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利水方敷脐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8内蒙古中医药第38 卷2019 年10 月第10 期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 hinese Medicine Vol.38 No. 10 2019益气活血利水方敷脐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研究A
杨广栋李卫民李文香徐湘江
(河北省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北沧州061001)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利水方敷脐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运用益气活血利水方敷脐治疗肝硬化腹水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将80例确诊为肝硬化腹水的患者,按完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基础治疗组)和治疗组(基础治疗+益气活血利水贴 组),每组40例。

通过观察两组总有效率、中医症候积分改善、腹账缓解时间及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血常规等指标变化来 评价益气活血利水贴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优于对照组的65.0%,而且在改善 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腹胀缓解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

结论:益气活血利水方敷脐治疗肝硬化腹水疗 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敷脐疗法;中药;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9)10-0078-04
The clinical study on umbilical application of Yiqi Huoxue Lishui prescrip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scites due to liver cirrhosis
YANG Guang-dong LI Wei-min LI Wen-xiang XU Xiang-jiang
(Cangzhou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CM-WM HEBEI,hebei cangzhou 061001 )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Yiqi Huoxue Lishui prescription on umbilical in the treatment of cirrhotic ascites, and to provide data support fo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Yiqi Huoxue Lishui prescription on umbilical in the treatment of cirrhotic as­cites.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ascites due to cirrhos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control group(basic treatment group)and treatment group(basic treatment + Yiqi Huoxue Lishui prescription).4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were observed for total effective rate,the improvement of TCM symptom score,the time of abdominal distention relief,the electrolyte of liver and kidney function and blood coagu­lation function.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Yiqi Huoxue Lishui prescrip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scites due to cirrhosis.Resul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82.5%, better than 65.0%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better than the basic treatment group in improving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abdominal distension relief time,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Tlie umbilical application of Yiqi Huoxue Lishui prescription is effective in treating ascites and less adverse reac­tions,due to liver cirrhosis,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Umbilical application therapy;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scites due to cirrhosis;Clinical efficacy
腹腔积液(即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代偿期肝硬化发展成为失代偿期肝硬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属中医学“臌胀”“单腹胀”等疾病的范畴,以腹部胀满如鼓,难以忍受为主要临床表现。

现代医学治疗效果欠佳,且易于反 复。

我科采用西医基础疗法联合中药贴敷疗法治疗该病,取得 了不错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1.1.1诊断标准①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于2011年修订的《肝硬化腹水的中西 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及葛均波、徐永健等主编,由人民卫生出 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内科学- 消化系统疾病•肝硬化》中的相关标准制定。

②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研究指导原则》12011年中国中西医结 合学会消化疾病专业委员会、201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类科研计划课题,项目编号:20丨8482
作者简介:杨广栋(1986-),男,汉族,山东泰安人.硕士研究生,主治中医师。

研究方向:各类急慢性肝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

会《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规范专家共识意见》制定|21。

主症:①腹 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形似蛙腹,朝轻暮重,可伴有青筋暴露;
②神疲乏力,面色萎黄;脘腹痞胀,得热则舒,食少便溏;③胁肋 刺痛且痛处不移,或胁下有积块,面色晦暗,皮肤可见红点赤缕 或可见瘀斑瘀点;④舌质淡,舌体胖大或有齿痕或紫红或可见
瘀斑瘀点或可见舌下系脉迂曲或青紫,舌苔薄白润或白滑。

次 症:①脘闷纳呆,食少便溏;面色萎黄,困倦懒动;饮食减少,食 后作胀;②肢冷喜暖,下肢浮肿;③小便短少不利;④脉沉弦或
脉细弱或脉细涩。

具备主症2项加次症2项,或主症第I项加 次症3项即可诊断。

1.1.2纳入标准①符合肝硬化腹水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臌胀
病气虚血瘀证诊断标准;②年龄18~65岁,且具有良好依从性;
③自愿参与本临床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1.3排除标准:①年龄在18周岁以下及65周岁以上;②伴有 重型肝炎或原发性肝癌;③合并有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 肾综合征等危及生命的终末期肝硬化并发症;④合并心脑血管、呼吸、泌尿、造血等系统原发性疾病;⑤精神病、妊娠及哺乳 期;⑥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⑦对本试验中的中药或西药组
内蒙古中医药第38 卷2019 年丨0月第10 期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 hinese M edicine V ol.38 N o.10 201979
分过敏;⑧中途退出或不愿意参加本研究或未按规定用药,无 法判断疗效或因资料严重不全而影响疗效判定。

1.2 —般资料受试者为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沧州市中 西医结合医院脾胃肝病科就诊的患者80例,其中住院73例,门诊7例;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龄20~30岁2例,30~40岁 14例,40~50岁30例,51~65岁34例,平均年龄49.13岁;Child-Pugh分级B级16例,C级64例。

西医诊断为肝硬化腹 水,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66例,丙型肝炎肝硬化4例,酒精性 肝硬化6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4例。

借助S P S S统计软件,按1:1原则,产生流水号为001-080所对应的随机号(即整体随 机编码表)。

将符合人选条件的患者,按人组时间先后顺序,获 得随机号,按随机号所对应的分组接受治疗。

两组在性别、年 龄、病因以及Child-Pugh分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M).05 )。

1.3治疗方法基础治疗:保肝降酶药物选异甘草酸镁注射液 100〜200mg,静脉滴注,1次/d,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1.2g静脉滴 注,1次/d;利尿药选用呋噻米片4〇m g, 口服,1次/d,联合螺内 酯片100mg,口服,1次/d;白蛋白低于30g/L时,予人血白蛋白 静点支持;乙肝后肝硬化,乙肝D N A阳性患者予以恩替卡韦分 散片0.5mg,口服,1次/d,抗病毒治疗。

对照组:仅采用基础治 疗;治疗组:基础治疗+益气活血利水贴,敷脐,丨次/d。

益气活血 利水贴药物组成:黄芪40g、茯苓20g、白术20g、柴胡15g、枳壳 15g、太子参20g、丹参15g、莪术12g、瞥甲15g、泽泻20g、猪茶 15g、车前草15g。

以上药物均匀混合后用粉碎机粉碎研末,180目过滤网过筛,取粉末留存待用,常温保存。

用法:每次取3g药物,用生姜汁调成糊状,以6Cmx6Cm膏药布制成敷贴,外敷神阙,保 留6h,l次/d,2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

1.4疗效判定
1.4.1临床疗效:参照《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规范专家共识意见w (2011年)》相关标准制定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①临床控制:腹胀 缓解,腹水消失,复査彩超提示无腹水或仅有少量腹水,四肢水 肿完全消退,每日尿量大于120〇mL,体重及腹围基本恢复至出 现腹水前水平,随访1个月,疗效稳定;②显效:腹水及四肢水肿 明显消退,超声检査提示腹水减少大于50%,每24h尿量大于 lOOOmL,体重下降大于3k g或腹围减小幅度大于5cm;③有效:腹水及四肢水肿有所消退,超声检查提示腹水减少小于50%,每 24h尿量较治疗前有所增加但小于1000mL,体重有所下降但小 于3k g或腹围减小幅度大于3cm但小于5cm;④无效:腹水、四 肢水肿、体重及腹围轻度改善,但未达到有效标准或加重。

1.4.2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 则》w中的相关内容,对肝硬化腹水常见症状及体征制定中医症 候评分分级表,表中各症状分别分为无、轻度、中度、重度四个 等级,每个等级依次计分为0分、1分、2分、3分。

评价标准:临 床控制: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或大部分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证 候积分减少為90%;显效:症状、体征均有明显缓解或大部分症 状、体征明显缓解,证候积分减少為70%;有效:症状、体征部分 缓解,证候积分减少身30%;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缓解或加 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计算公式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 积分V治疗前积分]X100%。

1.4.3临床体征变化情况观察并记录腹胀缓解时间。

1.4.4血液学指标变化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及血常规指标的变化情况。

1.5不良反应观察并记录试验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
料以(x±s)表示,治疗前后的组间及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
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高于对照组
的总有效率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In(%)]
组别例数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408(20.0)17(42.5)8(20.0)7(17.5)33(82.5)
对照组404(10.0)11(27.5)12(30.0)13(32.5)27(67.5)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

2.2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症状积分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ft>0.05)。

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
改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腹胀积分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1),少尿、乏力、肢体水肿积分改善有统计学差异
(P<0.05),纳差积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较明显改善,但两
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办〇.〇5),总积分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P<0.05)。

见表 2。

表2治疗前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分,x±s>
治疗组 对照组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腹胀2..54±0.480.41±0.522.61±0.521.12±0.49
少尿2.38±0.660.56±0.382.34±0.580.92±0.43肢体水肿2.12±0.530.61±0.542.09±0.490.96±0.55乏力2.48±0.390.76士0.462.56±0.431.26±0.48
纳差2.03±0.860.62±0.612.09±0.510.88±0.41
总积分11.55±0.582.96±0.5111.69±0.515.14±0.49
2.3两组腹胀缓解时间治疗组腹胀缓解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见表3。

表3两组腹胀缓解时间(h s)
组别n缓解时间(<〇
治疗组402.86±0.46
对照组404.65±0.54
2.4两组治疗前后血液学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在肝肾功能电解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八1^、人31\01^、丁8汔、(:1- 两组治疗前后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A L B、K+、Na+治疗组优于对 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代>0.05)。

凝血功能指标,P T、APTT、IN R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血常规指 标,灰8(:、1^(:十1^、^^8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2.5安全性报告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1例患者因治疗2d后
脐部皮肤出现红肿、瘙痒,予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继续用药;
对照组1例患者因治疗期间并发消化道出血退出实验,予重新
人组患者。

3讨论
80内蒙古中医药第38 卷2019 年10 月第10 期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38 No. 10 2019
肝硬化患者出现腹水,属于中医学“臌胀”范畴,以腹部胀 满如鼓,状如蛙腹,按之如囊裹水为主要临床表现。

清•喻嘉言 曾概括其病机为“胀病亦不外水裹、气结、血瘀”。

该病病邪缠绵 已久,邪盛而正衰,气、血、水互结,相互为因,错杂同病,而又各 有侧重,治疗时补虚恐碍祛邪,祛邪又恐伤已虚之正,治疗棘手 且病情易于反复,预后较差。

中医学认为'脐(即神阙穴,又名“气会”)属任脉,为后天 之气舍,乃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外可连全身十二经,内可 通五脏六腑,在气血运行与调节脏腑功能中起重要作用。

《医宗 金鉴》言神阙穴“主治百病”。

敷脐疗法是指选择脐部(即神阙 穴)为用药部位,以适当的药物作用于脐部,通过影响神阙穴而 疏通经脉,激发经气,改善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是中医学 独具特色的外治法之一。

对于臌胀患者,敷脐疗法14还可以解决 中药汤剂液体遍:较多,与限制其液体摄人之间的矛盾,同时可 通过穴位刺激与调和药物渗透吸收的直接作用双重作用于患者来加速病情恢复,改善生存质量,避免疾病反复。

现代医学研 究认为 胳部皮肤表皮角质层最薄,皮下无脂肪组织,皮肤直 接与筋膜、腹膜相通,周围血管分支丰富,浅部和腹壁浅静脉、胸腹壁静脉相吻合,深部和腹壁上下静脉相连,腹下动脉分支 也可通过胳部,脐部生理上的这些特点能够使药物能够透过脐 部皮肤迅速吸收。

对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门静脉压力增高,侧枝循环形成,其中之一即脐静脉能够通过腹壁浅静脉由腹壁上或下静脉与腔静脉之间形成通道,该病理生理变化更有 助于敷脐药物快速进人血液而发挥作用。

另外有研究还表明,利用药物刺激神阙穴,可通过神经体液的作用来调节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从而改善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促使其恢 复正常,促进疾病向愈。

临床研究方面,祝氏|r o|以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为研究对 象,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在改善中医证候及临床体征(24h 尿量、腹围、体质量)方面有明显优势;贝氏研究认为药物敷脐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肝肾功能、肝纤维指标、门脉血流 动力学,在复发率方面也明显优于单纯西药;党氏—以中药逐水 膏外敷联合汤剂内服治疗肝硬化腹水,具有改善肝功能、降低 门脉高压、通便及利尿的作用,对于肝硬化并顽固性腹水或胸水患者疗效满意;李紫昕"3I以消水膏外敷脐部,引药透达病所,使腹中停饮积水,从大小便泻利分消而出,在改善患者症状、增 加尿量及减少腹水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李 氏114队为中药敷脐治疗肝硬化腹水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白蛋 白和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n、醛固酮以及心房利纳肽水平有关,不过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对于肝硬化腹水的形成™,中医学认为,气属阳,津属阴,气 足则水津四布,气虚则滞,气滞则津停,聚而为湿为水;又血与 水关系密切,均化源于水谷精微,生理上同生互化,病理上互为 因果,共同影响着疾病的发展。

气虚运化无力,则易形成疲血阻 络,血不利则为水;血行不畅则气滞不行,气血化生乏源则正气 日渐虚弱,津液运化失常,水湿停聚则变生水邪;同时又水邪阻 滞气机,气滞水停,必然会加重血瘀。

因此治疗肝硬化腹水,益 气活血是阻断腹水恶性循环及疾病反复的关键,是治疗肝硬化腹水并维持疗效的要着,本研究以气虚血瘀型肝硬化腹水患者 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久病多虚多瘀特点,结合我科多年治疗 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经验,自拟益气活血利水方,方中黄芪益气 温阳,太子参益气健脾兼能顾护脾阴,二药合用针对腹胀患者 久病气虚之本,益气温阳而无伤阴之弊,气行则水行,元气充 足,则推动有力,水液代谢恢复正常,腹水自消;白术、茯苓健脾 利水,脾主水液代谢,脾气健运,清升浊降,水道通利则臌胀自 除;丹参、莪术、鳖甲秉仲景“血不利则为水”之意,活血化瘀,去 菀陈莖,络脉通,气血行,水自消;柴胡“去肠胃中结气”,枳壳行 气除胀,二药合用除心腹肠胃中水气,缓解腹胀以治标;泽泻逐 膀胱、三焦停水,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猪苓主水肿胀满、满腹 急痛,治小便不利,车前草利水道小便,除湿痹,兼能强阴益精,三药合用通利水道,导浊阴由水道而出。

元气足,清浊分,络脉 畅,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津液代谢重归正常,腹水自然消除,且 不易反复。

临床研究结果同样证实,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益 气活血利水贴敷贴神阙穴的方法来治疗肝硬化腹水能够明显
缩短肝硬化腹水患者腹胀缓解时间,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优于单纯西医基础治疗组,且疗效持久,值得临床进 —步研究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
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48.
[2]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规范专家
共识意见[J].北京中医药,2012,31 (11):868-872.
[3] 杨跃青,张燕.膨胀退水贴外敷治疗肝硬化腹水58例[J].陕西
中医,2015,36(1):15-16.
[4] 刘繁荣.敷脐疗法联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术治疗肝硬化难治
性腹水 30 例[J].陕西中医,2013,34( 5):569-570.
[5] 杨剑波.论敷脐疗法及其机理[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6,
4(8)45-46.
[6] 吕文哲,黄小林,吴文平,等.敷脐消臌责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
观察[J].陕西中医,2014,35( 12): 1600-1602.
[7] 周明东,仝巧云,周刚.十奉汤敷脐神阙穴治疗肝硬化腹水疗
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7):丨166.
间李晏杰,毛德文,黄雪霞,等.加用甘遂末敷脐联合中药灌肠治 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研究[J].广西中医药,2015,38(2):9-11. [9] 邢楓,陶艳艳,张华,等.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
的疗效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5,10(2): 169-173.
[10] 高司成,夏莉,祝峻峰,等水臌贴”敷脐联合西药治疗脾肾
阳虚型肝硬化腹水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J].上海中医药 杂志,2015,49(2):28-33.
丨11]贝光明,李海强,曾红儒,等.瑶药敷脐疗法结合药浴治疗肝硬 化腹水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6): 1336-1338. [12] 党令勤,吴秀霞,席玉红.中药逐水膏穴位贴敷治疗肝硬化并
顽固性腹水、胸水82例疗效观察[J].中医学报,2010,25 (150:1173-1174.
[13] 戈焰,魏东,李紫昕,等.消水膏脐敷联合西药治疗血瘀水停
型肝硬变腹水34例[J].河南中医,2018,38(3):383-385.
内蒙古中医药第38 卷2019 年10 月第10 期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 hinese M edicine Vol.38 No.10 201981
[I4]李晏杰,毛德文,黄雪霞,等.加用甘遂末敷脐联合中药灌肠治 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研究[J].广西中医药,2015,38(2):9-11.[15]李妍.温阳活血中药敷脐治疗肝硬化腹水40例[J].中国中医
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3):88-89.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癫痫后抑郁障碍临床疗效观察
蔡娴珊王本国刘星辰吴加利李蓓蓓
(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广东中山528400)
摘要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癫痫后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此次研究于中山市中医院康复科门诊及住院部选取2017年1月~20丨8年6月收治的60例癫痫后抑郁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基础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癫痫患者生活盾量量 表(Q0U E-31)评分。

结果:治疗前两组的HAMD评分和Q0LIE-31评分均处于较差水平,且组间对比不存在明显差异(f t>0.05);进 行12周干预治疗后,治疗组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Q0LIE-31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完成8周随访后,两组的HAMD评分和 Q0LIE-31评分仍存在明显差异,治疗组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癫痫后抑郁障碍临床治疗中,合理地使用醒脑开窍 针法进行治疗,能够将传统中医康复技术和现代康复治疗相结合,有助于促进患者抑郁症状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醒脑开窍针法;癫痫;抑郁障碍;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6.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9)10-0081-02
癫痫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脑功能失调综合征,主要特征 是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癫痫反复发作。

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癫痫发病率仅次于脑血管疾病。

最近的统计分析显示,癲痫后 抑郁障碍的发生率为24.13%,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抑郁症发病 率,且抑郁症的终身患病率可达13%,难治性复杂复发性癫痫 并发抑郁障碍的患病率达62%,重度抑郁症的发生率为30%~ 50%。

此次研究于中山市中医院康复科门诊及住院部选取2017 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癫痫后抑郁障碍患者作为研 究对象,对比不同治疗方案下两组治疗前后的HAMD评分和 Q0U E-31评分,明确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癫痫后抑郁障碍的临 床疗效。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于中山市中医院康复科门诊及住院部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癫痫后抑郁障碍患 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

治疗组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21~49岁,平均年龄 (35.31±4.71)岁。

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19-52岁, 平均年龄(36.34±5.01)岁。

两组一般资料和抑郁程度等方面无 明显差异(b O.05),有可比性。

人组标准:①对研究知情并同意;②符合癫痫后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③意识清楚。

排除标准:①有脑变性疾病或先天性 代谢异常疾病者;②耳聋、认知障碍不能交流者;③正在妊娠者;④不能按时服药、随诊者;⑤有严重器官疾病和代谢障碍患 者,造血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或是合并其他精神障碍患者;⑥其 他疾病急性期患者;⑦病例资料不完整或无法实现随访观察的 患者。

1.2治疗方法两组均接受基础常规治疗,治疗方法相同,参照 2016年《癫痫诊疗指南(2015版)解读》的治疗方案。

两组治疗周期均为12周,包含2周住院治疗期和10周门诊治疗期。

对 照组住院治疗期采取基础抗癫痫治疗+ 口服氟西汀胶囊(礼来 苏州制药有限公司,规格:20mg/片)20mg/d治疗,门诊治疗期坚 持口服氟西汀胶囊20mg/d。

治疗组在住院治疗期实施基础抗癫 痫治疗+每周5次醒脑开窍针法治疗,门诊治疗期每周5次返 院行醒脑开窍针法治疗。

醒脑开窍针法选择的穴位是人中、百 会、印堂、双侧三阴交、内关。

每日针刺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4d。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过程中,先将针刺针准备好,在针刺穴位做好标记,皮肤消毒作后,先刺内关,直刺〇.5~1寸,施捻转提插泻法;继而刺水沟,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5寸,行雀 琢法,以眼球湿润为度;再刺百会,与头皮呈30。

角快速进针至 帽状腱膜下层,施捻转平补平泻;针刺印堂,提捏局部皮肤,向下平刺0.3~0.5寸,施捻转平补平泻;后剌三阴交,用提插补法,使下肢抽动3次为度。

1.3观察指标在治疗前、治疗12周后、8周随访结束时分别使 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0LIE-31)评估患者的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

汉密尔顿抑郁量 表包含17个问题,评分低于7分表示正常,7~17分表示可能患有抑郁症,17~24分表示肯定有抑郁症,分数超过24分表示抑 郁症状较为严重;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包含31个条目,从七 个方面与一个总体方面评估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数越高表 示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数据,其 中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比较用卡方检验,组内 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检验,组间疗效比较用独立样本*检验。

2结果
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和Q0LIE-31评分均处于较差水平,且组间对比不存在明显差异(P>〇.〇5);进行12周干预治疗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