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科学探究”模式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 由学 生质 疑——科 学探究 —— 学生 释疑 的完 整 过
程。
2 . 什 么是科学探 究
探究是求索知识或信息 , 特别是求 真的活动 , 1 9 9 6 年 《 美 国 国家 科 学标 准 》 ( N a t i o n a l S c i e n c e E d u c a t i o n S t a n d a r d ) 中指出[ : ] :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科学
析、 评价 和不断修正 自己的 目标 , 通过合作 学习弥补 自
己的不足 。 可 以教学生通过 自我提问进行反思 : 例如我 对知识点 的理解对吗? 新知识的建构和理解合理吗? 有 没有更 良好 的建构模式 ?试卷 的错误 都集 中在哪个知
识点上?通过反思 , 从 中 发 现 自己 的优 势 和 不 足 , 及 时
堂效率 ,这种教学模式有利 于培养学生 的问题意识和 创新意识 。
二、 概 念 的 界 定
1 . 什 么是 问题 驱 动
新精神 。 ” 杨教授的话警示基 础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 的
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 的。
传 统的教学模 式 : 教师演 示实验 、 学生 观察实验 ,
的知 识 再 梳 理 , 加深理解和思考。 引 导 学 生 在学 习 中 分
问题 的设计要在 已知 与未知之 间架设桥梁 ,在情
景与 目标之间架设桥梁 , 使学生在问题链的引导下 , 通 过 自主探究 实现由已知到未 知的转变 。对 于难度较大
的问题可以将问题分解为若 干小问题 ,给学 生的思维 过程搭好台阶 , 在教师 的循循善诱下 , 有 能力解决 大问 题 。这样设计问题 , 既有一定的思维力度 , 又能促 进学


问题 的提 出
所 以问题驱动下 的科学探究将成为物理课堂教学 的一
著名物理 学家杨振 宁说 [ 1 ] : “ 中国学 生成绩 出色 ,
特别在运 算和推理 方面 比外 国学生有 明显 的优势 , 但 是 中国学生最大的缺憾 , 就是不善于提 出问题 , 缺乏创
种重要 的教学模式 。学生带着 自己想要解决 的问题参 与整个探究过程 , 使学习更有 目的性 , 也会大大提高课

r . . 必 题 驱 动


福 州 文博 中学
摘 要: 问题驱动是指 以“ 问题” 为载体 , 引发 学生 自主

吴晓梅
教师提出实验结论 , 学生记住实验结论 , 这种模式可 以
学 习、 合作探 究, 学生在解决 问题 的过程 中获取 知识 、 发展能力。探究是求索知识或信 息,特别是求 真的活
动, 是搜寻 、 研 究、 调查 、 检验 的活动 , 是提 问和质疑 的
让学生在考试 中取得 好成绩 ,但不利于培养 学生 的问
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 因为学生没有 问题可提 , 不会养成 发现问题的好习惯。 爱因斯坦 曾经说过“ 提 出一个问题 往往要 比解决一 个问题更为重要 。 随着课程改革 的不断深入 ,越来越多的物理教师 意识到 :科学探究 已成为学生掌握每一个物理概念和
物 理 规 律 的重 要 手 段 , 而提 出 问题 是 科 学 探 究 的动 力 ,
活动。学生 的学 习活动与 问题相结合, 以探 索问题来引
导和维持学生 的学 习兴趣和 动机 ,让 学生带着 问题思 考、 带着问题探 究, 使学生拥有学 习的主动权 。
关键词 : 问 题驱 动 ; 科学探究 ; 物 理 教 学
采取有效策略 , 培养 良好的学 习行 为习惯 。
3 . 注重 实验 , 培 养 良好 的实验 习惯和能 力
物理实验是物理 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
学 习 物理 的一 个 重 要 途 径 和 方 法 。
释。 必要时要求部分学生重新进行实验 , 培养学 生严 紧
而又科学的态度 , 养成 良好 的实验 习惯 。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 师生共同配合 , 不懈地努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教学活动 中要注意将有
普遍性的问题还要进行讲评 ,以落实实验课的教学效 果, 同时也培养学生认真进行实验的习惯 。 在实验课教学 中,更要注意实验过程 的指导和实 验数据 、 现象的分 析指导 。 对于实验中出现 的问题及时 引导 学生进行分析 , 要求学生手脑并用 , 会处理实验 中 的一 般故 障。对学生操作 中不规 范之处 ,注意及时纠 正 ,对实验 中出现的异常现象 ,要求学生认真作好记 录, 尊重客观事实 , 实验后进行认 真分析 , 给出科学解
实验前要求学 生进行预习 , 明确实验 目的 , 弄懂实 验原理 , 了解所用 仪器 的性 能 , 分清实验 步骤 , 设计好
实验记录表格 , 为顺利地进行实验作好准备。 实验中要
求学生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 记 录必要 的数据和现象。 实验操作 完毕要整理好器材 , 对得 到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 得出合理 的实验结论 , 写 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 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要认 真批 改 , 对
意 的教学指导作用融于学生无意 的学习活动 中,坚持
以导 为主 , 反 复引导和不断督促 相结合 的方法 , 如此才 能真正成为学生 的 自觉行为 ,即养成学习物理的 良好
习惯 , 并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 , 有效地 促进 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问题驱动 是指 以“ 问题 ” 为载体 , 引发学 生 自主学 习、 合作探究 , 学生在解决 问题 的过程 中获取知识 、 发
展能力。
问题 驱 动 可 以 是教 师 预设 问题 、 提 出问 题 、 学生解
敛到发散 。让每个学生 只要“ 跳一 跳” , 都 能“ 够得着” ,
产生解决问题 的欲望 。 随着问题 的层层深入 , 逐渐达到
预设的教学 目标 。
3 . 过 渡 性 原 则
决 问题 , 也可 以是由学生发现 问题 、 提出 问题 , 由此来 启发学生 的创造性思维 , 提高他们 的创新能力 , 完成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