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信息系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十五页,共118页。
(3)地理(dìlǐ)格网
按一定的数学规则对地球表面进行划分形成地理格网,可以用于表示 呈面状分布、以格网作为统计单元(dānyuán)的地理信息。通过对地理 格网划分及编码规则的深入分析研究,规定我国地理信息系统采用三种 地理格网系统:
城市分类研究主要侧重职能分类,其方法从定性 到用统计方法处理,以后发展到把一定地域内各城 市的经济与非经济的变量加以综合,用多变量分析 方法找出城市之间的异同。
第十五页,共118页。
三、 城市(chéngshì)内部空间组织 结构研究
主要内容是在城市内部分化为商业、仓储、工业、 交通、住宅(zhùzhái)等功能区域和城乡边缘区域的 情况下,研究这些区域的特点,它们的兴衰更新, 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各种区域的土地使 用,进而研究整个城市结构的理论模型。
第二十六页,共118页。
1980年国家(guójiā)大地坐标系
特点: 属参心大地坐标系; 采用既含几何参数又含物理参数的四个椭球基本参数:
地球长半轴、地心引力常数x质量、地球重力场二阶带谐 数、地球自转角速度(sùdù)。
数值采用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学联合会(IUG)第16届 大会上的推荐值。
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还包括以商业网点为核心 的市场空间,由邻里、社区和社会区构成的社会空 间,以及从人的行为考虑的感应空间的研究。
第十六页,共118页。
城市(chéngshì)内部市场空间
城市内部的商业布局一般分为三种: ①多层次商业中心; ②带状商业网点(购物街和干道(ɡàn dào)商业 带); ③专业化商业区。 城市内部市场空间则是由这三种商业布局组成 的复杂的系统结构
(二)地理区位
1、概念
区域(qūyù)所在地与周围的自然和社会实体的空 间相互关 系的总和。
2、地理区位
— 自然地理区位:与山地、平原、江河、海洋的 空
间关系
— 经济地理区位:与交通线、进出口岸和已有大 城
市的空间关系
3、地理区位的影响和作用
— 影响城市联系区域(qūyù)的范围大小
第七页,共118页。
第五页,共118页。
城市(chéngshì)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
(一)区域(qūyù)自然地理条件 1、纬度与城市分布 大城市在中纬度范围内向低纬方向缓慢移动 2、气候区与城市分布 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少,湿润半湿润地区城市多 3、地形与城市分布 我国三级地形阶梯与城市分布 我国不同地形类型与城市
第六页,共118页。
第十一页,共118页。
2. 区域(qūyù)城市体系研究
一般侧重从区域角度、整体(zhěngtǐ)观点分析一国或 一地区城市体系的结构(规模、类型)和空间组织, 各城市间的相互关系,城市在区域中的集聚与扩散, 大都市带或城市连绵区的形成和发展等。
第十二页,共118页。
城市体系研究(yánjiū)的主要内容有:从区域角 度分析城市体系的职能结构、规模结构、布局结构、 城镇间的社会经济联系、历史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向、 政策调控、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和分析方法、不同类 型地区城市体系的结构特点及其建设要点等。
水准面
铅垂线
地球表面 大地水准面
地球椭球体
地球(dìqiú)自然表面、大地水准面和地球(dìqiú)椭球 体之间的关系
第二十四页,共118页。
1.我国的大地坐标(zuòbiāo)系统
❖ 1949后,两种大地坐标系统:54北京坐标系和80国家 大地坐标系,均属参心大地坐标系。
❖ 不同的参考(cānkǎo)椭球构成不同的大地坐标系。 ❖ 相同的地球椭球参数,但定位和定向不同,也将构成不
第三十一页,共118页。
高斯-克吕格投影的最大变形处为各投影带在赤道边缘处, 为了控制变形,我国地形图采用分带的方法,每隔3°或6 ° 的经差划分为互不重叠的投影带。1:2.5万至1:50万的 地形图采用6 °分带方案。从格林威治0 °经线( jīngxiàn) 开始,全球共分为60个投影带。我国位于东经72 °到136 °之间,共11个投影带(13-23带)。
第十九页,共118页。
四、 城市(chéngshì)问题研究
主要研究城市环境问题、交通问题、住宅问题和 内城问题(如内城贫困)的具体表现形式、形成 原因、对社会(shèhuì)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解决 问题的对策。
第二十页,共118页。
第四节 城市地理系统空间 (kōngjiān)定位
一、空间参照系统 二、WGS-84地心坐标(zuòbiāo)系统及其国家坐标 (zuòbiāo)系的转换 三、城市独立坐标(zuòbiāo)系统的基本转换方法
GIS的研究对象是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dìlǐ)数据。
地理(dìlǐ)数据与其位置的识别联系在一起,它是通
过公共的地理(dìlǐ)基础——统一的空间参考系统
来实现。
国家坐标系统
33%
地方系统 67%
主要是顾及投影变形、作为(zuòwéi)历史沿续、为 了使用方便和便于资料保密等;
第二十三页,共118页。
2.平面坐标系统
直接建立在球体上的地理(dìlǐ)坐标,用经度和纬度 表达地理(dìlǐ)对象位置
投 影
建立在平面(píngmiàn)上的直角坐标系统,用(x, y)表达地理对象位置
第二十九页,共118页。
(1)投影(tóuyǐng)变形和主投影 (tóuyǐng)
将不可展的地球椭球面展开成平面,并且不能有 断裂,则图形必将在某些地方被拉伸(lā shēn), 某些地方被压缩,故投影变形是不可避免的。 长度变形 面积变形 角度变形
第三十四页,共118页。
按高斯投影统一分带(60带,30带)建立的直角坐 标系,称为国家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建立数字城市时,往往需要将独立坐标系转换成 国家平面直角坐标系。在进行转换时,先将独立坐标 系的原点或独立坐标系的某一固定点与国家大地点连 测,并按计算出的方位角进行改正,求出该点的国家 统一坐标,然后对所有数据进行平移和旋转,以便把 按独立坐标系所采集的数据转换到国家平面直角坐标 系中。在城市和工程测量(cèliáng)中,也可采用1.50 带或任意带的高斯平面坐标系,以提高投影的精度。
第三十页,共118页。
我国GIS中常用(chánɡ yònɡ)的地图投影的配 置
➢ 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除1:100万以外均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 ➢ 1:100万地形图采用Lambert投影,其分幅原则与国际地
理学会规定的全球(quánqiú)统一使用的国际百万分之一地 图投影保持一致。 ➢ 我国大部份省区图以及大多数这一比例尺的地图也多采用 Lambert投影和属于同一投影系统的Albers投影(正轴等 面积割圆锥投影); ➢ Lambert投影中,地球表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即大圆 航线)表现为近于直线,这有利于GIS中的空间分析和信息 量度的正确实施。
(a)测量平面(píngmiàn)直角坐标(系b)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三十三页,共118页。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和纵轴方向选定了的值常用 于小型测区的测量,它不与国家统一坐标系相连, 因此称为任意坐标系或独立坐标系。我国大部分城 市 均 采 用 (cǎiyòng) 独 立 坐 标 系 , 如 广 州 市 采 用 (cǎiyòng)珠江高程和平面坐标系等。
第二十一页,共118页。
空间参照系统是指确定(quèdìng)空间目标平 面位置和高程的平面坐标系和高程系,这两个 系统均与地球椭球面有关。 理论和实践证明,大地水准面与具有微小扁率 的旋转椭球面非常接近,可用来代表地球形状, 故又名地球椭球面。
第二十二页,共118页。
一、空间(kōngjiān)参照系统
第八页,共118页。
3、以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 形成动因:天赋的资源和人类特殊需要 功能:满足某种专门需要,集聚经济,规模经济 特点:职能较单一,对外联系广,联系内容单一, 发展历史短但速度快,发展起伏大 类别:矿业、工矿、工业、风景(fēngjǐng)旅游、科学 文化城等
4、信息时代的城市 信息产业与城市发展的研究,其研究主要沿三条主线展 开,即技术变化与城市发展、高技术产业城市发展、生 产性服务业与城市发展。
第三页,共118页。
第三节 城市(chéngshì)地理学
一、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二、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三、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结构(jiégòu)研究 四、城市问题研究
第四页,共118页。
一、城市(chéngshì)形成和发 展的条件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 一定地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人口和财 富(cáifù)的主要聚集地。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地 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与历史条件等因 素有关。
总之,城市与区域的关系是城市体系研究(yánjiū) 的实质内容。
第十三页,共118页。
城市(chéngshì)体系研究的成熟理论 中心地理论(lǐlùn) 市场区位论
第十四页,共118页。
3. 城市分类研究(yánjiū)
包括规模分类、形态分类和职能分类,通过对一 国或一地区城市的考察,拟定分类的依据、指标和 方法,划分(huà fēn)出各种类型的城市。
第十七页,共118页。
城市(chéngshì)社会空间
邻里、社区(shè qū)、社会区和社会空间
第十八页,共118页。
城市感应(gǎnyìng)空间分析
感应空间的研究成果说明,个人的空间行为 (xíngwéi),包括寻找工作和居所、购物等,多 数不是由客观的空间组织所决定,而是由个人的 感应空间组织所支配。 城市空间结构的感应,最基础的是居民构想图。
1:1万以及更大比例尺地图采用3 °分带方案。
1952年起,我国将其作为国家(guójiā)大地测量和地形图 的基本投影,亦称为主投影。
第三十二页,共118页。
(2)国家坐标系和独立(dúlì)坐标系的变 换
由于地球半径很大,在较小区域内进行测量(cèliáng)工 作可将地球椭球面作为平面看待,而不失其严密性。既然 把投影基准面作为平面,就可采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地 面点的投影面上的位置。
第九页,共118页。
二、 区域的城市(chéngshì)空 间组织研究
1. 城市(chéngshì)化研究 2. 区域城市(chéngshì)体系研究 3. 城市(chéngshì)分类研究
第十页,共118页。
1. 城市化研究(yánjiū)
包括(bāokuò)城市化的衡量尺度,城市化过程, 城市化动力机制,城市化的效果与问题,城市化 水平预测,以及各国和各地区城市化对比研究等。
城市(chéngshì)地理信息系统123
第一页,共118页。
第一节 计算机科学
一、计算机系统: - 硬件(yìnɡ jiàn) - 软件 - 数据
二、计算机科学: 研究信息处理的科学
第二页,共118页。
第二节 地理信息系统
一、GIS组成(zǔ chénɡ) 二、GIS主要特征和功能 三、GIS的发展前景
同的大地坐标系。 ❖ 把地面大地网归算到地球椭球面上,确定它同大地的相
关关系位置,这就是所谓椭球的定位和定向问题 。
第二十五页,共118页。
1954年北京(běi jīnɡ)坐标系
54北京坐标系是原苏联1942年普尔科沃坐标系在我国的延 伸,但略有不同,其要点是: 属参心大地坐标系; 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a=6878245m,扁率(biǎn lǜ) = 1:298.3); 多点定位; 大地原点是原苏联的普尔科沃; 大地点高程以1956年青岛验潮站求出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为基 准;高程异常是以原苏联1955年大地水准面重新平差结果为 水准起算值,按我国天文水准路线推算出来的。
不同(bù tónɡ)类型城市的形成 和发展
1、中心地型城市 形成动因:商品农业 功能:满足农村的物资(wùzī)集散和综合服务的需要 特点:职能综合,发展稳定,等级鲜明 类别:集镇、城镇、县城
2、以交通运输职能为主的城市 形成动因:交通地理位置 功能:满足区际贸易和交通转运的需要 类别:铁路沿线、铁路枢纽、渡口、河海港、边境和 特区、综合运输枢纽城市 特点:职能较单一,发展起伏较大
多点定位。 大地原点定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简称西安原点; 大地高程以1956年青岛验潮站求出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为基
准。
第二十七页,共118页。
大地坐标确定后,空
间一点的大地坐标用
大地经度( jīngdù)、
大地纬度和大地高度
表示。ENA Nhomakorabea纬线本


Q

线
赤道
S
第二十八页,共118页。
(tóuyǐ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