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知识点讲练复习题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近代史上的侵略、抗争与探索
1.(2014年广西柳州)“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170多年前林则徐领导的与这一共识相关的活动是() 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虎门销烟D.义和团运动
2.(2014年四川遂宁)我们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最主要依据是()
A.中国开放了通商口岸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签订了不平等条约D.中国战败了
3.(2014年四川达州)《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增开通商口岸D.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4.(2013年福建泰宁)作为洋务派的代表,受命于危难之际,收复新疆,清政府在他的建议下于1884年设新疆省。
他是() A.郑成功B.左宗棠C.张之洞D.林则徐5.(2013年山东临沂)他是我国近代一位抗日民族英雄,在一次海战中对部下说:“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
”这位英雄是()
A.林则徐B.李秀成C.邓世昌D.佟麟阁
6.(2014年江苏淮安)“巨额赔款为前所未有,给广大民众带来沉重的负担。
严禁民众任何形式的反帝活动,为列强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活动提供了‘合法’依据。
”材料所述应是() A.《南京条约》B.《辛丑条约》C.《马关条约》D.《北京条约》
7.(2014年青海西宁)以下所述史实不能佐证“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的是()
A.中国的首都三次被侵略者占领(1860·北京/1900·北京/1937·南京)
B.《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C.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新派变法图强
D.《辛丑条约》签订后,北京东交民巷划为外国“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
8.(2013年海南)“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这首凄怆的歌曲唱出了中国人民对日寇的无比痛恨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歌中的“家乡”在() A.东北B.华北C.西南D.西北
9.(2013年福建福安)“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处置。
”这表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
A.阴谋夺权B.炫耀武力C.投靠日本D.逼蒋抗日
10.(2013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发布命令:“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这个命令发布于()
A.九一八事变时B.双十二事变时C.七七事变时D.八一三事变时
11.(2014年江苏无锡)2014年4月23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65岁生日。
中国海军不断强大,那么你知道我国开始近代化并建立近代海军是在哪一时期?()
A.鸦片战争时期B.甲午战争时期C.洋务运动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
12.(2013年江西)改革势必触动部分人的利益,难免遭遇阻力,困难重重。
戊戌变法中有一项改革措施涉及“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和数百万童生”的荣誉和进身之道。
该措施是()
A.奖励发明B.废除八股C.精简机构D.裁汰冗员
13.(2014年黑龙江大庆)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
这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
A.推翻了封建制度B.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14.(2014年山东临沂)这次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等大旗,“从思想、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从根本上为五四运动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智力来源”。
“这次运动”是()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
15.(2014年四川绵阳)表格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陈洋同学在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绘制了下列表格,你认为此表格的主题是()
A.
C.民主思想的传播D.近代化道路探索
16.(2014年广东揭阳)中国人的“中国梦”,在近代历史发展中,遭遇了各种的挫折,却仍然在艰难前行。
这些梦想将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成一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
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材料二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
——梁启超材料三1933年的新年,上海《东方杂志》推出了一个“新年的梦想”特刊,国内各界人士同做一场“中国梦”。
在各色的梦里,20多位教授、作家梦想未来的中国是……有人梦想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
——《一个时代的“新年梦想”》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运动倡导者的梦想”是通过什么运动去实现的?这个运动是否成功,请说明理由。
(2)依据材料一中“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说明统治者发动这个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为实现材料二“大梦唤醒”,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什么运动?这个运动是通过什么历史事件揭开序幕的?
(4)“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进行了八年的努力,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他们努力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17.气节——历史给后人的精神财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感知历史获取信息】
(1)上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块浮雕,它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归纳整理积累知识】
(2)八年级(1)班的同学准备出一期近代反侵略英雄人物的历史小报,李明同学为小报准备了如下两幅人物图片,并准备为人物作简介,
左宗棠:“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
邓世昌:“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3)读了这些言论,你觉得他们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