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中考二模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中学初三年级模拟考(二)化学试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Cu-64 Fe-56一、选择题(请把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每小题3分,共14×3=42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工业制氧气B .石油分馏C .干冰升华D .煤的干馏2.人体所必需的“钙、铁、锌、硒”可以从食物中摄取,这里的“钙、铁、锌、硒”是指( )A .原子
B .元素
C .分子
D .单质
3.实验操作是实验探究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检查气密性
B .称量
C .稀释浓硫酸
D .收集氧气
4.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
下列有关水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B .过滤可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
C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 .用淘米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
5.铷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元素,可用于原子钟、卫星导航、计算机通信等,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铷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B .铷原子的中子数是37
C .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7g
D .铷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
6.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氖气:B .锰酸钾:C .五氧化二氮:D .:氨根离子
7.分类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中正确的是( )A .溶液:牛奶、食盐水B .单质:金刚石、氦气C .氧化物:氯化氢、过氧化氢
D
.金属材料:氧化铜、黄铜
NaOH
2
Ne 4KMnO 25
N O 4NH
8.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电氧离子制得新型氧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是不带电的分子B .1个分子含有2个分子C .与的性质完全相同
D .与混合形成的是纯净物
9.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 .坚持绿色出行
B .秸秆粉碎还田
C .垃圾分类回收
D .废弃电池深埋
10.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 .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则具有均一、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 .活泼金属可以和酸反应产生气体,则和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D .单质仅由一种元素组成,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11.《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用黏土烧制砖的过程,如图所示为该过程中某反应的示意图(其中“
”
“”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则微粒X 中
( )
A .只含有
B .一定含有
和C .一定含有
和
D .一定含有
、
和
12.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分蔗糖水和生理盐水取样后测导电性
B 分离和用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C 鉴别NaOH 、、三种浓溶液取样,相互滴加,观察现象
D
鉴别真黄金和假黄金
加稀硫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13.向盛有ag 铜锌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该过程中剩余固体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M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
B .N 点时,生成气体的总质量达到最大
()4O 4O 4O 2O 4O 2O 4O 2O 2MnO KCl
2BaCl ()442NH SO 4ZnSO
C .过程中,溶液的逐渐增大
D .该铜锌混合物中锌的质量为(a-b )g
14.已知20℃时的溶解度为,20℃时,取一定质量某溶液于烧杯中,按下图进行实验(整个过程中忽略溶剂损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丁>丙>甲
B .丙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8:25
C .丁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 .50℃时的溶解度比20℃时的大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5.化学使生活更美好。
选择下列物质填空(填序号)。
①赤铁矿 ②活性炭 ③镁 ④钨
(1)可用作炼铁原料的是________;(2)可用于除去水中色素和异味的是________;(3)可用于制作烟花和照明弹的是________;(4)可用于制作灯丝材料的是________。
16.2024年4月25日,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 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中心点火升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1)飞船和火箭都使用了铝合金材料。
一般情况下,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纯铝的________(填“大”或“小”),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2)下列航天服的制造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纯棉舒适层
B .羊毛保暖层
C .镀铝防护层
D .聚氯乙烯管水冷层
17.2023年9月23日第十九届亚运会在中国杭州开幕。
甲醇是杭州亚运会的火炬燃料,它是一种无色液体。
工业生产中用煤炭(主要成分为碳单质)来制取甲醇。
请认真阅读主要流程并回答下列问题:
(1)将煤炭粉碎属于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
(2)气化炉发生的反应是水与煤炭粉的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属于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关于该工艺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字母)
N P →pH 4CuSO 32g 4CuSO 4CuSO ()3CH OH
A .氮气作为保护气,防止气化炉中发生爆炸
B .改变气化炉的反应温度对甲醇的生产无影响
C .将煤炭转化为甲醇做燃料,不仅使得燃烧更充分,还能减少空气污染
18.氢能是绿色能源,一种制取与贮存氢气的方法如图所示。
在贮氢反应中,若有56吨参加反应,则理论上可以吸收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吨。
三、简答题(19小题4分,20小题6分,共10分)
19.请你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应使用碳素墨水,为什么?(2)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20.为探究与不同种类酸反应速率的变化规律,兴趣小组用两个大小相同的注射器分别抽取等浓度的稀盐酸和稀醋酸,插入已装好质量、形状均相同的足量镁片的试管中,导管连接已装满水的倒扣于水槽中的量筒,观察现象(如图1)。
(1)写出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该实验中收集氢气不用向下排空气法的原因是?
(3)该实验中收集到氢气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根据图中曲线的变化规律可得出的结论是?
四、实验题(21小题4分,22小题10分,共14分)
21
.实验室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了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2Mg Cu Mg 5mL
(1)实验前,先通入CO 的目的是:________;
(2)B 装置可以检验,下图既能检验又能处理尾气的装置是( )
22.实验室通常用溶质质量分数15%的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来制取,某化学兴趣小组提出:若将稀盐酸改为极稀盐酸结果又如何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有较多放出;猜想二:无放出,有新物质生成;猜想三:无放出,无新物质生成。
【查阅资料】【实验探究】用溶质质量分数0.050%的极稀盐酸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解释
①如上图所示,将纯碳酸钙和0.050%的盐酸混合,放置一段时间,观察现象,再过滤玻璃管内液面不移动
猜想一________(选填“成立”或“不成立”)
②取滤液放在蒸发皿中加热浓缩并蒸干
有白色固体出现
猜想二成立,有新物质生成的理由是:________
③取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饱和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滤液中含有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④取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饱和澄清石灰水滤液变浑浊
滤液中含有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CO 2CO 2CO 2CO 2CO 2CO ()()33222
Ca HCO Ca OH 2CaCO 2H O
+↓+
实验①中,极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接着,继续用不同浓度的极稀盐酸做重复实验。
最终,得出结论:实验室不能选用极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来制取。
五、计算题(第1小题2分,第2小题6分,共8分)
23.我国成功研发燃煤锅炉混氨燃烧技术,为我国燃煤机组实现二氧化碳减排提供了具有可行性的技术发展方向。
已知氨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1)请标出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2)若充分燃烧氨气,会消耗多少克氧气?(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并写出过程)
2CO ()3NH 32224NH 3O 6H O 2N ++点燃
3NH 68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