
❖ 规律性 ❖ 共享性 ❖ 专业性 ❖ 多样性
第24页,共57页。
档案数据库的设计
❖ 档案数据库的设计过程可分为五个步骤:
数据库需求分析 概念设计 逻辑设计 物理设计 加载测试 。
❖ 2005年4月,国家档案局同时发布了《公务电子邮件归档与管理规则》 (DA/T 32-2005)、《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DA/T 31-2005)等三个 标准
❖ 2006年3月,国家标准《中国档案机读目录格式》(GB/T 201632006)
❖ 2008年4月,国家档案局发布了《电子文件归档光盘技术要求和应用 规范》(DA/T38-2008)
❖ 价值性原则。在资源优先的情况下,优先选择 珍贵档案进行数字化。
❖ 实用性原则。即优先选择利用率较高的档案文 献进行数字化。
❖ 开放性原则。应优先选择非涉密、已经开放的 档案文献进行数字化 。
❖ 特色性原则。即选择本单位有特色的档案资源 进行数字化 。
第30页,共57页。
档案数字化过程
❖ 管理流程
第25页,共57页。
档案数据库的主要应用
❖ 档案目录数据服务
通过建立反映馆(室)藏内容和成分的目录检索体 系,获得某一类或某份档案文件信息著录项目的一 种利用方式。
❖ 档案全文数据服务
通过直接提供档案文件或其复制品的一种利用方式 。
第26页,共57页。
档案目录数据库
❖ 是将著录、标引后形成的,反映档案内容和形 式等各种特征的规范档案目录数据,依照一定 的格式存入数据库,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排序 等处理,形成由计算机管理和检索的目录数据 体系。
第20页,共57页。
现有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介绍
❖ 1996年2月发布的档案行业标准《磁性载体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DA/T 151995)
❖ 1999年2月国家标准《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 (GB/T 17678-1999)
❖ 2002年12月,国家标准《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 18894-2002) ❖ 2003年7月,国家档案局发布《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
第6页,共57页。
档案信息化的基本原则
❖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 统一标准、分级建设。 ❖ 需求导向、注重效益。 ❖ 经济适用、适当超前。 ❖ 持续发展、保障安全。
第7页,共57页。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 档案信息化的内容包括环境构建和资源建设两 个方面,具体内容包括:
信息化基础建设 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应用系统建设 保障体系建设。包括开法规政策、人才队伍、安全
保障等各方面的保障条件 。
第8页,共57页。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
❖“十一五” 目标:
加大管理力度,全面整合各类档案资源,促进档案 信息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提高,结构优化;
加强多形式多层次共享平台建设,推进服务机制创 新,促进档案信息资源的公开、共享和再利用,全 面提升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能力;
第12页,共57页。
(2)档案信息化软件建设
❖ 数据库系统 ❖ 档案管理系统
第13页,共57页。
数据库系统
❖ 数据库是以一定组织形式存储在一起的相关数 据的集合。按照数据库所采用的不同数据模型, 可将数据库划分为层次型数据库、网络型数据 库、关系型数据库和对象型数据库等。
第14页,共57页。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 规范电子文件归档、管理与接收工作,建立健全电子档 案接收机制和相关规章制度。利用电子政务网络平台进 行政府公开信息的网上数据传输、采集和档案发布。
❖ 进一步推进电子文件中心和数字档案馆建设。
第10页,共57页。
2.档案信息化基础建设
❖ 档案信息化硬件建设 ❖ 档案信息化软件建设 ❖ 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建设
第16页,共57页。
档案管理软件的功能要求
❖ 国家档案局2001年发布的《档案管理软件功能 要求暂行规定》提出,档案管理软件应具备以 下基本功能:
数据管理功能。 整理编目功能。 利用查询功能。 辅助实体管理功能。 安全保密功能。 系统维护功能。
第17页,共57页。
(3)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建设
❖ 标准化是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必 要条件 ,从标准规范的内容看,包括信息化基 础设施、信息化资源标准、网络通信标准、信 息安全标准、业务应用标准、项目管理标准等 方面;从标准规范的适用范围和应用层次看, 可以分为管理性标准规范、业务性标准规范和 技术性标准规范。
❖ 原则:
统筹规划 需求导向 手段创新
持续发展
第38页,共57页。
数字档案馆的基本要求
❖ 以公益性为主 ❖ 以资源建设为核心 ❖ 统一标准规范 ❖ 开放建设与利益共享 ❖ 开发与引进相结合。
第39页,共57页。
(3)数字档案馆的规划和实施
❖ 组织规划(略) ❖ 系统构架和运作模式
广义的数字档案馆是由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个体数字 档案馆所组成,其间包括数字档案资源的共建协调 子系统、数字档案资源的调度和共享协调子系统、 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子系统、数字档案资源维护 子系统等组成 。
第5页,共57页。
档案信息化的内涵
❖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前
提。 ❖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与应用、 信息产业、信息化法规和信息化人才等诸多要素 。
❖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加强档案信息资 源的建设、管理和利用。
加快优化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保障环境, 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第9页,共57页。
十一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 根据“统一领导、标准先行、利用优先、分步实施”的原则,有 序推进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进程。
❖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进行数字化 加工和数据资源整合。
❖ 制定统一标准,规范档案数字化与网络化建设,按照共 建共享、互联互通的要求,建立与完善国家档案信息目 录数据库、纸质档案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档案数据库等 各类档案数据库,适时启动数字档案建设与社会化服务 工程。
❖ 数字档案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设
数字档案馆概述、目标和要求、规划和实施、其他相关问题
❖ 档案信息化保障体系建设
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人才队伍建设、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档案信 息安全保障
第3页,共57页。
1.档案信息化建设概述
❖ 发展历史 ❖ 档案信息化的概念和内涵、 ❖ 档案信息化的原则和内容 ❖ 档案信息化的任务
❖ 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应当涵盖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可分为管理、业务、技术三个层面,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规范性文件等类型。 按内容范围可分 为以下方面:
数字档案资源建设。 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 。 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档案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 数字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 档案信息安全。 其他方面。
第21页,共57页。
3.数字档案资源建设
❖ 档案数据库建设 ❖ 传统载体档案的数字化 ❖ 电子文件的收集 ❖ 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整合(略去)
第22页,共57页。
(1)档案数据库建设
❖ 档案数据库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应用最早、 最为广泛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数字档案资源 建设的首要任务。
❖ 档案信息数据库,是按照档案管理的规律组织 在一起,彼此之间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可 共享档案数据集合。
❖ 档案目录数据库主要包括文件级档案目录数据 库和案卷级档案目录数据库
第27页,共57页。
档案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档案数据库
❖ 是指通过多媒体技术、汉字扫描识别技术、压 缩技术等数字化技术手段,将文字、录音、录 像、图形、照片、缩微胶片等传统载体形式档 案的文本信息内容转换成数字编码的各类档案 数据,或者直接采集各类数字形式的电子档案 数据,并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存储和管理,形 成计算机环境下可利用的信息共享的档案数据 库。
第11页,共57页。
(1)档案信息化硬件建设
❖ 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数字化加工和存 储设备、网络环境的构建等内容 。
数字化加工和存储设备,如扫描仪等 网络连接设备,常用的网络设备有网卡、中继器、
网桥、路由器、网关、调制解调器等。 服务器。如Web服务器 、电子邮件服务器、数据库
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等。 网络布线。包括6个子系统。
档案信息化建设演示文稿
第1页,共57页。
优选档案信息化建设
第2页,共57页。
档案信息化建设
❖ 档案信息化建设概述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概念和内涵、原则和内容、任务
❖ 档案信息化基础建设
档案信息化硬件建设、档案信息化软件建设、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建设
❖ 数字档案资源建设
档案数据库建设、传统载体档案的数字化
第36页,共57页。
数字档案馆的特点
❖ 管理工作的自动化 ❖ 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和集成化 ❖ 基础工作的标准化 ❖ 信息传输的网络化 ❖ 利用服务的主动化 ❖ 技术应用的综合化
第37页,共57页。
(2)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 目标:
为数字档案的管理、数字档案馆的运作以及传统档案的数字化提出完整 的解决方案,通过开发先进适用的应用系统,建立相关的业务规范和标 准,建设各类数字档案资源库,实现区域档案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第34页,共57页。
4.数字档案馆建设
❖ 数字档案馆建设概述 ❖ 目标和要求 ❖ 规划和实施 ❖ 其他相关问题
第35页,共57页。
(1)数字档案馆概念
❖ 数字档案馆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 的应用基础上,以标准化、数字化、网络化、 智能化、多媒体技术等主要手段,以多元化、 异构性的档案信息资源为处理对象,通过对数 字档案资源的采集、加工和集成管理,实现档 案信息资源利用和共享的超大规模、分布式、 可扩展的数字信息系统。
❖ 是指采用扫描仪或数码相机等数码设备对纸质 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将其转化为存储在磁带、 磁盘、光盘等载体上并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 图像或数字文本的处理过程。
第33页,共57页。
纸质档案数字化的业务流程
❖ 档案整理。 ❖ 档案扫描。 ❖ 图像处理。 ❖ 图像存储。 ❖ 目录建库。 ❖ 数据挂接。 ❖ 数据验收。 ❖ 数据备份。 ❖ 数字化成果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