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最大限度满足了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
同时,人们越来越关注建筑质量和安全性。
就建筑业的技术水平来看,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项目中主要应用的结构形式之一,混凝土结构质量会对项目整体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
为了确保工程按期完工,并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加强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管理。
一方面要对施工技术质量进行监督,另一方面要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符合设计和使用要求,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整体的安全性。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施工质量;
引言
现代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土木工程的数量随之增多。
在此背景下,行业发展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影响因素较多,且因素本身具有显著的多变性,混凝土施工尤其如此。
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中尤为重要,工程人员需全面优化施工技术,以促进工程的高质量进行。
1.混凝土施工概述
混凝土材料需要应用胶凝材料聚合颗粒状的集料。
如以水泥混合砂石,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和掺合料,结合实际控制混合比例,经机械搅拌后,风干硬化便可形成建筑材料。
为更好地展现混凝土的功能,需科学利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合理选用需要添加的辅助材料。
计算原材料配比,确定搅拌中的施工工艺,加强运输中的养护,明确浇筑施工技术和后期维护的主要内容。
当前,混凝土材料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原材料无需投入较高的成本,采集和运输较为便利,可结合不同施工需求合理调整混凝土结构,具有较为显著的凝水性和抗压能力,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2.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主要特点
2.1操作方便
土木工程施工中,务必严格依据工程施工要求和技术标准操作,改进工程建
设质量。
混凝土施工技术和工作流程相对便捷,操作简单。
应用该施工技术时,
施工人员需准确了解和把握规范的操作流程,依据比例要求配置混凝土,认真分
析工程实际,科学搭配工程材料,保证浇筑施工和养护工作的规范性,提高工程
的施工效率。
2.2施工材料要求较高
分析当前实际,混凝土工程施工中,需严格把控施工材料。
材料质量和性能
关系到工程质量。
为此,工程材料必须满足规范要求,注重施工材料的合理应用。
选择施工材料的过程中,认真比对和分析不同厂家的材料质量与价格,以此选择
高性价比材料。
2.3施工连续性显著
混凝土浇筑施工中要坚持连续施工的原则,以提高工程施工效率,把控工程
工期,保证施工质量。
但在实际工程作业中,连续施工会加大施工设备的损耗,
因此,施工前,工作人员需仔细检查作业中的机械设备,一旦发现问题,需采取
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
同时,定期做好机械设备检查和养护,使其充分发挥使用
性能。
3.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3.1浇筑前准备
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必须高度重视准备工作,如严格把控混凝土配合比,初
凝时间控制在3~4小时之间,向施工现场运送完成配制的混凝土时,不得私自
加水,且混凝土送至施工现场后,要结合实际加入减水剂和膨胀剂。
浇筑施工中,应做到科学分区,依据区域组织浇筑施工,保证浇筑施工的合理性和有序性。
若
工程施工中使用商品混凝土,则施工单位不得在材料购进和应用中添加水或添加剂,如混凝土存放时间超出规定效用时间,则不可继续应用在工程施工中。
3.2混凝土浇筑施工
混凝土浇筑作业需要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若在初凝后浇筑混凝土,应加大搅拌力度,注重混凝土的流动性,之后方可入模。
若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出现较为明显的离析问题,则务必重新拌合混凝土,随后方可组织浇筑施工。
浇筑施工中,混凝土自由倾落度不得超过2m,从而有效规避浇筑施工中混凝土出现离析问题。
如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自由倾落度高于以上要求,施工人员可以溜槽和蹿筒等方式下料。
溜槽内设有木板,外部覆盖铁皮,水平倾角不得超过30°。
串筒则以薄钢板制成,可充分利用钩环连接若干长70cm的筒,于筒中设置适量挡板,以此起到缓冲的作用。
同时,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需采用分层浇筑模式,浇筑和振捣同时进行。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浇筑强度较大,需采用全面分层浇筑技术。
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可分段组织施工内容,基于厚度分为若干施工层。
完成1层混凝土浇筑施工后,方可组织2层和3层混凝土浇筑施工。
3.3混凝土振捣施工
混凝土施工中振捣施工尤为重要,结合工程建设质量的具体要求组织振捣施工是保障混凝土作业效果的重点。
以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需确保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垂直或倾斜度保持在40°~50°之间。
与此同时,均匀排列振捣器插点,振捣棒需交错或行列排序,不得出现混用问题,有效规避漏振和欠振等问题。
移动振捣棒的过程中,单次移动的距离不得超过振捣棒半径的1.5倍。
若以轻骨料拌合混凝土,则移动距离不得超过振捣棒半径的1倍。
振捣施工中,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的深度控制为5cm,且始终坚持快插慢拔的原则,相连两端振捣面需搭接35cm。
3.4施工缝留置处理
土木工程建设施工阶段,应在施工便捷性强,不易受剪应力影响的部位设置施工缝。
墙、梁和板作业中,留置垂直缝,柱则需留置水平缝。
柱体留置施工缝的过程中,要以基础顶面、吊车梁或梁上部位置为首选。
若建筑物无梁楼板,可将其置于柱帽下。
针对单向板,可在与板短边平行的区域留置施工缝。
如大断面梁与板边为统一整体时,需在离板20~30mm的位置留置施工缝。
如楼板有主梁
与次梁,要沿次梁的方向留置施工缝,且次梁跨中三分之一位置预留施工缝。
如
留置施工缝后继续组织混凝土浇筑施工,则应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先铺设一层
水泥或与混凝土功能相同的砂浆。
如混凝土浇筑面积较大,则接缝时间较长。
对此,需以二次振捣混凝土的方式,保证接缝位置的密实度和强度满足工程的施工
要求。
3.5严格把控混凝土温度
气温较高的炎热地区和气温较低的寒冷地区施工中,对混凝土温度提出了较
高的要求。
如今,施工技术日益完善,施工人员需依据规定要求组织建设作业,
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事故发生率,严格控制混凝土温度。
为此,施工人员要以干
硬性混凝土融入适量混合料的骨料级配,或加入适量水冷却,也可在严格控制浇
筑厚度的基础上利用浇筑层面散热。
拆模时,由于温度变化可能出现混凝土裂缝
问题。
对此,就需根据工程实际确定拆模时间,依据规定顺序拆模,确保混凝土
的施工效果。
3.6混凝土养护施工
抹压施工后,工作人员应参照工程施工规范和要求组织混凝土养护施工。
传
统的混凝土养护作业中,主要采用自然养护方式。
但是该养护方式易于受外界因
素的影响。
北方地区的冬夏季温差较为显著,如在不同季节均采用自然养护方式,则会降低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当前,混凝土养护施工中,可利用预应力构件,并
及时覆盖混凝土表面。
遮盖的过程中不得使用吸水性能较差的材料,避免混凝土
表层脱水问题,引发混凝土干缩和开裂,及时预防干湿循环问题。
结束语
如今,人们较为关注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是评
价工程整体质量的关键指标。
因此,该项施工受到广泛关注。
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易于产生裂缝、渗漏等问题。
对此,就需合理浇筑混凝土,
留置施工缝,严格把控混凝土温度,做好混凝土养护,力求高效完成工程作业,
建设高品质的土木工程。
参考文献
[1]谢文利.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1:82-83.
[2]王晋.浅议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商品混凝
土,2012,08:86+90.
[3]廖俊.对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J].四川建材,2015,01:169-170.
[4]孙立营.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2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