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钢筋混凝土所用钢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钢筋混凝土所用钢筋
2.4.1 来源和选择
以直筋、盘圆和焊接钢丝网等形式使用的变形钢筋应遵循标准NF A 35-016“B”。
它们应分别属于3类(标明FeE500-3),而且必须通过“NF-A”来确认。
直径大于40mm的钢筋应遵循试行标准XP A 35-031,而且必须通过“NF-A”来确认。
钢筋混凝土中的光圆钢筋应遵循标准XP A 35-015,且需进行一个指定的试验(“3.1.B”类认证,按照标准NF EN 10204)。
“表层构造钢丝网”应遵循标准NF A 35-024,而且必须通过“NF-A”来确认。
2.4.2 使用条件
运至现场的钢筋混凝土所用钢筋应为直筋、盘圆、钢板或卷轴,或者是在加工厂切割、成型并组装的预制件。
禁止对生产、运输或存储过程中意外弯曲的变形钢筋进行矫直。
存在这些缺陷的钢筋将不予进场。
去除弯曲部分后,如若剩余直线段的长度满足要求,可允许其重新使用。
除非现场加工厂配有足够矫直能力的设备,不允许供应直径大于6mm的环形钢筋。
进行适合性试验来确定设备的功效。
验收标准将在2.4.5部分给出。
2.4.3 运输、处理和存储
需组织和指导钢筋(钢筋和industrial reinforcement)的运输和处理,确保其不发生任何改变(意外的永久扭曲、损伤、玷污或焊接组件的断裂)。
应在现场或现场外的组装件制造厂的一个专用区域来存储钢筋。
需对存储区域进行清洁并良好管理,确保钢筋不与地面或潮湿环境接触且不发生任何变化。
应按钢筋的型号、等级、种类和直径来对钢筋划分等级并进行鉴定。
2.4.4 交付时的检查和检验
在使用变形钢筋之前,需对其机械性能进行鉴定和检查。
所做鉴定应包括核对直径、来源(生产厂家)、名称、鉴定表所规定的标识、等级、种类(包括铸件的数量和产品的批次)和“NF-A”所认可的合格证的编号。
对机械性能的检查应包括:
✧拉伸试验,以确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最大荷载下的总伸长(Agt)
✧无脆性试验
✧线性值的检验
这些试验应严格遵循各个标准和“NF-A”中的潜在补充要求。
应在生产商每次交货的同时,对每1000吨相同商标和直径的钢筋,取样进行试验。
如果连续三个月的总交货量小于1000吨则每三个月进行一次。
标准NF A 35-015阐述了光圆钢筋的使用,其使用应遵照鉴定结果。
所进行的鉴定应包括对交付单(2.4.1部分中指明的接收合格证)的检查,交付单需指明钢筋的来源、等级和机械性能。
如果在厂区外制作industrial reinforcement ,应在接收产品时进行这些检查和检验。
在现场对industrial reinforcement的接收应包括:
✧钢筋包装与交付单的核对;
✧取样进行尺寸检验,至少每次交付一个元件。
2.4.5 矫直、加工成型和安装就位
2.4.5.1 概括要求
施工组织必须与钢筋的安装相协调。
可在现场或厂外的加工厂,将钢筋矫直、制成笼形或板状、使用绑扎或焊接来安装。
厂外的加工厂需按照AFCAB认证的“NF-A”来验证其制作质量满足指定要求。
如若钢筋在现场矫直和/或加工成型,应遵循标准NF A 35-127的规定和本文中的规范与检验。
焊接方法和焊件必须按照文献FD A 35-029的建议和本文中的说明来验证其合格。
2.4.5.2 矫直
2.4.5.2.1 总则
将环形钢筋矫直的机器的功效,按如下方法来验证和检验。
2.4.5.2.2 适合性试验
需对最小和最大直径以及最接近平均直径的钢筋进行适合性试验。
所进行试验相应与设备当前的生产能力,并包含中等直径的钢筋。
对每种直径的钢筋,取完全满足标准的三个足够长度的样本,进行如下检验:
✧矫直后的几何检验
矫直后钢筋的拱高应小于或等于矫直前同一盘圆样本的拱高的10%,测
量精度为0.01mm。
✧称重,来检查线性值
所得线性值应在按照相关钢筋标准所建立的容许区段内。
✧拉伸试验(屈服强度、断裂、Agt)。
所得值必须满足按照相关钢筋标准所建立的技术规格。
2.4.5.2.3 生产检验
对矫直后钢筋的几何特性和线性值的检查,需在使用之前由生产厂进行,其最长期限为9小时。
这些检验应在矫直作业开始时进行。
在生产过程中,当钢筋直径、种类变化或相同直径和来源的钢筋矫直产量达到30吨后,也要进行检验。
验收试验与适合性试验相同。
在一个试验记录表上记录检验结果。
如若有任何上述条件不满足,对这种条件下生产的钢筋应进行指定的处理,并调整生产条件,然后需在调整后对相关机械进行新的检验试验。
2.4.5.3 加工成型
2.4.5.
3.1 总则
不允许在现场加工钢筋,除了绑扎直径不超过12mm的钢筋。
只有在有剪切机和磨盘的情况下,才能进行钢筋的切割。
加工作业需以一个适合于环境温度的恒定速度机械平稳地进行,并使用合适的芯轴充分缓和来确保弯曲段的恒定曲率半径。
2.4.5.
3.2Fe E235级光圆钢筋
按照标准NF A 35-027来确定芯轴的最小直径(单位为mm)。
2.4.5.
3.3 变形钢筋
按照标准NF A 35-027来确定芯轴的最小直径(单位为mm)。
如果环境温度降至+50C以下,采取如下措施:降低加工速度,或者与结构条件相一致时,增加芯轴直径。
如果环境温度降至-50C以下,禁止加工。
除了AFCAB认证的“柔性矫正”所标定的钢筋,禁止对已弯曲的钢筋进行矫直,即使是一部分。
不应使用过度弯曲的钢筋。
2.4.5.
3.4 容许误差
除非有专门说明,如作业计划,加工容许误差必须遵守标准NF A 35-027的规定。
需遵循2.13部分给出的钢筋就位的容许误差。
2.4.5.
3.5 与混凝土的机械连接件
混凝土浇注前放置的用于装卸混凝土元件的弯钩只能使用FeE235级光圆钢筋制作,并遵循钢筋的指定试验。
这里所用钢筋的直径应大于等于10mm,弯曲机芯轴的直径应至少等于钢筋的公称直径。
环境温度降至+50C以下时,禁止进行加工。
因为涉及动力效应,不允许将弯钩展开。
作用于弯钩的外力必须始终在弯钩平面内并平行于其直段。
必须使用提升杆,上面配有测定连接吊索上荷载的设备。
对直径大于12mm植入混凝土的工业预制锚具,应配有指定提升装置。
2.4.5.
3.6 拉筋装置
对直径大于6mm的拉筋的卷折部分,应使用拉筋装置,该装置应具有相应的AFCAB认证或支持其能被使用的技术文件。
两次混凝土浇注之间预留的钢筋必须制作成型或配备必需的装置,避免其对员工造成危害。
必须在结构设计结束后才组织施工。
2.4.5.4 安装就位
2.4.5.4.1 总则
对等待下一批混凝土浇注的钢筋,应防止其意外卷折,并应配备防护装置来防止其造成危害。
需遵循2.4.5.3.3部分关于变形钢筋的卷折和矫直的说明。
除非经过判定,禁止在同一结构上使用不同类型的变形钢筋或焊接钢筋网。
绑扎钢丝和垫块应很牢固,以避免人工活动、浇混凝土(尤其是振捣)引起的钢筋移位。
支撑钢筋架的支托和定位器应按要求确定。
禁止使用焊枪来焊接钢筋。
已安装的钢筋不应有裂纹之类的任何缺陷。
混凝土浇注前,应对钢筋进行清洁,并保证其上没有影响其与混凝土之间粘接的松散绣斑或表面痕迹(油脂、土等)。
在现场成模的钢筋混凝土元件中的钢筋应包括刚性骨架,并通过适当方法定位。
2.4.5.4.2 固定
如若钢筋笼在模板外制作(例如在AFCAB认证的钢筋生产厂),考虑运输和操纵时的应力,钢筋笼应具有足够的刚度,以避免整体的永久过度弯曲或钢筋的移位。
应使用绑扎钢丝、电阻或电弧现场焊接进行钢筋的组装。
条件如下:
✧绑扎钢丝应使用退火低碳钢丝制作,并使用钳子将钢丝拧紧。
在不同钢
筋的交叉点使用绑扎钢丝,且必须确保正确的混凝土保护层,并在浇注
混凝土前将钢丝相冲突的部分去除。
✧现场焊接不能使钢筋的机械或几何特性发生变化(焊接方法和焊工必须
按照文献FD A 35-29和标准NF A 35-027的指示来验证其资格)。
由固定钢筋点焊组成的钢筋片或钢筋笼,需对其焊接质量进行观察检查,以验证钢筋没有变化。
该检查由生产厂进行,最长期限为9小时。
对大批量钢筋或预制元件的操纵必须使用专门的吊索,并严禁纽结。
2.4.5.4.3 垫块
需对各个结构定义其垫块密集度,并需通过审批。
之允许使用钢铁、混凝土或砂浆制成的垫块。
但是:
✧钢垫块不应与模板接触;
✧混凝土或砂浆垫块的质量应与结构混凝土相协调,且其颜色应相同。
除非垫块的形状能使其充分固定,应配置确保其牢固附着于钢筋的系统,以防止其在浇注混凝土时移位。
2.4.5.4.4 保护层
保护层为钢筋轴线至最近面层的距离减去钢筋的公称半径。
注意在设计部分给出的关于最小保护层厚度的规定适用于所有钢筋,不论是主筋还是附筋(绑扎钢丝、定位器或弯钩等)。
这些规定同样适用于接头的直线段,此处通过机械连接确保钢筋的连续性。
2.4.5.4.5 钢筋的连接
通常通过搭接来连接钢筋。
两个搭接钢筋的横截面与最近面层的横截面平行。
如使用机械连接或焊接等方法,应采用如下补充规定:
✧机械连接
各种机械连接方法必须遵照标准NF 35-020(1-2部分),并具有相应的
AFCAB认证或支持其能被使用的技术文件。
其安装应遵循供应商的规定,并由通过先前试验认定的专业员工完成。
✧焊缝
需为焊缝(对焊或搭接)建立一个焊接程序,来描述焊接作业的具体条
件。
应使用资格试验所批准的试验焊件来验证焊接方法和焊工,并遵循文献
FD A 35-029的说明。
以此为目的,需进行拉伸试验和卷折试验。
验收标准如下:
✧对拉伸试验:断裂必须发生在焊缝外,试验值应不小于结构钢筋的相关
标准。
✧对卷折试验:角度小于450时焊接组件中的钢筋不出现贯穿裂缝,角度
小于900时不出现断裂。
否则,应按照与焊工资格验证相同的方式对焊接条件给予否决。
在生产过程中,除非有其它规定,应在生产工序开始时进行焊接组件的卷折试验,其最大期限为9小时,验收标准与资格试验相同。
同样允许使用链条沿钢筋长度方向焊接两根钢筋。
链条必须平行于最近的面
层和两根钢筋的轴线。
2.4.5.5对钢筋定位和保护层厚度的检验
钢筋作业已经完成时,应在混凝土浇注之前进行钢筋定位和保护层厚度的系统检验。
钢筋定位的容许误差在2.13部分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