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主题一 质点的直线运动 121 图像法研究运动学问题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BD
12/12/2021
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九页。
题型 2 根据题目情景选择物理图象
题 此题型往往是让考生根据题目情 景选择物理图象,比如给出物体的
型 受力情景,要求选择物体的运动图 概 象,或者给出物体的运动情景,要
求选择物体的受力图象. 述
12/12/2021
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九页。
解决这类问题时,首先要将题目给出的情景分析透 彻,然后找出题目给出的情景与图象物理量之间的关 系,这种关系可能是平衡条件、牛顿运动定律或运动 方 学公式等,从而得出所选图象横、纵坐标所代表的物 法 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其次是分析所给图象各点的 技 横、纵坐标值,把握图象截距、斜率、面积、交点的 巧 含义,尤其需要注意斜率的物理意义,例如 x-t 的斜 率表示速度,v-t 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将图象与题目 所描述的情景相对照,判断是否吻合.
12/12/2021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九页。
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x-t)图象和速度—时间(v -t)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 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2/12/2021
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九页。
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 B.0~t1 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 C.0~t2 时间内,丙、丁两车在 t2 时刻相距最远 D.0~t2 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思路点拨] (1)甲乙两车均是做单向直线运动. (2)甲图交点代表相遇,乙图交点代表速度相同.
12/12/2021
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九页。
(2)处理特殊图象的问题时,在必要时可将该图象所反映的物 理过程转换为常见的 x-t 或 v-t 图象进行处理.
12/12/2021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九页。
[变式训练] 3.(多选)(对 v-t 图象的考查)甲、乙两物体在 t=0 时刻经 过同一位置沿 x 轴运动,其 v-t 图象如下图所示.则( )
12/12/2021
第十二页,共四十九页。
一个质点沿 x 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象如图 所示,页。
A.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2 m/s2 B.该质点在 t=1 s 时的速度大小为 2 m/s C.该质点在 t=0 到 t=2 s 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 6 m D.该质点在 t=0 时速度为零 [思路点拨] (1)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可推知解析式为 x= v0t+12at2. (2)图中给了两组数据可用方程组法解题.
x-t 图象
v-t 图象
a-t 图象
某点的斜率 某点的斜率表示
某点的斜率表示
斜率
表示该点的 该点加速度的变
该点的瞬时速度
加速度
化率
两线交点表
两线交点表示两
两线交点表示两 示两物体该
点
物体该时刻加速
物体相遇 时刻速度相
度相同
同
12/12/2021
第十页,共四十九页。
x-t 图象
v-t 图象
a-t 图象
12/12/2021
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九页。
[解析] 在 x-t 图象中表示的是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 时间的变化情况,而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由于甲、乙两车在 0~ t1 时间内做单向的直线运动,故在这段时间内两车通过的位移和 路程均相等,A、B 选项均错.在 v-t 图象中,t2 时刻丙、丁两 车的速度相等,故两车相距最远,C 选项正确.由图线可知,0~ t2 时间内丙车的位移小于丁车的位移,故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丁 车的平均速度,D 选项错误.
12/12/2021
第八页,共四十九页。
探究一 三类运动学图象的比较
x-t 图象
v-t 图象
a-t 图象
纵轴—位移 纵轴—速度 纵轴—加速度 轴
横轴—时间 横轴—时间 横轴—时间
运动物体的
运动物体的位移
运动物体的加速
线
速度与时间
与时间的关系
度与时间的关系
的关系
12/12/2021
第九页,共四十九页。
12/12/2021
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九页。
[解析] 由图可知,摩托车在 0~10 s 内做匀加速运动,在 10~30 s 内做减速运动,故 10 s 末速度最大,动能最大,由 v- at 可求出最大速度,但摩托车的质量未知,故不能求最大动能, A 错误;根据 a-t 图象与 t 轴所围的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可求 出 30 s 内速度的变化量,由于初速度为 0,则可求摩托车在 30 s 末的速度大小,B 正确;在 10~30 s 内牵引力是变力,由于不能 求出位移,故不能求出牵引力对摩托车做的功,C 错误;由图线 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可知,30 s 内速度变化量为 零,所以摩托车一直沿同一方向运动,D 错误.
12/12/2021
第三页,共四十九页。
课时一
图象法研究运动学问题
12/12/2021
第四页,共四十九页。
高考真题研读 G
精析考题 明确考向
12/12/2021
第五页,共四十九页。
12/12/2021
第六页,共四十九页。
12/12/2021
第七页,共四十九页。
考点题型突破 K
考点探究 题型突破
12/12/2021
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九页。
A.甲、乙在 t=0 到 t=1 s 之间沿同一方向运动 B.乙在 t=0 到 t=7 s 之间的位移为零 C.甲在 t=0 到 t=4 s 之间做往复运动 D.甲、乙在 t=6 s 时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12/12/2021
第三十页,共四十九页。
[解析] 乙在 t=0 到 t=0.5 s 之间沿 x 轴负方向运动,在 t =0.5 s 到 t=1 s 之间沿 x 轴正方向运动,而甲在 t=0 到 t=1 s 之间沿 x 轴正方向运动,选项 A 错误;根据 v-t 图象与横轴所 围面积表示位移可知,乙在 t=0 到 t=7 s 之间的位移为零,选项 B 正确;甲在 t=0 到 t=4 s 之间一直沿 x 轴正方向运动,选项 C 错误;甲、乙在 t=6 s 时的加速度均为负值,方向相同,选项 D 正确.
[答案] C
12/12/2021
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九页。
(1)图象问题常见的是 x-t 和 v-t 图象,在处理特殊图象的 相关问题时,可以把处理常见图象的思想以及方法加以迁移,通 过物理情境遵循的规律,从图象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根据相应的 物理规律或物理公式解答相关问题.处理图象问题可参考如下操 作流程:
易错 1 时物体的位置;对于 v-t 和 a-t 图象,图线在 纵轴上的截距并不表示 t=0 时物体的位置 在 v-t 图象中,两条曲线的交点不表示两物体相
易错 2 遇,而是表示两者速度相同 v-t 图象中两条图线在 v 轴上的截距不同,不少
易错 3 同学误认为两物体的初始位置不同,位置是否相 同应根据题中条件确定
[答案] B
12/12/2021
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九页。
探究二 三类常考题型的解题策略 题型 1 根据题目所给图象获取信息
此题型往往通过所给图象,求解或判断物 题型 体的位移、平均速度、加速度等,还可以 概述 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难度大的还要根据
图象斜率来判断运动情况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通过分析图象, 方法 判断物体的速度、位移和加速度如何变 技巧 化,由此构建物体运动的情景
12/12/2021
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九页。
(2017·威海模拟)小明同学利用传感器绘出了一个 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运动过程中,加速度 a、速度 v、位移 x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若该物体在 t=0 时刻,初速度为 零,则表示该物体沿单一方向运动的图象是( )
12/12/2021
第三十四页,共四十九页。
[思路点拨] (1)看清纵坐标,A 选项为 x-t 图象,B 选项为 v-t 图象.
(2)可把 CD 选项的 a-t 图象转化为 v-t 图象. [解析] 选项 A 所描述的运动在 0~2 s 内,位移先增大再减 小,知运动的方向发生改变,故 A 错误;选项 B 所描述的运动 在 0~2 s 内速度为正值,向正方向运动,在 2~4 s 内速度为负 值,向负方向运动,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故 B 错误;对于选项 C,0~1 s 内加速度不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2 s 内加速度方 向改变,大小不变,向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 s 末速度为
[答案] C
12/12/2021
第三十六页,共四十九页。
1判断是否为单一方向运动,可以看速度的正负. 2A 选项速度正负看图象斜率,C、D 选项中 a-t 图象转化 为 v-t 图象后再看速度正负值.
12/12/2021
第三十七页,共四十九页。
[变式训练] 4.如图,滑块以初速度 v0 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 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 h、s、v、a 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 表示 时间,则下列图象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 )
线和轴所围面积 线和轴所围面积
面积
无意义
表示物体运动的 表示物体的速度
位移
变化量
在纵轴上的截距 在纵轴上的截距 在纵轴上的截距
截距 表示 t=0 时的位 表示 t=0 时的速 表示 t=0 时的加
移
度
速度
运动 形式
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
直线或曲线
12/12/2021
第十一页,共四十九页。
处理运动学图象易错点 对于 x-t 图象,图线在纵轴上的截距表示 t=0
12/12/2021
第十四页,共四十九页。
[解析] 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 t=0 时质点的速度为 v0, 加速度为 a,由图象知 t1=1 s 时,x1=2 m;t2=2 s 时,x2=8 m, 利用公式 x=v0t+12at2 得 x1=v0t1+12at21,x2=v0t2+12at22,代入数 据解得 a=4 m/s2,v0=0,t=1 s 时的速度大小为 4 m/s,故只有 D 正确.
[答案] D
12/12/2021
第十五页,共四十九页。
本题图线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需注意当图象为 y-x 图象 (如图)时,图线表示物体运动轨迹.
12/12/2021
第十六页,共四十九页。
[变式训练] 1.(多选)(v-t 图象)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 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象可 知(g 取 10 m/s2) ( )
主
题
质点的直线运动
一
12/12/2021
第一页,共四十九页。
高考研究课
解读高考 精准备考
12/12/2021
第二页,共四十九页。
研考情 明考向 本主题在高考中单独命制的试题并不多,主要是综合牛顿第 二定律命制试题,且涉及 v-t 图象的考题几乎每年都有. 预计 2019 年高考仍然以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和 v-t 图 象的理解及应用为主.题型为选择题或计算题,难度适中.
[答案] ABC
12/12/2021
第十九页,共四十九页。
2.(a-t 图象)一摩托车在 t=0 时刻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 路上行驶,其运动过程的 a-t 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已知信息,可 知( )
12/12/2021
第二十页,共四十九页。
A.摩托车的最大动能 B.摩托车在 30 s 末的速度大小 C.在 0~30 s 的时间内牵引力对摩托车做的功 D.10 s 末摩托车开始反向运动
12/12/2021
第十七页,共四十九页。
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 5 m/s B.小球第一次反弹初速度的大小为 3 m/s 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 0.45 m D.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 1.25 m
12/12/2021
第十八页,共四十九页。
[解析] 由图象可知,0~0.5 s 小球自由下落,0.5~0.8 s 小 球第一次反弹,且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 5 m/s,第一次反弹初 速度的大小为 3 m/s,A、B 正确;v-t 图象与 t 轴所围面积表示 小球的位移,小球第一次反弹能弹起的高度最大,故小球能弹起 的最大高度 h=12×3×0.3 m=0.45 m,C 正确,D 错误.
12/12/2021
第三十五页,共四十九页。
零,在一个周期内速度的方向不变,故 C 正确;对于选项 D, 在 0~1 s 内,向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2 s 内加速度方向 改变,大小不变,向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 s 末速度为零, 2~3 s 内向负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的方向发生变化,故 D 错误.
12/12/2021
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九页。
题型 2 根据题目情景选择物理图象
题 此题型往往是让考生根据题目情 景选择物理图象,比如给出物体的
型 受力情景,要求选择物体的运动图 概 象,或者给出物体的运动情景,要
求选择物体的受力图象. 述
12/12/2021
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九页。
解决这类问题时,首先要将题目给出的情景分析透 彻,然后找出题目给出的情景与图象物理量之间的关 系,这种关系可能是平衡条件、牛顿运动定律或运动 方 学公式等,从而得出所选图象横、纵坐标所代表的物 法 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其次是分析所给图象各点的 技 横、纵坐标值,把握图象截距、斜率、面积、交点的 巧 含义,尤其需要注意斜率的物理意义,例如 x-t 的斜 率表示速度,v-t 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将图象与题目 所描述的情景相对照,判断是否吻合.
12/12/2021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九页。
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x-t)图象和速度—时间(v -t)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 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2/12/2021
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九页。
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 B.0~t1 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 C.0~t2 时间内,丙、丁两车在 t2 时刻相距最远 D.0~t2 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思路点拨] (1)甲乙两车均是做单向直线运动. (2)甲图交点代表相遇,乙图交点代表速度相同.
12/12/2021
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九页。
(2)处理特殊图象的问题时,在必要时可将该图象所反映的物 理过程转换为常见的 x-t 或 v-t 图象进行处理.
12/12/2021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九页。
[变式训练] 3.(多选)(对 v-t 图象的考查)甲、乙两物体在 t=0 时刻经 过同一位置沿 x 轴运动,其 v-t 图象如下图所示.则( )
12/12/2021
第十二页,共四十九页。
一个质点沿 x 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象如图 所示,页。
A.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2 m/s2 B.该质点在 t=1 s 时的速度大小为 2 m/s C.该质点在 t=0 到 t=2 s 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 6 m D.该质点在 t=0 时速度为零 [思路点拨] (1)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可推知解析式为 x= v0t+12at2. (2)图中给了两组数据可用方程组法解题.
x-t 图象
v-t 图象
a-t 图象
某点的斜率 某点的斜率表示
某点的斜率表示
斜率
表示该点的 该点加速度的变
该点的瞬时速度
加速度
化率
两线交点表
两线交点表示两
两线交点表示两 示两物体该
点
物体该时刻加速
物体相遇 时刻速度相
度相同
同
12/12/2021
第十页,共四十九页。
x-t 图象
v-t 图象
a-t 图象
12/12/2021
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九页。
[解析] 在 x-t 图象中表示的是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 时间的变化情况,而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由于甲、乙两车在 0~ t1 时间内做单向的直线运动,故在这段时间内两车通过的位移和 路程均相等,A、B 选项均错.在 v-t 图象中,t2 时刻丙、丁两 车的速度相等,故两车相距最远,C 选项正确.由图线可知,0~ t2 时间内丙车的位移小于丁车的位移,故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丁 车的平均速度,D 选项错误.
12/12/2021
第八页,共四十九页。
探究一 三类运动学图象的比较
x-t 图象
v-t 图象
a-t 图象
纵轴—位移 纵轴—速度 纵轴—加速度 轴
横轴—时间 横轴—时间 横轴—时间
运动物体的
运动物体的位移
运动物体的加速
线
速度与时间
与时间的关系
度与时间的关系
的关系
12/12/2021
第九页,共四十九页。
12/12/2021
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九页。
[解析] 由图可知,摩托车在 0~10 s 内做匀加速运动,在 10~30 s 内做减速运动,故 10 s 末速度最大,动能最大,由 v- at 可求出最大速度,但摩托车的质量未知,故不能求最大动能, A 错误;根据 a-t 图象与 t 轴所围的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可求 出 30 s 内速度的变化量,由于初速度为 0,则可求摩托车在 30 s 末的速度大小,B 正确;在 10~30 s 内牵引力是变力,由于不能 求出位移,故不能求出牵引力对摩托车做的功,C 错误;由图线 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可知,30 s 内速度变化量为 零,所以摩托车一直沿同一方向运动,D 错误.
12/12/2021
第三页,共四十九页。
课时一
图象法研究运动学问题
12/12/2021
第四页,共四十九页。
高考真题研读 G
精析考题 明确考向
12/12/2021
第五页,共四十九页。
12/12/2021
第六页,共四十九页。
12/12/2021
第七页,共四十九页。
考点题型突破 K
考点探究 题型突破
12/12/2021
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九页。
A.甲、乙在 t=0 到 t=1 s 之间沿同一方向运动 B.乙在 t=0 到 t=7 s 之间的位移为零 C.甲在 t=0 到 t=4 s 之间做往复运动 D.甲、乙在 t=6 s 时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12/12/2021
第三十页,共四十九页。
[解析] 乙在 t=0 到 t=0.5 s 之间沿 x 轴负方向运动,在 t =0.5 s 到 t=1 s 之间沿 x 轴正方向运动,而甲在 t=0 到 t=1 s 之间沿 x 轴正方向运动,选项 A 错误;根据 v-t 图象与横轴所 围面积表示位移可知,乙在 t=0 到 t=7 s 之间的位移为零,选项 B 正确;甲在 t=0 到 t=4 s 之间一直沿 x 轴正方向运动,选项 C 错误;甲、乙在 t=6 s 时的加速度均为负值,方向相同,选项 D 正确.
[答案] C
12/12/2021
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九页。
(1)图象问题常见的是 x-t 和 v-t 图象,在处理特殊图象的 相关问题时,可以把处理常见图象的思想以及方法加以迁移,通 过物理情境遵循的规律,从图象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根据相应的 物理规律或物理公式解答相关问题.处理图象问题可参考如下操 作流程:
易错 1 时物体的位置;对于 v-t 和 a-t 图象,图线在 纵轴上的截距并不表示 t=0 时物体的位置 在 v-t 图象中,两条曲线的交点不表示两物体相
易错 2 遇,而是表示两者速度相同 v-t 图象中两条图线在 v 轴上的截距不同,不少
易错 3 同学误认为两物体的初始位置不同,位置是否相 同应根据题中条件确定
[答案] B
12/12/2021
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九页。
探究二 三类常考题型的解题策略 题型 1 根据题目所给图象获取信息
此题型往往通过所给图象,求解或判断物 题型 体的位移、平均速度、加速度等,还可以 概述 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难度大的还要根据
图象斜率来判断运动情况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通过分析图象, 方法 判断物体的速度、位移和加速度如何变 技巧 化,由此构建物体运动的情景
12/12/2021
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九页。
(2017·威海模拟)小明同学利用传感器绘出了一个 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运动过程中,加速度 a、速度 v、位移 x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若该物体在 t=0 时刻,初速度为 零,则表示该物体沿单一方向运动的图象是( )
12/12/2021
第三十四页,共四十九页。
[思路点拨] (1)看清纵坐标,A 选项为 x-t 图象,B 选项为 v-t 图象.
(2)可把 CD 选项的 a-t 图象转化为 v-t 图象. [解析] 选项 A 所描述的运动在 0~2 s 内,位移先增大再减 小,知运动的方向发生改变,故 A 错误;选项 B 所描述的运动 在 0~2 s 内速度为正值,向正方向运动,在 2~4 s 内速度为负 值,向负方向运动,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故 B 错误;对于选项 C,0~1 s 内加速度不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2 s 内加速度方 向改变,大小不变,向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 s 末速度为
[答案] C
12/12/2021
第三十六页,共四十九页。
1判断是否为单一方向运动,可以看速度的正负. 2A 选项速度正负看图象斜率,C、D 选项中 a-t 图象转化 为 v-t 图象后再看速度正负值.
12/12/2021
第三十七页,共四十九页。
[变式训练] 4.如图,滑块以初速度 v0 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 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 h、s、v、a 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 表示 时间,则下列图象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 )
线和轴所围面积 线和轴所围面积
面积
无意义
表示物体运动的 表示物体的速度
位移
变化量
在纵轴上的截距 在纵轴上的截距 在纵轴上的截距
截距 表示 t=0 时的位 表示 t=0 时的速 表示 t=0 时的加
移
度
速度
运动 形式
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
直线或曲线
12/12/2021
第十一页,共四十九页。
处理运动学图象易错点 对于 x-t 图象,图线在纵轴上的截距表示 t=0
12/12/2021
第十四页,共四十九页。
[解析] 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 t=0 时质点的速度为 v0, 加速度为 a,由图象知 t1=1 s 时,x1=2 m;t2=2 s 时,x2=8 m, 利用公式 x=v0t+12at2 得 x1=v0t1+12at21,x2=v0t2+12at22,代入数 据解得 a=4 m/s2,v0=0,t=1 s 时的速度大小为 4 m/s,故只有 D 正确.
[答案] D
12/12/2021
第十五页,共四十九页。
本题图线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需注意当图象为 y-x 图象 (如图)时,图线表示物体运动轨迹.
12/12/2021
第十六页,共四十九页。
[变式训练] 1.(多选)(v-t 图象)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 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象可 知(g 取 10 m/s2) ( )
主
题
质点的直线运动
一
12/12/2021
第一页,共四十九页。
高考研究课
解读高考 精准备考
12/12/2021
第二页,共四十九页。
研考情 明考向 本主题在高考中单独命制的试题并不多,主要是综合牛顿第 二定律命制试题,且涉及 v-t 图象的考题几乎每年都有. 预计 2019 年高考仍然以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和 v-t 图 象的理解及应用为主.题型为选择题或计算题,难度适中.
[答案] ABC
12/12/2021
第十九页,共四十九页。
2.(a-t 图象)一摩托车在 t=0 时刻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 路上行驶,其运动过程的 a-t 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已知信息,可 知( )
12/12/2021
第二十页,共四十九页。
A.摩托车的最大动能 B.摩托车在 30 s 末的速度大小 C.在 0~30 s 的时间内牵引力对摩托车做的功 D.10 s 末摩托车开始反向运动
12/12/2021
第十七页,共四十九页。
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 5 m/s B.小球第一次反弹初速度的大小为 3 m/s 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 0.45 m D.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 1.25 m
12/12/2021
第十八页,共四十九页。
[解析] 由图象可知,0~0.5 s 小球自由下落,0.5~0.8 s 小 球第一次反弹,且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 5 m/s,第一次反弹初 速度的大小为 3 m/s,A、B 正确;v-t 图象与 t 轴所围面积表示 小球的位移,小球第一次反弹能弹起的高度最大,故小球能弹起 的最大高度 h=12×3×0.3 m=0.45 m,C 正确,D 错误.
12/12/2021
第三十五页,共四十九页。
零,在一个周期内速度的方向不变,故 C 正确;对于选项 D, 在 0~1 s 内,向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2 s 内加速度方向 改变,大小不变,向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 s 末速度为零, 2~3 s 内向负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的方向发生变化,故 D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