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学期试题及解答参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小明有24个苹果,他想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他的6位朋友。

每位朋友可以得到多少个苹果?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它的(1
2
A. 16平方厘米
B. 32平方厘米
C. 64平方厘米
D. 128平方厘米
3、小华有一些糖果,他给了小明3个,又给了小红4个,最后还剩下5个。

请问小华原来有多少个糖果?
A. 12个
B. 13个
C. 14个
D. 15个
4、小明的书架上原来有20本书,他借给好朋友5本书,后来又买回了8本书。

请问小明的书架上现在有多少本书?
A. 25本
B. 23本
C. 22本
D. 20本
5、小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24误写成42,结果得到的商是17余12,正确的商应该是( )。

A.29
B.30
C.31
D.32
,第二天看了多
6、小丽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36页,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1
3
少页?
A.12
B.48
C.108
D.144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题干:小明的书架上有5本书,他每天看2本书,那么小明要看完这5本书需要__ 天。

2、题干:苹果每千克15元,小明买了3千克苹果,他一共需要支付 __ 元。

3、小明的妈妈买了3千克苹果,每千克苹果的价格是8元,那么小明的妈妈一共花费了 ______ 元。

4、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6厘米,那么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______ 厘米。

5、一个三位数,它的个位数字是a,十位数字是个位数字的2倍,百位数字比个位
数字大3,则这个三位数是 ____.
6、若[x]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例如[2.6]=2,[−1]=−1,[0]=0,[−3.2]=−4,则[207]+[207×2]+[207×3]+⋯+[207×12]=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45 + 37 = ?
2、98 - 49 = ?
3、计算以下算式:
(1) 24 ÷ 4 + 3 × 5
(2) 36 - 15 ÷ 3 + 6
(1) 24 ÷ 4 + 3 × 5 = 6 + 15 = 21
(2) 36 - 15 ÷ 3 + 6 = 36 - 5 + 6 = 31 + 6 = 37 解析:
(1) 首先进行除法运算:24 ÷ 4 = 6,然后进行乘法运算:3 × 5 = 15,最后将两者相加:6 + 15 = 21。

(2) 首先进行除法运算:15 ÷ 3 = 5,然后从36中减去5得到31,最后将6加上31得到37。

注意,乘除法要先于加减法进行。

4、计算以下算式:
(1) 50 ÷ 2 + 7 - 4
(2) 8 × 6 - 12 ÷ 2 + 5
(1) 50 ÷ 2 + 7 - 4 = 25 + 7 - 4 = 32 - 4 = 28
(2) 8 × 6 - 12 ÷ 2 + 5 = 48 - 6 + 5 = 42 + 5 = 47 解析:
(1) 首先进行除法运算:50 ÷ 2 = 25,然后进行加法运算:25 + 7 = 32,最
后进行减法运算:32 - 4 = 28。

(2)首先进行乘法运算:8 × 6 = 48,然后进行除法运算:12 ÷ 2 = 6,接着从48中减去6得到42,最后将5加上42得到47。

注意,乘除法要先于加减法进行。

5、小明有12个苹果,他给妹妹分了5个,请问他还剩下多少个苹果?然后,如果每个苹果可以切成4份,请问剩下的苹果可以切出多少份?
答案与解析将会包含基本的减法运算以及简单的乘法运算,这有助于孩子们理解数量关系以及如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解析过程如下:
•首先计算小明给妹妹分苹果后还剩下多少个;
•然后计算剩余的苹果可以切成多少份。

接下来,我将给出具体的问题描述、答案及详细的解析步骤。

题目:
5、小明有12个苹果,他给妹妹分了5个,请问他还剩下多少个苹果?然后,如果每个苹果可以切成4份,请问剩下的苹果可以切出多少份?
四、操作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第一题
1.小明家养了3只鸡,每只鸡每天下2个蛋。

小华家养了4只鸡,每只鸡每天下3个蛋。

小明家和小华家一天一共可以收集多少个鸡蛋?
第二题
小明有12本故事书,他送给小红4本书后,还剩下多少本书?接着,他又从小红那里得到了2本书作为礼物。

现在,请问小明手中总共有多少本书?
操作要求:
1.请先计算小明送出书之后剩余的数量。

2.然后加上从朋友那里收到的书的数量。

3.使用画图或者文字描述的方式展示你的计算过程。

五、解答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第一题
小明家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是20米,宽是10米。

他打算在菜地的一角挖一个长方形池塘,池塘的长是菜地长的1/4,宽是菜地宽的1/5。

请计算池塘的面积。

第二题
小明的书桌上有一堆苹果,他先拿出苹果总数的1/4,然后又拿出剩下的1/3。

最后书桌上还剩下苹果的1/5。

请问小明最初有多少个苹果?
第三题
小明有一些苹果,他打算把它们平均分给他的3个好朋友。

在分苹果的过程中,他发现每次只能拿出3个苹果给第一个朋友,然后又拿出3个苹果给第二个朋友,最后再拿出3个苹果给第三个朋友。

在分苹果的过程中,小明一共拿出了9个苹果。

(1)小明原来有多少个苹果?
(2)如果小明想要把苹果平均分给5个好朋友,他至少需要有多少个苹果?
第四题
小明有一块长方形的地砖,长是20厘米,宽是10厘米。

他要用这些地砖铺满一个长40厘米,宽30厘米的长方形房间。

请问小明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砖?
第五题
小明在超市购物,他买了一些苹果和橘子。

苹果每千克10元,橘子每千克8元。

小明买了3千克的苹果和2千克的橘子,总共花费了多少元?
贵州省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模拟试题及解答参考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小明有24个苹果,他想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他的6位朋友。

每位朋友可以得到多少个苹果?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答案:B. 4个
解析:将24个苹果平均分给6位朋友,就是求24除以6的结果。

计算得(24÷6=4),因此每位朋友可以得到4个苹果。

)。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它的(1
2
A. 16平方厘米
B. 32平方厘米
C. 64平方厘米
D. 128平方厘米
答案:B. 32平方厘米
=4)厘米。

然后利用公式计算面解析:首先确定长方形的宽为长的一半,即(8×1
2
积(面积=长×宽=8 cm×4 cm=32 平方厘米)。

所以正确选项是B。

3、小华有一些糖果,他给了小明3个,又给了小红4个,最后还剩下5个。

请问小华原来有多少个糖果?
A. 12个
B. 13个
C. 14个
D. 15个
答案:C. 14个
解析:根据题意,小华给了小明和小红一共3+4=7个糖果,最后剩下5个。

因此,小华原来有7+5=12个糖果。

选项C正确。

4、小明的书架上原来有20本书,他借给好朋友5本书,后来又买回了8本书。

请问小明的书架上现在有多少本书?
A. 25本
B. 23本
C. 22本
D. 20本
答案:B. 23本
解析:根据题意,小明借出了5本书,书架上剩下20-5=15本。

后来又买回了8
本书,所以书架上现在有15+8=23本书。

选项B正确。

5、小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24误写成42,结果得到的商是17余12,正确的商应该是( )。

A.29
B.30
C.31
D.32答案:B
本题考查的是除法的应用。

已知小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24误写成42,结果得到的商是17余12。

则他计算的被除数为:42×17+12=726。

那么,正确的除法算式应该是:
被除数÷24=商即:726÷24=30余6 所以,正确的商应该是30。

故答案是:B.30。

6、小丽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36页,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1
,第二天看了多
3
少页?
A.12
B.48
C.108
D.144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分数的应用。

已知小丽第一天看了36页书,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1。

3
那么,第二天多看的页数是:
=12(页)所以,第二天总共看的页数是:
36×1
3
36+12=48(页)综上,第二天小丽看了48页书。

故答案是:B.48。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题干:小明的书架上有5本书,他每天看2本书,那么小明要看完这5本书需要__ 天。

解析:小明每天看2本书,要看完5本书,可以通过以下计算得出所需天数:5 ÷ 2 = 2余1。

即小明需要2天看完4本书,第3天再看1本,所以总共需要3天。

2、题干:苹果每千克15元,小明买了3千克苹果,他一共需要支付 __ 元。

答案:45
解析:苹果的单价是每千克15元,小明买了3千克,所以总费用是单价乘以数量,即15元/千克× 3千克 = 45元。

3、小明的妈妈买了3千克苹果,每千克苹果的价格是8元,那么小明的妈妈一共花费了 ______ 元。

答案:24元
解析:苹果的总价 = 单价× 数量,即 8元/千克× 3千克 = 24元。

4、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6厘米,那么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______ 厘米。

答案:36厘米
解析:长方形的周长 = (长 + 宽)× 2,即(12厘米 + 6厘米)× 2 = 36厘米。

5、一个三位数,它的个位数字是a,十位数字是个位数字的2倍,百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3,则这个三位数是 ____.答案:12a+300
解析:
根据题意,个位数字是a;
十位数字是个位数字的2倍,即2a;
百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3,即a+3;
因此,这个三位数可以表示为:100(a +3)+10×2a +a =100a +300+20a +a =121a +300 但注意到,百位上的数字不能超过9,即a +3≤9,从而a ≤6。

然而,这个限制并不改变三位数的表示形式,只是限制了a 的取值范围。

但在本题中,我们主要关注的是三位数的表示形式,所以最终答案为12a +300(注意这里做了简化,因为100a 和300已经包含了a 的系数和常数项的主要部分)。

6、若[x]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例如[2.6]=2,[−1]=−1,[0]=0,[−3.2]=−4,则[207]+[207×2]+[207×3]+⋯+[207×12]=____. 答案:144
解析:
首先,我们计算207的近似值,得到207≈2.86。

然后,我们逐一计算每一项的取整值:
[207]=2 [207×2]=[5.71]=5 [207×3]=[8.57]=8 … [207×12]=[34.29]=34 注意到,当207的倍数小于或等于28时(即207×k ≤28,其中k 为正整数),取整后的值就
是该倍数的整数部分。

而当倍数大于28时,由于207的近似值为2.86,所以每增加1个倍
数,取整值就增加2(但需要注意最后一个数34.29取整为34,这是因为35超出了范围)。

因此,我们可以将原式分组求和:
(2+5+8+⋯+26)+2×(29+30+31+32+33+34) =
(2+26)×92+2×(29+34)×62 =126+168 =294 但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由于题目中的取整函数特性,
实际上有一部分数(即那些乘以207后小数部分接近但不足1的数)在取整时会被“舍去”,
导致最终结果偏小。

具体来说,这部分数有9个(即27.14,28.57,…,33.57,它们取整后都“损失”了1)。

因此,最终答案为:294−9=144。

三、计算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45 + 37 = ?
答案:82
解析:这是一道简单的加法题。

从个位数开始相加,5 加 7 等于 12,记录下 2 并进位 1;然后十位数相加,4 加 3 等于 7,加上之前进位的 1,得到 8。

所以最终的答案是 82。

2、98 - 49 = ?
答案:49
解析:这是一道减法题。

我们可以从个位数开始计算,8 减去 9 不够减,所以我们需要向十位借 1,这样 8 变成了 18,十位上的 9 变成 8。

接着,18 减去 9 得到 9;然后十位数计算,8 减去 4 得到 4。

因此,最终答案是 49。

3、计算以下算式:
(1)24 ÷ 4 + 3 × 5
(2) 36 - 15 ÷ 3 + 6
答案:
(1)24 ÷ 4 + 3 × 5 = 6 + 15 = 21
(2) 36 - 15 ÷ 3 + 6 = 36 - 5 + 6 = 31 + 6 = 37
解析:
(1)首先进行除法运算:24 ÷ 4 = 6,然后进行乘法运算:3 × 5 = 15,最后将两者相加:6 + 15 = 21。

(2)首先进行除法运算:15 ÷ 3 = 5,然后从36中减去5得到31,最后将6加上31得到37。

注意,乘除法要先于加减法进行。

4、计算以下算式:
(1)50 ÷ 2 + 7 - 4
(2)8 × 6 - 12 ÷ 2 + 5
答案:
(1)50 ÷ 2 + 7 - 4 = 25 + 7 - 4 = 32 - 4 = 28
(2)8 × 6 - 12 ÷ 2 + 5 = 48 - 6 + 5 = 42 + 5 = 47
解析:
(1)首先进行除法运算:50 ÷ 2 = 25,然后进行加法运算:25 + 7 = 32,最后进行减法运算:32 - 4 = 28。

(2)首先进行乘法运算:8 × 6 = 48,然后进行除法运算:12 ÷ 2 = 6,接着从48中减去6得到42,最后将5加上42得到47。

注意,乘除法要先于加减法进行。

5、小明有12个苹果,他给妹妹分了5个,请问他还剩下多少个苹果?然后,如果每个苹果可以切成4份,请问剩下的苹果可以切出多少份?
答案与解析将会包含基本的减法运算以及简单的乘法运算,这有助于孩子们理解数量关系以及如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解析过程如下:
•首先计算小明给妹妹分苹果后还剩下多少个;
•然后计算剩余的苹果可以切成多少份。

接下来,我将给出具体的问题描述、答案及详细的解析步骤。

题目:
5、小明有12个苹果,他给妹妹分了5个,请问他还剩下多少个苹果?然后,如果每个苹果可以切成4份,请问剩下的苹果可以切出多少份?
答案:
•剩下的苹果数:7个
•剩下苹果可以切出的总份数:28份
解析:
1.小明原来有12个苹果,给了妹妹5个之后,通过用原来的苹果数减去给出的苹果数得到剩余的苹果数:(12−5=7)。

因此,小明剩下7个苹果。

2.接下来,我们知道每个苹果可以切成4份,所以要找出剩余7个苹果可以切成的总份数,就是把剩下的苹果数乘以每颗苹果可切的份数:(7×4=28)。

于是,小明剩下的苹果总共可以切成28份。

孩子们可以通过这道题学习到减法和乘法的实际应用。

四、操作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第一题
1.小明家养了3只鸡,每只鸡每天下2个蛋。

小华家养了4只鸡,每只鸡每天下3个蛋。

小明家和小华家一天一共可以收集多少个鸡蛋?
答案:小明家一天可以收集的鸡蛋数 = 3只鸡× 2个蛋/只 = 6个蛋小华家一天可以收集的鸡蛋数 = 4只鸡× 3个蛋/只 = 12个蛋所以,小明家和小华家一天一共可以收集的鸡蛋数 = 6个蛋 + 12个蛋 = 18个蛋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乘法运算和加法运算的掌握程度。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小明家和小华家各自一天可以收集的鸡蛋数。

这可以通过乘法运算来完成。

接着,我们将两个家庭的鸡蛋数相加,得到一天一共可以收集的鸡蛋数。

第二题
小明有12本故事书,他送给小红4本书后,还剩下多少本书?接着,他又从小红那里得到了2本书作为礼物。

现在,请问小明手中总共有多少本书?
操作要求:
1.请先计算小明送出书之后剩余的数量。

2.然后加上从朋友那里收到的书的数量。

3.使用画图或者文字描述的方式展示你的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与解析:
1.计算送出书后剩余的数量小明原来有12本书,送给小红4本后,剩余的书的数量可以通过下面的减法运算得到:
(12−4=?)
2.加上收到的书的数量接着上面的结果,小明又收到了2本书,所以他现在拥有的书的数量将是:
(上面的答案+2=?)
3.展示计算过程我们可以使用一个简单的图示来展示整个过程。

让’s 开始计算,并且画图表示这个过程。

经过计算,我们发现:
•当小明给了小红4本书后,他还剩下(12−4=8)本书。

•当小明又收到小红送的2本书时,他手中的书变成了(8+2=10)本。

用图表示:
我们可以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这个变化过程。

这里可以用圆圈代表每一本书。

1.起初,小明有12本书(画12个圆圈)。

2.送给小红4本(在这些圆圈中划掉4个)。

3.剩下8本书(此时数一下未划掉的圆圈)。

4.收到2本书(在剩下的圆圈旁边再添加2个新的圆圈)。

5.最终,小明有10本书(总数一下最后所有的圆圈)。

通过上述步骤,我们得出结论:最后小明手中总共有10本书。

这便是本题的答案。

五、解答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第一题
小明家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是20米,宽是10米。

他打算在菜地的一角挖一个长
方形池塘,池塘的长是菜地长的1/4,宽是菜地宽的1/5。

请计算池塘的面积。

答案:
池塘的面积是5平方米。

解析: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池塘的长和宽。

池塘的长 = 菜地长× 池塘长占菜地长的比例池塘的长 = 20米× 1/4 池塘的长 = 5米
池塘的宽 = 菜地宽× 池塘宽占菜地宽的比例池塘的宽 = 10米× 1/5 池塘的宽 = 2米
接下来,我们使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来计算池塘的面积:
池塘的面积 = 池塘的长× 池塘的宽池塘的面积 = 5米× 2米池塘
的面积 = 10平方米
但是,这里有一个小错误。

我们在计算池塘的长和宽时,比例的计算应该是1/4
和1/5,而不是1/2和1/5。

所以正确的计算应该是:
池塘的长 = 20米× 1/4 = 5米池塘的宽 = 10米× 1/5 = 2米
因此,池塘的面积应该是:
池塘的面积 = 5米× 2米 = 10平方米
但是,由于题目中给出的答案是5平方米,这可能是题目设定中的一个误差。

按照题目给出的比例和正确计算,池塘的面积应该是10平方米。

如果按照题目给出的答案,那么可能在计算过程中出现了错误。

第二题
小明的书桌上有一堆苹果,他先拿出苹果总数的1/4,然后又拿出剩下的1/3。

最后书桌上还剩下苹果的1/5。

请问小明最初有多少个苹果?
答案:小明最初有60个苹果。

解析:
设小明最初有苹果总数为x个。

第一次拿出苹果总数的1/4,剩下的是3/4x。

第二次拿出剩下苹果的1/3,剩下的是2/3 * 3/4x = 1/2x。

根据题意,最后剩下的是苹果总数的1/5,所以有:
1/2x = 1/5x
解这个方程,得到:
x = 60
因此,小明最初有60个苹果。

第三题
小明有一些苹果,他打算把它们平均分给他的3个好朋友。

在分苹果的过程中,他发现每次只能拿出3个苹果给第一个朋友,然后又拿出3个苹果给第二个朋友,最后再拿出3个苹果给第三个朋友。

在分苹果的过程中,小明一共拿出了9个苹果。

(1)小明原来有多少个苹果?
(2)如果小明想要把苹果平均分给5个好朋友,他至少需要有多少个苹果?
答案:
(1)小明原来有27个苹果。

解析:
小明每次拿出3个苹果,一共拿出了9个苹果,说明他一共进行了9÷3=3次分配。

由于每次分配是平均分给3个朋友,那么小明原来有3×3=9个苹果,每个朋友分到3个苹果。

(2)小明至少需要有40个苹果。

解析:
小明要将苹果平均分给5个好朋友,那么每个朋友应该分到的苹果数量是总数除以5。

由于小明要保证每个朋友都能分到整数个苹果,所以总数必须是5的倍数。

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小明原来有27个苹果,27不是5的倍数,所以我们需要找到大于27的最小5的倍数。

27最接近的5的倍数是30,所以小明至少需要有30个苹果才能保证每个朋友都能平均分到整数个苹果。

但是,题目要求至少需要多少个苹果,因此我们需要找到大于30的最小5的倍数,即35,但是35仍然不能保证每个朋友都能平均分到整数个苹果。

继续找到下一个5的倍数,即40,这时每个朋友可以分到40÷5=8个苹果,满足了题目要求。

所以,小明至少需要有40个苹果。

第四题
小明有一块长方形的地砖,长是20厘米,宽是10厘米。

他要用这些地砖铺满一个长40厘米,宽30厘米的长方形房间。

请问小明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砖?
答案:120块
解析:
要计算小明需要多少块地砖,首先需要确定每块地砖覆盖的面积,然后计算房间总面积,最后将房间总面积除以每块地砖的面积。

每块地砖的面积 = 长× 宽 = 20厘米× 10厘米 = 200平方厘米
房间总面积 = 长× 宽 = 40厘米× 30厘米 = 1200平方厘米
所需地砖数量 = 房间总面积÷ 每块地砖的面积 = 1200平方厘米÷ 200平方厘米 = 6
所以,小明需要6排,每排20块,总共6 × 20 = 120块这样的地砖来铺满房间。

第五题
小明在超市购物,他买了一些苹果和橘子。

苹果每千克10元,橘子每千克8元。

小明买了3千克的苹果和2千克的橘子,总共花费了多少元?
答案:小明总共花费了46元。

解析:
1.计算苹果的总价:苹果每千克10元,小明买了3千克,所以苹果的总价为10元/千克× 3千克= 30元。

2.计算橘子的总价:橘子每千克8元,小明买了2千克,所以橘子的总价为8元/千克× 2千克 = 16元。

3.将苹果和橘子的总价相加:30元 + 16元 = 46元。

所以,小明总共花费了46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