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人教高考物理选择题基础精选精练一及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人教高考物理选择题基础精选精练一及参考答案
1、如图所示,某“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 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5 s和2 s。
关卡刚放行时,一同学立即在关卡1处以加速度2 m/s2由静止加速到2 m/s,然后匀速向前,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
A.关卡2
B.关卡3
C.关卡4
D.关卡5
【解析】选C。
由题意知,该同学先加速后匀速,速度增大到2 m/s用时t1=1 s,在加速时间内通过的位移x=a=1 m,t2=4 s,x2=vt2=8 m,已过关卡2,t3=2 s 时间内x3=4 m,关卡打开,t4=5 s,x4=vt4=10 m,此时关卡关闭,距离关卡4还有1 m,到达关卡4还需t5= s,小于2 s,所以最先挡在面前的是关卡4,故C 项正确。
2、(2019·厦门模拟)
用铁锤把小铁钉钉入木板,设木板对铁钉的阻力与铁钉进入木板的深度成正比。
已知铁锤第一次使铁钉进入木板的深度为d,接着敲第二锤,如果铁锤第二次敲铁钉时对铁钉做的功与第一次相同,那么,第二次使铁钉进入木板的深度为( )
A.(-1)d
B.(-1)d
C. d
D. d
【解析】选B。
由题意可知,阻力与深度d成正比,则有F f=kd,阻力做的功W f=F f d=kd2,由动能定理得,第一次敲铁钉W-kd2=0-0,两次敲铁钉2W-k(d+
d′)2=0-0,解得d′=(-1)d,故B正确,A、C、D错误。
3、如图,两平行的带电金属板水平放置。
若在两板中间a点静止释放一带电微粒,微粒恰好保持静止状态。
现将两板绕过a点的轴(垂直于纸面)顺时针旋转45°,再由a点从静止释放一个同样的微粒,该微粒将( )
A.保持静止状态
B.向右下方做匀加速运动
C.向正下方做匀加速运动
D.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
【解析】选B。
在两板中间a点静止释放一带电微粒,微粒恰好保持静止状态,微粒受重力和电场力平衡,故电场力大小F=mg,方向竖直向上,将两板绕过a
点的轴(垂直于纸面)顺时针旋转45°,电场强度大小不变,方向顺时针旋转45°,电场力顺时针旋转45°,大小仍然为mg,重力和电场力的大小均为mg,夹角为135°,故合力向右下方,微粒的加速度恒定,向右下方做匀加速运动,故B正确,A、C、D错误。
4、根据电磁理论,半径为R、电流强度为I的环形电流中心处的磁感应强度大
小B=k,其中k为已知常量。
现有一半径为r,匝数为N的线圈,线圈未通电
流时,加水平且平行于线圈平面、大小为B C的匀强磁场,小磁针指向在线圈平
面内(不考虑地磁场),给线圈通上待测电流后,小磁针水平偏转了α角。
则( )
A.待测电流在圆心O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B O=B C sin α
B.待测电流I x的大小I x=
C.仅改变电流方向,小磁针转向不会变化
D.仅改变电流大小可以使小磁针垂直于线圈平面
【解析】选B。
所加磁场磁感应强度B C与待测电流在圆心O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B O的关系如图所示,有:B O=B C tan α,A错误;由题意可知B O=k,解
得I x=,B正确;仅改变电流方向,环形电流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方向改变,小磁针转向发生变化,C错误;仅改变电流大小,环形电流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方向不变,大小改变,合场强不能与线圈平面垂直,小磁针也不能垂直于线圈平面,D错误。
5、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所示。
则可判断出( )
A.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
B.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
C.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
D.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解析】选B。
由图象知甲光、乙光对应的遏止电压U c2相等,且小于丙光对应的遏止电压U c1,所以甲光和乙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相等且小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故D项错误;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0知甲光和乙光的频率相等,且小于丙光的频率,甲光和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故A 错误、B正确;而截止频率是由金属决定的,与入射光无关,故C错误。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悬浮在水中的花粉颗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水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B.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C.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势能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D.压强是组成物质的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E.在真空和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
【解析】选A、B、E。
布朗运动的实质是液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撞击悬浮微粒,并不是液体分子瞬时运动的结果,而是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不平衡导致的,所以它反映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故A项正确;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比较复杂,要看分子力表现为引力,还是斥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也可能一直减
小,故B项正确;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若分子力从斥力变为引力,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则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如果一开始就是引力,势能就是一直增加,故C项错误;温度是组成物质的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故D项错误;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他元素,故E项正确。
7、如图所示,小车内一根轻质弹簧沿竖直方向和一条与竖直方向成α角的细绳拴接一小球。
当小车和小球相对静止,一起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绳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
B.轻弹簧一定对小球有弹力的作用
C.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但是轻弹簧对小球一定有弹力
D.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轻弹簧对小球也不一定有弹力
【解题指导】解答本题注意以下两种可能的情况:
(1)小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2)小车可能做变速直线运动。
【解析】选D。
若小球与小车一起匀速运动,则细绳对小球无拉力;若小球与小车有向右的加速度a=gtanα,则轻弹簧对小球无弹力,故选项D正确。
8、如图所示,将一篮球从地面上方B点斜向上抛出,刚好垂直击中篮板上A点,不计空气阻力。
若抛射点B向篮板方向水平移动一小段距离,仍使抛出的篮球垂直击中A点,则可行的是( )
A.增大抛射速度v0,同时减小抛射角θ
B.减小抛射速度v0,同时减小抛射角θ
C.增大抛射角θ,同时减小抛出速度v0
D.增大抛射角θ,同时增大抛出速度v0
【解析】选C。
若抛射点B向篮板方向水平移动一小段距离,仍使抛出的篮球垂直击中A点,则可行的是增大抛射角θ,同时减小抛出速度v0,或增大抛射速度v0,同时减小抛射角θ,选项C正确。
9、(2019·龙岩模拟)
(多选)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用水平轻绳相连的两个相同的物体A、B质量均为m,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
在t=0时轻绳断开,A在F作用下继续前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t=0至t=时间内,A、B的总动量守恒
B.t=至t=时间内,A、B的总动量守恒
C.t=时,A的动量为2mv
D.t=时,A的动量为4mv
【解析】选A、C。
在B停止运动前,A、B的合外力为零,总动量守恒。
在B停止运动后,A、B的合外力不为零,总动量不守恒。
设A、B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
小均为f,系统匀速运动时,有 F=2f,得 f=;轻绳断开后,对B,取向右为
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得-ft=0-mv,联立得 t=,即t=时B停止运动。
在B停止运动前,即在t=0至t=时间内,A、B系统的合外力为零,总动量守恒,故A正确;t=至t=时间内,B停止运动,A做匀加速运动,系统的合外力不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不守恒,故B错误;t=时,取向右为
正方向,由系统的动量守恒得 2mv=p A+0,得A的动量p A=2mv,故C正确;t=
时,对A,由动量定理得ft=p′A-2mv,解得A的动量p′A=3mv,故D错误。
10、在电喷汽车的进气管道中,广泛地使用着一种叫“电热丝式空气流量传感器”的部件,其核心部分是一种用特殊的合金材料制作的电热丝。
如图所示,当进气管道中的冷空气流速越大时,电阻R两端的电压U0就变得越高,反之,电压U0就越低。
这样管道内空气的流量就转变成了可以测量的电压信号,便于汽车内的电脑系统实现自动控制。
如果将这种电热丝从汽车的进气管道中取出,放在实验室中测量这种电热丝,得到的伏安特性曲线正确的是( )
【解析】选D。
设电热丝的电阻为R丝,则U0=R,结合题意可知,U0越大,说明R丝越小,可见,电热丝温度越低,电阻值越小,故对应的伏安特性曲线为D。
11、如图甲所示,在同一平面内有两个圆环A、B,圆环A将圆环B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以图甲中A环电流沿顺时针方向为正,当圆环A中的电流如图乙所示变化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中始终没有感应电流
B.B中有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C.B中有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D.B中的感应电流先沿顺时针方向,后沿逆时针方向
【解析】选B。
由于圆环A中的电流发生了变化,故圆环B中一定有感应电流产生,由楞次定律判定B中有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故B项正确。
12、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上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外电子受力变小
B.原子的能量减小,电子的动能增大
C.氢原子要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
D.氢原子要放出一定频率的光子
【解析】选B、D。
根据F=得,轨道半径减小,则核外电子受力变大,故A 项错误;从距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过程中,能级减小,总能量
减小,根据=知,电子的动能增大,故B项正确;从距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过程中,总能量减小,要放出一定频率的光子,故C项错误,D项正确。
13、(多选)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甲图为t=0时刻波的图象,乙图为质点P 的振动图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该波的传播速度为4 m/s
C.经过0.5 s,P沿波的传播方向前进2 m
D.t=0.5 s时质点P速度最大
E.该波在传播过程中若遇到4 m的障碍物,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
【解析】选B、D、E。
由图乙可得:t=0时刻,质点P在平衡位置向下振动,故由图甲可得:波向左传播,故A项错误;由图甲可得:波长λ=4 m,由图乙可
得:周期T=1.0 s,故波速v==4 m/s,故B项正确;质点不随波的传播而迁移,图示简谐横波上质点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位移为零,故C项错误;由图乙可得:t=0.5 s时质点P在平衡位置,故速度最大,故D项正确;根据波长λ=4 m可
得:该波在传播过程中若遇到4 m的障碍物,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故E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