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物理 第4节 光的色散 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预设
复习引入
播放录像。

(包括早晨日出、雨过天晴出现彩
虹等)这些现象都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提
问学生有没有想过阳光是什么颜色,彩虹是怎样形
成的呢?
交流展示自己的
现象并以此提出
问题。

激发学生
学习物理
的兴趣。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预设
课题光的色散授课人
时间课时安排 1
新课标要求1. 知道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光组成的。

2.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探索自然充满兴趣,乐于参加物理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白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等两部分内容,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学习过程中的动手乐趣及学习活动中的实际操作,激发学习物
理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能力层次,感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法,感悟观
察、实验、分析对物理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在各种形式的学习中成长。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了解太阳光的组成,知道白光是复色光;
2.了解光的三基色是:红、蓝、绿及三原色的组合后的颜色,
3.了解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
4.知道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和透明物体的颜色的成因。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观察光的色散实验,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2.阅读“科学世界”,了解颜料的混合,感悟多彩的世界。

3.“想想做做”中分解太阳光及探究色光的混合,获得有关
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感受获得成功的愉悦,并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3.激发学生进一步探求颜色之谜的兴趣,使学生领略色彩世界的缤纷多彩。

教学重点了解光的色散现象、色光的三原色及颜料的三原色。

教学难点做好光的色散实验、透明体的颜色实验及不透明体的颜色实验。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对比学习法
学习方
法指引
探究式教学
教学资源
及媒体
光盘、泡泡水、多媒体课件、调色盘、颜料
教学过程(第 1 学时)
环节
课堂小结1、光的色散:白光是由红、橙、黄、绿、靛、
蓝、紫七种色光混合组成的。

2、色光的混合:透明体只能透过与其颜色相同的
色光。

不同的色光混合能产生其它颜色。

三基色:
红、绿、蓝称为光的“三基色”。

3、颜料的混合:红、黄、蓝被称为颜料的“三原
色”。

4、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原理不同。

在老师的引导
下,自行总结本
堂课所学的知识
及时复习
巩固,让
知识系统

作业布置1、白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
成。

2.色光的三原色是,颜料的三原
色是、,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规律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3.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决定的,白光通过
绿色玻璃照在绿色的树叶上,树叶呈____绿___色,
白光照在小白兔身上,小白兔呈色,小白兔的
红眼睛呈色.
学生汇报
学生分析、概括
实验结论。

学生练习
完成
二、课后复习
P69 1、2、3
(二)补充练

加强练习
教学反思
一、亮点:色散与后面光谱联系紧密,七色光
按这种顺序排列就是光谱,而“色散”只是一种现
象。

从教学中发现问

查找自己
的得失。

二、不足:色散实验由于天气原因没及时做,
后面应该补上,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生活也充
满热爱。

学生在这方面感
觉不好
找不足,
为以后更
好的教学三、再教设计:以后教学中多注意实验的可行性,
应该不要受天气的影响。

从学生的角度出

通过教学
改进,效
果应该会
更好
1、光的色散。

2、色光的混合。

3、三基色:红、绿、蓝称为光的“三基色”。

4、颜料的混合:红、黄、蓝被称为颜料的“三原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