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选修32测试题teache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物理选修3-2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
1.某一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闭合电路的:
A.磁通量的大小有关;B.磁通量的变化大小有关;
C.磁通量的变化快慢有关;D.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有关。
2.由楞次定律可得,感应电流的磁场一定是:
A.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B.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反;
C.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D.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同。
3.关于自感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感现象是线圈自身的电流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电磁感应现象;
B.自感电动势总是阻碍原电流的增大;
C.自感电动势的方向总是与原电流的方向相反;
D.自感电动势的方向总是与原电流的方向相同;
4.若线圈中的电流强度均匀增大,则这个线圈的:
A.自感系数也将均匀增大;B.自感电动势也将均匀增大;
C.磁通量也将均匀增大;D.自感系数、自感电动势都保持不变。
5.某交流发电机正常工作时,电动势e=E m sinωt,若将线框转速提高一倍,其他条件不变,则电动势的变化规律是:
A.e’=E m sinωt;B.e’=E m sin2ωt;C.e’=2E m sinωt;D.e’=2E m sin2ωt。
6.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两侧一定不同的物理量是:
A.交变电流的频率;B.交变电流的功率;C.磁通量的变化率;D.交变电流的峰值。
7.远距离输送一定功率的交变电流,若输电电压提高k倍,则:
A.输电导线的电功率损失不变;B.输电导线的电压损失不变;
C.输电导线的电功率损失是原来的1/k2;D.输电导线的电压损失是原来的1/k2;
8.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动而产生交变电流的过程中,当线圈平面转到与中性面重合时:
A.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最大;
B.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零;
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最大;
D.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线圈中的感应动势为零。
二.填空题:(每题6分。
共24分)
9.日光灯主要由灯管、镇流器、组成。
镇流器是一个带铁芯的线圈,自感系数L,启动器加电后先接通然后再断开,由于自感,镇流器会产生瞬时,加在灯管两端并使灯管开始发光,这时,镇流器就起___________的作用,保证灯管正常工作。
10.在线圈平面于磁感线时,线圈中没有电流,这样的位置叫。
线圈平面每经过这个面一次,感应电流的方向就要改变次。
线圈转动一周,感应电流的方向改变_______次。
11.电感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用感抗表示。
电感的这种作用可概括为:“通、阻,通、阻。
”
12.电容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用容抗表示。
电容的这种作用可概括为:“通、隔,通、阻。
”
三、计算题:(13题8分.14题10分.15题8分.16题10分.共36分)
13.如图当线圈以P为轴转动时,求其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
已知B为1.5T,AB为10cm,BC为4cm,角速度ω=120rad/s。
14.如图所示,R1=12Ω,R2=4Ω,导线电阻r=1Ω,导线长L=1m,B=0.5T,导线以速度v=4m/s 切割匀强磁场B,求R1,R2
15.有一个1000匝的线圈,在0.4s
感应电动势。
如果线圈的电阻是10Ω,把它跟一个电阻是990Ω的电热器串联组成闭合电路时,通过电热器的电流是多大?
16.一水电站输出电功率为20kW,输电电压是400V,电线的总阻是0.5Ω,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是多少?用户得到的电功率是多少?
物理选修3-2测试题答卷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
二.填空题:(每题6分。
共24分)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计算题:(13题8分.14题10分.15题8分.16题10分.共36分)
13.(8分)
14(10分) 15(8分) 16(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