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姚裕群)整理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困难。
6.层次性 这种职业评价的层次性,根源于不同职业的体力、脑力付出不同和工作复杂 程度的不同,以及工作的轻松性、教育资格条件、在工作组织权力结构
中的地位、工作的自主权、收入水平、社会声望等方面的差别。
三、职业——“命运”的核心
让人求索、令人斟酌的人生际遇和命运,核心与本质就在于人的一生职业发展, 即人的职业生涯,人的职业生涯造就了人的命运。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主编
姚裕群 刘家珉 张项民
目录
第 一 章 职 业 基 本 分 析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职业的概念 职业的功能 职业的分类
第四节
市场经济就业体制
目录
第 二 章
第一节 第二节
职业岗位的社会来源 社会产业部门 社会用人单位
社 会 职 业
第三节
第四节
社会职业制度
目录
第 三 章 职 业 生 涯 基 本 分 析
第 十 一 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入职以后 完成职业适应 职业成长的道路
职 业 适 应 与 发 展
第四节
克服职业挫折
第 十 二 章 大 学 生 职 业 生 涯 规 划 与 管 理
第一节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目录
第二节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
第 十 三 章
创 业 艰 辛 但 辉 煌 的 职 业 道 路
目录
第二节
人企绩效协调理论
第三节
家庭—工作平衡理论
第 十 六 章 组 织 职 业 生 涯 规 划 与 管 理 的 内 容
目录
第一节
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与职业生涯第二节源自组织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思路
第三节
组织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项目
第 十 七 章
目录
组 织 职 业 生 涯 规 划 与 管 理 的 实 施
3. 职业岗位来源图:
(二)原有需求和新增需求
1. 原有的人力资源需求一般可以由原有的人力资源供给来满足,其中少量部分会 发生变化,例如,离职、退休等,需要新招收人员予以补充。 2. 新增人力资源需求来源于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建立新的分支部门机构。
(三)职业需求的特点
1. 行业性
劳动分工表现为两个方面:
(2)家长替代了子女的不可缺少的社会化环节,将导致子女的社会心理与社
会行为变态。如依赖性强、炫耀父母的权力与门路、办事靠侥幸或靠投机 取巧、不能公正地待人处事和看待自己等。
(四)社会选拔型
我国现在开始实行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研究生招考制、企事业单位经营管 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专家的社会招聘制等,都属于社会选拔式就业途径。
第四节
第五节
营销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人力资源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第一章 职业基本分析
第一节
一、职业的定义 (一)学者的职业观
1. 职业性质说 职业是人的一种“资源”,是社会关系。 2. 职业要素说 ① 经济性:即从中取得收入;
职业的概念
② 技术性:即可发挥个人才能与专长;
③ 社会性:即承担社会的生产任务(社会分工),履行公民义务; ④ 伦理性:即符合社会需要,为社会提供有用的服务; ⑤ 连续性:即所从事的劳动相对稳定,是非中断性的。
一、市场经济就业体制的特征
1. 市场就业,双向选择 2. 企业自主,优化用人 3. 个人自由,择业竞争 4. 高效劳动,公开失业 5. 宏观目标,政策干预 6. 依法就业,政府监控
市场经济就业体制
二、市场经济下进入职业的路径 (一)市场就业型
1. 定义:劳动市场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社会经济机制,即平等竞争、供求见面 、双向选择的社会环境;从个人就业的直观角度看,是完全自由地进行职业 选择的场所,是一般人找职业与企业、事业//机关单位招收员工的“鹊桥会 ”。 2. 劳动市场的形式:(1)职业介绍所;(2)人才交流中心或人才市场;(3) 各个企事业单位的对外招聘市场;(4)其他非组织形态的自发市场。
内的系统化的分类结构“,在这一分类体系中,每一个职业都有一个五位的职业 编码、一个名称、一个定义,职业定义说明该职业工作者的一般职权、主要职 责和任务。
(二)国家标准编码法
1. 国外的国家职业分类标准 《加拿大职业分类词典》包括7000多个职业名称词条,其职业词条的内容包
括:定义和职责、考核和提升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的各方面条件和素质
职业的分类
是职业分类的最基本的原则,具体来说,它是指构成一个职业类别,必须在 工作范围、工作内容、操作方法、使用工具以及工作环境等方面都是同一 的。 2. 标准性 标准反映为一个国家的“ 职业分类标准”,即由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制定和 实施的“国家标准”。 3. 多级性 各国根据自己的情况,把职业分为3—4个层次。
第二节
一、职业的个人功能
1. 职业是人生的主要活动;
职业的功能
2. 职业是人们获取利益的手段;
3. 职业是个人发挥才能的手段; 4. 职业是个人为社会贡献的途径
二、职业的社会功能
1. 职业是社会存在的内容; 2. 职业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3. 职业是社会控制的手段;
第三节
一、职业分类的原则
1. 同一性
4. 现实性
职业分类是一个现实的范畴!它要反映社会实际!是基于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水平、产业结构、技术状态、社会文化状况,以及对于人的劳动状况划分 的。 5. 应用性
职业分类虽有作为理论和学术研究的用途,但其主要用途是应用。
二、职业分类的方法 (一)国际标准职业分类法
国际标准职业分类体系,是一个”提供了包括全部文职工作人员所从事的职业在
职 业 生 涯 规 划
第三节
第四节
职业生涯规划流程
目录
第 六 章 职 业 生 涯 与 职 业 素 质
第一节
成功与素质
第二节
职业素质分析
第三节
职业素质测试
目录
第 七 章 职 业 生 涯 目 标
第一节
影响职业生涯目标的因素
第二节
职业生涯目标的设定
第三节
职业生涯目标再选择
目录
第 八 章 职 业 生 涯 准 备
交道为主的工作(P)和与事物打交道为主的工作(T)3种,有的学者还增
加了“思维性工作”的内容,使这一方法成为DQTI分类法。
5.人力资源管理实用分类法 从现实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职业或者工作、岗位,首先是体力、脑力两 个最大的类别(对应于我们常说的“工人”、“干部”)
6.社会地位分类法
主要划分方法是爱德华兹的职业地位划分法,该方法把职业分为:专业人员 (或专门性人员)、业主经理和官员、职员与类似职业、熟练工人与工长、 半熟练工人以及非熟练工人6 类。
4.职业指导分类法
(1)霍兰德分类法:这一方法把职业分为现实型,即技能型(研究型)、艺 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即领导型)和传统型(即常规型)6种,这是一种非 常重要又应用普遍的分类法。
(2) 兴趣分类法: 这一方法与人的活动兴趣相联系,把职业划分为户外型、
机械型、计算型、科研型、说服型、艺术型、文学型、音乐型、服务型和文 秘型10种。 (3) 教育学科分类法:这一方法把专业大类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 科、工科、农学、医科、家政、教育、艺术和体育10种,职业则与之近似和 相关。 (4)DPT分类法:这一方法把职业分为与资料打交道为主的工作(D)与人打
三、常见脑力劳动类职业
1. 科学研究人员 2. 工程技术人员 3. 经济工作人员 4. 文化教育工作人员 5. 文艺体育人员 6. 医疗卫生人员
7. 行政与事务类人员
8. 法律公安类人员
四、常见体力劳动类职业
1. 生产工人类人员
2. 商业工作类人员
3. 服务工作类人员 4. 农林牧渔类人员
第四节
(二)应聘就业型
许多用人单位需要招聘员工时,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广告栏等途 径发布“招聘启事”。
(三)亲友介绍型
1. 优势:用人单位在技术竞争、员工流动剧烈的情况下,采取亲友介绍就业的方 法,使雇员能够可靠、稳定和尽责地工作,约束新老员工,使他们都努力工作
,对公司的效益负责的制度。
2. 劣势: (1)家长简单地替子女包办工作出路,这可能与年轻人的能力、兴趣、价值 观存在差异,造成职业选择的不当与失误。
3. 职业关系说
职业可定义为: 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知识、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 财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 作”。强调职业的个人与社会"知识技能与创造"创造与报酬"工作与生活 四种关系!
(二)”职业“的科学含义
1. 含义:所谓职业,是指人们从事的相对稳定的"有收入的"专门类别的工作, 是人的社会角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2. “职业”与“就业”的不同: ① 职业一词更偏重于社会意义,偏重于个人和人生;就业一词则更偏重经 济意义,偏重于体制和制度。 ② 社会学、管理学主要关注职业。经济学、政治学主要关注就业。
(五)个人谋业型
个人自谋职业,是充分体现个人择业权利的就业途径;企业!则是一种非常积极的 、可能获得巨大发展的进入社会职业的道路。
(六)国家分配型
个人在“分配工作”的途径中一般是被动的、择业权很小,由于社会经济体
制的变化,国家分配工作的范围已经大大缩小,目前只对退伍军人和少 数定向招生(如师范院校、军事院校)的毕业生进行工作分配。
二、职业的特点
1. 基础性 职业是个人和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为职业给人们解决了生活的经济来
源问题。
2. 广泛性 职业问题涉及社会的大部分成员,也涉及社会、经济、心理、教育、技术、 政治、伦理等许多领域,因而它具有广泛性。
3.时代性 ① 职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一部分新职业产生!替代一部分过时的职业; ② 是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时尚”,它表现为该社会中人们所热衷的职 业,例如,当今的歌星、软件设计师等。 4.同一性 基于职业的同一性,才构成工会、同业公会、行会等社会组织,才有从业者 的利益共同体。 5.差异性 差异包括职业劳动的内容、职业的社会心理、从业者个人的行为模式,这种 差异导致了不同职业者的不同社会人格,以及人在职业转换中的矛盾与
等;该词典内容丰富全面、概念清楚、描述翔实、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2. 我国的国家职业分类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的”细类“是我国分类体系中的最基本
类别,即我们所关心的” 职业“, 内容包括职业编码、职业名称、职业
概述、职业定义、职业内容描述,以及归属于本职业的工种的名称和编码
3.部门工作标准法 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从就业、劳动管理、职业技能的角度进行分类, 政府教育部门从学校专业设置和学生职业选择的角度进行分类。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组织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出发点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原则 组织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方法 组织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主体
第 十 八 章 各 类 人 员 的 职 业 生 涯 规 划 与 管 理
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管理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技术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操作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第一节
职业生涯准备基本分析
第二节
职业生涯准备的内容
第三节
职业生涯准备的途径
目录
第 九 章
第一节 第二节
职业选择基本分析 职业选择要素 职业选择原则
职 业 选 择
第三节
第四节
职业选择的决策过程
目录
第 十 章
第一节 第二节
求职的原则 职业信息的把握 求职的实施
求 职 方 法
第三节
第四节
应试方法
目录
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创业基本分析 创业的外部条件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创业者的能力和素质
创业准备 创业的实施
目录
第 十 四 章 组 织 与 员 工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人”的分析 组织 组织与员工概述
第四节
员工的职业满意感
第 十 五 章 组 织 职 业 生 涯 规 划 与 管 理 理 论 第一节 人本管理理论
一是由社会产品种类不同所引起的分工,由此形成不同产业、部门、行 业方面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二是由劳动者所从事工作的具体内容不同引起的分工,由此形成不同职
(七)自然继承型
这种类型一般是出生于农民、小手工业者、工匠以及艺术工作者等家庭 的青年所走的路。
第二章 社会职业
第一节
一、社会需求——职业岗位的来源 (一)职业岗位链条
职业岗位的社会来源
1. 意义: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是用人单位雇用人员和职业岗位得以存在的 原因。 2. 关系:当社会上有了一定的消费要求,以致形成一定的购买力以后,才会有 要满足这种需求的社会生产;而有了社会生产,才有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第一节
职业生涯的概念
第二节
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因素
第三节
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
目录
第 四 章
第一节 第二节
职业生涯认知理论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职 业 生 涯 理 论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职业生涯决策理论
职业生涯周期理论 职业生涯系留理论
目录
第 五 章
第一节 第二节
职业生涯规划基本分析 职业生涯规划的环节 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