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妙好辞的典故谜面与谜底的联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妙好辞的典故谜面与谜底的联系:
谜面:孔子生于鲁
谜目:成语
谜底:一窍不通
制谜:黄景云/泰国
解答: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
据《史记·孔子世家》所载,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
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影响。
孔子是儒家圣人,如何说是一窍不通呢。
如果按谜面所言,前后非常矛盾,猜者定然是一头雾水。
此谜从谜面别解入手,则可揭开迷雾,远离原意,把“孔子”看成是一个小孔子,小洞,那么就可以和“一窍”拉上关系了。
“窍”释义为:窟窿,孔洞。
如人的七窍(耳、目、口、鼻等)。
所以谜面“孔子”扣合谜底“一窍”;“生于鲁”也不要理解成出生于鲁国了,“鲁”甲骨文从鱼,从口,本义:鱼儿摆尾,引申义:任性,粗鲁,鲁莽。
鲁莽之人,则于情理有所不通也。
故以“生于鲁”扣合谜底“不通”。
此谜借用典故,别解在面,扣合严谨,不留旁柄,合乎灯谜言在情理之内,出乎意料之外的原则,是一则很经典的底面双别解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