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检测方法、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检测方法、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
作为各种工程项目的基础施工材料,混凝土的质量会对施工的安全性、建筑结构的可靠性以及工程整体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在工程建设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此种形势下,工程建设人员在施工前,需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检测混凝土的质量,并找出混凝土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解决,为混凝土施工的安全可靠进行提供充分保障。

1工程建设中常用的混凝土检测方法
1.1超声检测法
此种方法指的是对混凝土一定测距内超声的传播速度进行测量,并通过地区性或统一性等曲线,将混凝土的强度推定出来。

具体分析,超声检测法可将混凝土内部存在的缺陷检测出来,并具有可重复性、不会造成破损等优势;但地区性及统一性曲线的制定通常跟不上新型工艺及材料的发展步伐,导致无法获得高精度的测试结果[1]。

1.2回弹检测法
这一方法主要是在混凝土硬化以后,对其表面的抗压力及硬度进行检测,从而将混凝土具体的强度计算出来。

需注意的是,回弹检测法仅对普通混凝土适合,并且还需保证其内部与表层的质量差异不大;此法不适用于高性能的混凝土,是因为高性能混凝土中添加了矿物、外加剂等一系列掺合料,并且还经过渗透性模板压制而成,因而其抗压强度及表面的质量均出现了变化。

1.3拔出检测法
此法指的是对混凝土锚固件的极限拉拔力进行测量,并借助相应的关系式,从而将混凝土强度推定出来。

通过采取拔出检测法,可获得将混凝土强度反映出来的直接参数,但在此之前需建立起相应的测强曲线[2]。

1.4综合检测法
采取两种或以上无损的单一检测方法,通过建立强度、性能以及其他参量之间的相关性,并从多角度出发,对混凝土的性能及具体强
度进行判断,即为综合检测法,也是混凝土检测工作今后的发展方向。

此种方法主要依据高性能混凝土检测过程中,包含的构件强度、结构整体性以及耐久性等众多内容,因而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2混凝土检测中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试件在取样及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1)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未能随机抽取样品,反而是视混凝土搅拌情况而定,只有搅拌质量较高时才会取样,这就使得样品缺乏代表性,无法体现出混凝土的真实质量;(2)一些施工企业为牟取利润,采取以次充好等非法手段;(3)不少施工企业为图方便,未能有效利用计量器具;(4)不少一线施工人员在制作试件时不够认真,仅让工人代替成型试件,大大降低了试件的强度;(5)在制作试件时,没有对添加的粗骨料的量进行严格控制,导致添加的量过大,对试件的抗压强度造成了负面影响。

2.2试件自身存在问题
问题:(1)试件尺寸不对。

与公称的尺寸相比,试件实际测得的尺寸存在非常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①试模的质量水平比较低,存在较大的变形差异,工作人员也未能以相关条例标准为依据,进行校验;②采取的固定试模不够牢固,未能有效掌握收面的时间,也没有刮平表面,导致发生凹、凸面的情况[3];(2)试件承受压力的一面与相邻面不够垂直。

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装配试模时,未能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因此,完善试模装配及管理的质量非常有必要;
(3)试件的受压面不够平整。

该问题发出现的原因包括以下两点:①在试件成型时,没有均匀振捣,长时间没有给试模刷油,也未能有效控制拆模的实践,使得试件出现掉角、缺梭等问题;②未能有效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引气型外加剂的添加量过大,产生了大量气泡。

2.3试件养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制作完成混凝土试件以后,没有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养护操作。

一些施工企业为了省事,故意延迟样品的送检时间,导致拆模以后,试件未能得到良好的养护,进而影响到混凝土试件强度检测的准确性。

此外,有的检测企业在利益的驱动下,完全不顾试件的各项养护条件,
如温度、湿度等,必然无法获得准确的强度。

3解决混凝土检测问题的有效措施
3.1对检测的项目做出明确规定
在检测混凝土时,工程建设相关主管单位应对检测的项目做出明确规定。

例如,对于配置混凝土的水泥,其检测项目主要包括细度、强度、稳定性以及凝结的时间等;对于混凝土用粗骨料,其检测的项目则包括密度、含泥量、颗粒的含量及级配等,如果检测的结果超出了混凝土的压碎指标,就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此外,活性骨料还需采取活性试验,质地疏松的骨料则需接受牢固性试验等。

3.2选取代表性强的样品
首先,需定期检测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当出现迁址或大规模修理情况以后,还需进行检测。

其次,随机抽取样品[4]。

在运输过程中,搅拌好的混凝土难免会出现泌水及离析等现象,进而破坏到自身的均匀性。

针对这一情况,就需要在样品选好以后,不断用铁锹拌和混凝土。

此外,在抽取样品时,相关工作人员还需在一旁监督,并确保在15min内结束所有取样操作。

3.3对检测时的温湿度进行严格控制
环境的温湿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混凝土的检测结果,因此,相关检测部门应对温湿度标准进行严格规范,如混凝土成型时的环境湿度需在50%以上,温度则需控制在18至22℃的范围内等,检测人员则需严格按照这些标准执行操作。

另外,技术人员还需在混凝土检测前,控制测试环境的条件在规范标准以内,为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及信任度提供充分保障。

3.4严格按照标准做好试件的养护工作
当混凝土试件成型以后,需立即在其表面覆盖上一层防透水的薄膜,或是采取其他保湿措施,从而有效保持试件的强度。

随后,将试件放置在温度为15至25℃的环境中一至两个晚上,然后在以编号为依据进行拆模[5]。

完成试件的硬化拆模操作以后,则需及时将其送至养护室中进行养护,在运送及养护期间,注意防止出现碰刮的情况,以免对强度造成影响。

3.5注意试验数据的误差及合理取舍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有时技术人员在采取检测操作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但在不同人员业务能力有所不同的影响下,依然出现误差比较大的情况。

当误差在规定范围以内时,是可取的;一旦其超出了规定标准,那么监测数据就是不合格的,需再次抽样检测。

4结语
综上所述,任何工程建设都离不开混凝土材料,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发挥出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为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做好混凝土检测工作意义重大。

然而现阶段,我国混凝土检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对检测准确性造成了负面影响。

在此种形势下,工程检测人员就需要及时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及标准开展检测工作,在促进混凝土质量提高的基础上,为工程建设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高全欣.混凝土检测中常见问题分析及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2,13(06):172.
[2]杜章燕.混凝土检测方法、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J].科技风,2015,24(08):138.
[3]冯修一.混凝土检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J].科技展望,2015,5(03):24.
[4]张继龙.浅谈混凝土检测方法、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4(36):254.
[5]康鸽,黄清林.商品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J].商品混凝土,2012,11(08):14-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