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税务系统一户式管理机制存在问题的及时汇总上报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税务系统一户式管理机制存在问题的及时汇总上
报总结
当前基层税务部门税收征管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税源管理比较薄弱,基础工作不够扎实,大而化之的粗放式管理仍然存在,“淡化责任、疏于管理”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针对这一问题,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了“夯实基础”,“建立比较完善的税收管理员制度”等系列措施。

我局试结合税收执法责任制的要求,就基层如何找准管户与管事制度的最佳结合点,从而进一步强化税源管理谈几点看法。

一、当前“管事”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征管状态的动态性难以跟踪。

在“管事”制度下,税务机关在每月申报期结束后,由催报催缴管理岗负责对未申报户进行催报催缴,但是,由于催报催缴管理岗日常与企业接触较少,一旦企业有意逃避税收管理,税务人员则会四处寻找企业,这无疑将加大管理人员在查找非正常户时的工作难度。

纳税申报的真实性难以判别。

纳税人申报的质量如何,实现的税款是否如实申报,是申报征收工作中的核心内容。

当前,如果纳税人主观上存在着偷税故意,那么纳税人向税务机关提供的纳税申报资料也就不可能真实,而税务机关申报征收岗在受理申报时只要其财务报
表与申报表相关数据的逻辑性符合,则难以判别其纳税申报是否属实,纳税义务的履行是否完全。

税源预测的科学性难以把握。

税收预测作为税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在为领导的科学决策和管理服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当前,按照执法责任制、岗位责任制的工作流程要求,各岗位人员对涉税事项的办理处于分段式,缺乏对纳税人综合信息的全面提炼、加工、整理、分析,客观上造成对税源控管责任不清,底数不详,税源分析及预测浮于浅表层次。

二、对管户与管事制度的设想
初步实现基层税务分局内部征收、管理两分离:即以“办税服务厅”为征收前台,围绕“一窗式”管理,强调以纳税人自行申报为主的管事制度;以“税收管理员”为管理后台,围绕“纳税评估”,强调以全过程的税收服务及税源监控为主的管户制度。

以税收执法责任制岗位设置为立足点,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1、整合岗位设置。

根据执法权限及工作实际,按照“管事”与“管户”的权限和职责,将目前涉及到基层税务分局的岗位划分为基本岗位和控制岗位两大类,基本岗位的职责主要侧重于前台办税服务厅一窗式具体业务的操作,控制岗位的职责主要侧重于后台税源监控管理。

2、优化人员配备。

由于当前基层税务分局普遍存在岗位多、人手少的问题,因此很难做到基本岗位与控制岗位的相对独立,人员配备必然有交叉性。

但是必须考虑到岗位间的流转及相互制衡,在岗位人
员的配备过程中,可根据岗位的具体职责及工作量的大小配备人员,即部分人员专职从事基本岗位,部分人员兼基本岗位与控制岗位两职,在每个月的税款征收期,专、兼职人员均集中精力履行“一窗式”岗位职责,而征收期结束后,兼职人员由“一窗式”管理岗位转入控制岗位的管理职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