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职院校英语听说课程中进行分层次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高职院校英语听说课程中进行分层次教学
作者:王玉丽
来源:《好日子(中旬)》2018年第01期
摘要:随着我国大专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的学生个体差异也在不断加大,这给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一些始料不及的困难,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分层次教学。

关键词:职業教育;英语;教学
所谓的分层次教学,是指学校根据学生素质的差异,将学生分为若干个群体,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实行分组教学,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最终适应社会不同需求,达到培养目标。

[1]
一、分层次英语教学的基本模式和特点
分层次教学后,不仅是学生分层,而且教师的教学目标也要分层,制定科学合理可供发展的教学目标,起到教学定位、导向和激励作用。

分层次施教以后,教学的目的性、针对性都得到加强。

1.学生分层
根据教师对学生能力的把握以及学生个体对英语语言的感悟,并结合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我校把学生分成了两个层次:A层为特长发展生,占据年级人数的50%;B层为能力发展生,占据年级人数的50%。

分层次教学中的学生分层采取明暗结合,随着学生积极性、能力以及成绩波动呈动态变化并适时调整。

其具体做法是:新生刚一入学,就将同学通过综合考虑高考英语成绩和一次摸底考试的分数,再根据学生知识、能力、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价,分为A、B两个班级,实行动态治理。

在一个学年结束之后,通过对A、B班同学的一次听说能力考试,同时也综合同学平时的课堂表现,并且征求了两班同学自己的意见,对两个班的成员作了一些变动。

2.授课分层
1)教学要求:通过两个学年的学习,听:听力词汇达到2000字。

能听懂老师用英语授课,理解正确率60%。

能基本听懂对方谈论日常生活的内容。

说:能就课文内容熟练地进行回答,并作简单讨论。

能较熟练地用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围绕日常生活的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要求比较连贯、清楚地表达主要意思。

2)教学方法:第一,采取教学为主,引导为辅的方法。

因为B班的同学英语基础薄弱,如果硬要让他们去“悟”,很多时候是悟不出来的,一次次悟不出来,便是一次次的打击,一次次的失败。

所以,对于他们,还是以“多灌少引”为好。

在教学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

鉴于B班同学薄弱的英语基础,我把教学节奏放慢了许多,对听力材料进行反复播放,个别有难度的句子甚至要播放五六遍之多。

听过之后,还要对听力材料进行详尽的讲解,在此过程中,我尽量让同学自己来翻译、讲解。

通过这样的练习,同学们的词汇、语法、阅读理解等多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第二,采取“慢变化,重基础,多鼓励”的原则,加强基础教学,力求讲解细致、耐心。

培养学习兴趣,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逐步提高学习能力,以使学习基础差的同学有同等的机会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积极性,树立自信心。

有的同学平时疏于作听力练习,听力水平很差,导致他们在上课的时候,因为失去了信心而不愿意跟随大家做练习。

针对这种情况,我特意准备了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回答正确之后,对他们进行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这样,这些同学的自信心得到了很大的增长,上课时的积极性就增长了很多。

二、分层次英语教学的实践效果
我从08年以来,一直有意识地采用分层次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从本人的经验来看,采用该方式以后,我们的教学状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各层次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都大大增强。

课堂气氛比以前明显活跃,各层次学生的参与意识明显增加。

分层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成绩接近的学生分在同一层次上,对B班的学生而言,由于教学内容减少,教学难度降低,教学速度放慢,使他们不会因为听不懂、跟不上而轻易放弃英语学习,极大限度地挖掘了他们的内在潜力。

使学生逐渐克服胆小、自卑的心理,敢于开口,乐于实践,积极参加各种教学活动。

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而言,也有机会在班级中获得高分;一些原来缺乏自信心、心理障碍较大,在原先班级里没有太多的课堂实践机会的学生,如今也能比较明显地看到自己的能力,发现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有了较多的实践机会。

学生课堂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增强,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课堂提问的情况来看,经过将近三个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同学的听说水平,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从每个学期期末的测试结果来看,同是一套A级的听力模拟题,第一学期,B班有4个同学不及格,第二学期降到了3个。

同时,答题优秀率也有所上升,第一学期为12﹪,第二学期为14﹪。

在第二个学期中,B班的同学参加了英语A级测试,有二分之一的同学通过了考试,成绩很不错。

三、分层次英语教学中应该注重的问题
学生对分层次教学的认识和心理状态,是分层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

很多学生对分层次教学没有清楚的、正确的认识。

对 A班和B班的认识与中学阶段应试教育中“重点班”与“差班”的概念相混淆。

学生接受了较长时间的应试教育,在他们的观念里,“重点班”是学校的佼佼者,是教师重点培养的对象;而“差班”就意味着低水平,低要求,是学校和教师“放弃”的对象。

所以B班的学生会感到茫然,失去了前进的动力,渐渐形成自我放任,甚至自暴自弃的态度。

[2]其实,在高职教育中,情况大不相同。

高职教育采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旨在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用人单位要求的人才。

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就是为
“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为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而采用的新的教学模式。

[3]
参考文献
[1]朱海银.论职校英语教学中的分层次教学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6):131.
[2]王先荣.大学英语隐性分层教学实验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5,(1)
[3]展礼香.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探析[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5(01):51-54.
作者简介:
王玉丽(1979-),女,汉族,辽宁省锦州市人,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二系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