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巢湖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11月周六考历史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巢湖一中高三年级第一学期周六考
历史试卷
2012.1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4个选项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


1.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古代某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时则堵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这项水利工程出现于
A.西周时期B.战国时期C.秦朝D.汉朝
2.代田法是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
法。

先把田地开成一条条深宽各一尺的垄和沟。

第一年把庄稼
种在沟里,出苗后,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

第二年
在原来的垄上,再如法开沟载种。

(见右图汉代代田法模型)
这种农业生产技术所表现的特点是
A.广种薄收B.少种多收C.休耕轮作D.精耕细作
3.关于先秦手工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商周时家庭手工业居于主导
B.春秋时铁器出现并得到普及
C. 东周时官营手工业逐渐兴起
D. 商周时期已出现原始瓷器
4.在历史课上,小明同学扮演汉朝商人,并对自己的经商经历作了如下阐述。

该同学的阐述贴近史实的是
A.我是一位来自西域的商人,来到长安城,我发现城中“夜市”很繁华
B.这里市场管理松弛,交易不受任何控制
C.但居民平时买东西只能去市,甚为不便
D.为了生意方便,我把在城南居民区的住房改装成了店面,专门卖西域特产
5.“建武七年迁南阳,太守(注:杜诗)……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建功多,百姓便之”,材料中“水排”主要用于
A.灌溉B.冶铜C.制瓷D.冶铁
6.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株赢”。

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
A.当地人口严重不足B.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D.当地商品经济渗入农村
7.明代流传着“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

这表明
A.明朝区域经济已有所发展 B.明朝农业已形成专业生产区域
C.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萌芽D.各地商品经济都有很大提高
8.明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造成的最严重后果是
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B.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C.抵制了西方殖民侵略 D.长期落后于世界潮流
9.扬州是繁华的商业城市。

《唐阙文》说:“扬州,胜地也。

”扬州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①丝绸之路的影响
②大运河的开通
③南方经济的发展
④统治中心的迁移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①④
10.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白银涌入世界市场。

一位葡萄牙商人说,白银在全世界流荡,直至到流到中国,它留在那里,好象到了它的天然中心。

对白银流入并留在中国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①中国政府积极鼓励对外贸易②中国手工业生产领先世界
③中国“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④中国的冶金技术相对落后
A.①②
B.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1.
A.太湖流域成为最重要产粮区
B.南北各地之间商业联系加强
C.粮食开始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D.南北方经济地位趋向平衡
12.经济重心的南移对中国古代王朝统治产生重要影响。

有的朝代发生了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分离的现象,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谈到中国历史上某个朝代的后期“立国于西北而植根于东南”。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个朝代是
A.西汉B.唐代C.北宋D.明代
13.李鸿章等人多次称:“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

”为此李鸿章兴办了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 福州船政局 D .汉阳铁厂
14.张裕葡萄酒历史悠久。

下表是“百年张裕”在1892—1917年间的部分发展大事。

据此你
A.在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的背景下创立
B.孙中山将其作为实业建设的重点促进其发展
C.北洋政府的鼓励扶植政策使其产品享誉世界
D.酿酒业成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
15.《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

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在于追求
A.实业救国B.发展资本主义C.民族富强D.实现民主政治
16.1894年,张振勋(后为张裕葡萄酒公司老板)在奏折中说:“当此库款支绌,财力困敝。

问诸国,而国已无币之可拨;问诸官,而官已无款之可筹;问诸民,而民更无力之可顾。

除息借洋款外,其能凑集巨资承办一切者,惟赖于商。

”由奏折所言可知张振勋建议清政府A.增加各项官民税额以偿付赔款B.允许私人兴办企业
C.大举借款以偿付外债D.应兴办民用工业以筹集资金
17.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看到一座城市中同时并存有洋务企业、外资企业、民族资
本主义企业三类企业。

这座城市应该是
A.苏州
B.重庆
C.上海
D.沙市
18.“1870年以后,因为官员们开始主办工业企业,许多买办商人都被招聘去当官办企业的经理。

官员和士绅也纷纷从商,从而扩大了商人队伍。

到了1900年,有那么多人亦官亦商,致使经商活动已经变成仕途以外另一个令人尊敬的选择了。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 民族危机加深B.清政府政策的调整C.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D.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19.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

”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A.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具有爱国的性质
C.欧洲列强放宽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D.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20.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一则材料:民国某年1月至8月,1美元同当时中国货币的兑换比价从17.8万元上升至1108.8万元。

据此可推断
A.该现象发生在国民政府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
B.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升值
C.该现象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材料反映的现象严重失实,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
21.小波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发现,很多国家在古代常用文字中有关“马”的词汇特别多;而现代常用文字中关于“马”的词汇少了很多,但关于“机”的词汇却多了。

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B.传统文化的丧失和灭亡
C.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D.文字改革的必然结果
22.2006年西班牙皇家造币厂发行了一枚12欧元纪念银币(如右
图),以纪念历史性旅程——发现美洲大陆之旅。

马克思认为这次
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这是因为
A.新航路的开辟使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B.殖民扩张活动给殖民地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C.殖民地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D.新航路的开辟使近代商品交易产生
23.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

(本杰明•基恩)此话的意思是
A.美洲的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的沟通和联系
B.开启了“人的发现与世界的发现”的新时代
C.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D.有利于两个大陆不同文化的汇合和民族融合
24.有历史学家称它“对世界历史来说具有头等重要性,因为它不但为20世纪的不发达世界提供了主要目标,而且为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提供了经济基础和军事基础。

”这里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开辟新航路B.启蒙运动C.资产阶级革命D.工业革命
25.内燃机的发明,其意义远远超过瓦特对蒸汽机的发明,它造就了20世纪的石油世纪,使石油变成了战略资源,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

“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的
含义是指
①新能源及新兴工业发展②动力革命推动交通工具的革命③国际关系更复杂,对能源产地争夺更激烈,严重污染环境④促成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本题22分)商业发展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材料一楚汉战争时,“楚汉相距(对峙于)荥阳也,民不得耕种,米石至万”(一石米值万钱)(《史记•货殖列传》),“关中大饥,米斛万钱”(斛:计量单位,与石相似)。

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钱。

到汉文帝时,谷价至“石数十钱”(桓谭《新论》),甚至有每石“粟至十余钱,鸣鸡吠狗,烟火万里,可谓和乐者乎!”的记载(《史记•律书》)。

到汉武帝时,“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史记•平准书》)。

(1)说明材料中粮食价格的变化。

(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粮价变化的原因。

(6分)
材料二《文献通考》卷14记载,宋太祖即位后,即下诏减宽商税,“榜(张榜公布)商税则例于务门(务,榷货务,掌管专卖的机关),无得擅改更,增损及创收”。

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又下诏:“关市之租(税),……当从宽简,……其参酌裁减,以利细利(百姓的点滴收益),”“除商旅货币外,贩夫走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即税)。


——孙健编著《中国经济通史》材料三
注:“两税”主要是土地和财产税。

“征榷”是商业税和政府对重要商品的专卖。

——据郑学檬主编《简明中国经济通史》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北宋政府的商业政策与以前的朝代相比有什么变化?(6分)分析其影响。

(4分)
材料四一百年前,西方用商品、枪炮和思想侵入了中国。

……中国曾经被伏尔泰和耶稣教的传教士们称赞为世界上最文明和治理得很好的国家。

现在这个大清帝国似乎是“可怜亦复可笑”了,它抵挡不住这些新兴的欧洲“王子”,这些工业西方的矛头。

——[英]格林堡著《不列颠的贸易和中国的开放》(3)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解读。

(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材料二:《马可•波罗游记》描写日本时说:“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由是此宫之富无限。


材料三: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

从那里输入的新的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的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欧洲人在15、16世纪热衷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8分)
(2)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所产生的影响。

(4分)
28.(16分)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作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此时民族企业发展的原因。

(6分)
(2)据材料二所示的民族工业的状况,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对我国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

(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

(6分)
BDDCD BADCC BBACA BCBBC CABDB
26. (1)(6分)粮食价格下降。

(2分)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汉初坚持“无为而治”的思想 (或“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改进或水利工程的兴修(6分)。

(2)(6分)变化:减轻商税;城市商业中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取消官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直接监管。

(6分)
影响: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或“政府财政收入中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收”)。

(4分)
(3)(4分)西方国家在工业革命后,用廉价商品和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2分)中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市场。

(2分)
27.(1)经济原因:15世纪前后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社会原因: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和黄金。

《马可·波罗游记》吸引着欧洲人到亚洲“寻金”。

直接原因:15世纪中期,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了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地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造成了商业危机。

精神动力:欧洲人热衷于天主教的传播。

(8分)
(2)影响: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解体,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扩大了欧、亚、非、美之间的商业联系,初步形成了世界市场;改变了世界形势和历史发展进程,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意思接近或言之有理即可给分,4分)
28.[答案]
(1)政治: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思想: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2)政治:促进无产阶级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奠定阶级基础。

思想: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奠定思想基础。

(3是一种先进的经济成分;遭受双重压迫,不能独立、正常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