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汇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汇报
现将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情况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上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聚焦“三提三效”,聚力真抓实干,按照“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要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的“便利*”,助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

(一)强化组织领导。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立了市提升营商环境工作推进组,由市长担任组长,下设商事制度改革、政务服务等*个专项小组,由各分管副市长任小组组长,统筹协调全市营商环境相关工作,研究和审议优化营商环境重大事项。

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役”,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担任总协调,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担任指挥长的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役指挥部,统筹推进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役。

各攻坚任务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也相应成立工作专班,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体系。

(二)聚焦工作重点。

针对营商环境“难点”“堵点”“痛点”,提出了*项攻坚任务,建
立健全协调推进、跟踪通报、考核督查等*项制度,通过细化目标任务、攻坚措施、时间节点,抽调专人,集中办公,挂图作战,攻坚任务取得有效突破。

截至*月底,“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事项比例提升至*%;“一件事一次办”套餐服务事项增
至*项,“跨省通办”和“省内异地代收代办”事项增至*项;完成“秒批秒办”平台建设,全市“秒批秒办”事项达*项。

(三)深化改革创新。

根据省上部署,提出了*项改革事项和*项创新改革举措。


级各部门探索实施了一批突破性、引领性改革举措。

比如,*海关、市商务局联合
创新推出“*陆地港出口转关直通业务”,系全国首创;市自然资源局“*市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助力林业碳汇交易”,以及*县“首推‘区域水资源论证’改革实现取水许可‘收
即办零成本’”分别入选省营商办、省职专办推广典型做法;市中院“深化‘黑、白、红’企业名单制度优化司法服务”得到市人大常委会赖主任批示肯定。

(四)发挥人大作用。

市人大常委会把全市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要点,制定联动监督方案、召开动员培训会、推进部署会、开展专班督查、学习先进经验、设立营商环境联系点,开展常态化监督,构建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联动监督、各级人大代表共同参与的监督机制,全方位助力我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特别是今年*月,组织五个调研组,深入*个县(市、区)开展监督调研,及时发现短板问题,督促查缺补漏,有力促进了我市营商环境改善。

(五)便利为民服务。

积极优化政务服务流程,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利、更高效。

比如,在服务流程方面,在全市推行企业开办“一窗通办”服务改革,实现企业开办
所有手续一个环节办结、*个工作日内完成。

在打通服务企业和群众“最后一公里”
方面,在市本级及*个县(市、区)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办不成事”专窗、惠企政策
兑现窗口,开展“周六便民服务”,受到一致好评。

在压减审批时限方面,进一步压
缩用电用水用气环节或时限,低、高压办电环节分别压缩至*个环节、*个环节;用水、用气时限分别压缩至*个工作日、*个工作日。

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方面,推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多规合一”“多测合一”“联合验收”“区域评估”等改革,社会投
资项目平均审批时限压缩至*个工作日。

二、存在问题
(一)从考评结果看,处于全省后列。

2022年度我市营商环境考评位列全省第*位。

*个一级指标中,全省倒数后三位的指标有*个;市场主体满意度标准问卷调查全省倒数第一位。

从上半年部分指标监测结果看,总体不太理想,*个监测事项中,有*
个落后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获得电力、融资支持、劳动力市场监管、招标投标等指标,落后事项占比达*%及以上。

(二)从部门配合看,协同不够密切。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涉及面广,需要多个部门协同推进落实,但部分市直部门大局观念、“协作”意识不够强,存在“本位主义”,
沟通协调不紧,相互配合不够,整体合力不强。

(三)从市场主体反馈看,个别部门工作不够深入。

比如,为应对疫情影响,各级各相关部门先后制定了系列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政策措施,但个别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市场调研不足,制定的政策针对性、操作性不强,导致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无法享受政策红利,同时,也存在政策宣传解读不够到位,企业对部分政策知晓度不高,导致政策落地打折扣。

(四)从基层基础看,短板弱项较突出。

从今年省、市飞行检查情况看,县(市、区)行政服务中心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比较薄弱,普遍存在审批服务“三集中”未实现、个别窗口无人值守、“一窗通办”改革不到位、乡镇便民服
务中心管理松散等问题,营商环境基层基础有待提升。

三、下步工作重点
下步,我们将按照本次会议精神,牢固树立营商环境全市“一盘棋”思想,坚持问题
导向和结果导向,狠抓工作落实,全力冲刺四季度,切实提升我市营商环境水平。

(一)抓指标进位。

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突出“一把手”,各指标牵头单位和责
任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亲自跑,勤沟通、勤对接,实时过问指标变动情况,及时研判,高效落实,切实抓好与企业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指标提升。

突出协同联动,督促各牵头单位紧盯省营商环境数字化监测督导平台考评动向,加强与省上的沟通联系,提升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

各责任单位要按照指标牵头单位要求,积极配合,强化沟通,各司其责,全力抓好监测事项任务落实。

同时,市直部门要加强对县(市、区)业务指导,保持信息互联互通。

突出分类推动,精准施策,着力推动获得电力、获得用水用气、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去年排名靠前指标继续保持优势,市场监管、政府采购、融资支持等中游指标更进一步,政务服务、开办企业、登记财产等落后指标迎头赶上。

(二)抓重点任务。

按照“任务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的要求,继续用好三色预警、
挂图作战、专班落实、“一把手”负责等工作机制,系统研究、深入推进,确保各项
重点任务全面完成。

攻坚战役方面,突出抓好“提高商事纠纷处理效率”“优化纳税
办理流程”等*项未完成的攻坚任务,将具体攻坚目标细化到月、分解到人,确保2022年攻坚任务全面完成。

改革创新方面,全力抓好“提升获得用水用气便利度”、“推进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改革”等*项重点改革创新任务年底前完成。

(三)抓短板弱项。

对梳理出的薄弱事项,列出具体清单,逐项逐条制定整改措施,倒排时间表、路线图,逐一突破,切实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针对市场主体满意度不高问题,对标省上问卷调查要求,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全市营商环境市场主体满意度调查,采取“调查发现问题--落实整改提升--再次跟踪调查”的闭环模式,查
缺补漏,逐项整改,打好今年市场主体满意度翻身仗(2022年全省倒数第一)。

针对通报指出问题,重点抓好省上通报的*个方面营商环境短板、省市飞行检查指
出的*个问题以及第三方服务机构营商环境调查指出的*个问题,确保全部化解销号。

(四)抓基层质效。

持续深化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着力提升基层政
务服务水平。

强化窗口管理,进一步加强各级行政服务中心窗口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窗口现场服务“一次一评”,实行同类项目模块化、集成化办理,实现
政务办事“只进一扇门”,严格落实“三集中、三到位”,应驻尽驻。

建好服务平台,
加紧建设*市营商环境数字化监测督导平台,推动全市营商环境评估从“线下”向“线上”、从“个案”向“全量”、从“事后评估”向“过程监测”的转变,实现全市营商环境指
标监测可视化、数字化、协同化、“全覆盖”。

(五)抓责任落实。

敢于较真、敢于碰硬,以追责问责倒逼我市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严格督查检查,建立健全优化营商环境“月通报、季督查”制度,常态化开展暗访、
飞行检查和“回头看”,以查促改,确保省上通报、第三方调查、飞行检查发现问题
整改到位。

严肃约谈追责,在今年的省数字化营商环境监测督导考评中,市政府将对落后监测指标的相关负责人,开展约谈提醒,对工作不力、落实不到位的严肃处理,切实压实各方责任。

(六)抓合力共为。

调动各方力量参与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推动“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共识深入人心。

借智借力,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担任优化营商环境监
督员,不定期到各县(市、区)开展监督检查、督导调研和交叉评议活动,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建议,及时研究,认真吸纳,抓好提升。

强化宣传,依托“报、网、端、微、屏”等平台,持续开展立体式宣传,详细解读各项优惠政策兑现的途径、
渠道,总结推广我市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好经验、好成效,营造优化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