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涪陵第九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近代社会生活导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课近代社会生活
目标呈现:
了解近代西方新式交通工具以及电影艺术传人中国给中国社会生活、社会习俗等带来的变化,从而以开放的心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预习热身:
1.鸦片战争后,以机械为动力的新式交通工具、等逐渐从西方传入中国。

2.1873年,李鸿章创办的在上海成立,这是中国人开办的第一家,中国传统的靠、驾驶的旧式船舶开始被替代。

3.中国自行架设的第一条电报线于世纪年代出现在香港到之间。

4.中国近代报刊,最早是由在中国的创办的,这些报刊在客观上起到了的作用。

5.戊戌维新时期,中国民营的近代出版业出现,其中以1897年创办于上海的最富盛名。

6.我国建的第一座电影院是1908年在修建的大戏院。

7.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在北京拍摄的京剧舞台片《》,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在拍摄的《》。

8.中国近代在相当长时期内被公认的标准的中国男士礼服是。

点拨释疑:
1.新式交通通讯工具的传入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2.我国近代在发式、服饰、礼节、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达标检测
1.1877年我国首先使用电话是在()
A.北京B.天津租界C.上海租界D.广州
2.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份近代报纸是1858年在香港出版的()
A.《中外新报》 B.《中外纪闻》 C.《时务报》D.《国闻报》3.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著名报刊是()
A.《申报》 B.《中外新报》C.《民报》D.《中外纪闻》4.随着清王朝的被推翻,体现封建等级的服装被废止,新式服装流行起来,这说明()
①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②人们的生活节奏的加快
③人们有不同的审美要求④国民平等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以下食品中,近代从西方传入中国的是()
①啤酒②咖啡③面包④白酒⑤茶水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
盘点提升:
阅读材料
电话又称“德律风”(英语 telephone音译),1876年由美国人贝尔发明。

1882年,电话引入中国。

中国最早使用电话是在上海租界,拥有二三十家用户。

1897年后,德国相继在青岛、汉口、烟台安装市内电话。

1900年,丹麦人在天津租界内架设电话,第二年,又把电话线延伸到北京,使北京、天津有了长途电话。

电话传入中国后,由于费用较高,因而没有得到迅速推广。

最初使用电话的多为各国驻华使馆及部分官署,开办电话业务的外国公司。

1900年1906年,我国先后在广州、北京、天津、南京、苏州、武汉、上海、太原、沈阳等城市,自行开设了市内电话,使电话业务有了初步发展。

思考
电话传入中国后为什么难以迅速推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