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背影》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讨论
1、文中一共写了父亲几个背影?
惦
刻
惜
再
记
画
别
现
背
背
背
背
影
影
影
影
思念父亲
望父买橘
父子分别 别后怀念
2、课文写了“我”几次流泪?分别在什么 情况下流的泪?
悲哀之泪 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
感动之泪 依恋之泪 伤心之泪
望父买橘 父子离别 再现背影,泪光莹莹
阅读 “买橘子”
一段
品背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 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 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 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 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 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 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2、一个不懂得享受爱的人,他的情感是苍白
的。一个不懂得回报爱的人,他的良知是自私 的。
欣赏歌曲
筷 子 兄 弟 的 《父 亲》
学会感恩: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感恩父母,感恩老师! 感恩所有曾经对你好的 人……
布置作业:
请学习本文的写法,以一侧面来写人 物的方法,如以“爸爸的手”“妈妈笑” …… 为话题,写一篇练笔。
背景资料2
1928年秋日的一天,朱自清接到了开明书店 寄赠的《背影》散文集,忙奔上二楼父亲卧室, 送给父亲朱鸿钧先睹为快。此时的父亲朱鸿钧已 行动不便,就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 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朱自清的文章 《背影》。诵读时,父亲朱鸿钧的两眼老泪纵横, 手不住地颤抖,但读完后,昏黄的眼珠却放射出 光彩。他明白了儿子读懂了自己过去的关心,也 明白自己错怪了儿子,他谅解了儿子。从此父子 矛盾得缓解并消逝。父亲朱鸿钧在看到《背影》 以后去世的,他是带着满足的微笑去世的。
拓展深化 读 你
——为朱自清《背影》而作
那是山的高度与稳重 那是水的细腻与体贴 在父亲沉重远离的背影里 我读到了父亲对生活的那 颗坚强的心 在父亲蹒跚远去的背影里 我读到了父亲对儿子的那 颗慈爱的心 在父亲即将逝去的背影里 我读到了父亲想念儿子那 两行混浊的泪
几分悲凉与寥落 几分温暖与惆怅 几分愧疚与伤感 集纳出沙漠中邂逅的绿洲、 水泉 勾勒出父亲淡淡的背影轮廓 犹如那电光火石 撞击照亮了我干涸的心田 犹如那和风细雨 无声无息飞上我的脸 湿润了我双眼
背
影朱
自 清
有人说 站起来 父亲是世界上最高的山 弯下去 父亲是世界上最坚固的桥 躺下去 父亲是世界上最直的路。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
字佩弦,号秋实,江苏省 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 学者、民主战士,享年50岁。 有诗文集《踪迹》、 《欧旅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 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
听背影
1、把自己想象成朱自清。 2、把语气、节奏、停顿重音旁批在书上 3、感受字里行间所流淌的情感。
内容理解
整
《背影》是一篇
回忆散文 ,
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表现父亲的 爱子之情 (主题) 。
感
知
读背影
“背”字的解释:
1、办事不顺利 运气不佳。如:背运倒霉 2、人体后面从肩到腰的部分。如:~影 3、将要死去。如:生儿六月、慈父见背。
写背影
父亲是______, 我 是______。 句式说一句话
有人说,本文失之伤感。“一个20岁 的大男孩是不是还要父亲这么照顾,而面 临离别,是不是会这么容易流泪,我很怀 疑。”你的看法呢?可以与大家讨论一下。
与君共勉
1、 世间的爱千万种,惟有父母之爱最无私。 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的爱。 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溶入我们的血液。这爱 留在我们的心中,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而是 承受他们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不舍的,不 放心的,满眼的目送。最后才渐渐明白,这 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像父母一 样,爱我如生命。
___龙应台 《目送》
背景资料1
1920年,朱自清从北大毕业,面对新思想的儿子, 父亲朱鸿钧没有把成年的朱自清视为一个平等的个体, 而是像封建专制家长一样要继续完全控制朱自清。即使 朱自清已经成家立业了,也依旧如此。自然造成父子之 间的摩擦冲突。在朱自清1921年回扬州任扬州省立八中 教务主任时,父亲朱鸿钧凭借与校长的私交,直接拿走 了朱自清当月的全部薪水,使朱自清非常不满,他愤然 离开扬州,到外地执教。父子从此失和。1921年冬天朱 自清接出妻儿,在杭州组建了小家庭。这又使父亲朱鸿 钧感到好不容易养大的儿子,一旦翅膀硬了,就抛弃了 自己和这个家庭,激怒之下而不肯原谅朱自清。朱自清 认为自己没错,不肯认错。父亲朱鸿钧也认为自己没有 错,老子用儿子的天经地义,为父有错也不该认错。于 是双方进入了“冷战”,朱自清也就几年不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